連鎖企業突發事件應急指南發布 引入「業務連續性管理」概念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 為了強化連鎖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和災備認知,更加關注應急管理及業務連續性能力的建設。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多家企業及行業專家共同起草發布《連鎖經營企業突發事件應急及業務連續性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中引入「業務連續性管理」的概念,對於企業應對各類「低頻高損」型突發事件,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保障業務彈性及企業運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指南》明確了連鎖經營企業業務連續性的組織架構及職責的確定,對業務連續性計劃的制定給出了框架,對於如何進行突發事件監測與預警和準備、應急處置、業務恢復、培訓與演練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此外,還分別針對「缺乏風險場景應對」、「無法應對業務增量」、「缺乏業務恢復策略」、「應急處置依靠臨時決策」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配合《指南》的發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同時發布了《2020 CCFA零售風險管理案例集》。其中,將應急管理作為專門章節,收錄了湖北黃商集團、武漢中百倉儲、北京超市發以及瑪氏箭牌等企業在今年疫情期間應用應急預案體系實現快速反應、為企業安全保駕護航的同時實現多方應急聯動,抗疫保供的優秀做法和思考,供更多零售從業者學習參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方面表示,希望以《指南》為指導,幫助連鎖經營企業更好地建立起適用於企業運營特點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機制,形成更加科學有效的應急預案體系,通過反覆實踐和調整,定期開展突發事件演練,加強企業在突發事件中的處置能力。

相關焦點

  • 環保部:《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環保部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我部組織編制了《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評審工作指南》),現印發給你們。
  • 魯政委丨防患未然: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怎麼做?
    本次疫情,不僅對正常的經濟生活進行了衝擊,各類企業也開始思考針對重大自然災害、疫情等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作為經濟的「血脈」,金融體系面對各類突發事件不能終止關鍵金融服務,因而提前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確保各類情況下金融機構業務能夠連續進行成為了金融機構的「必修課」。本文將以美國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要求為基礎,解構金融機構業務連續性管理的具體內容、必要性和運用案例。
  • 煙臺銀行開展2020年度業務連續性應急演練
    水母網12月2日訊(通訊員 叢維泰)2020年11月27日晚,在煙臺銀行應急指揮中心,4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著緊張的操作,隨著投影儀上一步一步指令的有序下發,正式拉開了煙臺銀行2020年度業務連續性應急演練的序幕。
  • 【實務研究】村鎮銀行支付清算系統業務連續性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支付清算系統業務連續性管理保障了支付清算系統的業務連續性,有效提高支付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能力。本文以山西省運城市轄區內10家村鎮銀行為例,分析支付清算系統業務連續管理性管理現狀與存在問題,提出工作建議。
  • 中國地質大學發布海上突發事件應急信息服務平臺
    日前,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海洋學院牟林教授團隊基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上搜救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所研發的「海上突發事件應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於展會發布。牟林教授介紹,「海上突發事件應急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採用「監測感知預警→海洋環境高精模型→溢油搜救高效模擬→大數據智能預警預測系統」的創新研發鏈條,突破了海上溢油及搜救預警預測關鍵技術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應急...
    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應急管理行政領導負責制,以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減輕突發事件風險、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堅持統一領導、協調聯動。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行業主管部門分類管理、源頭防控,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協調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
  • 應急管理概論(四)應急平臺
    二、應急平臺的建設現狀分析目前全國省、市、自治區政府以及各垂直職能部門都已將應急平臺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部分地區、單位的應急平臺已經建成並發揮了積極作用。比較突出的有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南寧模式和陝西模式等。各部門也分別對自身垂直機構的應急平臺建設進行了規劃,如安監總局下發了《企業安全應急平臺建設指南》,水利部下發了《防汛抗旱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指南》等。
  • 嶽陽縣工業集中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國務院令[2011]第591號);(8)《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2006年);(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環保部令第34號);(10)《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11)關於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
  • 《湘潭市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出爐
    、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發布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的信息;定期組織預案演練;完成市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2.5專家組 市指揮部成立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專家組。專家組為本市油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諮詢與建議。
  •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進入預警狀態後,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以下措施:    (1)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    (2)發布預警公告。藍色預警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發布。黃色預警由市(地)級人民政府負責發布。橙色預警由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發布。紅色預警由事件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授權負責發布。
  • 湖南省農業重大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省政府新聞辦 做好農業重大有害生物與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信息發布工作。2.3專家委員會作為全省農業重大有害生物與外來入侵生物管理和防治工作的諮詢機構,負責向省應急指揮部提出突發事件預警報告;提出啟動、變更和結束應急預案的建議;負責疫區應急響應和防治現場技術指導。各級農業主管部門也應成立本地區相應的技術指導機構。
  •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通知
    3.3.3 採取應對措施(1)發布黃色、藍色預警後,採取以下響應措施:①責令有關部門、專業機構、監測網點和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員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向社會公布反映突發事件信息的渠道;②加強對突發事件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預報,向社會發布與公眾有關的突發事件預測信息和分析評估結果,對相關信息的報導工作進行管理
  •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2.2 日常管理機構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設立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軍隊、武警系統要參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日常管理機構的設置及職責,結合各自實際情況,指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或本系統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協調、管理工作。  各市(地)級、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指定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 青島銀行2020年業務連續性應急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近日,青島銀行組織了2020年業務連續性應急演練。隨著核心業務系統從同城災備中心成功回切至總行數據中心後業務驗證完成,青島銀行2020年業務連續性應急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應急演練從12月12日下午17時正式開始。在演練過程中,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嚴格按照切換演練方案中的步驟穩步推進。歷時28個小時,經全體參演人員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和及時響應,最終所有演練任務順利完成。
  • 嶽西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草案試行)-應急預案-嶽西縣醫療...
    ,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宣傳報導,正確引導社會輿情,加強網上信息發布的管理和引導,積極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科學知識宣傳和普及工作。縣經濟和信息化局: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按程序動用縣級醫藥儲備;根據需要和能力組織企業生產或者請求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協調採購相關藥品和醫療器械;組織、協調各電信運營企業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包括報告)提供通信保障工作。
  • 新鴻基旗下啟勝物管公司通過「ISO 22301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認證
    ,近日通過了「ISO 22301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認證。顯示其為上海國金中心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在風險識別及應對嚴重事故方面的能力已經達到國際公認高標準,成為滬上首家獲得該認證的物業管理公司。  ISO 22301是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該體系能夠幫助企業識別運營中的潛在威脅,並制定有效的業務連續性管理策略,確保具有資源、程序和培訓來應對意外破壞。
  • 日本熊本地震應急響應分析及借鑑
    在首相府設立危機管理室,並專設危機管理監(相當於內閣副大臣級),直接輔助首相進行巨災危機決策,其職責包括應對大規模自然災害,與航空器、核電等相關事故,綁架或恐怖行為等重大事件,武力攻擊事件,援救滯外國人或網絡恐怖行為等相關突發事件;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危機管理辦公室協助行政首長聯絡和協調日本自衛隊行動,並實際承擔戰爭情況下軍事動員和人員疏散、應對核生化等軍事功能。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紹興...
    部分企業環境應急防範設施、應急物資儲備、應急處置人員難以滿足應急工作需要;部分涉及高濃度有機廢水、重金屬汙染物排放的工業企業生產工藝相對落後,汙染防治能力相對不足,運行管理中可能出現異常或非法排放,部分產生危險廢物企業非法處置等導致環境汙染。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企業排汙等可能引發突發環境事件,因氣象、區位、累積性汙染共同作用的綜合因素也成為突發環境事件的誘因,防範困難、應對複雜。
  • 察右後旗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5.19旗商務局:負責成品油供應應急和其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的物資保障和市場秩序管理等工作;參與相關應急工作。預警信息發布後,旗應急辦和涉及的鄉應急辦、各級專項應急辦應當對預警事件並在事件可能發生地採取以下措施,並做好相關信息跟蹤監測:●及時向公眾發布可能受到突發公共事件危害的警告或者勸告,宣傳應急和防止減輕危害的常識;●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發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並進行妥善安置
  • 關於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確保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