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生物學進展:一氧化氮通過調節成骨細胞糖酵解和分化來調節骨合成代謝

2021-02-28 骨生物學




Nitric oxide modulates bone anabolism through regulation of osteoblast glycolysis and differentiation

作者:Zixue Jin, Jordan Kho,Brian Dawson, Ming-Ming Jiang, Yuqing Chen, Saima Ali, Lindsay C. Burrage, Monica Grover, Donna J. Palmer, Dustin L. Turner, Philip Ng, Sandesh C.S. Nagamani, and Brendan Lee(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Human Genetics,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發表情況:J Clin Invest. 2020. https://doi.org/10.1172/JCI138935.

  

先前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補充劑可以預防雌激素缺乏的臨床前模型中的骨丟失和骨折。然而,NO調節骨合成代謝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1.  在成骨細胞譜系中缺失ASL可導致NO的產生、成骨細胞分化和礦化的減少。

2.  成骨細胞譜系中缺失Asl導致糖酵解途徑下調。

3.  雜合缺失Cav-1可以恢復NO的生成和糖酵解能力。

4.  Cav-1雜合子缺失部分地挽救了AslNeo/Neo小鼠的低骨量。

5.  成骨細胞譜系中ASL缺失導致成骨細胞分化和功能受損,從而導致骨量減少。

先前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補充劑可以預防雌激素缺乏的臨床前模型中的骨丟失和骨折。然而,NO調節骨合成代謝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L)是唯一能夠合成精氨酸的哺乳動物酶,是一氧化氮合酶(NOS)依賴的NO合成的唯一前體。此外,ASL還需要引導細胞外精氨酸到NOS以產生NO。因此,ASL缺乏(ASLD)是一種研究細胞自主、NOS依賴的NO缺乏的模型。在這裡,我們報導ASL的缺失導致NO的產生減少和成骨細胞分化的損害。機械地說,骨表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NO介導的成骨細胞糖酵解途徑激活的缺失導致成骨細胞分化和功能下降。雜合缺失的小窩蛋白-1,一種NO合成的負調節因子,恢復了NO的生成,成骨細胞分化,糖酵解和ASLD小鼠模型的骨量。對ASLD患者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進行的研究進一步重申了這些臨床前研究的轉化意義。綜上所述,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ASLD是研究非依賴性成骨細胞功能的一種獨特的遺傳模型,非糖酵解途徑可能是調節骨合成代謝的新靶點。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itric oxide (NO) supplements may prevent bone loss and fractures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estrogen deficiency. However,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NO modulates bone anabolism remain largely unclear. Argininosuccinate lyase (ASL) is the only mammalian enzyme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arginine, the sole precursor for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dependent NO synthesis. Moreover, ASL is also required for channeling extracellular arginine to NOS for NO production. ASL deficiency (ASLD) is thus a model to study cellautonomous, NOS-dependent NO deficiency. Here, we report that loss of ASL led to decreased NO production and impairment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tically, the bone phenotype was at least in part driven by the loss of NO-mediated activation of the glycolysis pathway in osteoblasts that led to decreased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Heterozygous deletion of Caveolin-1,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NO synthesis, restored NO production,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glycolysis, and bone mass in a hypomorphic mouse model of ASLD. The translation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preclinical studies was further reiterated by studies conducted i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from an individual with ASLD. Taken together,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SLD is a unique genetic model for studying NOdependent osteoblast function and that the NO-glycolysis pathway may be a new target to modulate bone anabolism.

圖1. 在成骨細胞譜系細胞中,Asl缺失導致NO的產生、成骨細胞分化和礦化降低

(A)在si-RNA介導的ST2細胞中,通過DAF-FM螢光強度檢測NO水平。n=8。(B)通過qPCR檢測ST2細胞中Asl、Runx2、Osx、Alp和Col1a1 mRNA水平。Asl基因敲除ST2細胞後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3天。n=4。(C)通過qPCR檢測WT和AslNeo/Neo小鼠BMSC來源的成骨細胞中Asl、Runx2、Osx、Alp、Col1a1和骨鈣素(Ocal)的mRNA水平。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培養14天。n=3。(D) WT和AslNeo/Neo小鼠BMSC源性成骨細胞茜素紅染色。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培養14天。n = 3。數據用平均SD表示。Student s t test. * P<0.05; ** P<0.01; ***P<0.005.

圖2. 成骨細胞譜系細胞中Asl的缺失導致糖酵解通路的下調

(A)利用RNA-seq在WT和AslNeo/Neo小鼠的BMSC源性成骨細胞中檢測到前200個差異表達轉錄本(100個上調和100個下調)的熱圖。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培養14天。n=3。(B) WT和AslNeo/Neo小鼠BMSC源性成骨細胞糖酵解通路相關基因下調的熱圖。(C)western blot檢測PFKFB3、PKM和LDHA的蛋白水平,以及(D) WT和AslNeo/Neo BMSC源性成骨細胞的western blot定量。n=3(E)western blot檢測PFKFB3、PKM和LDHA蛋白水平,以及(F)WT和AslNeo/Neo小鼠長骨蛋白提取物的western blot定量。n=4。(G-H)海馬糖酵解活性(ECAR)在si-RNA介導的ST2細胞Asl敲低,5µM NO供體S-亞硝基-N-乙醯青黴胺(SNAP)或5µM DMSO (Vehicle)處理18小時。(n=6-10,數據代表三個獨立的實驗)數據用均值SD表示。Student's t檢驗(對D和F)和雙向方差分析,Tukey的多重比較檢驗(對H)。* P<0.05; ** P<0.01; ***P<0.005; ns: not significant P>0.05.

圖3. Cav-1雜合缺失可恢復NO的產生和糖酵解能力(A)Asl和Cav-1調控NO合成的示意圖

(B)WT和AslNeo/Neo小鼠BMSC源性成骨細胞Cav-1 mRNA和(C-D)蛋白水平。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培養14天。n=3-4。(E) WT、AslNeo/Neo和AslNeo/Neo的DAF-FM螢光強度;Cav-1+/-小鼠來源的BMSCs。n=12 細胞/鼠。數據代表了兩個獨立的實驗。(F) WT、AslNeo/Neo、AslNeo/Neo、Cav-1+/-小鼠BMSC源性成骨細胞糖酵解基因Slc2a1、Pfkfb3、Aldoc和Ldha的mRNA水平。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培養14天。n = 3-4。(G-H) WT、AslNeo/Neo和AslNeo/Neo中ECAR的海馬分析;Cav-1+/-小鼠BMSC源性成骨細胞。n=12細胞 /鼠。數據代表三個獨立的生物重複。

圖4. Cav-1雜合子缺失部分地挽救了AslNeo/Neo小鼠的低骨質量

(A)茜素染色(B)通過對WT、AslNeo/Neo和AslNeo/Neo的BMSC源性成骨細胞的qPCR檢測Ocal和Col1a1 mRNA水平;Cav-1+/-小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14d。n = 3-4。(C)WT、Cav-1+/-、AslNeo/Neo和AslNeo/Neo股骨遠端CT分析;Cav-1+/-小鼠(n=5-7)。雄性,產後21天23天。BV/TV,骨體積/組織體積比。Tb.N ,骨小梁數目; Tb.Th,骨小梁厚度; Tb.Sp,骨小梁的分離度;Conn.D,連接密度;Cort.Th,皮質厚度。數據用平均SD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然後是Tukey的多重比較測試。* P<0.05; **P<0.01; ***P<0.005; ns:not significant P>0.05.

圖5. 成骨細胞譜系中Asl缺失導致骨形成減少導致骨質量下降

(A)  WT (Aslflox/flox)和Ocn-Asl cKO小鼠遠端股骨的CT分析。3個月雄性小鼠股骨遠端骨參數。 (B-D) 3月齡雄性WT (Aslflox/flox)和Ocn-Asl cKO小鼠股骨遠端組織形態學分析。(B)成骨細胞數量/骨表面(N.Ob/BS)(C)雙鈣黃素標記動態成骨。骨形成率(BFR/BS);礦物沉積率(MAR)。(D)破骨細胞參數,破骨細胞表面/骨表面(Oc.S/BS)和破骨細胞數量/骨表面(N.Oc/BS)。n = 6-8 /組。數據用平均SD表示。

圖6. ASL缺乏對ASLD患者成骨細胞功能和骨密度的影響

(A)糾正ASLD患者複合雜合突變的每個變體的示意圖。(B)茜素紅染色ASLD和2株等基因對照iPSC,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21d。n=3。(C)成骨細胞標記基因Runx2、Col1a1和(D)糖酵解基因Slc2a1、Hk1、Hk2、Pfkfb3、Pkm和Ldha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iPSCs)前和(iPSCs-obs)後14d的mRNA水平。n=3。(E)western blot檢測GLUT1蛋白水平。n=3。誘導多能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14天。n=3。(F)通過qPCR檢測糖酵解基因Slc2a1, Hk1, Hk2, Pfkfb3, Pkm和Ldha的mRNA水平。來自ASLD的誘導多能幹細胞在成骨培養基中分化,用5M DMSO或5M SNAP處理12天。n=3。數據用平均SD表示。Student's t test. * P<0.005.(G)12例ASLD患者的aBMD Z-得分L1-L4點圖。兩名患者骨密度低(L1-L4 Z-得分低於-2.0)。

NO在NOS KO小鼠骨代謝中的作用已被研究,並有少量臨床試驗。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L)是唯一能夠合成精氨酸的哺乳動物酶,是一氧化氮合酶(NOS)依賴的NO合成的唯一前體。本文使用了多種模型系統,包括成骨細胞系中的ASL敲除、ASLD的半形小鼠模型、ASLD的成骨細胞特異性KO模型、ASLD個體誘導多能幹細胞生成的人成骨細胞,以及來自ASLD患者樣本的臨床骨數據。研究結果發現,成骨細胞中ASL的缺失會導致NO生成的減少、成骨細胞分化和功能的損害以及骨量的減少。而在海馬實驗中,作者觀察到S-亞硝基-N-乙醯青黴胺(SNAP)處理後部分挽救了ASL敲低的ST2細胞的糖酵解率,表明細胞自主和生理水平的NO可能促進成骨細胞譜系細胞線粒體氧消耗。作者還發現Cav-1雜合子缺失導致NO的產生增加,克服了ASLD背景下的NO缺失;AslNeo/Neo;Cav-1+/-小鼠的骨量部分恢復,伴隨糖酵解基因表達的逆轉。這表明,操縱NO產生的負與正調節因子的平衡可能是一種調節NO介導骨代謝的治療方法。

相關焦點

  • Nature:機體如何通過細胞骨架結構來實現糖酵解的機械調節?
    2020年2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Mechanical regulation of glycolysis via cytoskeleton architectur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通過細胞骨架結構來進行糖酵解的機械調節機制。
  • 癌症免疫療法的下一波熱潮——調節代謝 | Nature深度好文
    PD-L1和B7-H3(也稱為CD276)在腫瘤細胞中的表達已被證明通過激活PI3K-AKT - mTOR通路來刺激有氧糖酵解。 因此,抑制PD-1/PD-L1軸可能通過促進TILs的重新振作和代謝適應度,以及抑制腫瘤細胞的有氧糖酵解,產生了協同抗癌作用。一項臨床前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確實增強了T細胞的糖酵解活性。
  • Cell Rep:細胞代謝或能調節病理性和調節性T細胞之間的命運決策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臨床前研究揭示了細胞代謝在調節細胞命運決定上扮演的關鍵角色
  • 糖酵解介導的乙醯輔酶A和組蛋白乙醯化的變化控制著胚胎幹細胞的早期分化
    在這裡,我們報導了在分化的最初幾個小時內誘導的最早的代謝變化。高解析度核磁共振鑑定了44種代謝物,並在早期分化過程中發生了明顯的代謝轉變。代謝和轉錄分析表明,多能細胞通過糖酵解產生乙醯輔酶A,並在分化過程中迅速喪失這一功能。重要的是,糖酵解的調節阻止了人類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中組蛋白的去乙醯化和分化。
  • Cell Rep:細胞代謝或能調節病理性和調節性T細胞之間的命運決策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臨床前研究揭示了細胞代謝在調節細胞命運決定上扮演的關鍵角色
  • JCI:mTOR調節代謝影響CD8+T細胞分化新發現
    2015年4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 mTOR依賴性途徑的激活能夠調節CD4+效應T細胞亞群的分型和分化。
  • 細胞骨架結構可調節糖酵解
    細胞骨架結構可調節糖酵解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1:17:06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Gaudenz Danuser和Christoph J.
  • 文獻精讀 甲硫氨酸代謝通過表觀遺傳重編程調節輔助細胞反應
    除了發揮它們的即時效應功能外,Teff細胞對於通過產生一個小的記憶T (Tmem)細胞(一旦再次遇到同一病原體,它們就會迅速增殖並重新獲得效應體功能)的免疫反應來建立對病原體的長期免疫也是至關重要的。T細胞激活後的關鍵事件之一是細胞代謝的重新編程,以支持T細胞增殖和效應功能。T細胞活化引起的代謝變化涉及到增加營養攝取,重新編程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來提高ATP生產並參與合成代謝生長途徑。
  • 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CD4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重要免疫細胞,在整個激活階段需要進行代謝重編程。在CD4T細胞中,T細胞受體的連接以及細胞因子信號的共同刺激下可誘導糖酵解合成代謝,這是細胞快速增殖所必需的。CD4T細胞分化和功能可通過信號傳導和轉錄重構協調進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過程是否可由細胞中的代謝成分獨立調節。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低氧條件下GM-DC的分化導致細胞總數減少,低氧誘導因子(HIF) 1α缺乏進一步減少CD11c + GM-DCs,可能與ATP下降有關。HIF1α是關鍵的代謝調節劑和驅動糖酵解的目標因子,在GM-DCs葡萄糖代謝和糖酵解途徑中均顯示活躍。
  • 糖酵解過程及中的重要酶類及其調控(二)
    砷酸鹽與磷酸競爭,可產生3-磷酸甘油酸,但沒有磷酸化,是解偶聯劑。ATP和磷酸肌酸是GAPDH的非競爭抑制劑。肌肉收縮開始後,磷酸肌酸濃度迅速下降,使酶活升高。但隨著乳酸的積累,ATP的抑制增強,酶活下降。GAPDH屬於管家基因,表達量相對恆定,在檢測基因表達時經常用作內參。但在細胞分化等過程中,其表達量也是會發生改變的,並非一直適用。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自噬在腫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過提供代謝產物促進腫瘤細胞存活、通過線粒體(線粒體的選擇性降解)調節線粒體功能、通過控制促遷移分泌(細胞因子和粘著斑轉換)而在腫瘤細胞遷移和侵襲中起作用。另外,一些研究表明自噬在腫瘤微環境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CAF)通過與腫瘤細胞結合而誘導自噬,這導致CAF的胺基酸產生增加,而後以旁分泌的方式提供給腫瘤細胞以維持其生長。
  • 骨生物學進展:機械感應蛋白PIEZO1通過成骨破骨crosstalk調節骨平衡
    作者發現作為mechanostat的蛋白』piezo1』能夠抑制因為骨骼無負載以後的骨丟失和骨吸收,那麼piezo1如何通過成骨和破骨細胞的相互作用來應答機械力以調節骨平衡呢?此外,Piezo1敲除小鼠對後肢卸載引起的進一步骨丟失和骨吸收具有抵抗力,表明PIEZO1可以響應機械力而影響成骨細胞-破骨細胞串擾。在機械水平上,響應機械負荷,成骨細胞中的PIEZO1控制II型和IX型膠原的YAP依賴性表達。反過來,這些膠原同工型調節破骨細胞分化。綜上所述,我們的數據確定PIEZO1是調節骨骼動態平衡的主要骨骼機械傳感器。
  • RAD51調節胰腺癌細胞增殖並有望成為預後標記物
    最近,復旦大學的Xiaomeng Zhang等分析了RAD51和KRAS突變之間的相關性,並分析了RAD51對胰腺癌細胞增殖和葡萄糖代謝的影響。並且試圖確定潛在的分子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RAD51參與了ROS和HIF1α蛋白的調節。總體來說,該研究為胰腺癌提供了新的預測和治療靶標。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在共培養實驗增加小鼠肉瘤細胞的糖酵解能力,可以導致CD8 + T細胞效應功能受到抑制。同樣,與野生型腫瘤相比,在小鼠模型中,植入過表達Hk2的黑色素瘤細胞抑制了CD4 + T細胞的抗腫瘤效應功能和體內反應。此外,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樣品中糖酵解相關基因的表達與T細胞浸潤呈負相關。我們也可以通過直接操縱T細胞代謝來實現新陳代謝平衡。
  • 施萬細胞的糖酵解轉變影響軸突損傷
    施萬細胞的糖酵解轉變影響軸突損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9 16:21:53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Bogdan Beirowski小組的最新發現表明,施萬細胞的糖酵解轉變影響軸突損傷
  • 糖酵解
    你所要記憶的是總反應、三步限速步驟、兩步底物磷酸化反應和總能量變化。              關鍵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機體缺氧條件下,葡萄糖經一系列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進而還原生成乳酸的過程稱為
  • Cell:Fat蛋白可調節細胞線粒體的功能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2014年9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Lunenfeld Tanenbaum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人類機體的一種不尋常的生化連接,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該研究或為開發和線粒體相關疾病的療法提供幫助
  • 植物所發現調節植物細胞極性建立和維持的關鍵代謝網絡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林金星課題組通過差異蛋白質組學及透射電鏡技術、免疫螢光抗體標記技術等全面解析了我國重要樹種青杄雲杉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過程中細胞極性建立和維持的關鍵調節網絡,又名魏氏雲杉、細葉雲杉,松科、雲杉屬,為重要的觀賞和用材樹種,亦可入藥,近年來其開發利用得到全世界的極大重視。
  • 代謝過程調節T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在抗原刺激時,T細胞退出靜止以啟動克隆擴增和效應分化。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參與T細胞靜止和激活的免疫受體和轉錄調節因子,但最近的研究結果強調細胞代謝是這些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研究人員建議免疫線索和營養素許可和調整代謝程序和信號網絡,以雙向方式進行通信以促進靜止退出。了解調節T細胞靜止的程序將是開發調節人類疾病中保護性和病理性T細胞應答的新方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