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更替,華章日新!
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檢驗醫學與臨床》特向一年來關心支持本刊工作的各位專家讀者、期刊同行致以新年的祝福!
2020年,本刊始終堅持精心組織,在體現期刊的學科特色、學術品味、學術創造性和學術價值的基礎上,重點突出理論原創性、應用指導性和內容時效性。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檢驗醫學與臨床》積極向檢驗權威專家約稿。秉持對學術的嚴謹態度,開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欄,為「疫情」專題文章開闢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對來稿進行論文學術不端檢測,組織編輯初審,積極聯繫專家進行同行評審。中國知網累計刊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文章32篇,累積下載30000餘次。
正是因為不懈堅持辦刊導向,嚴把內容質量關,《檢驗醫學與臨床》經過一系列創新活動,各項學術指標不斷提升!
1
2020年2月,《檢驗醫學與臨床》雜誌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Corportion,JST)選用,並在JST官方公益網站向全球提供題錄檢索服務。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原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是在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被譽為世界六大著名檢索期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網絡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資料庫(JST China)於2007年首次建立,每年向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對外聯絡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國際交流工作委員會和國際檢索系統諮詢部提供當年計劃收錄中國期刊名單。《檢驗醫學與臨床》雜誌被JST收錄,這是我刊在提高學術質量、擴大國際影響力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績。
2
2020年8月第6版RCCSE中國權威核心學術期刊評價結果公布,《檢驗醫學與臨床》在此次期刊評價中獲評核心期刊!歷經十餘年的努力,《檢驗醫學與臨床》在該評價體系不斷增加收錄期刊種數的基礎上,評審等級不斷上升,排名在同學科刊物中不斷靠前,證明了本刊出版學術質量不斷提高,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檢驗醫學與臨床》在此次評價中,評審等級為A,在同學科(臨床醫學)的471本刊物中排名第48位。
3
2020年12月17日中國知網公布的《2020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數據顯示,《檢驗醫學與臨床》影響力指數(CI)值為488.683,複合影響因子為0.981,在臨床醫學綜合類期刊中排名第8位,在學術期刊分區Q1區
在此,《檢驗醫學與臨床》編輯部感謝廣大業內人士的支持與信任!編輯部也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加強同行評議,積極組織專題專欄等優質稿源,繼續提高期刊出版學術質量,竭誠為廣大專家、讀者、作者服務!
期刊簡介
《檢驗醫學與臨床》2004年創刊,是由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重慶市衛生健康統計信息中心和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主辦,高級職稱晉升認可期刊。面向全國徵稿、通過全國各地郵局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醫學科技期刊。本刊編委由重慶、四川、廣東、上海、北京等地的醫學專家組成,負責審稿,以確保本刊質量並達到較高學術水平。
本刊現為半月刊,每期144頁,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和醫院管理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致力於介紹國內外最新醫學成果及進展,交流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特別是臨床新方法、新技術,優先刊登基金資助的課題論文和各級學術會議交流的優秀文章。主要欄目有:述評、論著、臨床探討、綜述、教學管理、案例分析,並新設「專家面對面」。
目前《檢驗醫學與臨床》已被萬方、清華同方、維普三大資料庫收錄。以及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和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收錄,雜誌的學術地位在不斷上升。本刊連年均有多篇論文在重慶市期刊好作品評選中獲獎,雜誌也被全國綜合醫學期刊協作網評為優秀期刊,深受廣大讀、作者喜愛,雜誌發行量、下載閱讀量年年提高達數十萬次,在衛生界職稱評定中被列為重要期刊。2008年本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烏利希期刊指南》(UPD)、波蘭《哥白尼索引》(IC)正式收錄,提高了本刊在國內外的學術地位和知名度,同時也可為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
網上投稿、查詢地址:www.jyyxylc.com
電話:023-63613484
編輯:笪文武 審校:陳雪禮
【來源:檢驗醫學官方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