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原來長這樣

2020-11-22 網易新聞

2020-11-20 13:56:42 來源: 中國生物技術網

舉報

  在高中生物學教材上,我們第一次認識了染色體的樣子——一個瘦高的X型。在大學的生物課上,它還是那個樣子。如今,它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

  

  經典的「X」

  然而現在,科學家們說,原來描述染色體的圖像存在一個問題,至少大部分時間,它並不是那樣存在的。

  北京時間11月18日,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哈佛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院莊小威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將之前標誌性的「X」變成了更複雜且更精確的3D結構成像,這將有助於科學家們解開染色體結構如何影響基因組功能的謎團。

  

  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哈佛大學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物理學家Jun-Han Su說:「在90%的情況下,染色體並不是那樣存在的。」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對人體細胞的染色質進行了3D成像。比起之前的經典X模型,這項技術讓我們對染色體的結構有了更精細的理解。

  研究通訊作者、生物物理學家莊小威說:「測定出3D結構非常重要,讓我們可以了解該結構的基本分子機制,並能進一步理解這種結構如何調節基因組功能。」

  利用新的高解析度3D成像方法,研究人員從所有46條染色體的寬鏡頭圖像和一條染色體的一個部分特寫鏡頭構建染色體圖。為了對那些太小而無法想像的東西進行成像,他們捕捉了每個DNA鏈上的基因位點。通過連接這些位點,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染色質結構圖。讓我們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近距離觀察染色體,甚至可以窺見轉錄活動的各個方面。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在網上分享了他們的數據,以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地分析。將來我們就可以更深入地探索我們自己這個隱秘的部分。

  研究團隊表示:「我們展望這種高通量、多尺度和多模態成像技術的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將為染色質的結構和功能提供整體的視圖。」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7.03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染色體原來長這樣!哈佛莊小威團隊發表染色質結構3D成像
    在高中生物學教材上,我們第一次認識了染色體的樣子——一個瘦高的X型。在大學的生物課上,它還是那個樣子。如今,它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經典的「X」然而現在,科學家們說,原來描述染色體的圖像存在一個問題,至少大部分時間,它並不是那樣存在的。
  • 染色體原來長這樣……莊小威團隊《Cell》發表染色質結構3D成像
    在高中生物學教材上,我們第一次認識了染色體的樣子——一個瘦高的X型。在大學的生物課上,它還是那個樣子。如今,它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 經典的「X」 然而現在,科學家們說,原來描述染色體的圖像存在一個問題
  • 染色體原來長這樣...莊小威團隊《Cell》發表染色質結構3D成像
    在高中生物學教材上,我們第一次認識了染色體的樣子——一個瘦高的X型。在大學的生物課上,它還是那個樣子。如今,它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
  • 廈門罕見雙性人 長男孩性器官卻有女孩染色體
    雖說是一名男孩,卻具有女孩的染色體(XX);雖說長著一副男孩子的性器官(陰莖和陰囊),而不是女孩的性器官,但是孩子的性器官發育不良,比普通男孩小很多;而且他的頭髮是金黃色的,臉蛋酷似芭比娃娃,很漂亮。兒童醫院外科主任周維告訴記者,這樣的患者十分罕見,比一般的雙性畸形人還要罕見。經過醫院專家會商,決定通過手術將這名嬰兒做成男孩。
  • 遺傳變異——染色體變異
    一、染色體變異概念 在真核生物的體內,染色體是遺傳物質DNA的載體。當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時(缺少,增多)或者染色體的結構發生改變時,遺傳信息就隨之改變,帶來的就是生物體的後代性狀的改變,這就是染色體變異,它是一種可遺傳變異。
  • 原來染色體異常也會引起流產
    年初她再次懷孕了,這讓全家人都很高興,為了保險起見,佳慧早早請了產假回家休養,婆婆也無微不至的照顧著佳慧,快四個月時,佳慧有一次沒有任何徵兆的流產了,婆婆為此還生了一場病,家裡人都備受打擊,不知道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樣的事情。其實在醫學上,懷孕20周以內,連續三次或以上發何時能流產或死產的,就被稱為「習慣性流產」上文中的佳慧就是習慣性流產,那麼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都有哪些?
  • 染色體長什麼樣?與你想像的不一樣
    DNA「居住」在染色體內部,被染色質(染色體內部的物質)所包圍。用研究人員Jun-Han Su的話來說:「在90%的情況下,染色體並不這樣。」他們使用了46條染色體的廣角鏡頭圖像和一條染色體的一個部分的特寫鏡頭圖像。
  • 妻子多年不孕 原來是丈夫染色體出問題
    黃曉潔主任表示,張先生患有嚴重的少弱精子症,是因染色體異常導致,卻到男科就診,並長期吃藥,這無法改變不孕不育的情況。黃主任建議,當夫婦多年不孕不育,最好到專業生殖醫學中心求助。 經染色體核型分析發現,張先生只有1條正常的21號染色體和1條正常的14號染色體,還有一條由21號染色體長臂和14號染色體長臂融合成的衍生染色體,表明14號和21號染色體發生了羅氏易位。
  • Nature發布首個人類X染色體完成圖,長讀長測序盡顯優勢
    為了邁出人基因組完成圖的第一步,T2T研究團隊從24條人類染色體(包括X和Y染色體)中,首先選擇完成X染色體序列,因為它與許多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包括血友病、慢性肉芽腫病和杜興氏肌營養不良症等。眾所周知,人類的兩套染色體一套來自父親,一套來自母親。生物學上人類女性繼承了兩條X染色體,一條來自其母親,一條來自其父親。
  • Y染色體在消亡嗎?
    兩條X染色體的話,你(幾乎總是)會長出卵巢。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就會長出蛋蛋。這些遺傳物質包裹的不同不僅僅在於會賦予我們不同的器官。相較於有著大約1000個基因的X染色體,只有45個基因的Y染色體十分渺小。研究暗示,隨著時間的推移,Y染色體越來越小了——結果這一主張被一些人憂鬱或是歡快的理解成了男性的末日。所以,Y染色體真的在消亡嗎?這對男性來說意味著什麼?
  • 女子22年無例假 原來是少了1條X染色體
    要不是因為單位的一次體檢,小涵至今也不會知道,她是一個性染色體只有1條X的人,且子宮和卵巢的大小只有兩三歲幼女那般大,以後也不能跟正常女性一樣生育。再仔細詢問之下,小涵透露:「我長這麼大,還從沒來過月經,起初媽媽也帶自己去看過幾個當地的老中醫,但也沒啥效果,後來也就沒再正規檢查過。」醫生考慮是原發性甲減引起心包積液,也會引起閉經,就趕緊請來內分泌科醫生會診。當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胡永賓趕到病房,望著病床上面部浮腫、皮膚偏黃、頭髮枯黃的小涵,他聯想到另一個女病人。
  • 生男生女除了染色體,原來還和這些神奇因素有關
    生命科學專家唐鴻雲 生男生女有啥秘密 除了染色體還有這些關鍵因素 為什麼人有男女之別、動物有雌雄之分? 許多物種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包括人類,男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女性的染色體組成為XX;在鳥類中,也有Z、W兩條不同的染色體,雌性為ZW、雄性為ZZ。
  • 人類染色體是否被外星人動過手腳,現代人比600萬年前少了一對
    眾所周知,人類一共有46對染色體,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為男性,22對為男性。另外兩對由性染色體決定。男是XY,女是XX。在生物進化方面,黑猩猩和人類祖先在六百萬年前迷失了方向。他們開始了不同的進化道路,並發展到今天為什麼黑猩猩有48對24條染色體,而人類卻比它們少一條,因為它們在600萬年前與我們的祖先共有?
  • 世界上第一個海上發射場原來長這樣!
    世界上第一個海上發射場原來長這樣!
  • 牡丹鸚鵡的染色體
    鸚鵡有幾對染色體?許多人都知道,人類的細胞核中有23對染色體,而精蟲或卵子中,有23條染色體。待精子與卵子結合後,形成的胚胎便又有23對染色體了。不過大概很少人知道鳥有幾對染色體。由於世上的鳥種類太多,不同分類的鳥種,又各自有不同的染色體數。科學家們僅對於雞的染色體較有深入研究,其他鳥種的染色體數目資料較為少見。
  •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原來長這樣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原來長這樣 2020-05-18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之——X染色體
    人體是由億萬個細胞構成的,每個體細胞中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的22對是常染色體。男性和女性的常染色體都是相同的。餘下的一對叫性染色體,男女各不相同。代表女性的X染色體是一條大小介於6號和7號染色體之間的較大染色體,而代表男性的Y染色體則是一個小不點。
  • 科學研究發現,決定性別Y染色體正慢慢消失,X染色體將取而代之?
    其實地球發展至今已經有幾十億年的時間,根據科學研究顯示,最早的地球生命體誕生,大約是在地球產生後十億年,可以說生命發展至今,已經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了,在如此漫長的歲月當中,生命歷經了無數次的進化和繁衍,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也是從不斷的增加到如今開始出現減少,雖然我們能夠發現,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時間:2020-07-17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 首次公開原來太陽長這樣 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ESA)將於周四上午發布新的太陽影像,使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宿星。
  • 費城染色體是如何形成的?
    發現染色體的故事 說到染色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人體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那麼什麼是費城染色體呢?費城不是美國的一個地名嗎?一個地名怎麼會和染色體連在一起呢? 在說費城染色體之前,我們先來講幾個有關染色體的重要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