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小行星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的質量到底有多小?

2020-12-01 騰訊網

問:「 我最近聽聞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含有凝固之前已經解體的Astera(希臘語:紫苑)遺骸,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對這個話題的一些見解嗎?感謝您的幫助。」

答:

人們總是以為小行星帶是已解體或從未完全穩定結合在一起的行星分解產生的遺骸。

小行星的總質量只有地球衛星月球加起來總質量的4%,其中將近一半的質量集中在4個最大的行星上(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健神星);即使全部小行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個體可能也就僅僅被當做一個矮行星。

蓋斯普拉是第一個被拍攝到特寫鏡頭的小行星。

此外,小行星的多種化學成分表明它們並非都來自同一個體中的大量的小個體;這些小個體又後來分裂成更小的個體。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即使所有小行星來自同一母體(有證據證明這是不可能的),那麼這個母體就會因為太小而無法被視為行星。【3】

延時知識

什麼是小行星?

小行星為太陽系小天體的一種,於太陽系內和行星一樣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廣義的小行星大小介於流星體和矮行星之間,直徑可從數米至1,000公裡不等,包括在這個尺寸下太陽系裡非彗星的所有小天體。

但大部分的小行星都分布於內太陽系,加上外太陽系小天體(如半人馬群和海王星外天體)的物理特性和內太陽系小天體有所差異,因此「小行星」一詞更常被用於專指內太陽系非彗星的小天體。

主帶小行星的灶神星與司琴星

小行星一般被認為是由太陽系形成時期的微行星演變而來,是至今發現數量最多的太陽系天體,至2018年為止,太陽系內共已有約78.9萬顆小行星被確認(包含外太陽系小天體),其中約66%已有正式編號,但這很可能仍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受到2000年代以後觀測技術進步以及觀測任務漸多的影響,已發現的小行星數量每天都在持續增長,如今每個月都能有多達數千顆新的小行星被發現。

愛神星表面的表巖屑與灶神星的撞擊坑

儘管至今已發現了數量相當龐大的小行星,當中只有極少數的直徑大於100公裡。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裡,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裡,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裡。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裡。不過也有天文學家認為以上這些天體可能都屬於矮行星。

由左至右:灶神星(小行星4)、穀神星(矮行星)、月球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1】

伽利略號於1993年拍攝到的艾女星與其衛星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部分翻譯:天文志願者-

部分審核:天文志願者-鼎山/熱風

排版:零度星系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部分引用:Dave Kornreich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衛星搜索:天文在線

相關焦點

  • 大氣層到底有多重要?看看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你就明白了!
    除了地球之外,火星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移居的一顆星球,所以對於火星的研究也越來越多,通過這些研究我們也對於這顆紅色的星球有了一定的了解,它和地球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不管是體積質量還是轉動的軌道上也有氣候的變化,也有四季的交替,所以它和地球整體非常的相似火星上也有厚重的大氣層,但是它的大氣層都是由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一些物質組成的,並且它的厚度比起地球上大氣層的厚度來說,簡直是太薄了,不到地球大氣層密度的
  • 地球上那麼多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但是不斷的有小天體跟它撞擊融合,使得它的體積和質量的越來越大,那個時候,地球上其實就已經有水了。
  • 隕石是哪裡來的呢?來自彗星?還是太陽系中的小行星?
    人們在非洲某地發現了目前為止第地球上最大的隕鐵其質量達60噸,在中國發現的新疆大隕鐵並列世界第三,質量達30噸。各類隕石統稱為隕石為了便於區分科學界,命名為實驗室,在多數這樣的運勢中,人們可以觀測到非常小的球狀顆粒。其直徑甚至還不到一毫米,他們形成的條件很特殊,結構也很獨特,在地球上的巖石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類似的球形的小顆粒。
  • 金星生命從地球來的,地球生命從太空來的,生命到底從哪裡的?
    大氣一般有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是對流層是最靠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佔整個大氣質量的75%,在低緯度地區,對流層的厚度一般在17-18公裡。隨著海拔的升高,生存環境就越惡劣,不僅溫度更低、氧氣更少、紫外線也更肆無忌憚。那麼地球的大氣層有生命的存在嗎?
  • 小行星帶的所有天體加起來,質量該有多大?其實比月球還小
    太陽系中,除了我們能叫得出來出名字的八顆行星外,其實還有很多行星它們甚至還沒有名字,有些甚至還沒有被發現,它們大多數分布在小行星帶,關於行星形成有很多種猜測,但是科學家們長期深入研究發現行星誕生的地方,其實是在年輕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盤裡。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如今它又在哪裡?
    但是由於恐龍滅絕的時間距離我們太過遙遠,研究人員除了從恐龍化石中找到一些證據,很難再有更多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直到1951年,科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有了新的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相信,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更大可能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
  • 「2019 OK」能有多大威力 人類對小行星撞擊有哪些防禦手段
    前不久,一顆名叫「2019 OK」直徑約為130米的小行星以大約8.7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掠過地球。值得一提的是,其距地最短距離竟不足地月相距的五分之一。有天文學家稱,「2019 OK」不是他們追蹤的星體,不知道它到底從哪裡冒出來,若撞擊地球,其威力或超過廣島原子彈爆炸能量的百倍以上。
  • 神奇動物在哪裡,到底是有多神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奇動物在哪裡,到底是有多神奇? 《神奇動物在哪裡》是哈利波特的衍生劇,電影講述了哈利波特故事的70年前的美國紐約城,一名英國巫師來到紐約尋找和保護神奇動物時意外放出了手提箱裡的神奇動物,展開了一場冒險。
  • 太陽系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據說是這樣……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太陽系從哪裡來的?關鍵詞1:太陽系的大家庭關鍵詞2:太陽系從哪裡來遠古時代,人類認為地球就是整個宇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地球以外的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索。我們認識到的地球僅僅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而在地球之外有著更加廣袤的星空。
  • 太陽系的矮行星有幾多,矮行星與衛星和小行星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矮行星與小行星的區別就是大與小,圓與不圓的關係。矮行星肯定比小行星大,主要是質量大。現在最小的矮行星是穀神星,直徑為960x932km,質量為9.43±0.07×10 kg,也就是約94.3億億噸。而最大的小行星是灶神星,是一個不規則土豆型,大小約578×560×458 km,質量約27億億噸。矮行星要成為圓球型或者基本圓球形,小行星的形狀就亂七八糟,什麼樣子都有。矮行星,又稱「侏儒行星」,就是比行星小一號的意思。
  •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
    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兒來?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周博士,歡迎光臨科教茶小屋。我們今天來講講,地球上的水,到底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猜想很多,但其實目前沒有公認的答案。小周博士在這裡給小朋友們介紹兩種。小朋友聽說過彗星嗎?聽說過地震和火山嗎?別看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可能他們都是水的來源。兩種水來源的假說,第一種「自源說」。
  • 淺談質量的本質,質量是從哪裡來的?
    質量:量度某單位範圍內含有物質多少的物理量。人類生活的地球表面,感受到重力、感受到物體的重量。因為物質質量大,受地球引力的數值大,所以常常用重量來表達質量。物質越多、重量越大、質量就越大。這種表達人們習以為常,300年來人們認為只要是物質,就天然的有質量。
  • 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液態水,如此多的水到底來自哪裡?
    再反觀太陽系其他和地球一樣的巖質星球,水星,金星,火星表面上卻沒有一滴水,那麼地球上如此之多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個問題其實要從地球的形成說起,其他天體一樣,地球也並非憑空就存在的,而是很多小星體集合撞擊融匯而成的,開始的時候地球也也只是個小行星,但是不斷的有小天體跟它撞擊融合,使得它的體積和質量的越來越大
  • 質量月┊十四個質量小故事,講講質量究竟有多重要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 水星到底有多小?地球又有多小?這些震撼的照片讓你直觀感受
    水星到底有多小?地球又有多小?這些震撼的照片讓你直觀感受科學家們對太空進行探索時,一直都在說太陽非常大,是地球的130萬倍。我們的地球已經很小了,但是我們知道,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其實並不是地球,而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質量只有地球的0.056倍,而它的大小僅相當於地球大小的38%。這樣的差距其實並不非常的大,和太陽一比,兩者的大小其實差不多一樣,那麼地球和水星與太陽相比到底有多小?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我們一直都無法直觀的看到太陽到底有多大,只能知道非常的大。
  •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多少?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多少?一種說法,關於人類的來源,很多人或者是一些荒誕學派的人認為,人類就是女媧娘娘用泥巴捏造而成,總是認為人們身體上面有一種永遠都不掉的汙垢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很明顯女媧造人只是存在虛構的仙俠電視劇。同時《聖經》裡面也有一種說法就是人類的祖先就是亞當和夏娃,由他們繁衍後代而來。
  • 最新發現:太陽衝擊波,是造成小行星脫離小行星帶的原因
    這期節目,就和大家聊一聊,這些會墜落到地面的隕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隕石墜落地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地球每年都會遇到1500多場的隕石墜落事件,只是絕大多數的隕石是在大氣層中被燒毀了,沒有殘骸落到地面,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是美麗的流星雨,沒有感覺到它們的威力。只有稍大一些的隕石,才會落到地面,甚至會造成重大災難,這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 新冠病毒 你到底從哪裡來?
    那麼,已經確證為自然成因的新冠病毒,又是從哪裡來呢?總體而言,不外乎包括這麼幾種說法:冰川消融(遠古冰毒)說、外太空說、地球深部或海底說、地球深部或海底說、環境汙染說、外星人說、與生俱來說等。新冠病毒,你到底從哪裡來?
  •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未來會到哪裡去?
    」來自哪裡。既然到底,就從最早的原始生命說起,因為那才是最老最老的「祖宗」。地球上一切物種都是進化出來的,如果一定要追溯到源頭,那就很久遠了。生命起源是什麼,現在科學界也還沒有定論,有三種假設。一種是天外來客,就是最原始細菌孢子來自太空。
  • 「撞地球」的小行星月底就來?「一語」會不會真」成讖」?
    說有兩顆半大不小的小行星(直徑300~600米)「晃」到了地球的周邊,並將經過地球上空「巡視」一番後繼續遠去。它們比月底這位距離還要近些,560萬公裡,大約有14個月球的距離。聽起來還算遙遠吧?不過你千萬別覺得這就不是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