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的超強颱風「利奇馬」,會不會被除名(內含40個被除名字)

2021-01-08 金城城主

生成於西太平洋的利奇馬颱風,一路往西北方向移動。一路升級,從開始的8級大風升級到靠近沿海的17級超強颱風,海岸邊揭起狂風巨浪、暴雨傾盆。終於在10日凌晨1點45分以16級颱風在浙江溫嶺登陸。

登陸之後的利奇馬颱風登溫嶺、過仙居、穿磐安,馬不停蹄的繼續網西北方向移動,按照預測的路徑來看,浙江、江蘇、山東都將受到影響,全國9個省市被波及。

那麼,已達到17級的超強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先來了解下國際上給颱風除名的標準:當一個颱風造成某個或多個成員國(地區)的巨大損失,遭遇損失的成員國(地區)可以向颱風委員會提請撤換,這個名稱將會永久除名並停止使用。

利奇馬颱風登陸之前,我們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防颱風準備,轉移受災人群、設置安置點等,措施得當、預防充分;同時,登陸之後的利奇馬風力逐漸減弱,從16級、15級...一路吹一路降級,風力下降、破壞力下降。沒有造成巨大損失,從這點判斷,利奇馬颱風被除名的可能性不大。

你被除名了

延伸閱讀>>>那些年被除名的颱風名稱

畫眉:2001年登陸新加坡,頭一次見颱風的不知所措的新加坡人,預防不到位,損失頗大;

查特安:2002年登陸密克羅尼西亞,造成了罕見的災害;

鹿莎:2002年登陸韓國,造成傷亡213人,33人失蹤;

鳳仙:2002年登陸關島,造成7億美元損失,103人受傷;

欣欣:無公害的颱風,2003年卻被中國香港嫌棄名字沒有代表性,而被除名;

伊布都:2003年登陸菲律賓、中國廣東,造成50多人傷亡,損失超20億元;

鳴蟬:2003年登陸韓國,造成傷亡132人,順勢41億美元;

蘇特:2004年登陸雅浦島,毀壞島上90%的建築,損失1400萬美元;

婷婷:無公害的颱風,2004年除名原因跟欣欣一樣;

雲娜:2004年登陸浙江;造成188人傷亡和失蹤;

麥莎:2005年登陸浙江、上海、江蘇等地,造成較大的經濟破壞;

彩蝶:2005年登陸日本,,造成27人傷亡和失蹤,損失5億美元;

龍王:2005年登陸福州,導致全城被淹,造成至少百人傷亡和失蹤;

珍珠:2006年登陸菲律賓和中國,造成40多人傷亡,同時給越南造成十餘艘漁船遇險,200多名漁民傷亡失蹤;

碧利斯:2006年登陸中國,造成848人傷亡和失蹤;

桑美:2006年登陸中國,造成500多人傷亡,952搜漁船沉沒,兩三百名漁民失蹤;

象神:2006年登陸菲律賓和越南,分別造成傷亡197人和71人;

榴槤:2006年登陸菲律賓和越南,分別造成傷亡1266人和80多人;

莫拉克:2009年登陸中國臺灣,造成傷亡699人;

凱薩娜:2009年登陸菲律賓和越南柬埔寨,分別造成500多人傷亡失蹤和上百人傷亡;

芭瑪:2009年登陸菲律賓,造成480多人傷亡;

凡亞比:2010年登陸廣東,造成100人傷亡,61人失蹤;

天鷹:2011年登陸菲律賓,造成傷亡1257人,85人失蹤;

寶霞:2012年登陸菲律賓,造成傷亡1067人,834人失蹤;

清松:2013年被除名,原因是英文發音太嚇人;

海燕:2013年登陸菲律賓,造成6201人傷亡,1785人失蹤,損失8.15億美元;

海馬:2016年登陸菲律賓和中國廣東,造成約19.3億美元損失;

山竹:2018年登陸菲律賓和中國,分別造成傷亡64人和4人。

被除名的颱風包括以上且不限於以上幾個,根據颱風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已經有40個颱風被除名。

相關焦點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8月10日1時45分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以超強颱風登陸浙江溫嶺沿海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利奇馬」登陸時的衛星雲圖。
  •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颱風利奇馬被除名的詳細情況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颱風停止編號和被除名有什麼區別?8月1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消息稱,熱帶低壓「利奇馬」於當日14時停止編號。颱風停編什麼意思?是不是以後再沒有利奇馬這個颱風了?整理「颱風停編」和「颱風除名」的相關內容。
  • 臭名昭著的利奇馬,你被除名了!颱風炒麵、颱風臭豆也要來了?
    近日,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在中國香港召開,在這次會議上,颱風委員會成員國中國、日本和菲律賓三國對5個颱風提出除名申請——其中中國對2019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提出除名申請;而日本則對15號颱風法茜、19號颱風海貝思提出除名申請;菲律賓對北冕、巴蓬提出除名申請
  • 颱風利奇馬,你要被除名了!權威數據:多省狂風暴雨損失巨大
    它登陸時不僅為超強颱風級,實測數據也非常恐怖,登陸點附近的實測氣壓甚至低於930百帕,已經超過令人恐懼的超強颱風桑美而逼近浙江最強颱風5612溫黛,而風雨也不弱,登陸點附近出現了14級左右的強烈持續風,局地陣風達到17級,登陸地浙江暴雨成災,累積雨量有32個站超過500毫米,487個站超過250毫米,雨量最大括蒼山高達831.3毫米,暴雨導致浙江台州臨海出現嚴重洪災、浙江永嘉則因暴雨山體滑坡導致堰塞湖
  • 那些因惡名昭著而被開除的颱風……猜猜利奇馬會不會上榜?
    利奇馬!你很有可能被開除,你知道嗎?!今年的風王「利奇馬」自8月4日生成,到13日14時中央氣象臺停編,生命史長達216小時。這九天裡,「利奇馬」先後兩次登陸我國,並攜風帶雨橫掃我國東部沿海,製造較重的災害。那……究竟「利奇馬」會不會被除名呢?誒?等等!什麼是「除名」?
  • 颱風「利奇馬」已降低為熱帶風暴,我們能掉以輕心嗎?絕對不能
    未來將在連綿的浙北山區中繼續消耗能量,風速將會繼續下降,但降雨量卻未必,颱風的未來可能的行進路線上仍可能出現超強降雨量,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一、聽說颱風名字循環命名的,「利奇馬」和「桑美」還會回來嗎? 我們得先來了解下颱風的命名規則, 颱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 問吧精選|超強颱風「利奇馬」兩次登陸,離除名還有多遠?
    每年夏日,我國沿海地區總要經歷颱風天的困擾。上周末,今年首個超強颱風「利奇馬」就給江浙滬人民帶來了不少的麻煩。颱風的名字是由亞太地區14個成員一起取的,每個成員取10個,一共140個名字組成現在使用的颱風名字庫,颱風就由這140個名字輪流來命名。這些名字都有特殊的含義,也帶有14個成員國家和地區獨有的特色。
  • 超強颱風「利奇馬」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
  • 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是咋來的?還會因"太兇"被除名?
    雖然颱風的路線有時會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它們的名字卻是有跡可循的。比如海貝思來自菲律賓他加祿語Hagibis,是"快捷"的意思。這些看似奇怪的颱風名字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提前確定的名單颱風的名字都是提前預定好的,有時候就像老一輩給孩子起名,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簡單、直接。
  • 漲知識丨「風王」利奇馬登陸!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利奇馬」(超強颱風級)的中心已於10日1時45分在浙江省溫嶺市城南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30百帕。此番颱風登陸可謂「來勢洶洶」。每年的夏秋,總有颱風的身影出現,比如今年的「利奇馬」、去年的「山竹」、前年的「天鴿」。那麼颱風的名字都是誰起的呢?為什麼要這樣起?有些颱風為什麼還要被除名?快來學習一下背後的知識吧!
  • 遇到超強颱風,風眼位置最安全?颱風為什麼被除名?
    超強颱風是指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如果從水平方向把颱風切開,可以看到有明顯不同的三個區域,從中心向外依次為:颱風眼區、雲牆區、螺旋雨帶區一般來說,颱風風眼位置相對颱風周圍是相對安全的地方,但是颱風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颱風風眼位置其實也是在一直變化的,風眼在一個地方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一般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所以,遇到颱風時, 遠離颱風侵襲範圍和經過的路徑才是最安全的。
  • 颱風咋命名 為何除名?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被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 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利奇馬
    各位新台州人、舊台州人們,去年的利奇馬、今年的黑格比有沒有讓你心驚膽戰?還記得路上的滿地枝葉、朋友圈的一片狼藉嗎?本屆科技活動周的主題是「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讓我們以「科學防臺 氣象衛民」為題,細數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嗯,大家可以猜猜哪幾個颱風會上榜,順序是由近及遠倒敘哦。
  • 「風王」利奇馬登陸!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央視網消息 8月9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預警最高等級紅色預警:9號颱風「利奇馬」正逐漸向浙江沿海靠近。每年的夏秋,總有颱風的身影出現,比如今年的「利奇馬」、去年的「山竹」、前年的「天鴿」。那麼颱風的名字都是誰起的呢?為什麼要這樣起?有些颱風為什麼還要被除名?快來學習一下背後的知識吧!
  • 4號颱風「黑格比」會是第二個「利奇馬」嗎?為什麼?
    颱風還會在我國浙江、福建、臺灣等地區形成降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颱風利奇馬颱風的名字其實並不是一個名稱,而是按照颱風命名表依次排列的。在上個世紀末時,颱風委員會從中國、日本、柬埔寨等國家或地區徵集了140個名字,每個颱風的名字會按照颱風命名表的順序依次排列,等用完最有一個時,再從第一個名字開始循環使用。
  • 最強科普|超強颱風利奇馬來了,它究竟是匹什麼「馬」
    最近最火的一詞當屬「利奇馬」,全中國都已經做好迎戰超強颱風利奇馬的準備,就算今天一覺醒來,天氣陰沉而涼爽,空氣裡也都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屆時,它會北移對遼寧北部地區產生影響。利奇馬對於大連的影響看似較小,但是它好歹是超強颱風,千萬不要以為,利奇馬的破壞力僅限於此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就廣義而言,颱風是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和颱風)的統稱。
  • 颱風威力有多強?超強颱風「利奇馬」,中國9省1402.4萬人受災!
    颱風利奇馬在西太平洋一度發展成為17級以上的超強颱風,更是以16級超強颱風的罕見強度正面衝擊我國浙江,這是自2006年桑美以來,浙江遭遇的最強颱風災害。知天下奇聞,看小奇科普檔案。颱風的災害主要是在颱風登陸前和登陸之後引起,並且通常會帶來暴雨。8月10日1點45分,「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城南鎮登陸,導致了浙江省多地迎來狂風暴雨,溫嶺、台州等地遭遇大面積停電斷電,並且導致永嘉縣巖坦鎮山早村堰塞湖決堤,臨海全市被淹,台州府城城門「失守」,靈江暴發80年一遇的洪水,22時,「利奇馬」離開浙江進入江蘇境內。
  • 冷知識 | 利奇馬為什麼叫利奇馬?颱風的命名和除名,原來是有規定的...
    圖來自浙江在線所以大家是不是跟小初一樣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取的?為什麼有時候叫「悟空」、有時候叫「山竹」,這次又叫「利奇馬」?因此1997年,在剛剛回歸祖國懷抱不久的香港,召開了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大會決定中國、朝鮮、韓國、日本、密克羅尼西亞、美國以及東南亞各國等14個受颱風影響的亞太地區成員國(地區)各自想10個颱風名字,由此形成一張由140個名字組成的《颱風命名表》,2000年起按序循環使用。
  • 超強颱風「利奇馬」的一生
    8月4日,「利奇馬」誕生於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經過3天的海上「流浪」,成長為超強颱風並加速了靠近我國的步伐。10日凌晨,「利奇馬」以超強颱風姿態登陸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一舉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第五強、登陸浙江第三強、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在浙江停滯20小時後,穿過江蘇移入黃海,成為滯留浙江時間最長的超強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