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侏羅紀的你,應該了解一下三疊紀,四足動物進化的特殊時期

2020-12-04 飽飯黃昏後池苑皆依舊

地球歷史的三疊紀(2.51億年到2.02億年前),是四足動物進化的一個特殊時期。在此期間,化石記錄中首次出現了若干脊椎動物類群,如滑體兩棲類、龜、有鱗目、鱷類、恐龍、鳥類和哺乳動物。三疊紀出現在二疊紀末地質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後不久,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幾乎摧毀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只有10%的物種在二疊紀末的災難中存活下來,這場災難結束了古生代,開啟了中生代,從而進入了恐龍時代。在二疊紀滅絕期間,超過95%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消失了。主要受害者是在珊瑚礁和潛水區中靜止不動和行動遲緩的海洋生物,如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三葉蟲、廣翅鱟、腕足類、單細胞竹蜓及許多苔蘚蟲類種群。

雙殼類和腹足類生物也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打擊。陸地上,三分之二的陸地脊椎動物和近三分之一的昆蟲與構成其棲息地的常綠植物一起消失。在陸地動物中,獸孔類動物(哺乳動物的祖先)是主要受害者。二疊紀即將結束之際,板塊運動、造山運動、火山活動,以及海退,都讓大陸和海洋分布發生了重大變化。二疊紀滅絕與西伯利亞火山的大規模爆發事件有關,那次噴發發生在約2.5億年前二疊紀與三疊紀交替之際。

生物危機發生之後,以前在生態系統中扮演次要角色的動物群體變得重要,並出現了新的動物群體。大滅絕是生命的走向主宰,毀滅了舊時代,迎來了新時代。從二疊紀到三疊紀,在中生代時期出現了新的生命類型,生態系統發生了巨變。二疊紀末,獸孔類這種類似於哺乳動物的脊椎動物是動物界的主宰。

到了三疊紀末,祖龍類這種主要的爬行動物取代了獸孔類,成了主要的脊椎動物,大部分獸孔類成為二疊紀末災難的受害者。三疊紀期間,哺乳動物起源於小型獸孔類動物,而恐龍種類則開始多樣化,成了主導者。一些小型恐龍開始在樹枝上探索上空。翼龍、孔耐蜥和鳥類首次在空中飛舞,衝破了重力的障礙,而其他脊椎動物則進入海洋。三疊紀期間還出現了滑體兩棲類、蜥蜴、龜和鱷形目。陸生動物群的更替揭示了許多主要四足動物的起源,這些四足動物至今仍然存在。三疊紀是泛大陸世界中脊椎動物進化的復興時期。

三疊紀是古生代到中生代的過渡期。三疊紀時代開始時,所有主要大陸板塊都還是一個超級大陸,我們稱之為泛大陸,它正緩慢向北漂移。陸地動物能夠輕易地在陸地表面來回遷移。泛大陸包括兩個大陸:北部的勞亞古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白堊紀時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出現之前,在中生代的大部分時期,特提斯海位於岡瓦納大陸和勞亞古大陸之間。特提斯海就是現在的地中海。其他部分則是黑海、裏海和鹹海,如今,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脈帶標誌著特提斯海遺蹟,它在新生代期間被大陸碰撞、擠壓。

相關焦點

  • 看了這麼多年《侏羅紀公園》,你知道恐龍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嗎?
    看了這麼多年《侏羅紀公園》,你知道恐龍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很多觀眾都是熟悉的了,在《侏羅紀公園》中遍地都是恐龍,畫面讓很多觀眾尖叫連連,同時也大呼過癮。因為恐龍這種生物早已在幾億年前滅絕,所以我們也只是在影視劇中看到恐龍的樣子,那麼恐龍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呢?今天我們便與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歡迎收看。恐龍是一種早已滅絕的史前爬行動物,是爬行動物大家族中一個種類,它們生活在地球歷史的中生代時期。上一篇文章已經介紹過,中生代分為三個紀,分別是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三疊紀的恐龍明星
    三疊紀(英語:Triassic)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
  • 三疊紀時期的龜龍,居然如此像大海龜
    如果我不說,你知道它不是龜丞相嗎?憨厚的外貌,寬而硬的背殼,像鳥喙的吻部,如槳的鰭狀肢,如果不仔細看,你一定會以為它是一隻大海龜。但事實上,這是一隻生活在三疊紀時期的遠古生物——龜龍。它體長約 0.9 米,其化石是在德國發現的。
  • 一文了解地球歷史
    本文簡單介紹一下地質年代的劃分和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重要歷史事件。寒武紀是一個特殊的時間點,它之前的歷史統稱為前寒武紀。寒武紀的特殊性在於地球在那時出現了生命大爆發。也就是說在漫長的佔近地球歷史96%時間的前寒武紀時期,生命數量相對之後來說寥寥無幾。前寒武紀時期分三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分別歷時佔地球歷史的17%、29%、42%。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第三輪大牛市,已歷經4年多,暫時漲了還不到200倍,待結束時,600倍應該沒問題。總有一天,比特幣將不再有明顯的指數級增長,而是在一個大區間波動。這個時候,區塊鏈的三疊紀結束,侏羅紀到來了。2公元前2億至1.5億年,是地質時代的侏羅紀,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是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侏羅紀是恐龍的時代!區塊鏈的三疊紀過後,將迎來自己真正的統治時代——侏羅紀。
  • 天天學普地||三疊紀
    三疊紀中生代開始,生物界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除前述的海洋各脊椎動物以外,二疊紀時已發展到204屬的陸上四足動物,到三疊紀時只剩下48屬。早三疊世,海生菊石類普遍發育。以前繁榮的植物界蕨類、石松類、有節類,在三疊紀大為衰減,而被子植物則蓬勃興起。
  • 中生代生物探索——三疊紀
    (圖文/垚哥說動物)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2.5-2億年,時間跨度5000萬年。三疊紀是一個特殊的地質年代,也許它並不為人所熟知,但是一提到恐龍,大家應該就不會陌生了。是的,三疊紀是恐龍的誕生紀,恐龍在此刻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 侏羅紀丨那些恐龍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熱映,關於恐龍的熱議又開始了,對於曾經真實世界裡的恐龍,你了解嗎?
  • 恐龍十大科學真相:《侏羅紀公園》錯好多-恐龍,地球,動物,《侏羅紀...
    一些恐龍物種壽命可達300年古生物學家指出,一些體型較大的恐龍壽命為75-300年,然而這一評估是基於它們是冷血動物,如果它們是熱血動物,壽命會短一些。例如:體型較大的雷龍,如果它們是熱血動物,那麼其身體內部會「煮熟」,科學家普遍認為它們是冷血動物,並且壽命很長。
  • 200多位科學家參與,日夜研究上萬種基因,只為找到鳥類「親戚」
    雖然鳥類是地球上現存最龐大的家族之一,在地球上佔據著天空,但是,有關鳥類的起源和演化,科學家們卻並沒有太多的了解。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因為不同階段出土的鳥類化石,實在是太少了,現有的鳥類化石根本就不足以梳理出鳥類完整的起源和演化史。
  • 三疊紀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三疊紀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距今約兩億多年前,分為早、中、晚三個世。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今天一般認為當時在兩極沒有陸地或覆冰。因為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因此當時的海岸線比今天要短得多。
  • 中國也有侏羅紀公園,你知道在哪嗎?
    侏羅紀指的是一個地質年代,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具體時間在約1億9960萬年前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總體在上下500萬年左右),是不是突然覺得自己好渺小?侏羅紀這個名稱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亞歷桑德雷·布朗尼亞爾於1829年提出的,名稱取自於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因為這裡存有大量的侏羅紀時期的石灰巖。
  • 中國也有侏羅紀公園,你知道在哪嗎?一起去看看
    說到侏羅紀,首先想到的是電影《侏羅紀公園》和電影中的「恐龍」,但這可能會讓人誤解侏羅紀,那麼侏羅紀意味著什麼呢?中國有侏羅紀公園嗎?侏羅紀是指地質時代,位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侏羅紀這個名稱是1829年由法國古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布爾尼亞爾提出的。侏羅紀始於中生代的第二紀,始於三疊紀,最後侏羅紀滅絕。地面上的這個時期,恐龍的支配者,翼龍類和鳥類、哺乳動物、古生物界也水在內的大規模發展,當然是必要的昆蟲界,也在這個時期的大氣含氧氣量較高,所以世界各地的氣候變暖,其中的植物發展也到達了山頂。
  • 三疊紀時期海洋有機體或因硫化氫滅絕
    科學家在《自然—地球科學》上撰文稱,在2.01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發生的一起生物滅絕事件中,海洋淺水處曾被硫化氫汙染,而這種汙染可能減慢了侏羅紀早期海洋生態系統恢復的腳步
  • 《侏羅紀世界3》要開拍了,侏羅紀&白堊紀,你分得清嗎?
    《侏羅紀世界3》要開拍了,但是你知道霸王龍不屬於侏羅紀嗎?這裡就給大家講講侏羅紀和白堊紀那些事吧。因為身體太龐大,它們不得不用四足行走,它們脖子長尾巴長,但是頭卻很小,牙齒像釘子一樣細小,所以只能吃植物。而且它們行動遲緩,前肢比後肢短小的多,考古學家認為它們是經常在水裡活動的,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體重對四肢的壓力。生活在侏羅紀的蜥腳類恐龍都有誰呢?萬龍,雷龍,梁龍,還有馬門溪龍,都是蜥腳類恐龍中的大明星!
  • 科學家認為:三疊紀真正統治者並不是恐龍,而是另一種奇怪大型動物
    整個地球只存在著一片大陸,那就是盤古大陸,科學家在經過多年對三疊紀時期的探索和研究後,認為恐龍一直統治著那個時期的這片大陸,一直以來是這片大陸的王者,這種學說多少年來也一直得到大家認可。,一下引起了埃德溫·科爾伯特的極大興趣,他盡一切努力地去探索和研究並查閱相關資料,甚至他不放心地把它交給其它人,埃德溫·科爾伯特在去世前的一刻還在研究著它,後來研究暫被擱置了。
  • 中生代,三疊紀,爬行動物的王朝
    合弓綱與蜥形綱,繼二疊紀再次打響了進化戰爭!水龍獸。先來看看我們的合弓綱。在三疊紀早期,合弓綱率先發動。水龍獸等二齒獸類成為大地上的優勢種群,尤其是看似遲緩,笨拙的水龍獸在當時幾乎佔據了整個泛大陸。數量高達數10億頭!但到晚三疊世,二齒獸類已經演變成笨重的大型植食類動物,以扁氏肯獸為代表。局面一度非常不吃香。在當時大型的肉食動物,都非常喜歡捕食,像扁氏肯獸這樣體型大而且跑不快的。
  • 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中出現恐龍?
    早已滅絕的龐然大物恐龍首次出現在三疊紀時期在2.01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事件之後,恐龍迅速成為了陸生脊椎動物的主流。它們在地球的統治地位持續了整個侏羅紀和白堊紀時代。根據化石記錄表明,鳥類是現代有羽毛的恐龍,由侏羅紀晚期的獸腳亞目恐龍進化而來。因此,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鳥類是唯一倖存下來的恐龍後裔。
  • 古生物科普作家揭秘恐龍時代——最初的三疊紀|恐龍世界尋寶記
    小盜龍給大家準備了好多關於恐龍的精彩故事,不過在介紹恐龍之前,我還是要先介紹一下恐龍的時代。我們通常所說的恐龍時代其實就是指中生代啦,時間從距今2.52億年前直到0.66億年前。中生代又可以細分為三個紀元,由早到晚分別是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恐龍是從三疊紀末活躍到白堊紀的,恐龍家族數量龐大,而且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恐龍的體型也在逐漸的變大,外形特點也在一直變化著。想知道恐龍到底是怎麼演化的嗎?我們且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