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三疊紀真正統治者並不是恐龍,而是另一種奇怪大型動物

2021-02-24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2.5億至2億年前的三疊紀是一個地質時代,整個地球只存在著一片大陸,那就是盤古大陸,科學家在經過多年對三疊紀時期的探索和研究後,認為恐龍一直統治著那個時期的這片大陸,一直以來是這片大陸的王者,這種學說多少年來也一直得到大家認可。

但一名地質學家GE Hazen曾在亞利桑那州的三疊紀時代的化石發現了一顆不同尋常的牙齒,看起來不像是恐龍身上的,並交給了古生物學家埃德溫·科爾伯特進行研究,埃德溫·科爾伯特的確證實這是一顆與眾不同的牙齒,這個牙齒不同於以往的恐龍牙齒,它呈現彎曲的殼狀形狀。這到底是什麼動物的牙齒呢?難道地球上還存在著另一種動物。

不久後的一天科學家Lynette Gillette在石化森林國家公園也發現了一顆同樣的牙齒,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意外,三疊紀可能真的存在著另一類奇怪動物,一下引起了埃德溫·科爾伯特的極大興趣,他盡一切努力地去探索和研究並查閱相關資料,甚至他不放心地把它交給其它人,埃德溫·科爾伯特在去世前的一刻還在研究著它,後來研究暫被擱置了。

很快古生物學家Robert Long和Phillip Murry繼承埃德溫·科爾伯特遺志,接著研究這顆奇怪的牙齒化石,Robert Long和Phillip Murry查閱了三疊紀時期所有動物牙齒資料,竟沒有一種動物能和這個牙齒吻合,這意味著三疊紀肯定存在著另一種不為人知的動物,他們提出,奇怪的牙齒是那些食草性的原核生物,他們把這類動物稱為Kraterokheriodon,科學家稱,這種動物在與恐龍一樣在石化森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科學家認為, Kraterokheriodon非常怪異,很難理解如此古怪的牙齒是如何適應動物的嘴巴。這牙齒既不像肺魚,也不像骨魚和兩棲動物的牙齒,樣子來看倒有點似於那些犀牛類動物,科學家根據牙齒的大小,Kraterokheriodon一定是一種大型動物,因為小型動物的化石根本無法保存到現在。地球上的第一批恐龍是在大約2.35億年前進化的,但它們在大多數時期都是小型的生態邊緣動物,但三疊紀世界的真正統治者就是這種奇特生物Kraterokheriodon,由於恐龍出現得過早,以至恐龍的光芒阻擋了人類對後期很多奇怪動物的研究和探索,看來人類對晚三疊紀時期的動物知之甚少,我們高估了人類對三疊紀時期的研究和了解。本文出自探索宇宙的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相關焦點

  • 三疊紀時期在地球上稱霸的不是恐龍,或是一種神秘的兩棲動物
    而恐龍家族達到鼎盛時期的時間是在距離現在2.5億年前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但是隨著科學家的不斷發現,在這三疊紀時期過程中,真正統治那個年代的地球物種根本不是恐龍,而是另外一種獨特的大型動物。這還得從地質學家Ge Hazen發現的一塊化石開始說起,他發現的這塊化石是牙齒的組織,因為該生物的體型異常龐大,所以這塊化石也有著很大的體積,通過考古學家的同位素鑑定之後,發現這是在三疊紀時期生活的物種。
  • 恐龍不是三疊紀唯一稱霸者?曾有巨獸與恐龍「一決雌雄」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們11月22日說,在距今約2.05億年至2.10億年的三疊紀,一種健碩的體形類似大象的食草巨獸曾與恐龍在歐洲大陸同時遊蕩。據路透社11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稱,在波蘭意外發現這些四足巨獸的化石表明,恐龍並非當時地球上生存的唯一龐然大物,同時存在的還有這種此前被誤認為早已滅絕的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犬齒獸類。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格熱戈日·尼茲維茨基說:「我們認為這是歐洲三疊紀時期最出人意料的化石發現之一。」
  • 三疊紀的恐龍明星
    爬行動物在三疊紀崛起,主要由槽齒類、恐龍類、似哺乳的爬行類組成。到了三疊紀中期,海洋中除了無脊椎動物及魚類以外,爬行類也進入海洋,成為藍色世界的成功掠食者,其中以魚龍類(Ichthyosaurs)最為成功。與古生代不同,空中並不獨為昆蟲的天下,到了三疊紀中期,長尾的翼龍類(Pterosaurs)出現,成為它們的天敵。總體上看,無論在陸海空,都是爬行類動物穩坐食物鏈的頂端了。
  • 恐龍稱霸地球之前,地球的統治者是誰?科學家給出答案
    而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的絕對霸主是恐龍,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在地球上的時間超過1.6億年的時間,並且進化出諸多物種,雖然恐龍並沒有進化出智慧,但是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分析後判斷,在恐龍晚期的時候,地球上出現的傷齒龍是要比現代動物們還要聰明的一個物種。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古生物科普作家揭秘恐龍時代——最初的三疊紀|恐龍世界尋寶記
    三疊紀的地球與今天可不一樣,當時所有的大陸都連在一起,名字叫泛大陸。我們怎麼知道三疊紀的陸地連在一起呢?因為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名叫水龍獸的動物,這種猶如小豬一樣的動物在非洲、亞洲,甚至是南極洲都有發現,證明它們生活的三疊紀能夠自由地在不同的大陸上走來走去。
  • 三疊紀時候已經有大型哺乳動物
    大象大小的哺乳動物近親二齒獸Lisowicia bojani在晚三疊世出現,當時恐龍才剛進化出巨大體型瑞典和波蘭研究人員在波蘭一個村莊發現了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的二齒獸化石,這種身形似大象的巨型動物是哺乳動物的「表親」,曾與巨型恐龍共存,這表明恐龍並非當時地球陸地上唯一的龐然大物。
  • 三疊紀:恐龍出現之時
    滅絕事件後,地球上的動物可以被分為三類:從二疊紀遺留下來的;短暫出現了繁榮、後來又消失了的;以及新出現的、在之後的中生代位於支配地位的。而這第三種動物,就包括我們的主角——恐龍。要知道,恐龍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在可以被定義為恐龍之前,它們的祖先叫做主龍類。三疊紀開始的那次大滅絕,讓地球上超過90%的生物都死亡了。就這樣,由於競爭對手變少,主龍數量上升,並得以分化成各種類型的動物。
  • 科學家發現一種奇怪生物:外形像海豚和鯊魚的結合體
    據報導,近日,在英國的深海沉積物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來自於1.5億年前的生物化石,它是海洋爬行動物的一種,體型很小,看起來就好像是海豚和鯊魚的結合體,研究者認為,它們找到了全新的魚龍物種。什麼是魚龍?
  • 重新定義恐龍: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
    最近,科學家對這一分類方式的基礎提出了新的觀點 是什麼特徵讓一種恐龍區別於另一種恐龍?這個問題可能會讓很多人聯想到霸王龍巨大的下顎、角龍和劍龍身上獨特的角和板,以及蜥腳類恐龍及其近親的超大身軀。但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要對不同的恐龍進行分類,關鍵在於這些動物的骨骼形態。
  • 恐龍誕生之前,地球的統治者是誰?這種生物僅在科幻片裡出現
    筆者-小文恐龍是地球的上一代霸主,也是地球最大型最彪悍的生物之一,在人類誕生之前,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但遺憾的是,距今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超過16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連環般的毀滅效應,恐龍這種霸主生物也由此被滅絕了。
  • 三疊紀晚期——恐龍的黎明(上)
    在大約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最初的恐龍從某種爬行動物中進化出來。它們是當時陸地上許多新的動物類群中的一支。同時,那個時代還有一些其它的新生命徵服了天空和海洋。三疊紀晚期的地球,顯示盤古古陸  那時候,地球上緩慢漂移著的陸地沿著赤道結合成了一個超級大陸,這個超級大陸被地質學家叫做盤古古陸。在這個盤古古陸上,氣候處處溫暖,並且在逐漸地變得乾燥。
  • 從三疊紀到白堊紀,恐龍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在三疊紀初期,陸地上的爬蟲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獸型類,是哺乳類動物的祖先;一類是槽齒類,由於沼澤的消失,槽齒類就開始上陸地靠攏,開始以陸地上的昆蟲和小動物為食。久而久之,槽齒類動物的後腿開始變的越來越發達,甚至能夠兩腳站立行走,這一類槽齒類爬行動物,就演變成了恐龍。而其他的槽齒類動物,則在後來演變成了鱷類和翼龍類。
  • 三疊紀張氏幻龍化石在雲南出土 合工大專家參與研究
    鯊魚、鯨魚……提起海洋中兇猛的捕食動物,你的腦海裡可能會立刻閃現出這些動物。不過你知道嗎?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海洋殺手」叫「幻龍」。 幾年前,科學家們在雲南發現了迄今為止在三疊紀鰭龍中最龐大的一種海洋頂級掠食者的化石,它被命名為「張氏幻龍」。
  • 中生代生物探索——三疊紀
    (圖文/垚哥說動物)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2.5-2億年,時間跨度5000萬年。三疊紀是一個特殊的地質年代,也許它並不為人所熟知,但是一提到恐龍,大家應該就不會陌生了。是的,三疊紀是恐龍的誕生紀,恐龍在此刻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 地球每一個生命時期都存在「統治者」,恐龍之後的統治者都有誰?
    而通過科學家不斷的考古發現,我們知道了生命史上,統治地球時間最長的應該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誕生的時間大約是在2億年前,它們誕生之後的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為了地球的霸主。根據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發現的大量恐龍化石可以看出,當時的恐龍遍布全球,數量至少在數千萬隻以上,是真正的地球霸主。
  • 區塊鏈的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1公元前2.5億至2億年,是地質時代的三疊紀,恐龍開始出現。到了三疊紀晚期,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佔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三疊紀這個名字取得真好啊!
  • 三疊紀的長脖怪獸,脖子3米長,鼻孔朝天牙彎曲,百年之謎被解開
    三疊紀,可以說是爬行動物的天下,也就是所謂的「蜥形盛世」。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導致全球近9成的生物滅絕,因此冉冉升起的蜥形綱動物迅速接過前輩們的權力真空。它們一部分演化成恐龍,一部分則重回海洋。其中演化過程中不乏有一些劍走偏鋒的生物,如長頸龍。
  • 三疊紀的長脖怪獸,脖子3米長,鼻孔朝天牙彎曲,百年之謎被解開!
    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導致全球近9成的生物滅絕,因此冉冉升起的蜥形綱動物迅速接過前輩們的權力真空。它們一部分演化成恐龍,一部分則重回海洋。其中演化過程中不乏有一些劍走偏鋒的生物,如長頸龍。  需要注意的是,長頸龍不是蛇頸龍,雖然兩者都有一個長長的脖子,但它們屬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 恐龍專題——三疊紀速度之最:埃雷拉龍
    翼龍( Pterosauria )不是恐龍下圖是翼龍和恐龍總目(Dinosauria)的關係。埃雷拉龍骨架,右下為始盜龍,右上為板埃雷拉龍可以長到5米長,如果光看體長的話,它可能已經是三疊紀所有肉食恐龍裡面最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