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的影視劇當中都有火摺子的身影,每次主角們來到某一個漆黑的密道或者密室時就會掏出一個竹筒,把竹筒的蓋子打開一吹就能燃起火光了,簡直就是古代的打火機啊!小編對這個古代夜間行動的神器也是好奇了很久,今天小編就要來扒一扒這火摺子的原理!
這火摺子也有兩種,咱們就先來聊聊這個低配版的,首先我們先拿一張紙,把它捲起來,記得一定要壓得緊實一點,然後把它塞到小竹筒裡。接著用打火石把裡面的紙點燃,再把火稍稍的熄滅,注意一定要留點火星,然後趕緊把小竹筒的蓋子蓋上,小竹筒的蓋子上一定要留一個小孔,這個孔是留著給裡面的小火星透氣用的,我們都知道火的燃燒是需要氧氣的,要是把小竹筒給封死了,裡面的火星就會熄滅,這火摺子也就沒用了。等到要用的時候,我們只要把小竹筒的蓋子打開,讓裡面的火星子接觸到很多的空氣,在加上嘴吹氣扇風,這火自然就燃起來了。
說完低配的,現在咱再來聊聊高配的,首先拿一根紅薯的藤條,把它放到水裡面泡軟,軟了就吧它拿出來錘成扁的,然後又放到酒裡去泡軟,軟了就拿出來加上棉花和蘆葦纓子一起繼續錘扁,最後在上面撒上硝石,硫磺,松香,樟腦,磷等多種易燃的物品和香料,全部混合到一起,擰成條狀放進小竹筒裡。要用的時候就把裡面的引繩拽出一小節來把它擰斷,在擰斷的時候裡面的東西就會產生摩擦,一產生摩擦這些易燃的材料就會冒出火花。
雖然這火摺子只是一個小東西,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其實有很多原理古人都已經掌握了,只是他們還沒有去想專業的名詞來形容這些現象。就像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雖然時隔多年,但也一樣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