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園藝大講堂繼續開講!
上一期和大家聊了動物丰容,這次我們的主題是「動物訓練」。
什麼是動物訓練?
「訓練」和「馴化」一字哦不兩字之差,意義完全不同哦。
動物馴化是一種適應,包括長期的適應和短期的適應,前者也就是從野外引進經過長期的自然適應而演變成家養動物,比如家禽和家畜,這些都是經過長期的馴化由某種野生動物變化而成的;短期的適應,主要用於動物實驗,比如當動物經過幾天或幾個月的低溫或高溫溫度梯度的逐漸馴化,而增加其適應環境溫度能力的過程就叫冷馴化或熱馴化,或者統稱溫度馴化。(劉赫, 綜述圈養動物的行為訓練)
近年來,一些新興寵物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它們或是因為可愛或是因為人們的獵奇心理而被飼養,不管怎麼說,小動只想強調2點:1是既然養了就要負責,2是選擇寵物請遵守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私自購買、飼養、售賣野生動物屬於違法行為。
選擇寵物,貓貓狗狗最安全,鳥類和爬寵都要慎重
動物訓練,當然也不是馬戲團裡的那種訓練。
比如馬戲表演中常見的「小熊騎車」,這種顯然違背了動物的自然行為是我們需要摒棄的。
老虎鑽火圈,雖然展示的是老虎跳躍的本領,但是訓練過程存在很高的危險性,違背了動物福利,這種我們不約。
那麼動物園的動物訓練是什麼樣的呢?
動物行為訓練是指通過人類與動物的交流和溝通,達到動物自主學習、展示自然行為的目的。通過開展行為訓練,可以加強圈養動物的行為多樣性,讓動物在一個更加寬鬆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同時,還能在圈養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各種疾病治療和管理所帶來的應激和傷害。
通過行為訓練,動物可以在沒有人工強硬抓捕、限制體重、強制進食或化學保定等強迫和制約的條件下平靜自然地完成各種日常管理和治療。因此,動物行為訓練是動物園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屬於動物福利的範圍。比如訓練動物進籠/移動至另一地點,就是動物園飼養管理過程中每天都要經歷的一環。
訓練動物配合身體檢查,可以有效提高飼養水平和效率,降低動物的應激反應,從而提高動物福利水平。
為企鵝稱體重
為犀牛擦眼藥膏
赤斑羚生性膽小,訓練它配合觸診聽診需要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動物園裡的體檢項目可是相當豐富噢,有稱體重、聽診、測血糖等等,這些無一不需要動物行為訓練進行引導才能順利完成。(相關:動物體檢那些事兒)
有一句話形容動物訓練很合適,「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那麼動物園的飼養員是通過什麼方法達到訓練目標的呢?
是「不聽話就要挨打」嗎?當然不是,動物界同樣倡導不能體罰學生,飼養員對動物們用的都是正強化的鼓勵辦法,通俗地說就是,考不好沒關係我們繼續努力,考得好,有糖吃。
當然啦,動物訓練的方式多種多樣,本期園藝大講堂會圍繞動物訓練詳細講述它的原理、方法和具體執行,除了上海動物園的各種動物行為訓練展示,還有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的珍貴動物訓練影像呈獻給大家。
活動時間:6月16日(本周六)13:30
活動地點:上海動物園科普大講壇(非遊覽區)
主講嘉賓:何維光
參加對象:6歲以上(兒童須大人陪同,保證聽講座紀律)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
關注上海動物園微信公眾號,進入菜單「愛上動-活動報名」,請根據提示填寫出席情況(首次報名需完善個人基本信息),系統將自動根據報名順序錄取前100位學員,滿額為止(1個名額僅限1人報名,最多可攜帶1名6歲以上兒童)。請於報名前確認是否有時間參加活動,一旦報名成功,請準時參加,如臨時無法參加,請及時取消報名,否則將扣除誠信積分20分(誠信積分初始值為100分,低於60分將不得參與園方舉辦的活動)。
報名成功後,請於活動當日提前15分鐘在上海動物園東門(10號線動物園地鐵站1號口出左轉,虹橋路靠近哈密路)憑藉生成的二維碼,掃碼參加活動。
何維光,1999年畢業於上海水產大學淡水養殖專業,曾任上海動物園兩棲爬行館技術員、食草隊技術員、食肉隊副主管、主管,現任科普宣傳科副科長,在動物飼養和訓練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善於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枯燥難懂的動物專業術語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