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2021-01-16 RFID世界網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基於雲計算的軟體解決方案,雲計算行業正在快速發展。這種發展趨勢加快了工作負載的雲遷移。這是組織運營方式的根本變化。

很多組織才開始走上這一旅程。目前正在出現的一些雲計算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內影響行業發展。以下是未來十年中需要注意的十個雲計算趨勢。

1.統一通信即服務

很多組織現在已經從物理通信平臺轉向在線通信平臺,將這些平臺應用到雲端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使用統一通信即服務(UCaaS),所有形式的通信都作為連結服務提供,其中包括音頻、視頻、信息、網絡研討會,甚至傳真。在雲平臺擁有這些服務意味著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訪問這些服務,而不必與多個實體供應商打交道,這使其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通信中心軟體。

2.工作站即服務

除了能夠通過雲平臺訪問通信之外,組織還可以向在分散在各地的員工或客戶提供處理能力。這意味著像代碼編譯或圖像渲染這樣耗時的任務可以利用更大的計算能力,使它們幾乎可以在瞬間完成。

3.整合

目前,許多企業採用多個雲計算提供商提供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根據上述趨勢,人們可以看到對無縫服務的渴望,從而實現解決方案的整合。

4.安全至上的方法

任何新產品或解決方案都將採用安全至上的方法。這在雲遷移時尤其重要,組織可能會利用分段策略。這還將導致區塊鏈使用的增加,其去中心化的性質使其更不容易受到黑客攻擊。

5.量子計算

阻礙許多公司發展的一件事是缺乏可用的計算能力。隨著許多科技巨頭對量子計算技術的投資,這種情況似乎將發生改變,而雲計算似乎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6.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混合應用

雖然規模較大的項目將繼續遷移到雲端,但規模較小的項目可能會移回邊緣,再次在計算機上運行。這種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混合應用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標準。

7.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的限制之一是由於存儲容量限制而導致可用數據量受限。在遷移到雲端之後,可用數據量將會大幅增加,並且可以從全球範圍內的各種來源進行編譯和更新,從而實現更高效和無縫的工作流自動化。

8.增強現實

一段時間以來,增強現實(AR)的應用只是出於好奇,但5G的出現將改變這一點。隨著低延遲和更快的連接速度,雲計算連接增強現實(AR)體驗將變得更加普遍,無論是作為商業解決方案還是藝術體驗。

9.移動性

上述趨勢可能會導致對移動通信工作(例如在線客戶服務)的需求增加。畢竟,如果人們可以通過雲平臺進行通信或訪問工作站,將不受到位置的束縛。人們可以期望看到數字原生應用程式可以輕鬆地在設備之間切換,並期望每個設備上都具有相同的服務。

10.人才庫的變化

隨著技術的進步,企業將需要僱用更多具有優秀協作技能的專家。人才庫將會發生變化,但將會如何改變呢?圍繞雲計算的培訓計劃可能會增加,或者組織將開始依賴外部的遠程承包商。無論其結果如何,它都會改變員工的僱用方式。


1

相關焦點

  • 百度開放雲更名百度雲 為啥正好選擇在了雲計算十年?
    昨日,百度雲計算業務宣布了品牌升級的公告,原百度開放雲正式更名為「百度雲」,面向企業服務。  掐指一算,今年不正是雲計算提出的第十個年頭嗎?作為雲計算這局棋的重量級玩家,百度雲的品牌發展歷程,其實也正演繹了雲計算十年的變化。不過在這十年中,雲計算習得了不少「變形計」,其內涵發生了重要的改變,甚至超越了最初人們對於雲計算的認知。
  • 圓桌論壇: 北美雲計算趨勢
    拿雲時代執行董事&首席戰略官 檀林作為主持人,Cloudera聯合創始人兼CTO Amr Awadallah,Cloudera聯合創始人Dave Nielsen,Magor Communication副總裁 David Brown以及中加層雲基金創始合伙人Richard Reiner作為嘉賓,共同展開一場圓桌論壇,主題為北美雲計算趨勢探討。
  • 雲計算十年:阿里雲第三代神龍雲伺服器如何挑戰摩爾定律極限
    張獻濤是阿里雲彈性計算產品線負責人,經歷雲計算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雲計算一線已經工作15年。過去十年,阿里雲的存儲性能提升了2000倍,網絡性能提升了500倍,整體算力以平均每12個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向摩爾定律的極限發起挑戰。「十年時間的發展,我們重構了整個計算的服務模式。」張獻濤說。
  • 在遠程工作環境中利用雲計算技術的10個注意事項
    企業如何在遠程工作環境中利用雲計算技術?以下是組織快速將其員工轉換為在家遠程工作的一些優秀實踐。那麼企業如何利用雲計算為遠程員工提供服務。Teleperformance公司作為外包客戶服務的全球領導者,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3萬名多名員工,並以265種以上的語言與客戶互動。
  • 機器學習未來十年:你需要把握的趨勢和熱點
    但總體上講,其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用計算的方法模擬類人的學習行為:從歷史經驗中獲取規律(或模型),並將其應用到新的類似場景中。那麼,當我們談機器學習時,到底在談些什麼?從業者需要掌握哪些前沿技術?未來,又有什麼技術趨勢值得期待?
  • 雲計算 行業發展趨勢 - CSDN
    去年3月,國家頒布的新基建政策,將雲計算、5G、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正式劃為重點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地,雲計算行業的發展得到了政策利好的加持。與此同時,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得IT支出普遍縮減的企業更加關注云計算如何直接降本增效,全球蔓延的疫情帶來的全面線上化使得許多企業被迫真正依靠雲來運行業務。
  • 未來十年20年之內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怎樣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要說明一下: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這三者是有機結合起來運作的。其中,大數據相當於整個過程中的記憶和經驗,所有的數據內容從中提取,然後人工智慧以雲計算的方式得到結果。原創內容源自我的公眾號:網際網路吧  (ID:hulianwanba)而未來20年這三者會怎樣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 葉綠素螢光研究的全球趨勢及未來十年的預測
    日光誘導葉綠素螢光(SIF,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最近十來年,由於日光誘導葉綠素螢光可以實現全球尺度的觀測,受到廣泛關注。本文比較了這幾個平臺的優勢和基礎理論,並提出了關於哪種方法最準確和最有用的許多論據。迄今為止,尚無數據評估每種方法的確切流行程度和影響力。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全球視角下,雲計算的趨勢發展共性都有哪些?
    在為期一周的參會過程中,他們做出了很多觀察和總結,與同事們來回了很多封郵件進行探討。我們截取了郵件中的一部分分享給大家。一方面,他們總結了最新的趨勢,另一方面,也對這個領域的創業者有些啟發。我們覺得挺有意思的。比如,全球雲計算滲透率更高是不可逆轉的趨勢,AI和IoT概念產品開始落地,雲端的創業也越來越務實,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開始用AI能力融合到自己研發的應用中。
  • 一文看懂2020年雲計算行業十大事件和最重磅的十個名詞
    除了產業側迎來新風口,從國家層面上,國家「新基建」戰略加碼,雲計算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從上而下的政策扶持,新型雲計算平臺建設有序推進,雲計算行業開啟了落地狂奔的新徵程。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20年,雲計算行業的熱門事件和最重磅的十個名詞。
  • 雲計算十年:序章,拐點,生死戰
    同期的《網際網路周刊》封面文章「雲計算第三代」對此的描述是: 「當演講臺上各大巨頭津津樂道於自己所取得的雲計算成就時,坐在臺下的很多國內本土企業更像是它們的擁躉。」 10年之後,中國是全球雲計算增長最快的市場。阿里雲、騰訊雲和華為雲躋身全球雲計算排名前十的名單。
  • Gartner:未來十年,人類將開啟「超人類」時代,AI和生物黑客成關鍵...
    在今年的報告中,Gartner的研究人員認為,至少人工智慧一定會從技術曲線圖中脫穎而出,而且未來幾年內隨著AI技術的大眾化,數據科學家和技術宅之外的人也會享受它的好處。確實,人工智慧一直在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許多組織機構研究和開發的關鍵領域。並且這些成果已經可以在諸如社交媒體供稿,自動駕駛汽車,應用甚至一些呼叫中心上看到影響。
  • 從亞馬遜、微軟、谷歌的雲之爭,看國內雲計算的未來
    3月份對雲計算來說是個大日子,亞馬遜發布了雲計算的第一個十年回顧,谷歌迎來了蘋果、迪士尼等大客戶,微軟也拿出了「雲計算第一,Windows第二」的態度,新一輪的競爭似乎已經到來。從Salesforce提出「雲計算」的概念開始,就吸引了不少有夢想的創業者,也吸引了IBM、戴爾、惠普等老牌科技巨頭。
  • 雲計算簡史(完整版)
    在這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當然出現了很多的公司,產品和服務,但是概括起來這些事物的湧現基本沿著兩條明顯的路線在進行:趨勢一:從基礎設施,到應用,再到應用相關的平臺服務。如果你打開阿里雲的產品列表,在數百個產品中,你會發現基礎雲服務只是其中一個門類,其他十幾個門類都是和開發環境有關的服務。這意味著,一家創業公司想要獨立成為一家成功的PaaS廠商,需要相當聚焦地執行,而且產品有明顯的技術領先度。一旦做到這一點,也不用擔心和基礎雲公司的競爭,因為我後面會講到雲計算市場的技術發展,其中已經有眾多的技術趨勢保障了獨立性PaaS公司建立跨雲服務的獨特優勢。
  • 科技長牛——細數美股十年十倍股
    隨著阿里巴巴和其他中國超大型企業成為香農的主要客戶,SIMO持續在中國雲市場存儲需求不斷增長的長期趨勢上乘風破浪。受行動支付、直播視頻和其他網際網路服務等雲計算和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中國公共雲支出將在2017-2021年間以5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鑑於主要客戶阿里巴巴的穩固地位,公司固態硬碟解決方案服務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強勁增長。
  • 雲計算系列之一:公有雲是終極形態,未來將出現5-7家巨頭廠商
    雲計算是愛分析(微信訂閱號:愛分析ifenxi)重點關注賽道。從基礎設施到行業應用,雲計算正在重構整個IT產業。最近兩年,雲計算整體滲透率不斷提升,行業爆發拐點已經來臨。愛分析將雲計算市場分為基礎雲服務和應用雲服務,並將陸續推出各細分賽道報告。本報告主要關注基礎雲服務上篇,將自上而下闡述整個基礎雲市場的現狀、公有雲與私有雲等細分賽道的未來趨勢以及成長空間。
  • 未來十年,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會讓世界發生哪些改變?
    日常生活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是解放生產力:說白了你需要手動去幹的活越來越少,需要邁的步子也會越來越少。(但這可不是指科幻電影裡的那堆東西)舉個例子,大家都用過的谷歌翻譯和智能識圖;前者是翻譯軟體中的代表之一,我們不用翻開厚厚的詞典就可以get到作者的意思,這其實依託於nlp(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貢獻。
  • 未來已來|雲計算「彎道超車」,中國還缺什麼?
    記者 | 蔣悅1(「未來已來」是界面商學院策劃的高端系列訪談,專注人工智慧、區塊鏈、自動駕駛和基因技術等前沿領域的趨勢、衝擊和挑戰。)2013年,雲計算的炮火在中國打響。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快速發展、快速響應、快速變化,並持續創新,既是中國企業抓住市場機會的核心能力,也是中小企業突破大企業桎梏的關鍵要素。以下為採訪實錄,經過整理和編輯:公有雲將是雲計算的最終形態界面商學院:雲計算是一種新的技術嗎?
  • 未來十年的旅遊丨未來十年,還有什麼能拿來做旅遊?(上篇)
    與以往【文旅瞭望】以「案例」發布為主不同的是,《未來十年的旅遊》將針對中國國內旅遊,系統闡述旅遊前沿發展趨勢,旨在為旅遊業內人士「答疑解惑」。5.農業旅遊發展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美?6.離城近,算得上優勢嗎?7.景點和配套,到底誰更重要?第2章 新傳播觀8.未來十年,旅遊靠什麼傳播?9.一條宣傳語能活多久?10.我們還需要旅遊宣傳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