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臺三地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

2021-01-21 觀察者網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目前家用轎車的承載式車身的主要結構部位都會採用高屈服強度鋼材,不過在汽車行業,通常900兆帕以上的屈服強度就已經算是很高的標準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極限 ,大於這個強度的外力作用將使材料永久變形。如何通過工業上常用的加工工藝 ,獲得同時具有超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金屬材料,在科學界和工業界一直是有高度挑戰性的研發目標。

研究負責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學羅海文教授告訴記者,最新發明的超級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200兆帕的屈服強度和16%的均勻延伸率,「具有最優的強度和延展性的結合」。

此外,該鋼還有兩大優點。第一,成本較低。這種超級鋼是成分簡單的中錳鋼成分體系,含有10%錳、0.47%碳、2%鋁、0.7%釩,這些都是現在廣泛使用的鋼材料中常見的合金元素,並沒有通過大量使用昂貴的合金元素來提高強韌性;第二,該鋼是通過工業界廣泛使用的加工工藝來製備,如熱軋、冷軋、熱處理等常規工業製備工藝,而不是採用那些難以規模化工業生產的特殊加工工藝來製備。因此,這種超級鋼具備在鋼鐵企業進行百噸級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潛力。

鋼材生產(資料圖)

羅海文說,該超級鋼性能優越,是因為他們在鋼材中引入高密度的可動位錯。位錯是鋼材變形時在鋼材內部形成的缺陷。教科書中的經典理論認為,位錯越多,強度確實會顯著提高,但這些位錯會相互糾纏導致位錯無法運動,因此延展性就會顯著降低。而他們通過採用新的成分體系加上結合使用多種製備工藝,在鋼中產生大量可動位錯,同時實現了超高強度和高延展性。

羅海文還介紹,他們主要依託北京科技大學中試規模的試驗線試製出該超級鋼,該試驗線具備現今工業生產線所沒有的軋制能力。因此,如果要工業化生產,仍需要對現有鋼鐵企業的相關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並不能馬上直接生產。

這項研究被譽為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精誠合作的典型成功範例,其中香港大學黃明欣博士團隊前瞻性地提出通過提高位錯密度可同時實現提高強度和延展性的創新理論;羅海文教授團隊成功地在鋼材中引入了大量的可移動位錯;臺灣大學顏鴻威團隊通過材料的先進表徵技術證實了上述理論的正確性。根據該發明的新成分與工藝,他們已申報了三項相關專利。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良好延展性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中國超級鋼研究取得「巨大提升」,提升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
    《尋找「超級鋼」》視頻截圖新華社華盛頓8月24日電 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原標題: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操秀英)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
  • 中國研製出2200兆帕超級鋼,性能提升200%,打破美日壟斷!
    序言 之前有消息說,中國現在已經能製造出來,屈服強度為2200兆帕的超級鋼。 那麼什麼是超級鋼?它到底厲害在哪裡? 這一期小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超級鋼。
  • 港大成功提高「超級鋼」韌性 高屈服強度 + 更低成本
    香港大學的「超級鋼」研發項目近日再有進展,確認「超級鋼」的韌性成功突破極限,比起航天鋼材還要高。現在,正在計劃把「超級鋼」投入生產,製造更輕更慳油的汽車和高強橋梁纜索等等。內容指出經過團隊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兼更低成本的「超級鋼」。「超級鋼」在高端鋼材要求的高強度、延展性和韌性三個重要指標,均達到史無前例的高水平,目前沒有任何鋼材物料能及。團隊正在申請多國專利,並期望與業界合作,把研發成果工業化和商品化。
  • 新型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
    【每日科技網】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中國成功研製超級鋼,屈服強度突破歷史,或將用於製造航母
    而特種鋼材的技術一直是高端鋼材行業的機密,只有少數西方國家、日本掌握特種鋼的技術。今年8月,我國在特種鋼研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生產了2200MPa的超級鋼。中國製造的超級鋼厲害在哪裡?優勢在哪裡呢?首先,超級鋼的技術就是突破人類鋼鐵的製造歷史,它具有低合金含量,高強度的特徵。Mpa是一種屈服強度單位,超級鋼的屈服強度讓互相競爭研製超級鋼的國家十分震驚。
  • Nature:強度媲美鋼的超級木頭!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5476方法分為兩步,首先去除木材中部分木質素,然後在100攝氏度的溫度下進行壓縮。通過簡單的兩步處理方式獲得的超級木頭的各項機械性能,包括拉壓彎強度、韌性、剛度、硬度、抗衝擊性能等, 都超出原生木材10倍以上。
  • 應用超2000兆帕高強度鋼,紅旗品牌為用戶帶來360度防護
    目前,行業內轎車和SUV多採用承載式車身,具有較高的抗彎曲和抗扭轉的剛度,且自身質量輕,能更有效地利用客廂內空間。開啟預售的紅旗H9就是「籠式車身」結構的集大成者,通過縱梁、B柱等穩固結合形成9個H形結構,碰撞場景下的核心承力梁嚴格應用超高強度鋼,進一步強化車身安全性,遇到翻滾、嚴重碰撞情景,籠式結構為乘客提供全方位保護,為乘客構建「生存空間」。
  • 我國「航母鋼」硬度有多強?極高要求的特種鋼,比美數據翻一倍
    之所以很少有國家能夠自主建造航母,不僅僅是因為科學技術這些軟條件,更重要的是,「航母鋼」這個硬性條件就將90%的國家擋之門外。然而,我們所不熟知的是,高性能核潛艇所使用的鋼材比航母鋼更加難製造。中國航空母艦事實上,核潛艇所需要的鋼材,具有極高的強度和韌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屈服性,用這種鋼材建造出的核潛艇殼體,才能承受住深海巨大的壓力,所以潛艇鋼是制約潛艇噸位、潛深的重要因素。
  • 2000兆帕級薄板坯流程熱成型汽車鋼在河北唐山下線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7日電(記者楊帆)日前,2000兆帕級薄板坯流程熱成型汽車鋼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下線。這是目前全球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生產的最高強度級別鋼種,為我國企業搶佔高端汽車鋼市場增添重要砝碼。  近年來隨著汽車朝著輕量化、安全化及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國際市場對具有成本經濟性的超高強汽車鋼需求更加迫切。
  • 科學家研發出「超強鋼」 :要強度有強度、要韌性有韌性、要彈性有彈性
    現在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超級鋼」,它可以抵禦這種權衡,在保持強度的同時還能抗斷裂。對於鋼這樣的材料,有三個主要屬性需要平衡--強度、韌性和延展性。前兩者聽起來可能是一樣的,但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強度是指材料在變形或失效前能承受多少載荷,而韌性則是指材料斷裂所需的力的大小。
  • 河鋼集團1800兆帕級超高強鋼助新能源汽車更經濟環保
    日前,集團為某新能源汽車客戶開發的1800兆帕級熱成形鋼成功下線,產品性能、板形等指標均滿足客戶使用需求。這標誌著集團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對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擦亮河鋼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 單根長5700米、抗拉強度1000兆帕的新型連續油管
    那就是 單根長5700米 抗拉強度1000兆帕 直徑50.8毫米 壁厚4.44毫米的 CT130鋼級 新型連續油管 在寶雞鋼管公司順利下線
  • 2200兆帕!中國黑科技打造航母潛艇鋼筋鐵骨,強度比美日提升200%
    不管是建造大型的航空母艦還是先進的潛艇,對船體所用鋼板的強度都非常嚴格的要求。而中國一項黑科技的出現將極大的提高鋼板的強度和船體的抗壓性,讓中國可以造出更加堅固的艦艇,這項黑科技正是我國目前發展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特殊鋼,又稱「超級鋼」。
  • 950兆帕!中國造出全球抗拉強度最高鋁合金7Y69
    日前,我國鋁合金材料研製獲得突破,成功研製出當前「全球抗拉強度最高」的鋁合金金屬材料—7Y69鋁合金。7Y69鋁合金抗拉強度達到950兆帕,此外7Y69鋁合金的最大屈服強度同樣世界一流,高達874—895兆帕,兩項指標均可摘奪世界王冠。
  • 如何打造中國「超級鋼」?專家指出這兩方面「升級」→
    更多精彩,4月19日21:30,CCTV-2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為您深度解析:《我們如何打造「超級鋼」?》王國棟:中國鋼鐵產品的高質化大致分為兩方面內容:一個是現在大家有的產品,我們要做到通過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做到世界第一;還有一些就是領跑性的、前沿性的,這些技術全世界還沒有,我們要做到唯一。
  • 高強高韌超級鋼創世界紀錄
    、延展性和韌性三個重要指標方面均達到史無前例的高水平。傳統科學觀點認為,金屬的強度、延展性和韌性三種屬性,有著此消彼長的關係。2017年,黃明欣教授團隊在高強度-高延展性組合上取得突破,在維持鋼材的超高強度下,仍然能精準成型。現在,合作研究團隊成功突破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2GPa)、極佳韌性(102MPa m½)、良好延展性(19%的均勻延伸率)兼低成本的超級鋼。
  • 港大教授發明「超級鋼材」:更堅固、更便宜
    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新教授領導的,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合作「超級鋼材」項目,在其新的超級D&P鋼(採用新的變形和分區方法生產)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其斷裂抗性,同時保持了超強大的強度,用於先進的工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