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新型超高強鋼突破2000兆帕強度極限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操秀英)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據了解,航空航天、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國防安全和高速列車等國家重大高新技術領域對超高強鋼都有急迫的重大需求。馬氏體時效鋼更是超高強鋼的王者。但由於含有大量的鈷、鈦和鉬等昂貴合金元素,還要經過複雜苛刻而嚴格的冶煉和熱處理工藝,其價格不菲,一般僅用於火箭發動機殼體、飛機起落架和關鍵聯接件等航空航天及深海技術中重要結構件。

  如何進一步提高鋼鐵材料的極限強度並降低成本和簡化工藝?呂昭平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大幅降低鉬等貴重元素含量,完全不含鈷鈦等昂貴合金元素,而代之以鋁和碳等常見的「平民」元素,利用不同的強化機理,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析出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新的超高強鋼不但成本降低,而且抗拉強度達到2200兆帕,同時塑性不低於8%,大幅度提高了高強鋼鐵材料的綜合性能。

  北京鋼鐵研究總院董瀚教授表示,鋼鐵材料的性能極限化研究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強度極限化更是業內一直追求的夢想。業內普遍認為,進一步提高鋼鐵強度與韌性是非常困難的。呂昭平團隊的這一原創性成果創新納米析出的合金設計理念,研發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仍具有良好的塑性,而且合金化成本低,為高性能鋼鐵材料研發提供了創新思維,不但有力地推動了高性能鋼鐵材料的技術研發,也可以應用於其他合金體系的高性能化研究。(操秀英)

(責編:賀迎春、熊旭)

推薦閱讀

2017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全面走完「第二步」在2016年相繼完成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試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後,今年4月中下旬,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開展貨物運輸補給、推進劑在軌補加、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等多項關鍵技術試驗。【詳細】

6329米!國產水下滑翔機「海翼」刷新世界紀錄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上完成了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為我國深淵科考提供了新的科考手段。【詳細】

相關焦點

  • 新型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強度突破2000兆帕
    【每日科技網】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自然》雜誌4月10日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良好延展性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京港臺三地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應用超2000兆帕高強度鋼,紅旗品牌為用戶帶來360度防護
    紅旗品牌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一面旗幟,在安全性能方面持續攻堅,不斷突破。通過打造「9H」籠式車身,為駕乘者構建堅實可靠的「生存空間」;選用高強度的材質,增強整車在碰撞場景下的核心承受力;應用更為嚴苛的開發標準,打造高質量的產品,全方位守護用戶的出行安全。
  • 河鋼集團1800兆帕級超高強鋼助新能源汽車更經濟環保
    日前,集團為某新能源汽車客戶開發的1800兆帕級熱成形鋼成功下線,產品性能、板形等指標均滿足客戶使用需求。這標誌著集團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對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擦亮河鋼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 單根長5700米、抗拉強度1000兆帕的新型連續油管
    那就是 單根長5700米 抗拉強度1000兆帕 直徑50.8毫米 壁厚4.44毫米的 CT130鋼級 新型連續油管 在寶雞鋼管公司順利下線
  • 河鋼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
    河鋼實現超高強熱成形鋼強度級別全覆蓋 2021-01-11 13:43:00   隨著汽車製造的發展,符合輕量化、安全化、低碳環保發展趨勢的高強鋼受到歡迎
  • 中國造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抗拉強度達到2200兆帕
    【PConline 資訊】中國在基建方面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能製造出相應配套的研發也在情理之中,據外媒報導,一項刊登《自然》國內最新研究顯示,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創新合金設計理念,研發出一種高密度納米強化的超高強馬氏體時效鋼。
  • 中國研製出2200兆帕超級鋼,性能提升200%,打破美日壟斷!
    序言 之前有消息說,中國現在已經能製造出來,屈服強度為2200兆帕的超級鋼。 那麼什麼是超級鋼?它到底厲害在哪裡? 這一期小鯨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超級鋼。
  • 2000兆帕級薄板坯流程熱成型汽車鋼在河北唐山下線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7日電(記者楊帆)日前,2000兆帕級薄板坯流程熱成型汽車鋼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下線。這是目前全球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生產的最高強度級別鋼種,為我國企業搶佔高端汽車鋼市場增添重要砝碼。  近年來隨著汽車朝著輕量化、安全化及節能環保方向發展,國際市場對具有成本經濟性的超高強汽車鋼需求更加迫切。
  • 高強高韌超級鋼創世界紀錄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和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Ritchie教授合作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在高端鋼材要求的高強度
  • 港大成功提高「超級鋼」韌性 高屈服強度 + 更低成本
    香港大學的「超級鋼」研發項目近日再有進展,確認「超級鋼」的韌性成功突破極限,比起航天鋼材還要高。現在,正在計劃把「超級鋼」投入生產,製造更輕更慳油的汽車和高強橋梁纜索等等。內容指出經過團隊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兼更低成本的「超級鋼」。「超級鋼」在高端鋼材要求的高強度、延展性和韌性三個重要指標,均達到史無前例的高水平,目前沒有任何鋼材物料能及。團隊正在申請多國專利,並期望與業界合作,把研發成果工業化和商品化。
  • 【輕量化高峰論壇】中國汽研趙巖:汽車用超高強鋼的斷裂性能研究
    本次報告講的超高強鋼斷裂研究就是屬於20%細節化技術的範疇。本報告主要包括超高強鋼的氫致延遲斷裂,平面應變狀態斷裂和複雜應力狀態斷裂。輕量化大家比較熟了,汽車輕量化跟動力總成、空氣阻力、滾動阻力都可以影響汽車的能耗,輕量化的節能降耗效果可以排到第二。
  • 中國超級鋼研究取得「巨大提升」,提升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
    《尋找「超級鋼」》視頻截圖新華社華盛頓8月24日電 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2200兆帕!中國黑科技打造航母潛艇鋼筋鐵骨,強度比美日提升200%
    不管是建造大型的航空母艦還是先進的潛艇,對船體所用鋼板的強度都非常嚴格的要求。而中國一項黑科技的出現將極大的提高鋼板的強度和船體的抗壓性,讓中國可以造出更加堅固的艦艇,這項黑科技正是我國目前發展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特殊鋼,又稱「超級鋼」。
  • 港大新聞 | 港大與研究夥伴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研發最強「超級鋼」提升鋼材抗斷裂能力獲得重大突破
    港大與研究夥伴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發最強「超級鋼」提升鋼材抗斷裂能力獲得重大突破■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超級鋼」研發項目,繼三年前在鋼材的延展性取得重大突破後,團隊與美國柏克萊(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 河鋼唐鋼1800兆帕級熱成型汽車鋼下線
    本報訊 日前,河鋼唐鋼為新能源汽車客戶開發的1800兆帕級熱成型汽車鋼下線,性能、板形等指標均滿足客戶使用需求。該產品的成功開發,標誌著河鋼實現了超高強熱成型鋼的強度級別全覆蓋。
  • 950兆帕!中國造出全球抗拉強度最高鋁合金7Y69
    日前,我國鋁合金材料研製獲得突破,成功研製出當前「全球抗拉強度最高」的鋁合金金屬材料—7Y69鋁合金。7Y69鋁合金抗拉強度達到950兆帕,此外7Y69鋁合金的最大屈服強度同樣世界一流,高達874—895兆帕,兩項指標均可摘奪世界王冠。
  •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
    摘要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航空航天、民用高科技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戰略材料。
  • 新寶駿RC-5質量嚴苛製造標準熱衝壓技術帶來超高強度_易車網
    新寶駿RC-5整車採用領先的雷射焊接工藝,高強度鋼佔58%,選材精良;車身鈑金覆蓋件鍍鋅率77%,光彩熠熠,防水防鏽,有效保護車身。為嚴格完成測試使命,整車研發及試驗認證中心共投資40億元,佔地2000畝,擁有包括整車試驗場、振動噪聲試驗室、發動機試驗室、碰撞試驗室等14個國際/國內先進整車、零部件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