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裡·奧德曼獲頒沙漠棕櫚成就獎

2020-11-28 Mtime時光網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加裡·奧德曼

將獲頒第29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沙漠棕櫚成就獎(Desert Palm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他在

《至暗時刻》

中的精彩表演。該電影節將在2018年1月4日-15日舉辦,頒獎典禮在1月2日進行。


       電影節主席哈羅德·馬茲納稱:「加裡·奧德曼今年在《至暗時刻》中貢獻出了本年度最佳表演之一,他塑造了一位堅定的二戰時期領袖形象,收穫了無數影評人的好評,自然也就引起了電影節的關注。」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相關焦點

  • 中科大謝毅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範婷玉):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
  • 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中科大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範婷玉) 當地時間3月18日晚,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教授和另外4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女科學家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獲頒第17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謝毅也是第4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首位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3月31日,「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頒獎禮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舉行,1985年乘坐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的華人王贛駿獲頒
  • 楊振寧獲終身成就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在求是科技基金會創立25周年之際,今年的「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97歲的楊振寧。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獲此獎項。楊振寧表示,他還記得1993年在查懋聲先生的家中與陳省身等幾位科學家商量設立這一獎項的情形。他參加過歷次求是獎的頒獎,對1996年屠呦呦獲獎、2011年張首晟獲獎印象深刻。
  • 椰棗|這種棗被叫做沙漠麵包 其實是棕櫚的果實
    菩提果實吃的叫椰棗,其樹叫棗椰樹。棗椰樹原產地大約是北非的沙漠綠洲或是亞洲西南部的波斯灣周圍地區。唐朝引入中國。天寶五載(746年),陀拔思單國(Tabaristan)曾向唐朝獻「千年棗」。椰棗一般被譽為最有營養的乾果,它被稱為沙漠麵包,椰棗的三分之二為糖分。椰棗裡面浸出的糖汁經過凝結可作為調料,常用於煮肉,甜而不膩。椰棗性甘,溫、無毒、功效是:補中益氣,止咳潤肺、化痰平喘。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 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3月22日,在法國巴黎,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與另外4位女科學家獲頒這一獎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前發布的評獎消息中說,張彌曼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觀點。  張彌曼當晚在獲獎致辭中表示,「非常榮幸獲得這一獎項,我從60多年前開始接觸古生物學,感謝國內國外的同行夥伴們多年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 加裡·奧德曼《瑪麗號》曝預告 老船航行怪事連發
    加裡·奧德曼《瑪麗號》曝預告 老船航行怪事連發 時間:2019.08.0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 英國演員海倫·米倫獲頒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2月27日,英國女演員海倫·米倫在德國柏林獲頒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榮譽金熊獎。海倫·米倫1945年7月在英國倫敦出生,20多歲時開始舞臺演出,參加過大量舞臺劇、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影視角色,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演技派「常青樹」。
  • 室內的優秀棕櫚品種
    室內的棕櫚植物對於現在的城市人而言,慢節奏的健康生活,在是室內的一隅,打造一個綠色的生活空間顯得十分有必要。
  • 楊振寧終身成就獎怎麼回事?楊振寧個人資料為什麼能獲得終身成就獎
    典禮上,今年的重磅獎項「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楊振寧,獎金三百萬元人民幣。在基金會此前歷史上,「求是終身成就獎」得主僅有一位,即基金會元老顧問、「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先生。楊振寧坐在領獎臺上的靠椅上,沒有細數自己的過往成就,而是借自己「最佩服的一首詩」-——《借放翁句告兒孫》,囑託青年後輩重視祖國科技事業發展。
  • 五胜肽棕櫚醯五肽-4也叫棕櫚醯五肽-3,可應用在化妝品中
    五胜肽棕櫚醯五肽-4也叫棕櫚醯五肽-3,可應用在化妝品中現在,多肽作為一種趨勢化的原料,在化妝品中應用的越來越多了。除了常用的黃金六胜肽之外,還有其他的多胜肽。今天要來了解的就是五胜肽,棕櫚醯五肽-4。
  • 棕櫚婆娑 搖曳風情幾何?
    比如形近別小、同屬科類、常模糊混淆、後大致分辨的椰樹、棕櫚。那身形修長、鬆弛斜立、高至樹端生發弧形羽毛狀裂片葉,為椰;樹身筆直,端正挺立,近冠處兀伸出圓扇形條狀劍葉者,為棕櫚。若空谷幽蘭、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的它們多以高挑嫵媚的秀姿背依碧海藍天,醒目地出鏡於影視畫面及報刊圖文,將最具風情特質的外觀形象靜止無聲地感知於我,活色生香的感染於我,迷戀與鍾意油然而生。
  • 牛油火鍋加入棕櫚硬脂是不是以次充好?
    今天,超哥來給大家說說牛油火鍋中的棕櫚硬脂問題。為什麼有些牛油火鍋開始添加棕櫚硬脂?因此,專家們找到了性質接近於動物油脂且價格更加低廉的棕櫚硬脂,在多次試驗後,得出:當油配比為1:2(棕櫚油硬脂1,牛油2)時,棕櫚硬脂牛油火鍋的感官體驗非常接近於傳統牛油火鍋。那麼,什麼是棕櫚硬脂?它安全麼?
  • 武漢植物園「棕櫚小偵探」課程招募
    在這次關於棕櫚的自然課堂中,您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植物園生長很多棕櫚樹,高大的棕櫚樹往往是人為栽培的,而小棕櫚則是自己生長出來的。那麼這些小棕櫚從何而來?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次課堂基於科學思維的培養,將讓孩子們提出科學假設,通過實地調查、記錄、分析,來回答最初的問題。  快加入我們吧!一起探索植物傳播的奧秘!
  •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發布時間:2015-03-19 18:13:42 【編輯:楊彥宇】 楊振寧獲頒臺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 矗立在智利的荒涼沙漠中,被稱為「沙漠之手」
    現在,即使在外國,也有五指山,或者說在荒涼的沙漠裡,有一種淡淡的蒼涼感和英雄主義,其中頗充滿了孫大聖的傲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座五指山位於南美洲西海岸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它被稱為「沙漠之手」,因為它的形狀像人的手指,矗立在沙漠中,其實這個手掌是11月12日的巨大雕塑,是智利雕塑家MarioIrarrázabal在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
  • 中國學者成首位獲頒「弗洛伊登瑟爾獎」亞洲學者
    中國學者成首位獲頒「弗洛伊登瑟爾獎」亞洲學者 Freudenthal 命名,於1975年設立,是由美國工程力學學會評選、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頒發的一項具有國際聲望的個人最高學術成就獎。該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在全球範圍內遴選一名在工程結構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授予其獎章與證書。  李傑長期從事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的研究工作。
  • 玉米蛇棕櫚基因,你可能不知道的發現和命名故事!
    為什麼表現和棕櫚沒有任何關係卻有著這樣一個基因名稱?誰在進行棕櫚基因的繁育?它背後被發現的基因故事又是什麼?今天,就讓玉米蛇繁育大神,來自#@South Montain Reptiles的主理人Don Soderberg,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玉米蛇棕櫚基因被發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