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大咖|他曾獲聯合國大獎,他眼中的重慶建築是這樣的

2020-11-30 澎湃新聞

在山城重慶,高低起伏、山水相間的地形地勢,讓許多建築都極具特色。現代化的都市裡,好看又有特色的建築會為城市的顏值加分。怎樣去設計一個這樣的建築呢?

本期「重慶發布對話大咖」,對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建築創作大獎的獲得者。他就是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A-ONE總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築師任力之。

對解放碑和人民大禮堂印象深刻

重慶發布:您是重慶人,重慶的哪些建築對您來說印象比較深刻?

任力之:小的時候對重慶的解放碑特別印象深刻,人們提起重慶一定會想到解放碑。在進入同濟大學裡面學習建築學以後,了解到重慶人民大禮堂在近代中國建築史上產生的重要影響。它是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現代建築,與地形的結合、功能的協調,以及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演繹方面做得非常精彩。

任力之接受重慶發布專訪 鄒樂 攝

亞、歐、非、拉丁美洲

都有他的作品

重慶發布:您為家鄉重慶設計過作品嗎?

任力之:比較遺憾,在參加A-ONE以前沒有真正參與過重慶的項目設計。我大學畢業以後成為建築師,從業30多年,在全國很多城市,包括在非洲、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設計作品,但唯獨沒有機會為自己的家鄉進行創作,我始終也覺得是一種遺憾。

因為自己是重慶人,跟重慶有一種割不斷的感情,對重慶的風土人情,自己是有一種很深刻的、發自內心的體會。所以在江北嘴設計A-ONE時,會有更多對地域文化的思考。如何表達家鄉的文化、家鄉的山水以及城市精神,這極富有挑戰性,但更具有挑戰性的是這個項目本身所處在的位置與承擔的角色。

在協調好建築的功能和形式的基礎上,同時兼顧項目特定區位條件的影響作用,充分實現標誌性建築的城市價值,也是我們在設計中關注的重點。

靈感來自吊腳樓和兩江交匯

重慶發布:A-ONE的設計靈感來自哪兒?

任力之:大樓支撐點的形態,是從吊腳樓吸取的靈感;整個外立面,來自兩江交匯,宛如兩江交匯的倒影,形成了一個A,希望它能表現山城建築所特有的那種氣質和獨特的地域文化。

任力之談A-ONE設計靈感 鄒樂 攝

重慶發布:江北嘴片區其實有很多比較高的建築了,A-ONE來了以後又成為了新的制高點。重慶城市的天際線一直是很多攝影迷非常喜愛的東西,您在設計這個建築的時候怎麼讓它的超高的特性與城市的天際線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這個建築怎麼樣跟現在已有的建築相得益彰?

任力之:重慶的天際線非常美,山城重慶的天際線之所以不拘於呆板的線性發展,得益於這座城市得天獨厚自然起伏的地形。江北嘴的建築形象和城市面貌具有濃鬱的現代都市氣息,A-ONE建成後,將成為整個區域的一個亮點,成為城市天際線的高潮。

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除了將470米塔樓作為城市天際線制高點,也利用它的高度優勢為市民提供無邊際的環繞城市視野,使建築與城市的關係得到良好的互動,以更有機的方式真正融入城市空間體系當中。

470米的建築特點不僅僅是高

重慶發布:這個建築除了高,還會有哪些精妙的設計?

任力之: 這座建築不僅具有地標性的高度,還在設計中加入了很多關於超高層建築創新性、高性能、可持續性方面的思考。

A-ONE項目效果圖 圖:融創華城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方

比如,塔樓的結構處理非常富有特色,A-ONE將建築美學和結構美學高度融合,以結構成就建築之美,這在超高層建築中獨樹一幟。A-ONE立面上的鋼結構線條,是它真實結構的體現。A-ONE的底層有4個支點跟地面接觸,大堂非常通透,沒有其他多餘的柱子幹擾。由於底層局部架空,大堂內呈現的就是一個無柱的空間,四周360度看出去沒有任何視線上的遮擋。

另外,A-ONE本身也是高效的系統,垂直交通、內部的機電設備的高性能以及對生態性的考量,都會得到充分展示和體現。A-ONE的亮點不僅在於它的高度,更在於它是一個體現先進技術、先進思想的、屬於城市的高性能建築。

重慶發布:如今很多城市的地標性建築,既是建築體,也是商業體,怎麼樣把商業本身的功能跟建築的藝術之美結合起來?

任力之:城市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複合。早期的城市建設或是建築單體設計,功能是比較單一的。如今城市空間的複合性趨勢是愈發明顯的,建築融合多種功能業態,如商業、居住、辦公功能,部分也和文化設施相結合,將多元功能整合在城市建築綜合體空間中,是一個大趨勢,商業建築和其他功能類型建築的結合也是一種必然。

我們在整合處理各個功能單元的時候,要兼顧形式美層面的原則,在保證功能實現的同時,實現對建築美學的追求和表達。

防控小貼士

廣大市民要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儘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式場所。

大家都在看

來源:重慶發布

策劃:黃軍 盧圓媛

主持、文字:黃軍

攝影:鄒樂 王子豪 龔浩月

視頻:龔浩月

原標題:《對話大咖|他曾獲聯合國大獎,他眼中的重慶建築是這樣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愛潛水的烏賊將對話聯合國!除了詭秘之主,你還看過他哪部作品?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的75周年,也是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十年」的第一年。 8月12日聯合國國際青年日這天,聯合國駐華系統、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將與騰訊聯合主辦《2020青年聯議會》青年對話節目。屆時,閱文白金作家、《詭秘之 主》的作者愛潛水的烏賊將受邀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中國青年倡議人」在現場進行有關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演講,旨在呼籲中國青年採取行動,改善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和未來。愛潛水的烏賊原名袁野,閱文集團白金作家,作品《詭秘之主》讀者人氣高達9755萬,擁有近700萬粉絲。
  • 重慶高二男生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 他曾是班裡英語最後一名
    緊接著,他通過了世界聯合學院的筆試、面試和集體活動考核,領導能力和合作能力充分得到認可。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了解到,世界聯合學院是IB(模擬大學)體系的預科學校,在全球有十七個分校。該校模擬大學的體系,培養集知識和能力於一身的人才,是眾多歐美名校重點關注的生源基地。「小學三年級前,潘凌峰的英語曾是班裡倒數。考試時甚至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認不完全。」
  • 馬雲身後的重慶妹,怎麼走進聯合國的
    當天,他在聯合國秘書處大樓與幾名中國青年拍了一張照片。 1993年出生的重慶妹子黃晶湯娜,站在馬雲背後左側。這天,馬雲是客人,她是主人。她是聯合國總部的實習生,之前她一口氣拿到了聯合國4個實習崗位的入選通知。  她喜歡國際政治,有個聯合國夢  今年7月,黃晶湯娜正式進入聯合國總部秘書處管理部人力資源辦公廳實習。
  • 「未來科學大獎」這樣產生
    從五年前的一個倡議,「未來科學大獎」到現在 已經獲得世界科學家的認同和參與。記者從9月6日的發布會上了解到,五年來已有20位科學家獲此獎項,研究領域涵蓋了量子通信、半導體研發、水稻產 量增長、急性白血病治療等方面,獲獎年齡從36歲到96歲不等。
  • 他是清華教授,獲德國500萬歐元大獎,是施一公的大齡得意門生
    接下去我們要說到的這個人,他叫柴繼傑,他就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曾經獲得過德國500萬歐元的「洪堡教席獎」大獎,同時,他又是施一公的大齡得意門生,是施一公最為器重的一名男弟子。他由造紙廠工人「逆襲」為科研界大佬。33年前,柴繼傑畢業於大連輕工業學院,成為丹東鴨綠江造紙廠的一名工人,頭銜是造紙助理工程師。
  • 作家林清玄去世 他的作品曾入選重慶中考題
    其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他的作品還曾多次進入中高考題,其中,散文《梅香》還曾出現在重慶中考語文試題中。林清玄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高雄,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 《喬喬的異想世界》上映 曾獲奧斯卡等51項大獎
    《喬喬的異想世界》上映 曾獲奧斯卡等51項大獎 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正式公映 頒獎季寵兒 口碑佳作收穫青睞《喬喬的異想世界》是2019-2020頒獎季當之無愧的頒獎季寵兒之一,從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以來,共斬獲145項重磅提名,以及51項大獎
  • 安徽三人獲全國大獎
    安徽三人獲全國大獎 2020-06-02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年,從零基礎到C4D大咖,他的成功經驗我們如何複製?
    是一個0基礎的大二學生,不到三年成長為咱們設計圈內C4D大咖的故事。  先給大家看看他現在的作品,就知道為什麼能稱他為大咖了!  所以他就每天去國外的各種網站看教程,學習別人的經驗,以至於現在大家在聽他的課程時都覺得他英語很好,但其實他高考英語才20分。  就這樣大概做了一個多月之後,也就是2017年7、8月左右,因為他做的作品真的效果很不錯,被虎課網挖掘到了這個潛力股,邀請來做了講師。
  • 這位獲得百萬科學大獎的科學家,沒想到他的大學志願……
    2020年9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此次繼續在這個學科中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 這個在大眾眼中並不那麼熟悉的名字其實早已在科研界「名聲大震」直到大四做畢業設計實驗時他能動手做了才覺得有意思 興趣使然為開發高綜合性能納米金屬材料開闢了新途徑 不是沒有過挫折和痛苦盧柯的實驗也曾好多次做不下去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他們都是在2000年前後進入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也大都在36歲左右成為MIT、北大、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頂尖高校的教授或研究員。近幾年,他們陸續斬獲多項國際大獎,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光環閃耀。
  • 南方科技大學三位大咖校長:曾是中科大、北大、清華校長!
    南方科技大學首任校長朱清時朱清時,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曾在世界眾多知名大學工作或學習過,比如美國加州大學、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加拿大國家研究院、法國巴黎大學、劍橋、
  • 「對話·真假巖板」——2020行業大咖共話優質巖板標準高峰論壇...
    就此,粵強聯合製造聯盟、廣東省陶瓷協會及騰訊家居,於10月19日舉辦了「對話·真假巖板」——2020行業大咖共話優質巖板標準高峰論壇。」等一系列問題而與到場的一眾行業大咖展開了對話交流。論壇的尾聲,與會大咖現場對粵強23°巖板進行了鑑別,並正式拉開了粵強23°巖板的新品發布會帷幕。粵強品牌總經理謝訪林還即場對粵強23°巖板的優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並於會後就粵強23°巖板問題回答了到場記者媒體的採訪。
  • 遼寧副省長盧柯獲科學大獎,曾是最年輕院士
    6日在京揭曉,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遼寧省副省長盧柯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2003年11月,年僅38歲的他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除盧柯之外,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88歲)、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院士獲「生命科學獎」(96歲),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73歲)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王貽芳院士獲2019未來科學大獎:他所做的研究,可能顛覆我們對世界...
    邵峰榮獲「生命科學」獎,王貽芳、陸錦標獲「物質科學」獎, 王小雲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其中,王貽芳是南京大學校友,《新華日報科技周刊》科學顧問。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 產康行業高峰專家論壇與資本眼中的產康行業圓桌對話會在重慶成功...
    2019年11月11日上午,由重慶新驕陽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產康網承辦,江蘇省家庭服務行業協會、孕產行業觀察、產康人學院、重慶市幫幫糖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產康行業觀察高峰專家論壇與資本眼中的產康行業圓桌對話會在重慶隆重召開。
  • 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中國科學探索獎
    【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中國科學探索獎】11月13日,第二屆中國科學探索獎在北京頒獎,傅堯、何旭華兩名重慶籍科學家獲獎。傅堯畢業於重慶市第一中學,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環保。大獎組委會肯定他在生物質資源轉化和利用方面的成績,支持他發展生物質基含氧燃料和呋喃基生物材料,為生物質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
  • 吃米不忘「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獲得很多大獎不為人熟知
    袁隆平: 他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他嘔心瀝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從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到影響全世界,他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大獎和稱號不為人熟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他讓人很欽佩。
  • 亞洲影視周「電影大師對話」將於5月16日在京舉辦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亞洲影視周」的重要內容——「電影大師對話」活動將於5月16日在北京舉辦。「電影大師對話」是一個專為亞洲影人提供的交流平臺,在本活動中,由中國著名導演賈樟柯擔任主持人,來自中國、日本、伊朗、印度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14位知名影人將作為嘉賓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