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清玄去世 他的作品曾入選重慶中考題

2020-12-05 騰訊大渝網

  作家、散文家林清玄

23日,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散文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其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選入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他的作品還曾多次進入中高考題,其中,散文《梅香》還曾出現在重慶中考語文試題中。

林清玄1953年生於中國臺灣高雄,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22日9時32分,林清玄的新浪微博帳號還在更新:「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著作等身、卻出身「農夫世家」

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他說:「小時候家裡很窮,共有18個兄弟姐妹,我排行十二,我前面有11個哥哥。」

林清玄的名字,也是偶然得之。他說,他出生時沒有哭,帶著微笑來到人間,他的祖上及父親一輩都不識字,就給他取名「清怪」。「我是清字輩的,我一個哥哥說,『怪』太不好聽了,還是叫『奇』吧。於是父親以林清奇給我去報戶口,沒想到工作人員說,『奇』也不好聽,還是叫『清玄』吧,因為他正在看一本叫《清玄道長》的書。」

林清玄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曾獲臺灣吳三連文藝獎等眾多文學獎項,有三百萬人聽過他的演講。

林清玄在大陸出版了《在雲上》、《清音五弦》、《心的菩提》、《情的菩提》、《馬尾》、《林寺》等著作,很多人即使沒有讀過他的書,也在《讀者》雜誌上讀過他的短文。

  林清玄散文入選重慶中考題

他的散文多次入選課本和試題

林清玄的作品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作為一代國人的文學啟蒙者,他的作品多次選入語文課本。《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等作品仍叫人記憶猶新。

不少人還因為曾在高考、中考的作文、閱讀題中讀過他的散文,對他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2015山東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材料來自林清玄收錄在其啟悟人生系列《放下即幸福》書目一文,《無風絮自飛》。

材料提到: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裡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2006年全國1卷高考語文閱讀,也選自林清玄的散文《陽光的香味》:「我遇見一位年輕的農夫,在南方一個充滿陽光的小鎮。那時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剛剛收成,春日陽光的金線如雨傾盆得潑在為溫暖的土地上,牽牛花在籬笆上纏綿盛開,苦楝樹上鳥雀追逐,竹林裡的筍子正紛紛漲破土地。細心地想著植物突破土地,在陽光下成長的聲音,真是人間裡非常幸福的感覺」……

他的散文《梅香》曾進入2005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題的現代文閱讀,選自《林清玄散文集》。

「要求學生閱讀完這篇選文後,回答6個方面的問題。」重慶外國語學校初中語文教師劉靜介紹,其中一題是讓學生回答,「在生活中,我們也許並不富有,也許常被人漠視,但我們也有「自己心靈的梅香」,讀了本文,請談談你的感受。」

如今,他的散文還常常出現在語文試卷中。 「初中語文卷子經常會出現他的文章,前不久我們才考過。」重慶一中初中語文教師鄭文說。

「90年代初,高中隔壁班的同學送我一本書,就是林清玄,林清玄是我的青春之一。」市民張女士坦言,自己是讀著先生的散文度過了高中生活。

上遊新聞記者 秦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作家林清玄去世 終年65歲 林清玄入選小學課本作品有哪些
    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作品曾入選小學課本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他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2019年1月,所著《秋聲一片》榮獲首屆「東方文藝獎」散文獎二等獎。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相信只要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都讀過他作品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了,享年65歲。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散文家被譽為是「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可見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是非常高的,而且他的作品還入選過小學的教科書。這樣也就是說中國內地只要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有朗讀過他的作品,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學的時候上課學習的課文都是要朗讀的。
  • 林清玄去世:一杯濁酒送清歡
    這位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著作等身,和已故的三毛、席慕蓉等並稱為「臺灣散文八大家」的作家,與時間賽跑,曾說「林清玄有一天一定會死,假如晚上會死,早上我還會在寫作,我的書會和你們相伴。」對於生死,他豁達、釋然。
  • 林清玄先生走好
    不僅如此,他也被奉為臺灣最高產的作家。林清玄寫散文,他的文字總是耐人尋味,其中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他的散文創作一般都是寫生活之中的平常事物,在文字簡潔明了的同時,立意都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讀他的文字總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受。
  • 別了,林清玄!其實關於他你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
    1月23日,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家屬透過林清玄生前友人證實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去世。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其代表作有《清歡》、《願你,歸來仍是少年》等,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 原來這篇小學課文是林清玄寫的,天津的90後都知道
    前幾天傳出新聞,臺灣作家林清玄先生不幸去世,令人唏噓不已。他的許多文章給人們很多啟示,有不少已經入選中小學論文。有一篇課文90後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桃花心木》,小編曾經在2004年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過。
  •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
    林清玄老師林清玄是當代著名且受人敬重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歲那年,林清玄開始寫作,30歲前就已獲得了臺灣所有的文學獎項,那時的他甚至被稱為獲獎專業戶。林清玄老師一生蘊育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隨著他書籍的暢銷,他也逐漸為世人所知,一時間成了最暢銷的作家。他的作品也多次被選入了語文教材中。他的文字讀起來猶如娟細的水流在心中靜靜地淌著,久而便沁入了內心深處。
  • 林清玄: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
    2019年1月23日,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這是林清玄先生的最後一條微博。林清玄被譽為「當代散文八作家」之一,作品曾多次被選入語文課本。
  • 臺灣高考語文題 大陸作家史鐵生小說首次入選
    臺灣高考語文題 大陸作家史鐵生小說首次入選 2010年07月02日 15:5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人間最美是清歡(憶林清玄)
    其中就有林清玄,當時真對她的文筆挺喜歡的,雅而不貴,俗而不乏,和風細雨似的文字不知不覺就熨平了塵世浮躁的心靈。印象中她應該是一位四十幾歲,優雅丶平和的一位女性,直到無意中翻看兒子的課本《桃花心木》,才知原來是一位好戴小禮帽的矮個子老頭。但那親善、慈祥的笑容是沒有錯的。他8歲立志成為作家,17歲開始發表作品,30歲時,作品已囊括當時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
  • 重慶高二男生被世界聯合學院錄取 他曾是班裡英語最後一名
    緊接著,他通過了世界聯合學院的筆試、面試和集體活動考核,領導能力和合作能力充分得到認可。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了解到,世界聯合學院是IB(模擬大學)體系的預科學校,在全球有十七個分校。該校模擬大學的體系,培養集知識和能力於一身的人才,是眾多歐美名校重點關注的生源基地。「小學三年級前,潘凌峰的英語曾是班裡倒數。考試時甚至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認不完全。」
  • 陳星弼院士去世曾入選ISPSD名人堂 陳星弼人物生平貢獻成就介紹
    陳星弼院士去世曾入選ISPSD名人堂 陳星弼人物生平貢獻成就介紹  陳星弼院士去世,「中國功率器件領路人」陳星弼院士於12月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9歲。陳星弼是國際半導體界著名的超結構的發明人,該發明被稱為「功率器件的新裡程碑」。他曾說,能夠在短促的人生中,以科學服務人類,這就是我此生不倦追求。
  •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林清玄這句話有何含義?
    01作者簡介林清玄,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市旗山縣,畢業於中國臺灣世新大學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林清玄的文章由淺入深,徐徐漸進,用普通的文字將深刻的含義表達出來。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林清玄散文的語言清新雋永,語言形式靈活多變,在藝術傳達過程中具有非常濃厚的意境特點。所以我們不能光看這句話的表面,要從深層含義上去理解這兩句話。
  • 林清玄談教育:「孩子們,抬頭看看那一顆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流星雨林清玄小時候,家裡有一位幫忙農事的老長工,都叫做他「王豹伯」。林清玄他們都尖聲大叫,「王豹伯」說:「流星!流星!」然後他們聽到轟然一聲巨響,流星就落在庭院前不遠處蕉園旁的河床。那是林清玄,第一次看到流星,他聽大人說起過流星。知道天上的每顆星星都對應著地上的一個人,只要看見天上的流星隕石,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個人。
  • 林清玄從「飛蛾」和「蝙蝠」中悟出人生哲理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終年65歲。林清玄這位大師能從飛蛾和蝙蝠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我們也能從大師的哲理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瑞典文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發給了百餘位優秀作家,褒獎他們「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2016年的獲獎者是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資料圖片:諾貝爾獎獎章。
  •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 他的作品你讀過幾部?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 他的作品你讀過幾部?知名評論家白燁表示,該作家主要作品在2011年前後就陸續譯成中文在國內相繼出版,但在文學圈和讀者中都影響不大,「我們對他較為陌生,還需要好好閱讀他的作品再發表看法」。
  • 林清玄:蟑螂是福報,應該讓它自由生長
    不知你可否看過林清玄寫的蟑螂與福報,我覺得你應該沒看過,倘若你真看過,現在想起來必定是不自禁的笑出聲來。你若是沒看過,那我勸你一定要去翻來看看,因為這世上能寫出這般趣味的人當真是少數。這個,林清玄辦到了,原因竟然只是認為蚊蟲蟑螂是業的呈現,便是免了對蟲蚊蟑螂的生殺權,讓其自由繁衍生長。林作家養蟑螂可真的是動了慈悲之心,這話怎麼講呢?讓其自由繁衍還因為它們的失去悲傷。聽罷你也許會想,這林作家也太可愛了吧,要是放在我們面前,我們那可是高舉鞋託,等著它們靠近就活活拍死,把吃過奶的力氣都全盡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