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家屬透過林清玄生前友人證實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去世。
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其代表作有《清歡》、《願你,歸來仍是少年》等,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那些關於林清玄你所不知道的事……
視頻全長44:25。視頻來源:《開講啦》
約4分鐘起,林清玄介紹自己的名字由來是個「意外」.....
約7分30秒,童年家境貧寒,曾吃蟑螂果腹......
約25分20秒,林清玄殺過豬、擺地攤、洗盤子,只為「養活」寫作的志向......
林清玄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工商時報》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
林清玄曾獲臺灣吳三連文藝獎等眾多文學獎項,有三百萬人聽過他的演講。
代表作《桃花心木》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兒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我越來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麼久才給樹澆水。但是,懶人怎麼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應該不會枯萎吧?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麼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昨天還在發微博
1月22日上午,林清玄還發了一條微博:「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網友紛紛哀悼
要努力增增增肥到90:老先生一路走好!高中好喜歡他的書。哈士奇愛吃巧克力:先生的散文也是陪伴了我初高中,先生走好!等皇后長大:「 面對人生難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們能以起承轉合去尋找心靈的故鄉。人總是有限制的,但有夢總是最美的。」
一路走好!溫柔種繭: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然而我們都不擅長告別!明川Mingccc:從小到大看的文章很多都是他的,老先生走好!heartpu1999:怎麼這麼突然?之前還在微博上和林老溝通,林老,您一路走好
逝者安息!
新民晚報綜合自北京青年報、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編輯:唐夢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