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林清玄先生走好

2020-12-05 小黑黑說歷史

林清玄(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新大學。當代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俠安、晴軒、遠亭等。

林清玄 圖片

他寫的「菩提十冊」在大陸廣為流傳,其中的文字清新脫俗,儘管描寫的都是生活之中的一些小事情但事實其中蘊含的確實人生之中都要去領悟的大道理。看他的書總會讓一顆躁動的心平靜下來。

林清玄 圖片

林清玄從小家裡就很貧困,家中有1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他家中之所以又這麼多的兄弟姐妹不是因為家中是大戶人家,而是因為之前他的叔叔伯伯和他的父親都被日本人送到東南亞參加二戰,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只有他爸爸回來。

演講中的林清玄

在《開講啦》之中,林清玄就說過在他人生之中最敬佩的就是他父親,當時家中真的很貧困,但是他的父親還是要堅持親自贍養這18個孩子,最後父親養大了三兄弟的所有包括林清玄在內的18個孩子,然後又自己親手蓋了18幢二層樓的房子,只是希望這18個孩子在能夠拿有所居。

林清玄 圖片

長大之後生活再艱苦也不會沒有住處,林清玄在他的書中還經常提起這段大群居的艱苦但是開心快樂的童年。每一個成功的孩子必定是有著好的家教和一對善解人意的父母。

就是這樣,在那個苦難貧窮的年代,父親身上所蘊藏的品質,影響著他長大之後,就早早立志,長大後要從事寫作,去記錄那些人世間最美好的瞬間的決心。

年輕時的林清玄

後來,立志寫作的林清玄成為了臺灣的暢銷作家,其中最著名的「菩提系列」等著作每本平均銷量達二三十萬冊。不僅如此,他也被奉為臺灣最高產的作家。

林清玄寫散文,他的文字總是耐人尋味,其中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正如他曾說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他的散文創作一般都是寫生活之中的平常事物,在文字簡潔明了的同時,立意都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讀他的文字總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受。

林清玄 圖片

《心得菩提》《鹹也好淡也好》,還有一個系列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境明,千裡皆明》,這「清歡三卷」中都透露著濃厚的禪意,作者在序言部分說:

「世界如此隱晦曖昧,我們的心要像大圓鏡,凡所鑑照,盡皆清明」。

他的文字就是這樣,純淨,優美。

可能是林清玄的名字就已經賦予了他純淨的氣質,他的文章也恰如其名,清香滿紙,意境悠遠。

林清玄的書

「我們生命裡面不如意的事佔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兩成是如意的、快樂的、值得欣慰的事情。如果我們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想那一兩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由於文筆清新脫俗,林清玄在30歲前就幾乎獲得了當時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包含曾獲國家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等很多權威的有名的文學大獎,那時,人們都說他是「天生的作家」。

演講中的林清玄

當時臺灣有個雜誌,評選「40歲以下的成功人士」,林清玄排行第一,排在他後面的是馬英九。

人們常把莫扎特和梵谷等人視為天才,是因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驚世駭俗的作品,卻忽視了他們為那光芒萬丈的一瞬所積攢的草稿。

圖片

每一個高產的作家都是堅持每日寫作的,幾十年來,林清玄每天都在寫作。有時候會十幾本書同時寫,至今不斷。直到他去世之前,一共寫了近300本書,壘起來比他高1.5倍。

在中國大陸,林清玄有26篇文章被選入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裡,入選數量無人超過,他的那篇《陽光的味道》還出現在了高考試卷裡。

林清玄先生生前授權的最後一套書

可惜的是,先生的再也不能一直寫下去了。2019年的1月23日,林清玄在家中安詳逝世,享壽65歲。而他的最後一次的微博貼文也永遠停留在了22日的上午,他提到了麻雀的死亡給了他一些啟示:「永遠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當時每一個林清玄先生的讀者都是無比沉痛哀傷的。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圖片

似乎先生一直都是這樣,他總是能將眼前的與記憶中的景物,與歷史上的事件、場景,用散文的筆法和詩的境界,都熔鑄在氣清神定地凝註裡。

「當一個作家特別幸福,我要寫到倒下來的那一天。」2018年的12月剛剛出版的《人生幸好有別離》,就這樣成為林清玄最後一本散文集。在書中,林清玄先生似乎早已看淡了「生死離別」的人生大事,他對所有讀過他文字的人都給予安慰——人間有味是清歡,人間幸好也有離別。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先生絕響,山高水長。

相關焦點

  • 別了,林清玄!其實關於他你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兒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
  • 林清玄《桃花心木》課文原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參考答案
    《桃花心木》是當代散文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寫起,寫到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現象,最後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引出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 《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走了,但桃花心木不會枯萎
    2009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有一篇課文叫《桃花心木》,現在還記得裡面種樹人的那段話:「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作品曾入選小學課本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兒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 作家林清玄去世 終年65歲 林清玄入選小學課本作品有哪些
    林清玄多篇作品入選語文教材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等多篇作品入選兩岸、香港和新加坡的語文教材。《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等作品廣為學生熟知,《陽光的味道》還曾作為大陸高考考題。   林清玄常參與兩岸交流,到訪過大陸眾多城市,曾捐助希望小學。他曾表示,兩岸交流,走在最前面的應該是文化。兩岸文學應該手牽手。
  • 桃花心木
    但是,懶人怎麼會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麼可能做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應該不會枯萎吧?
  • 安信地板寄語開學季,重溫林清玄《桃花心木》
    本次活動由安信地板主辦,搜狐網、騰訊大申網承辦,將對社會公眾開放,有興趣去朗讀一段林清玄《桃花心木》選段的讀者可以報名到現場參加比賽,滬上著名電視臺主持人將出現在現場,為大家頒發迪士尼門票、紅木鼓凳、珍稀木手鍊等禮品。
  •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相信只要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都讀過他作品
    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了,享年65歲。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散文家被譽為是「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可見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是非常高的,而且他的作品還入選過小學的教科書。這樣也就是說中國內地只要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有朗讀過他的作品,因為我們都知道小學的時候上課學習的課文都是要朗讀的。
  • 人間最美是清歡(憶林清玄)
    其中就有林清玄,當時真對她的文筆挺喜歡的,雅而不貴,俗而不乏,和風細雨似的文字不知不覺就熨平了塵世浮躁的心靈。印象中她應該是一位四十幾歲,優雅丶平和的一位女性,直到無意中翻看兒子的課本《桃花心木》,才知原來是一位好戴小禮帽的矮個子老頭。但那親善、慈祥的笑容是沒有錯的。他8歲立志成為作家,17歲開始發表作品,30歲時,作品已囊括當時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
  • 實木家具材質之桃花心木:哪一個是真的?
    橫截面為了說明在非洲桃花心木中,末端薄壁組織線通常會在相當短的距離內逐漸消失。這種情況在Swietenia物種中不會發生,它們可能非常清脆或非常模糊,但幾乎總是不間斷,並且是區分非洲桃花心木和美國桃花心木的最有力方式。
  • 現代文朗讀 |《桃花心木》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
  • 5種桃花心木, 每種都不同!
    桃花心木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是在1672年的美國人約翰所著的出版物中。
  • 解析桃花心木的跨界之旅
    ——解析:桃花心木的跨界之旅 中國明清時代的紅木家具,以其珍稀的木材和巧奪天工的技藝聞名中外。而同作為硬木之一種的桃花心木也在英國皇家的宮廷裡一展流光溢彩。如今,紅木家具在中國家具市場裡備受追捧,其文化內涵逐步被挖掘,桃花心木也乘著皇家馬車來到了中國,進入到**家具的製作中。
  • 自帶貴族氣息的桃花心木也有「真假身」,如何分辨有門道!
    桃花心木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是在1672年的美國人約翰所著的出版物中。林清玄也在《桃花心木》一文中提到:「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
  • 木中貴族:桃花心木
    一段關於桃花心木的傳奇故事華特羅利在1595年出航探險,航海過程中因遇風浪的侵襲,船體受損,意外停靠在南美洲的牙買加(Jamaica)當地原住民熱心的提供當地最堅固的優良木材「桃花心木」幫華特羅利修補探索艦,讓他可以安全返回英國,回報他對新世界的發現。
  • 原來這篇小學課文是林清玄寫的,天津的90後都知道
    前幾天傳出新聞,臺灣作家林清玄先生不幸去世,令人唏噓不已。他的許多文章給人們很多啟示,有不少已經入選中小學論文。有一篇課文90後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桃花心木》,小編曾經在2004年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過。
  •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一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桃花心木》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撰寫的一篇中心突出、內容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先寫「我」於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高個子種樹人培育桃花心木苗時顯得不按規律,漫不經心,於是心中生出許多疑團。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大葉桃花心木
    大葉桃花心木,高25m以上,樹皮淡紅褐色,葉長約35mm,小葉4~6對,革質而由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兩側不對稱,長10~16cm,全緣,先端長漸尖,基部偏斜,下面網脈細緻明顯,圓錐花序腋生,長6~15cm,花萼淺杯狀,5裂,花瓣白色。果卵形,徑約8cm,種子多數,連翅長達7cm。海南花期3~4月,果翌年3~4月成熟。縱切面上,導管線明顯呈深紅黑色條紋。
  • 2020教師資格考試語文教學設計:《桃花心木》(小學)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鍛鍊、枯萎、插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閱讀,體會文中「不確定」等含義,理解種樹人隔三差五澆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 如今,桃花心木與紫檀木、黃花梨等珍貴木材齊名,備受人們推崇
    桃花心木是常綠大喬木,最高可達25米以上,直徑可達4米。樹皮呈淡紅色,片狀;葉長35釐米,有小葉4-6對,葉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木材本身有氣味,質地堅硬,紋理細緻,具有極好的穩定性。顏色是浪漫中帶有貴族氣的桃花顏色,且不同的樹木具有不同的顏色,從金黃色至深紅棕色不一:木材花紋清晰,並隨著樹枝分有後轉變為螺旋花樣式紋路。它是製作高級家具的優質原料,所以是歐洲皇室雕刻師的最愛。這樣美麗的木材與歐式雕刻相配合,形成了歐洲皇室典雅尊貴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