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是清歡(憶林清玄)

2020-12-04 小荷詩話

上高中那會,最喜歡《讀者》與《青年文摘》,裡面很多小散文和故事像一道道心靈雞湯,點綴著平凡瑣碎的生活。其中就有林清玄,當時真對她的文筆挺喜歡的,雅而不貴,俗而不乏,和風細雨似的文字不知不覺就熨平了塵世浮躁的心靈。印象中她應該是一位四十幾歲,優雅丶平和的一位女性,直到無意中翻看兒子的課本《桃花心木》,才知原來是一位好戴小禮帽的矮個子老頭。但那親善、慈祥的笑容是沒有錯的。

他8歲立志成為作家,17歲開始發表作品,30歲時,作品已囊括當時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他在臺灣作家中最高產,亦是獲獎最多的一位,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星雲大師贊他「文如流水,語似冬陽」,南懷瑾笑言「我的下冊,就交給他寫了」。

林清玄的文學創作最早是在家中祭拜祖先的桌子上完成的。雖然生活貧苦,但母親從一開始給他文章定的基調就是:要多寫趣味,少寫心酸。她說:「寫文章得讓人看後覺得快樂有啟發,而不是想從窗口跳下去。」林清玄問,遇到辛酸的部分怎麼辦?母親答:自己蓋上棉被大哭一場吧。這個觀點,影響了他一輩子。正是基於母親的觀點,因此讀林清玄的文章,猶如一道山泉緩緩滲入心中,滌蕩心上的塵埃。感謝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也影響了這麼多素不相識的人。

說起他名字的由來,也是一件趣事。他出生時,「清」字輩中已經沒有什麼好字眼了,偏偏他生下來不哭,林父很奇異地看著他,遂為其命名「林清怪」。後來父親大概覺得叫這個名字不好聽,便改為「林清奇」。結果報戶口的時候,那位戶籍警正在讀一本武俠小說,便拿著書給他父親看:「書中恰有一高人號『清玄道長』,盍為令郎取名『清玄』?」至此,一代文宗林清玄大名遂定。冥冥之中,林清玄的名字賦予了他當作家的夢想,他的文章也恰如其名,清香滿紙,玄意悠遠。《桃花心木》中有云:不管是樹,還是人,在不確定中生活,更容易經得起生活的考驗,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而今,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什麼是清歡?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裡看出了比鑽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甚至於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吧。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在燥熱的暑天喝一杯茶。在雪夜的風中看一盞燭火。在黃昏的晚霞裡觀夕陽沉落。在蟬聲高唱的樹林裡穿行。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遠方的朋友。在落下的一根白髮裡,浮出一生最愛的面容……

人間最美是清歡。

相關焦點

  • 林清玄去世:一杯濁酒送清歡
    圖/視覺中國微笑著來到人間 與書相伴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家屬證實林清玄被發現於今晨資料顯示,2017年開始,林清玄成立林清玄文學會和林清玄讀書會,聯合全國多位教育專家、作家、育兒專家等,在全國開展公益讀書項目。旁人曾點評,林清玄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現世人生,顯現出博大的悲憫情懷。
  • 林清玄先生走好
    林清玄 圖片林清玄從小家裡就很貧困,家中有1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18個孩子,最後父親養大了三兄弟的所有包括林清玄在內的18個孩子,然後又自己親手蓋了18幢二層樓的房子,只是希望這18個孩子在能夠拿有所居。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
    安清歡是一位職場白骨精,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性格鮮明,是一位職場的女強人,但是在生活中確實一個傻白甜,而她在遇上IT男丁人間的時候,丘比特愛神之箭射向了他們,在不斷地誤會、衝突、了解以後,慢慢地兩個人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
  • 年少不識林清玄,讀懂已是中年人
    再讀林清玄,又收穫了不同的感悟。眾所周知,林清玄的作品飽含哲學與佛學禪意,他的行文風格也是獨樹一幟,他的作品更是對當代文學頗具影響力,同時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林清玄的文字清新淡雅,樸素自然。而林清玄的文章更多的是以小見大,從普普通通的小事裡,教會我們成長,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讀林清玄的文字,更是能讓一顆浮躁的心安寧下來,它仿佛有一股巨大的能量,能將讀者吸引進去。《凡事不如看淡》收錄林清玄62篇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品。他教會我們,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煩惱,才能讓內心回歸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時節。
  • ---林清玄
    後來,小林的同學告訴小林,正是那本《林清玄散文》,支撐了病床上的他度過那苦不堪言的醫院生涯,特別是書中的一句話讓小林的這位同學終身收益:「我堅信那些病痛,也是我生命的一種寶貴財富」。林清玄的文字對於少年們來說,確實是有魅力的。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清歡」何意?讀上一句,才知它有多美
    這次,她出了一道這樣的題:你如何理解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題目中,也把蘇軾這首詞的全詞印了出來:《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別了,林清玄!其實關於他你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
    1月23日,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家屬透過林清玄生前友人證實此事,且表示林清玄是在臺灣的家中安詳去世。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其代表作有《清歡》、《願你,歸來仍是少年》等,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入選小學語文課本。
  •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人民網-文化頻道  作者:  2019-06-11 近日,《被「假精緻」掏空的年輕人》一文走紅,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的高消費、過著「
  • 人間最美的風景,都藏在詩句裡
    人間最美的風景,都藏在詩句裡   人間最美四月天,在民國才女林徽因的筆下,早已飄飄灑灑成百年風景,而那風花雪月的故事亦如那一潭一潭的佳釀,也暈染了許多的阡陌風情。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人間有味是清歡,8首人生詩詞看淡世間悲歡!
    人生最美是淡然。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渴求的少。只有坦然接受平淡的生活、從容面對人生的無奈,才能做到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人生的真正滋味,唯有靜者才能嘗得出。只有淡然面對紛繁世事,寵辱不驚地正視自己的生活,才能收穫更加美好的人生。
  • 作家林清玄去世 他的作品曾入選重慶中考題
    23日,據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散文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著作等身、卻出身「農夫世家」1953年,林清玄生於臺灣南部鄉村。他說:「小時候家裡很窮,共有18個兄弟姐妹,我排行十二,我前面有11個哥哥。」林清玄的名字,也是偶然得之。他說,他出生時沒有哭,帶著微笑來到人間,他的祖上及父親一輩都不識字,就給他取名「清怪」。「我是清字輩的,我一個哥哥說,『怪』太不好聽了,還是叫『奇』吧。
  • 人間最美是清秋,靜對一山一水的月光,靜聽秋蟲的啁啾,山水清音
    都說過往的時間不過一片雲煙,但我相信總有一些形成了一幅至美的畫卷,伴著你歲月的清歡。 人間最美是清秋。這個秋天啊,我一直想和你走上那條楓葉鋪滿的小路,有秋風的柔謐,有白雲的閒逸,有你一顆陪伴聆聽的心,與我同守歲月的綿長,那是一幅至美的生命的畫卷……閒夢遠,南國正清秋。
  • 人間至味是清歡英譯版- MBA中國網
    從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到劉愷威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到佟大為主演的《人間至味是清歡》,再到現在熱播的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 今天要為大家剖析的翻譯句子是:人間至味是清歡。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1037-1101) 整首詩的大意就是:跟小夥伴去郊遊,哇~這個野菜好好吃!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個富有哲理的句子--是全詩的「詩眼」。
  • 人月兩團圓,最美中秋詩詞
    月有陰晴圓缺,詩有平平仄仄,今日,讓我們以最美中秋詩詞寄情思,願人間相聚,再無別 最從容的中秋詩詞 ▼ 《一剪梅·中秋無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相信喜歡讀詩詞的朋友,那麼對於蘇軾的這首詞,一定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詞中,蘇軾猶如一位先知,他把自己人生經歷過的種種苦難,都融入進了這首詞中。詞的下片的意思是,如果說到這人世間什麼最有味,那麼還是乳色鮮白的好茶,以及伴著新鮮的野菜,那才是人間真正有味道,只有這味才是清淡的歡愉。這最後的兩句,可以說是把蘇軾對於人生的那種從容與平淡描寫的淋漓盡致。
  • 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花開春色迷人!
    2020年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4月17日,北京,人間最美四月天,鳥巢四周鮮花盛開,景色迷人。
  • 水逝秋河僅薄念,憶留心海勿痴癲
    很多時候,我喜歡對著光陰說話,可是我說的並不是禪語,我說的是人間百味是清歡。我也喜歡對著素紙寫一些薄念,或許也只是寫的很雜亂,但是,我很享受那份靈魂飛舞的安逸與自在 。佛說,一切的一切都是鏡花水月,是不可強求,是不可遇見。那麼,你純美的語言將要嵌進哪一個句點,又會一意孤行的裝飾了誰的詩篇。很多時候,我喜歡看著星月隨想,然而我想的不是相思,我想的是純真年代的際遇。
  • 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作品曾入選小學課本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對於林清玄,讀者並不陌生,林清玄是中國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他在大陸出版了《在雲上》《清音五弦》《心的菩提》《情的菩提》《馬尾》《林寺》等著作,很多人即使沒有讀過他的專著,也在上世紀流行的《讀者》雜誌上,讀過他的短文。
  • 「詩詞鑑賞」最憶暮秋天,在最好的秋光中,讀最美的暮秋詩詞!
    秋天是美好的,在最好的秋光中,讀最美的暮秋詩詞!暮秋獨遊曲江唐-李商隱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酬夢得暮秋晴夜對月相憶唐-白居易霽月光如練,盈庭復滿池。秋深無熱後,夜淺未寒時。露葉團荒菊,風枝落病梨。
  • 作家林清玄去世 終年65歲 林清玄入選小學課本作品有哪些
    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中國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筆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