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美是清秋,靜對一山一水的月光,靜聽秋蟲的啁啾,山水清音

2020-12-05 一詩一文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當我們住在秋天大地上颳起了秋風秋天的雨 一陣又一陣你坐在近處 坐在遠方——海子《生日》

「為什麼會喜歡秋天?」

「因為秋天不足夠溫暖,不足夠炎熱,不足夠寒冷,所以人與人擁抱時,剛好足夠感知對方的溫度。」

【人月圓】秋懷

文/蝶衣

豪雄多少消沉盡,無語獨傷懷。

夕陽山外,黃花寂寞,因為誰開。

人歸何處,清溪石洞,煙隱雲埋。

當時明月,微微映照,幽徑蒼苔。

【雙調沉醉東風】晚秋(新韻)

文/蝶衣

朝雨過、風煙欲無。

晚霜來、雁鳥驚疏。

平湖淺渚雲,斷浦荒橋露。

野灘根遍滿菰蒲。

夜靜空山月下浮,

溪澗上、輕舟似菽。

【越調天淨沙】秋 (新韻)

文/蝶衣

池塘水蓼沙禽,槿籬茅舍流雲,

晚照林溪鹿飲。

山花落盡,暮歸沽酒幽人。

《捎一片紅葉》

文/韓星

夢裡 常常相遇

久別的你 秋雲如絲

秋風飄起 紅葉

染紅了 天和地

走進楓林 無處不詩意

拾一片紅葉

快遞 遠方的你

情似火 葉如詩

勝卻 千言萬語

今夜

那窗外的紅葉

等著你

寫於二O一九年十月四日

《秋雨》

文/紫微

一片葉 悄悄飄零

一縷風 輕輕穿行

一絲雨 淺淺雲婷

誰迎接 遲到的蜻蜓

海棠無聲 凝噎

誰溫暖 冬雪的心

濛濛的畫 驛動青春

《葉子》

文/紫曦

我生命的起源

要從一顆樹說起

它拼命的汲取養分、光照

從一顆小樹苗到參天大樹

期間我誕生了

成了萬千樹葉中的一片

普通、平凡

我生活的經歷

要從一年的四季說起

春天,脆弱但生長快速

夏天,茂盛但缺乏激情

秋天,滄桑但顯得穩重

冬天,坦然但心有餘悸

我命運的啟發

要從到地面的距離說起

活著,我渴望長在樹的頂梢

死後,我幻想飄向無際的天空

經歷了嚴寒酷暑、風吹雨打

在生命的盡頭

還在空中漂泊、奔波

不甘心也好,不屈服也罷

經歷了這一折騰

往地上一躺

心裡才最踏實、命運才最真實!

從不停歇對歲月深處一份溫暖的尋找。借秋夕的文字哼出心底那些埋藏的旋律,花開花謝都是回憶,葉生葉落都是相依。背上行囊,誰不是這天地間的過客?風餐露宿,霧靄山嵐,坎坷荒徑,都是我們必須的經歷與走過。都說過往的時間不過一片雲煙,但我相信總有一些形成了一幅至美的畫卷,伴著你歲月的清歡。 人間最美是清秋。這個秋天啊,我一直想和你走上那條楓葉鋪滿的小路,有秋風的柔謐,有白雲的閒逸,有你一顆陪伴聆聽的心,與我同守歲月的綿長,那是一幅至美的生命的畫卷……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清秋,是明淨,是絢爛,是埋藏在歲月風骨裡的溫潤與美麗。

沒有哪個時節,能像清秋時節這樣惹人動情。

文/佚名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喜歡的朋友多多轉發喲

不管世界變得怎樣只想說一句:有你真好,來這裡,一詩一文永遠與你溫暖相伴

周六 |人間最美是清秋,靜對一山一水的月光,靜聽秋蟲的啁啾,山水的清音

作者 | 紫曦/蝶衣/韓星 /紫微(正文詩歌內容為原創,除:海子/佚名,感謝美文佳作)

手寫 (美圖)| 嘆書(授權)

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原創不易,你的轉發留言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番薯:靜山
    如番薯的畫,每每觀之,似一股清泉流淌,淡淡悲傷掠過。遠遠一清音傳來,瞬間便洗滌浮躁,沉醉其中。話不多,一言足可九鼎,墨不舍,卻可納盡萬千。有一種修為,是一滴墨便成山水的胸襟,一根線貫通古今的造詣。文/袁慧銘靜山之三十一  10.5×17.5cm 紙本水墨 2019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甌江山水詩路」初探綿綿甌江,清清小溪,無論泛舟湖上,還是水邊閒居,每一回頭,都仿佛融入了甌 江山 水的餘韻。甌江不僅是 中國 山水詩的發源地,更是一條維繫溫麗兩地的黃金生命線。僧道的山水詩更多禪意的灑脫,像擔當和尚來遊龍湫,句云:「君不見,柔沫牽來無斷痕,我身欲化為冰魂。少焉輒欲生頭角,一股傾湫還倒嶽。不須 霹靂 能上天,聊在人間蛻個殼。」杜光庭著錄天下洞天福地,儼然以大地為仙窟,以氣息為車馬,溝通天人。這是何等闊大的詩意啊。旅行者不同的身份、境遇、感觸,書寫了「甌 江山 水詩路」豐富的題材。
  • 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還記得曾徒步遊玩感覺累的時候,在僧書石旁邊的小溪中洗過腳,在客放杯這個景點上俯瞰周邊的溪水流淌,山隨水轉,水由山變,步移景異,景色仿佛融化在這山溪水澗之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然後緊接著寫山中景色,山坡上的松林在颯颯山風中發出沙沙的聲音,響聲陣陣,在行走的山路兩邊,不知名的野花不時地綻放出甜蜜的笑容。
  • 一山一水一風景,一詩一畫一境界——李國勝作品賞析
    山水總藏著一種柔和極致又廣闊無垠的清美,讓人浮想聯翩,每一次走近,都有萬千氣象和浩渺雲煙,浸染過人間煙火味,才發現心中有風景,柴米油鹽皆成詩。從山水畫家李國勝的作品中,我們亦能感覺到來自生活中那一隅的恬靜。
  • 中國最美山水不在桂林市,藏在興坪的山水,才是資深旅行者的天堂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這是韓愈的似水柔情;「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這是吳邁眼中的如畫風景;「不願做神仙,願做桂林人」,這是陳毅的豔羨之情……如上詩詞,一抓一大把,若要一一列舉,恐怕比弄清灕江裡的魚蝦究竟有多少還要難。但你可知,桂林最美山水在哪兒?乃陽朔興坪也。
  • 詩詞丨一詩一畫一境界,一山一水共清歡
    生活雖淡如水,卻總能泛起細碎的漣漪。一朝一夕,一山一水,從從容容,都是驚喜。生活不是趕路,而是去感受路。站在山水之間,清淨皆是我胸懷;站在得失之間,一心善念常歡樂。在湖光山色之間,我們往往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 遊張家港香山,暢享山水之樂
    空氣清新的山水,鬱鬱蔥蔥的森林,浸潤心靈的鳥語花香。相信此時的你,也想前往一個有自然山水的地方吧。張家港香山(微信號:mandaoshuangshan)有山有水有花海,是休閒避暑佳地。在這炎熱的季節,這裡只有愜意、恬靜、雅致、靈動、舒爽,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杯清清的的綠茶。山水秀色,清新怡人「水繞青山山繞水,山浮綠水水浮山。」山和水的融合,是靜和動的搭配,是自然天地間最完美的組合,是最美的風景。漫步香山風景區,在山中探索古蹟,在綠水邊賞花……卸下生活包袱,在這裡享受難得的清閒。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山水之樂,得之於心,彭醇士繪《山如黛水如碧》
    戴醇士有傲骨,喜歡畫江南山水,畫中呈現出一種剛柔並濟的美感。這幅《山如黛水如碧》在韻味上和戴醇士的畫風如出一轍。至於筆墨細節上,更多參照了董源、巨然的畫風。這種靜的感覺既是對山水空間的感悟,也是對人生未來走向的期待。誰也不行生活在波折坎坷之中,誰都希望可以順風順水過完一生。在筆法上,彭醇士用了一系列長短不一的細線皴擦山的結構。他沒有過分強調細節的完美程度,他追求的是整體效果。經過他的妙筆皴染,山間仿佛帶有溼潤的水汽。
  •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浙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
    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生生不息,循環不已,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浙江既是陸域面積最小省份之一,又處於經濟總量第一梯隊,如何統籌修復、治理「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寶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進一步打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這是擺在浙江人面前的時代命題。
  • 我愛貢山的清秋,我愛它寧靜、清幽、和諧……
    立於秋風中,你看不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美風光,也看不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廣闊和遼遠,更感受不到「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寂寥、悽清。貢山的秋天有獨具一格的溫潤、清悠和寧靜。在貢山,一出門便看見山,這裡山上長著茂盛的四季常青的喬木,放眼望去,滿山疊翠,蓊蓊鬱鬱,充滿了生機。
  • 廣東又一景點走紅,堪比桂林的山,西湖的水,門票划算少有人知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山有桂林,水有西湖,這兩個地方把山水的秀美承包了很久很久。但其實在我國遼闊的疆域裡,還有著不少秀美之地。今天要說的就是位於廣東肇慶的一處風景區,這裡有著桂林的山,西湖的水,它就是星湖風景名勝區。
  • 郊外的家:秋蟲又開始鳴叫
    梁東方即使是伏天也依然寒涼的早晨,帶著潮溼味道的大地氣息源源不斷地從窗口湧進來,像是窗口有一部巨大的空調,這部空調以外面整個天地為外掛,逐一向人間所有的窗口輸運著強大的清涼;一起湧進來的,還有嘀嘀嘀、唧唧唧、咕咕咕的秋蟲之聲。
  • 他把「一山一水一聖人」創作成藝術品牌,推向世界
    贊在山水大家王旭東先生八十華誕半個多世紀,他將「一山一水一聖人」開創成藝術品牌,推向世界農曆六月二十八日,是山水大家、美術教育家王旭東教授八十華誕,為祝賀這個美好吉祥的日子,我們又一次梳理了王先生的藝術高度、成就及貢獻,作為一份誠摯的生日禮物,向半個多世紀以來,不遺餘力彰顯齊魯繪畫、傳播齊魯文明、擴大齊魯影響、把齊魯文化精髓「一山一水一聖人」三個元素融合開創成書畫藝術品牌
  • 沒有秋蟲的地方,秋天不再是秋天!
    階前看不見一莖綠草, 窗外望不見一隻蝴蝶,誰說是鵓鴿鄉裡的生活,鵓鴿未必這樣趣味枯燥呢?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悽悽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並不是被那些歡樂的勞困的宏大的清亮的聲音淹沒了,以致聽不出來,乃是這裡本沒有秋蟲著的東西啊!不容留秋蟲的地方,秋蟲所不屑留的地方!若是鄙野的鄉間,這時令滿耳都是蟲聲了。
  • 八山一水一分田,爬山登寨樣樣俱全
    高原、山地加上絢麗的喀斯特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構成了山水交融景色動人的 貴州獨佔4大世界遺產秀麗古樸、風景如畫以省會貴陽為起點,很多景點都在周邊地區在這裡,開始你的」洗肺「之旅吧。鎮遠古城鎮遠古城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 山雄水美,石屏山傲然而立,舞陽河則如一條凝碧的玉帶,蜿蜒貫通全城,山水城渾然一體,倒影成畫,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的獨特風貌。這裡還被譽為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的博物館,城內古街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極富韻味。
  • 江南最大山水園林,獨佔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生於江南,枕著太湖水,哼著太湖的歌謠長大。"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看不膩的太湖風情,視覺美的吸引,舟群,蘆葦叢,夕陽,帆影點點......無錫黿頭渚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始建於1918年的黿頭渚公園,曾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 人間最美的風景,都藏在詩句裡
    人間最美的風景,都藏在詩句裡   人間最美四月天,在民國才女林徽因的筆下,早已飄飄灑灑成百年風景,而那風花雪月的故事亦如那一潭一潭的佳釀,也暈染了許多的阡陌風情。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興來吟古句,月滿去耕山——評石雲先生《石雲詩草》的「詩性情懷」
    他自己概括為「也學陶翁,在內心的空曠處採菊東籬、種豆南山,在夏至末至時引一泉活水煮沸歲月,在秋分已分處掬一捧月光淘洗人生。或曰,詩就是我的山水田園,我的前世今生。」蜻蜓知我喜,相與入山幽。」(《秋日尋幽》)、「玉樹秀山青,晨花垂露瑩。開窗觀大海,椽筆寫儒經。」(《山居》)等。石雲與著名書畫評論家、鑑賞家柯文輝於棗廬這些詩歌作品在風格上意境幽遠,雅靜衝談,深深表達出作者對山水田園的嚮往,反映著作者內心之詩性情懷。
  • 走進中國最美水溶洞—安順龍宮(圖)
    龍宮四最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飛瀑由天池水傾瀉而成,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洞高50米,瀑高38米,寬25米,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高懸形似天窗,流水劈石鑽出噴瀉而下,搗珠噴玉,氣勢磅礴。 中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一、二進龍宮被譽為全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其蜿蜒於龍宮奇峰異谷之下,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