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小編今天選取宋朝一位名氣不顯的詩人,出身低微,混跡於底層之中,歷次考試未能中舉,有一次他遊歷山中,以所見所想揮毫而作詩一首,山中的溪水青苔、石頭樹木、無名野花全都成為他詩句中的素材,而且描寫的敲到好處,印象深刻。
《九溪十八澗》
宋代: 周文璞
九溪十八澗,冷見帝青苔。
洗足僧書石,臨流客放杯。
案頭松葉響,身畔野花開。
百六辭歌吹,清遊始一回。
全詩沒有複雜深奧的典故,曾經到過的九溪十八澗,風景秀麗,水質清澈可見底,溪水中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綠色與藍色交相輝映。還記得曾徒步遊玩感覺累的時候,在僧書石旁邊的小溪中洗過腳,在客放杯這個景點上俯瞰周邊的溪水流淌,山隨水轉,水由山變,步移景異,景色仿佛融化在這山溪水澗之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然後緊接著寫山中景色,山坡上的松林在颯颯山風中發出沙沙的聲音,響聲陣陣,在行走的山路兩邊,不知名的野花不時地綻放出甜蜜的笑容。水美溪柔,美妙的景色讓人禁不住地唱起歌,哼曲子,吹奏著曲調,心曠神怡,逍遙自得,漫山美景真不辜負今天美好時刻到此一遊。
全詩通過對山中水景溪流的描寫,展現內心對田園和山林的熱愛和欣喜,山中只有一日,世間已一年,山中的慢生活與塵世的快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人生短短幾十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此古人才有「人生多煩惱,山水有清音」。
周文璞一生也是沒有考取做官,在科舉道路上漸行漸遠,後來放任於山水田園,以寫詩度日,與宋朝另一個才華卓絕卻無緣中舉的姜夔關係非常好,而且由於共同的經歷和遭遇,同時科舉不中人,相逢更是曾相識,因此他們兩人有聊不完的話題,說不完的故事,嘆不完的辛酸,寫不完的詩詞。於是兩人一邊以詩會友,一邊醉心於山水自然,自娛自樂,苦中作樂,成為文壇上的一段佳話和良友。
而詩人在九溪十八澗遊玩,山色秀美柔和,水勢變化多樣,美不勝收,目不暇接,由於九溪十八澗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值得遊玩和可供回憶,因此詩人後來又寫了一首回憶九溪十八澗的詩作:「昔年九溪十八澗,今度見之逾清真。靜依落落石路晚,閒繞寂寂山家春。可憐潺湲似留客,更覺曲折能隨人。得得杖藜來盡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可見在詩人眼中九溪的魅力,山林靜美,鄉村寥寥,高高低低樹,彎彎曲曲河,大大小小澗,山花野果更增添幾分情趣和美感。由古人推測現代人,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焦慮、會感覺壓力山大,會覺得身心疲憊,有時候甚至會說錯話做錯事,大可沉靜地去讀讀古詩,讓自己抽空能閒暇下來,靜心拂去焦躁,讓詩詞文化的魅力撫平內心的不安,讓自己從內心到身體都能慢下來,靜下來,好好想想,品讀詩詞中的美麗和柔和,不再浮躁,潛心做好自己的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