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2020-12-05 小馬讀詩詞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小編今天選取宋朝一位名氣不顯的詩人,出身低微,混跡於底層之中,歷次考試未能中舉,有一次他遊歷山中,以所見所想揮毫而作詩一首,山中的溪水青苔、石頭樹木、無名野花全都成為他詩句中的素材,而且描寫的敲到好處,印象深刻。

《九溪十八澗》

宋代: 周文璞

九溪十八澗,冷見帝青苔。

洗足僧書石,臨流客放杯。

案頭松葉響,身畔野花開。

百六辭歌吹,清遊始一回。

全詩沒有複雜深奧的典故,曾經到過的九溪十八澗,風景秀麗,水質清澈可見底,溪水中的石頭上長滿了青苔,綠色與藍色交相輝映。還記得曾徒步遊玩感覺累的時候,在僧書石旁邊的小溪中洗過腳,在客放杯這個景點上俯瞰周邊的溪水流淌,山隨水轉,水由山變,步移景異,景色仿佛融化在這山溪水澗之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然後緊接著寫山中景色,山坡上的松林在颯颯山風中發出沙沙的聲音,響聲陣陣,在行走的山路兩邊,不知名的野花不時地綻放出甜蜜的笑容。水美溪柔,美妙的景色讓人禁不住地唱起歌,哼曲子,吹奏著曲調,心曠神怡,逍遙自得,漫山美景真不辜負今天美好時刻到此一遊。

全詩通過對山中水景溪流的描寫,展現內心對田園和山林的熱愛和欣喜,山中只有一日,世間已一年,山中的慢生活與塵世的快節奏形成鮮明的對比。人生短短幾十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此古人才有「人生多煩惱,山水有清音」。

周文璞一生也是沒有考取做官,在科舉道路上漸行漸遠,後來放任於山水田園,以寫詩度日,與宋朝另一個才華卓絕卻無緣中舉的姜夔關係非常好,而且由於共同的經歷和遭遇,同時科舉不中人,相逢更是曾相識,因此他們兩人有聊不完的話題,說不完的故事,嘆不完的辛酸,寫不完的詩詞。於是兩人一邊以詩會友,一邊醉心於山水自然,自娛自樂,苦中作樂,成為文壇上的一段佳話和良友。

而詩人在九溪十八澗遊玩,山色秀美柔和,水勢變化多樣,美不勝收,目不暇接,由於九溪十八澗的景色令人印象深刻,值得遊玩和可供回憶,因此詩人後來又寫了一首回憶九溪十八澗的詩作:「昔年九溪十八澗,今度見之逾清真。靜依落落石路晚,閒繞寂寂山家春。可憐潺湲似留客,更覺曲折能隨人。得得杖藜來盡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可見在詩人眼中九溪的魅力,山林靜美,鄉村寥寥,高高低低樹,彎彎曲曲河,大大小小澗,山花野果更增添幾分情趣和美感。由古人推測現代人,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焦慮、會感覺壓力山大,會覺得身心疲憊,有時候甚至會說錯話做錯事,大可沉靜地去讀讀古詩,讓自己抽空能閒暇下來,靜心拂去焦躁,讓詩詞文化的魅力撫平內心的不安,讓自己從內心到身體都能慢下來,靜下來,好好想想,品讀詩詞中的美麗和柔和,不再浮躁,潛心做好自己的本職。

相關焦點

  • 盤點唐代那些描寫自然山水的絕美古詩詞!
    可韋應物二十多歲才「拔筆學提詩」,他的學習都是有意的,寫作也是有意的,所以他有意學陶(淵明)就像陶,有意學謝(靈運)就像謝了。他描寫自然景物的詩裡,就既有像陶詩的一類,又有像謝詩的一類。他的詩好處不是在自然感發中得到的,而是需要透過思索才能體會出來。另外由於他不是從小就學詩,所以他對詩歌的聲韻、節律等缺乏一種與生俱來的天然的掌握,因此他的詩,古體比近體好,五言比七言好。
  • 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
    原題: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要說整個唐詩中,誰的五言山水田園詩最牛?我想詩佛王維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吧!王維字摩詰,精通音律、詩詞、書法和繪畫,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才子!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題材有簡單的記遊題刻,更多的是山水詩詞。據其題跋者身份所示,一類主要是官宦、文人,一類僧道。在人口流動管制的古代社會,這幾種人有更多的機會遠行。古代鮮有純粹的為了寫詩而寫詩的採風旅遊。學界認為茶葉運輸在「浙東唐詩之路」的形成中有重要意義,那麼像青瓷的運輸,在「甌 江山 水詩路」中有重要地位。「詩路」的形成,是附屬於旅行者其他的社會活動的文化產物。「浙東唐詩之路」「甌 江山 水詩路」囊括於「浙東詩路」乃至「 江南 詩路」,無論從時間、空間還是內涵,都超出「唐詩之路」的文學範疇,其實更適合稱為「浙東文化帶」。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宋代著名數學家的一首小詩,十個數字全用上,寥寥幾筆寫盡春色!
    這首小詩只有短短四句,把十個數字全部用上,但是絲毫不顯拙劣,反而意境朦朧,極有韻味,是一篇描寫山村田園風光的佳作,寥寥幾筆就寫盡了春色。《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詩初一看,語義簡單明了,可謂是一覽無餘,似乎沒什麼特別之處。可是等大家稍稍回味一下,就會發現,它就像清冽的泉水有一種淡淡的回甘,說不清道不盡。這就是所謂的「大家小詩」。因為邵雍數學家和理學家的身份,很多詩詞愛好者並不熟悉他。
  • 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堪稱描寫自然的千古絕唱!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合稱為「王孟」。他一生著詩二百餘首,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春曉》。全詩如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據記載,孟浩然早年間隱居鹿門山,《春曉》便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 一首出人意料的詠雨詩,表面上與雨無關,卻又句句關聯一個雨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山雨》,便是一首絕妙的詠雨詩。它是南宋詩人翁卷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其與趙師秀、徐照、徐璣並稱為永嘉四靈,詩以描寫山水形勝為主,追求一種平淡簡遠的情調。這首詩便是翁卷一次夜宿山中,偶遇夜雨,寫下的一首小詩。清代劉熙載曾說:絕句取徑貴深曲,蓋意不可盡,以不儘儘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杜甫記錄幸福的一首詩,環境優美,自然溫馨,讀完讓人陶醉不已
    歷經坎坷的杜甫終於找到了一處相對安靜的棲息場所,這首詩也是創作於詩人安定後生活相對幸福的時候,從詩中我們不難看出此時的詩人正處在一片寧靜的環境中,詩中也是對周圍的景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首詩只不過是詩人隨手敘述了自己溫馨的生活環境,也突出表現了詩人對此時安定生活的滿足和欣慰,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首來自著名詩人杜甫筆下的《江村》。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王勃一首經典的寫「愁」之作——《山中》。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這首詩作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在這之前,王勃由於一篇鬥雞的「新聞稿」——《檄英王雞文》惹怒了唐高宗,後者認為這是王勃在擾亂朝政。就這樣,王勃被發配到了當時的荒涼之地——西蜀。
  • 遺愛寺古詩解釋意思 遺愛寺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這個景色可以是路邊的石頭,也可以是湛藍的天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抒情的小詩吧。  賞析  詩的第一句是從視覺的角度進行描寫的,詩人在小溪邊玩耍的時候,看見了奇形怪狀的石頭,一路上漫步尋花。詩的後兩句則是從聽覺的角度進行敘述,泉水和鳥兒的聲音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詩中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景,又通過「弄」「尋」「行」等細緻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 王安石騎毛驢春遊鐘山,寫下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讀來耳目一新
    正所謂「無官一身輕」,讀書之餘,他便到附近的鐘山散步,他還蓄養著一頭小毛驢,每每登山,遇山路崎嶇之時,他便騎在小毛驢背上,一幅優哉遊哉寄情山水的景象。這二句,既寫了江寧附近的季候特徵,又點出作者居住的山中環境。王安石可是一位描寫春天的行家,他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便是蜚聲詩壇的佳句。眼前如此清新奪目的景致,自然引起詞人覽賞春色的興致。於是詞人筆鋒一轉,連寫三句「聞說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雲入塢尋遊伴」,這一氣呵成的筆法,記述的就是亭遊賞的經過。
  • 王維很冷門的一首詩,意境很是壯美,落筆自然而有奇致
    黃河自古文人墨客的最愛,面對著黃河壯麗的景色,寫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雖然王維這首《渡河到清歌作》不是很出名,但其氣勢雄渾意境壯美,也是值得一讀的佳作。這首詩寫出黃河下遊的積水淼浩,波光連天,崔嵬崢嶸,黛色蔥鬱,一派廓大氣勢,顯示出王維前期山水詩歌的明朗風格。
  • 兩首描寫翠色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
    大自然中到處都有美好的景象,只是有時因為我們的心情不好,發現不了身邊令我們欣喜而又感動的事物。但詩人們卻獨具眼光,可以從平淡中感覺深遠,於古樸中挖掘新意。比如北宋的蘇軾、南宋的楊萬裡等人,都很喜歡深入大自然,更能在其中創作出驚豔千古的詩句。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畢竟作為入選語文課本的一首古詩,我們打小就被要求背誦全文,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所以蘇軾這首詩蘊含著的深刻哲理,便盡都在他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中。然後,我們再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劉長卿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去山中尋人不見,但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詩人可以信手拈來皆成經典,有的時候以自身真實的感受,描寫了心理的變化,正是這種真實的描寫,也讓作品充滿禪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有深意;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劉長卿的這首《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當時詩人興致勃勃去到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但是去到了山中沒有找到,這個時候詩人在滿山尋找
  • 清不知名詩人的寫景詩,清新怡人,環境優美,令人嚮往,堪稱經典
    在這一時期朝廷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國庫充足,幅員遼闊,此時的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處於大發展時期,因此也誕生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作品,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這個時期的優秀詩篇《早過淇縣》。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