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2020-12-04 美詩美文

世上最難懂的文字,不是那些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寥寥幾句,卻有著讀不盡的餘味,這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言盡意未盡。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

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後世不少人,想學得他的一二,卻總是東施效顰,不得其法,可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小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這首詩也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的經典名作,我在小學的教師朋友,每每教這首詩,都被孩子們問得不知作何解。這讓人無限想像的詩,就是流傳千古的《鹿柴》。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首絕妙的詩作於王維隱居時期,那時他在終南山下與好友裴迪四處遊玩,鹿柴是當地有名的勝景。詩的大意是:這山野寂靜,空無一人,卻能聽到山深處有人說話的聲音。夕陽西下,霞光照進林子深處,又照在那青苔上。

仍記得小時候初讀此詩時,問老師:「都說了山中沒有人,那在說話的又是什麼人呢?」現在想來,這個問句倒有些嚇人了。現在想來,小時候只是少了些生活的經驗,山中林深樹密,看上去無人,卻能聽到聲音,是再平常不過來的事了。這首詩正是抓住了這點,與平常寫山景的詩不同,用一個「空」形容山之靜,再用一個「響」,給這份靜加上了別樣的動,這一靜一動之下,便是禪意。

詩的第二句,天色將暗,夕陽下的森林多了一份別樣的美,詩人以夕陽為視角,從大處寫山,如同一部攝影機,夕陽所到之處便映入讀者眼帘。雖只寫了「青苔」一景,卻給人無限的想像,那青苔旁的溪水,溪水潺潺中的魚兒,山中的小蟲等一切,都在這夕陽所照之處,和平共處,這就是詩佛心中的自然之美。

對於這首詩,有許多不同的解法,有人認為首句的一靜一動,次句的光明和青苔的幽暗,都是在訴說一個禪意十足的自然法則。哪怕是小學生讀這首詩,也會有自己可愛童真的想法,這就是王維詩的魅力。對於這首詩,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17歲的王維,寫下一首隻有28字的小詩,卻流傳了1000多年!
    譬如,14歲的王勃寫下了《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16歲的白居易寫下了《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8歲的李賀寫下了《雁門太守行》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17歲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王維意境很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字,美到了心坎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鳥鳴澗》,便是一首意境很美的傑出詩作。它出自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遊歷江南寓居紹興若耶溪時,所作組詩作品《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中的第一首。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譬如,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相思》,就是懷念友人而作的一首詩。根據另一個詩題《江上贈李龜年》,我們又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寫給當時的宮廷音樂家李龜年的。《相思》是一首借詠物而寄相思的五言絕句。即通篇寫相思之情,卻不離開紅豆。而是以紅豆的「相思子」之名,來關合相思之情,從而達到委婉含蓄,語淺情深的藝術效果。
  • 很適合下雪時讀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會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這首詩名為《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關於這首詩的背景,一直有些爭議。有人說這首詩是白居易被貶江州時所作,也有人說這是白居易晚年閒居洛陽時所寫。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說法。
  • 「詩鬼」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詠馬詩,短短20字,驚豔無比
    古詩詞中,我們自然也能讀到許許多多與馬有關的句子,「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 王維最深情的一首詩,千百年來被人誤解,將錯就錯反成絕世佳作!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作為中國人,我們一般不太習慣外國人那樣熱烈奔放直來直去。我們的表達情感的方式比較獨特,含蓄,富於智慧。我們習慣於把內心的感情藏起來,不輕易流露。即使流露出來,也只是「臨去秋波那一轉」,淺淺的淡淡的,耐人尋味,充滿的詩意的芬芳。
  • 王維的這首唐詩寫得妙:20字內容就像謎語,一看題目才知道是謎底
    中國古典詩詞之中,有不少很有趣味的詩作。比如蘇軾的迴文詩,詩詞順序讀倒敘讀都能讀得通;又比如他的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讓人會心一笑。又比如李嶠的著名唐詩《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做為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千古第一才女之名可不是蓋的。曾經有人排了個宋代詞人排行榜,做為唯一上榜的女性,她力壓秦觀和晏殊,排名第五。前五分別是蘇軾,辛棄疾,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的詞清新自然,朗朗上口,卻總是能於平淡中見濃烈,於細微處見真情,與男性詞人相比,別有一番味道。
  • 王維寫了一首夏天的詩,可稱為經典,但卻有人說是「抄襲」
    說這首詩是王維在輞川莊寫下的生活片段,堪稱是他描寫夏天寫的最好的詩,這首詩寫出了夏天雨後人的悠哉、愜意,景的清幽、廣闊,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作者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在這首詩裡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心早就寄情這山林田園了,甘願做一位與世無爭的山野老人,官場的是是非非已與自身無關,海鷗為何還要猜疑呢?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歸隱之心。
  • 閒話王維的《鳥鳴澗》一詩
    人心如果是寂靜清靈的,那麼即使是身處通衢大道,也自然會有一份清新素淨;反之,即使身處清幽山谷,恐怕也難掩慾火炎炎。詩人把自己潛心自然、寄情山水的主觀情思寄寓在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精選景物,個性描寫,流露出詩人閒適自得、寂靜自娛、清心自潔的高雅情致。字裡行間處處可見孤獨的詩人、凝慮的心機。我們感覺到,深山幽林中有靜觀默會的王維,有彈琴長嘯的王維,有迴光返照的王維。
  • 白居易在雪天寫了一首溫暖的詩,只有20個字,便驚豔了整個冬天
    冬天的清冷,雖不及春天的百花盛開,夏天的生機盎然,秋天的豐收喜悅,但是卻有皚皚白雪,傲雪寒梅,不老青松……寒冷的冬天,最應該喝著熱酒,圍爐而坐,看書讀詩,在詩詞畫意中享受冬日的美好。白居易就有這樣一首詩,他晚年隱居洛陽時,和自己的好友劉十九常有往來,一次天寒下雪,他想留下朋友一起喝酒吃飯,就寫下了一首溫暖的小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驚豔了上千年:《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堪稱描寫自然的千古絕唱!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合稱為「王孟」。他一生著詩二百餘首,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春曉》。全詩如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據記載,孟浩然早年間隱居鹿門山,《春曉》便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 王維這首寫辛夷花的詩,著實難住了上一年級的女兒,只好講給她聽
    正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今天被一首王維的《辛夷塢》給難住了,背了好久也沒能背下來。這是她看的一本《國學背誦》裡的內容,其實這本書裡的東西並不是很多,但不知為什麼選了這樣一首詩。相較於那些比較有名的詩詞來講,說實話,這首詩我也還真是第一次見到。不過雖然自己也不熟悉,但也抵不住女兒那求救般的目光,只能硬著頭皮給她講上一講了。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李清照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位才女,而且到了現在她也是成為了才女的代名詞,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一位女子,非常的有才華,那人們就會說她和李清照一樣有才華。其實能夠獲得這樣的肯定,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畢竟才女並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獲得。
  • 孟浩然《春曉》遇王維《鳥鳴澗》,一場山水詩巔峰對決,難分高下
    唐代詩壇中,有一個很難讓人拒絕的男人,他就是孟浩然孟山人。他比李白更灑脫,出身書家世家,卻在20歲就去了鹿門山隱居;他比白居易還風趣,「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讓世人見識到大詩人吃雞的快樂;他比蘇軾還吃貨,王昌齡來家裡玩,明知道自己有病要忌口,卻還是大吃海鮮,結果丟了小命。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一首被《全唐詩》拒之門外的詩,讀起來讓人笑掉大牙,卻講透了世間...
    本 文 約 1320 字閱 讀 需 要 5 min先講個「有味道」的故事:有一回我們去吃韓國料理——需要脫鞋的那種,一位兄臺一抬腳,大家都笑他:你襪子穿反了。這20個字,既不合格律詩的轍,又不押普通話的韻 (韻腳是入聲韻裡的「十藥」,和新韻差別很大,所以讀著會很彆扭) ,除了字數能對得上之外,看起來真是跟我們認知中的「唐詩」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事實上,你在《全唐詩》裡真的找不到這首詩,或者說,找不到這個作者的任何一首詩。這位名叫王梵志的白話詩人,因為太過「不走尋常路」,被《全唐詩》這部官方典籍拒之門外了。
  • 王維最特別的一首詩,誇人高雅幽默有創意,句句說到心坎裡!
    誇人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誇得「輕」了,人家沒感覺,誇得「重」了,人家有反感。這個度要把握好,就像撓痒痒,輕了不解恨,重了傷皮肉。愛好唐詩朋友們都知道,王維是溝通高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切切囑託,催人奮進。
  • 王維寫黃昏的一首詩,只有短短8句,卻驚豔了世人一千多年
    黑色的效果給人以很強烈的視覺震撼,但是震撼最強烈,一定還是房子的住戶。我想,住在這種房屋中的人,大概是明白一些古代隱士的樂趣的。然而說我們對於隱居生活一點都不了解,倒也不盡然。雖然真正的隱士是不寫詩的,他們也不會從事任何填補內心缺憾的創作,但是總有一部分隱士,他們除了隱者的生活,在這紅塵中其實還想要更多。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人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與元稹並稱「元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其詩語言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