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堪稱描寫自然的千古絕唱!

2020-12-06 慶餘說詩詞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我們的詩仙李白,可是十分敬重孟浩然的為人高尚瀟灑,風流倜儻。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合稱為「王孟」。他一生著詩二百餘首,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春曉》。

全詩如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據記載,孟浩然早年間隱居鹿門山,《春曉》便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這首隻有短短二十個字的詩,它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人人去傳誦它,探討它。仿佛這短短的詩裡,藏著人人都想要的藝術寶藏。

至今,仍然記得小時候讀這首詩的場景,雖然不能理解特別深刻的意義,但還是覺得很美妙,即便是在老師的要求下,一遍又一遍的背誦。如今,再次讀這首詩,平淡無奇的語言,卻蘊含有另一番景象。

首句點明主題。「春眠不覺曉」,即春天時分,詩人在溫暖的春夜裡,睡得很香甜,以至於太陽高升,才美夢初醒。一字一句,流露出的是孟浩然對春的喜愛之情。

次句寫春景,春天的早晨我們都知道,剛醒的時候,往往伴隨著窗外悅耳的鳥鳴。而孟浩然在這裡用的「處處」兩字,則說明了春天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倘若春天的早晨,沒有鳥叫,還真有點不習慣。

最後兩句,則是孟浩然在回憶昨晚的瀟瀟春雨,從而聯想到春天的花被風吹雨打、落滿地的景象。落花自古以來就為人所憐惜,詩人藉此,表達自己的愛春和惜春之情。

時間的跨越,晴天和雨天的交替以及詩人感情的變化,都極富有情趣。結合自身的經歷,再次讀來,仍會覺得回味無窮。「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首詩便是如此吧。

孟浩然的《春曉》,語言通俗易懂,自然天成,但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如果說和大自然在精神上能夠交流的話,恐怕這首詩是我們最初的媒介。詩人從心靈深處流傳而出的佳句,無論何時讀,都會進一步了解大自然的美妙與樂趣。

說這首詩,是描寫大自然的千古絕唱,想必也不為過。對於大自然的美妙,古代詩人們的詩詞,哪句最能打動你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孟浩然聽到春天的鳥鳴,寫了一首詩,千古傳誦
    今天我們要講的孟浩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科舉考試屢試不中,去求官又求不上,皇帝嫌他說「不才明主棄」。他求丞相張九齡,說「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結果也不中用。於是孟浩然斷了這門心思,歸隱故鄉鹿門山,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無官一身輕,一覺睡到大天亮,早晨被鳥叫聲吵醒了還要賴床。這一賴床好啊,竟打起腹稿起來。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宿建德江》,便是一首描寫愁緒的名篇。它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之手,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顧名思義,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也是一首描寫羈旅之愁的記行詩。所謂記行詩,即指詩人因各種原因遠離家國,用詩詞的形式反映客居他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以及抒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 據史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在長安參加科舉未能及第,便回到了家鄉襄陽。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一首描寫山中景色的小詩,清新自然有風度,秀麗山水有清音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詩詞重要類型,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和詩派,如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其中尤以王維的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產生很多著名的山水詩詞。在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很多,精品不凡,層出不窮,巍峨的青山、秀麗的綠水、如詩如畫的風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被描述的靈動秀美,或青山綠水,或山林遊賞、或客路旅途……不同時刻不同的心情,一百個詩人就有一百個不同的山水印象和心中美景。尤其是王維「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將山中美景投影在每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 孟浩然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斷送了前程,卻成千古名作
    例如羅隱的《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原是他在多次落第後寫的一首牢騷詩,卻安慰了世人一千多年。還有黃巢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同樣是在落榜後所寫,讀來令人熱血沸騰。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孟浩然落第後所寫,入選《唐詩三百首》。《歲暮歸南山》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 孟浩然的這首名詩,表面上是描寫洞庭湖的美景,實則另有一番意思
    當時,孟浩然在長安,恰好遇上了舊友張九齡,才知道張九齡官至中書令。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引薦機會,因此孟浩然抓住了這個機會,寫了這首幹謁詩,就是想讓張九齡推薦自己進入官場。本詩雖是幹謁詩,但詩人表達得非常委婉,它借著描寫洞庭湖的宏偉景色來隱喻自己的想法,所以這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山水詩。想必許多讀者就是因為讀了這首詩才被洞庭湖的景色所震撼,從而嚮往飽覽此處的風光呢。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吃飽喝足之後,他和老朋友準備去旅遊,來到了一個一座大山上,看到了羊公碑,頓時便有一首詩湧上心頭,這首詩就是與諸子登峴山。這又是一首千古流傳的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看到這壯麗的風景不禁感慨人世間的事情都是變化更替,羊祜能夠名留青史,而百年後誰還能記得我呢?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孟浩然《春曉》遇王維《鳥鳴澗》,一場山水詩巔峰對決,難分高下
    所以對於摩詰居士王維來說,或許會因為爭風吃醋和李白老死不相往來,但卻無法拒絕孟浩然這個朋友,雖然他知道自己這個好兄弟也是李白的死黨。那當這兩位山水詩頂級詩人成了好兄弟,會擦出怎樣詩意的友誼之花呢?在《唐詩三百首》中,一直有山水詩之冠的說法,而被爭論得最多的兩首就是王維的《鳥鳴澗》和孟浩然的《春曉》,此二作一出本身就是唐代山水詩巔峰之戰,千年來難分高下。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看似在寫馬其實另有所指,還是在描寫人生
    李賀是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一位絕對的天才,短暫的一生猶如漆黑夜空是划過的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他的詩自成一派,風格獨特,被後世稱為「詩鬼」,同時他又與李白和李商隱齊名並稱為「三李」,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文章那都是一絕,其中那首膾炙人口的《金銅仙人辭漢歌》,更是廣為流傳,成為了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劉伯溫冷門的一首詩,看似普通的描寫雪,實則充滿了諷刺
    大家都知道雪,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很多地方都會開始下雪,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不過在古代,雪確實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使用的意象,很多詩人在看到雪之後,往往就會詩興大發,寫出許多優美或有趣的詩句。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這首詩寫於王昌齡的青年時代。 724年,有志青年王昌齡響應國家號召,和當時許多投筆從戎的年輕文人一樣來到邊疆從軍。他在邊疆兩三年的時間裡,寫下了《從軍行》組詩7首,這是其四。 詩中首先描寫的是青海湖邊雲霧升騰、遮暗連綿雪山的景象,孤城佇立在荒漠之中,與玉門關遙遙相望。
  • 唐詩中最經典的十首七言絕句,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一、王昌齡《出塞》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他跟李白是公認的七絕寫得最了的兩位唐代詩人,他的七絕,以邊塞詩、宮怨詩和送別詩為主,《出塞》便是一首邊塞詩,被很多人評為唐詩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首詩聲調高昂,氣勢雄渾,它濃縮了千年的邊關戰爭歷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戍邊戰士的鮮血,抒寫了所有中華志士的家國情懷,故而千古傳唱。
  • 李白特別唯美一首詩,短短4句,讓人陶醉其中,結尾更是流傳千年
    詩歌的種類有很多,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還有律詩等等,詩人們也都是各有所長,例如王維與孟浩然二人極為擅長五絕,而王昌齡則以七絕見長。但是在眾多詩人中,李白卻是獨樹一幟,他不僅極為擅長五絕,對於七絕的造詣也是常人所難及。縱觀李白所留下的經典名篇,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用來抒發內心的種種感想以及描寫山水之美,所以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一篇山水詩。
  • 代表中國歷史最高水平的33首古詩詞,堪稱千古絕唱!
    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 《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麼感染和誘惑著讀者呢?宛轉動人,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誘惑的力量。歌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致所至。
  • 李賀「鬼詩」中最陰森料峭,鬼魅飄飄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悽美!
    李賀,字長吉,唐朝著名的詩人,也可以說是天才詩人,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卻同樣的創造出了奇蹟,特別是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鬼詩」,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而且很多的作品裡,自有一種鬼魅飄飄的感覺,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人們往往把他的這一類詩稱為「鬼詩」,然而他本人,也是被後世稱為「詩鬼」。
  • 傷春、惜春、贊春……看杜甫、孟浩然、高鼎筆下的春天
    這是杜甫一首描寫春夜雨景的五律名作。詩的前四句描寫了春雨應該帶來的條件「知時節」「潤物」——春天的及時雨悄然而至,潤物無聲。後四句寫了夜晚、和白天的兩重景象。下了一宿的雨水,暢想天亮後,整個錦官城(現成都)都是嬌豔欲滴了吧。寫詩貴有所寄託,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春雨以及「好雨」應該具備的品格,但也能看到作者的寄語「景語皆情語」。
  • 詩神蘇軾最厲害的一首詩:正反讀著都通順,合起來才是完整一首詩
    有著詩神之稱的蘇軾更是,寫下一首曠古絕今的神詩,正反讀著都通順,合起來才是完整一首詩。蘇軾生活在北宋神宗趙頊執政時期,是唐宋兩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書法、文章、詩詞、繪畫皆是一絕。蘇軾寫過這麼一首詩: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 除舊迎新,春風送暖,一首流傳最廣的關於春節的古詩
    唯有一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首詩就是王安石的《元日》。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聲中一歲除這首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民間關於春節的習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