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書禮樂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上下五千年歷史底蘊,每一時期都有驚才絕豔的人物,給後世留下不朽的名著。先秦的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韓非子、孫子等,兩漢的司馬相如、班固、楊雄、曹操、曹植、曹丕、司馬遷、張衡等,兩晉的阮籍、嵇康、向秀、陶淵明、王羲之等。他們屬於那個時代,屬於中國歷史的傳奇。有著詩神之稱的蘇軾更是,寫下一首曠古絕今的神詩,正反讀著都通順,合起來才是完整一首詩。
蘇軾生活在北宋神宗趙頊執政時期,是唐宋兩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書法、文章、詩詞、繪畫皆是一絕。蘇軾寫過這麼一首詩: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此詩名為:《題金山寺》
講的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遠近高低,江、山、漁舟、長橋、寺廟、小路、檻、泉眼、石頭、水清、綠樹、曉光、靄靄、紅霞、海日、晴天、雲、峰、鳥等等,盡在眼中,一點都不拖。數十字四句詩,蘇軾想表達的情景魚貫而出,浮現人們眼前。
這詩讀起來十分唯美,讓人印象深刻,不由自主的記在心裡。這詩從最後一個字開始反過來讀,也十分順暢,給人和正著讀的詩不一樣的意境和感覺。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反過來讀,講的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該詩正反合二為一才算是完整一首詩,是迴文詩體裁,寫作手法和表達意蘊有著與其他尋常詩不同的地方。《題金山寺》的傳奇性很大程度來源於當時作者蘇軾遭受的苦難和處在的環境。
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老師和親朋好友都受到牽連破壞,蘇軾對新法異常厭惡。因而蘇軾遭到主政的變法人士誣陷,於是只得「自請」外放避難,就被任命為杭州通判,赴任途路中乘船過鎮江金山寺,看眼前景象,聯想到自己的心情和處境,寫下這篇千古絕唱。
這首詩映襯著當時蘇軾的人生,到底是黑暗到光明還是光明到黑暗,蘇軾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