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自古文人墨客的最愛,面對著黃河壯麗的景色,寫下了許多不朽的篇章。雖然王維這首《渡河到清歌作》不是很出名,但其氣勢雄渾意境壯美,也是值得一讀的佳作。這首詩寫出黃河下遊的積水淼浩,波光連天,崔嵬崢嶸,黛色蔥鬱,一派廓大氣勢,顯示出王維前期山水詩歌的明朗風格。
泛舟大河裡,積水窮天涯。天波忽開拆,郡邑千萬家。行復見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舊鄉國,渺漫連雲霞。
詩人揚帆行舟於黃河之上,浩浩蕩蕩的積水遠接天涯。開篇兩句就寫出黃河雄壯和開闊的景象。「天波忽開拆」兩句描寫水天相接處忽然裂開豁口,現出繁華的城邑萬戶千家。然後看見城市,接著是城外的農田,讀之令人如見如聞。這兩句不僅氣勢雄渾,意境壯美,而且準確捕捉住詩人坐船時特有的運動感受。
「行復見城市,宛然有桑麻。」船繼續順流前行,又有城鎮出現,那郊野的桑麻清晰可見。這裡一方面是說明,盛唐時期人口眾多,集市經濟興盛的狀況。另一方面桑麻繁盛也構成了平原城鄉風景的一大特色。結尾詩人寫到回頭瞻望我的故鄉,只見洪波浩渺與天空之雲霞相連。此時詩人只看見河水連天,看不見故鄉了,由此抒思鄉之情,情景交融,發人遐思,言已盡而意未窮。
從思想境界看,此詩表現出來的是詩人對客觀世界的「微觀」,即在社會之外看社會,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觀之外看景觀,充分體現了王維山水詩的深邃、幽靜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