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秋蟲又開始鳴叫

2021-01-10 東方連話

梁東方

即使是伏天也依然寒涼的早晨,帶著潮溼味道的大地氣息源源不斷地從窗口湧進來,像是窗口有一部巨大的空調,這部空調以外面整個天地為外掛,逐一向人間所有的窗口輸運著強大的清涼;一起湧進來的,還有嘀嘀嘀、唧唧唧、咕咕咕的秋蟲之聲。它們在即將立秋的時候,還只在黎明時分才能找到這樣可以提前發揮一下自己秋天的合唱本領的時間段。每一隻蟲子的叫聲都很渺小,但是它們聯合起來還是可以在早晨的安靜裡形成一種分明可以聽到的很大規模。

奇特的是,在這樣很大的規模裡,你依舊可以分辨出它們之中那些單獨的叫聲來,有的高亢一下,有的低沉一下,有的持續高亢,有的持續低沉,高處的樹枝上嘶啞的蟬鳴摻和進來,也絲毫不能有損於這種秋蟲鳴唱的總體恢弘氣勢。而從這無數的聲音裡,你能想像出它們每一隻伏在莊稼地裡唱歌的渺小而認真的樣子。由這宏大聲音分解開來的想像之間裡,一定會有密集恐懼症患者們不願意見到的萬千秋蟲側身整個大地的畫面;不過給我的感覺,卻是爽利和愉悅。我會在將醒未醒的夢裡微笑,我會在繼續睡一會兒的誘惑裡欣然聆聽著起床,小心著不發出任何聲響,以免影響了這盛大的秋蟲之鳴。

秋蟲之聲,和風聲雷聲雨聲雪聲一樣,和鳥鳴狗吠牲口叫一樣,作為自然界的聲響,勝過人間的所有音樂。它們的齊奏和獨唱,它們的間歇和持續,它們無所不及又全無規律的立體全息分布方式,都像是完全偶然的無心插柳之作,但是也都無與倫比地精巧準確不可有任何更移。它們作為宇宙規律的一部分,攜帶著人類最初也應該一樣擁有的美與和諧的密碼,只是當人類已經將那密碼丟失了的時候,它們才以自己的固有形式在予人以令人豔羨的召喚。

如果有特寫鏡頭將某一隻秋蟲拉近,你看著它認真地歌唱的樣子,看著它全然不知自己正在被觀看的自然而然的狀態,就會有一種人類童年的渾然,有一種生命之初的完全順乎自然。何以很多人一定要在秋天冬天裡玩鳴蟲,除去聲響的享受之外,另外的內在邏輯大抵就在這裡。

所謂秋蟲,主要是蛐蛐、蟈蟈、螞蚱、黃蛉、金蛉子、油唧呤、叫咕咕、金鈴子、竹蛉等等。它們鳴唱的器官往往也不是歌喉而是翅膀的快速震顫。它們跳躍奔竄在草棵瓦礫之間,喜歡複雜地形的掩護,喜歡潮溼蓊鬱茁壯肥厚的植被遮擋;它們既是其他動物的食物,也在這個季節裡獲得最多的營養。

秋蟲最活躍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趨光性而跑到人類生活的現場裡來,它們不知道怎麼就能來到你的窗前甚至床下,會在地板上突然蹦跳飛舞著走過。因為個大肉多,是雞的最愛。因為叫聲好聽,又是秋蟲妮儂愛好者們打著手電尋尋覓覓當在罐子裡、籠子裡養著聽聲的對象物。每年這樣的活動多了起來的時候,就預示著又一年的夏天過去了,美好的秋天,美好而短暫的秋天就在眼前。我始終覺著,給人間報信,說盛夏已過、秋涼將至,這反而是秋蟲最令人讚賞的一項也許並非它們主觀故意的功用;一如大街小巷又開始賣月餅了,就說明秋天真的來了一樣。秋蟲和月餅都在客觀上為尚在高溫中的人們指明了舒適的愉悅的前程。這個前程不需要你個人如何努力,只要沉澱在時間裡,不被當下的時間打到,就終究可以迎來某一天它終於抵達的時刻。

天色微明,蟲聲立刻停住了。現在這個季節,它們還見不得光,光是有溫度的。而鳥叫已經開始,你即使努力傾聽,聽到的也都是鳥鳴了。

不管怎樣,只要可以傾聽秋蟲的鳴叫了,就意味著立秋即將到來,盛夏的酷暑即將過去。這樣的驚豔預期讓人尤其喜悅,比秋蟲本身發出的有節奏的樂音更讓人喜悅。這種嘀嘀嘀、咕咕咕的叫聲以一種既蓬勃又呢噥的神奇格式,散布整個尚在黑暗中的天地之間。作為一天之中氣溫的低點,黎明前的黑暗裡,秋蟲伴奏下寒涼的舒適與白天焦金流石的煎熬之間的巨大反差,使酷暑出現了斷裂的缺口,使人有了信心。

這是秋蟲最初的鳴叫,它們還只能在早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放開歌喉,其他的時間,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溫度還都嫌太高,還都沒有到它們能舒適地覓偶與交配的溫度。它們還在趁著潮溼粘熱的氣溫生長,只有凌晨的時候,它們敏銳地覺察到了已經臨近的秋氣。距離立秋還有幾天時間,天地之間看不見的運轉已經能被小小的秋蟲感受到,它們知道一年之中一段持續並不很長的屬於它們的時間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秋蟲_美文_中國甘肅網
    秋蟲或趴在枯竭的枝幹上,或鑽在泥土的縫隙裡,或藏在泛黃的草叢裡,一片天籟,報告著秋天的信息,彈奏著最原生態、最自然、最可親的音律。正如韓愈所說:「以蟲鳴秋」,四個字道盡了秋的清泠和明澈。  「秋」字的甲骨文即蟋蟀之類秋蟲的象形。有學者釋之:「古人造『秋』字,文以象其形,聲以肖其音,更藉以名其所鳴之季節曰秋。」
  • 郊外的家:沒有了蚊蠅、壁虎和鳥兒
    郊外的家,門窗封閉遠不像城裡那麼嚴密,偶然進來一隻,初以驚心,理智上卻也在慢慢接受,知道它們之所以進來就是因為敏銳地發現屋子裡有蚊子。所以偶然望見,便會趕緊移開目光,及至後來發展到「喜聞樂見」的程度,每每對於它捕食蚊子的過程看得津津有味;即便沒有正在捕食,只是看見它在牆壁上枕戈待旦,也像是面對自己養的小動物一樣充滿了柔情。
  • 郊外的家:自感舒適愉悅幸福
    風平雨住後天上的雲開始表演。表現陽光如利劍一般穿透雲層的好戲,然後又是風、又是雨、又是雲與劍……這樣的天氣實在好玩。這麼玩下去就可以一直保證氣溫不會很高,就會一直讓人在舒適中,不管你對天上上演的這幕大戲看還是沒看。風雲變化,雨點常斷。偶有閃電,雷鳴如裂。餘暉仍在山巔。這是天的意趣和寬納。連續陰雨幾天以後的早晨,是一個風雲萬裡的好天氣。
  • 科學網—聽,秋蟲在歌唱
    秋蟲的鳴叫,又為秋涼帶來了愜意。在中國,人們會把某些昆蟲當作寵物,為人們的生活伴唱。 蟈蟈、知了和蟋蟀這些會叫的昆蟲,在中國各地深受人們的喜愛,孩子和老人們收集這些蟲子,把它們放在小陶罐或竹籠裡養起來,用米粒和切得非常細的葉子餵它們。
  • 郊外的家:蒼蠅蚊子和壁虎
    梁東方郊外的家,蒼蠅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偶然看見一個都是大傢伙,黑黑的腿腳和身子,連透明的翅膀也像是黑的了。為什麼看不見小蒼蠅,只要能看到的都像是已經生長了很久了的呢!郊外的家按說比城裡安靜很多,但是基本上聽不見蒼蠅蚊子飛翔的聲音,通常只有睡覺的時候蚊子的嗡嗡嗡才會在耳邊響起。響起也沒有什麼用了,早就支上蚊帳了。現在的蚊子咬人和酷暑裡或者秋天咬人的情況有所不同,現在被咬了只是癢,基本上沒有紅腫,不起包。現在剛剛芒種,似乎還沒有到蚊子的絕對活躍期。早晨起來,天剛蒙蒙亮。
  • 沒有秋蟲的地方,秋天不再是秋天!
    秋天來了,記憶就輕輕提示道:悽悽切切的秋蟲,又要響起來了。可是一點影響也沒有,鄰舍兒啼人鬧,弦歌雜作的深夜,街上輪震石響,邪許並起的 早晨,無論你靠著枕兒聽,憑著窗沿聽,甚至貼著牆角聽,總聽不到 意思秋蟬的聲音氣息。並不是被那些歡樂的勞困的宏大的清亮的聲音淹沒了,以致聽不出來,乃是這裡本沒有秋蟲著的東西啊!不容留秋蟲的地方,秋蟲所不屑留的地方!
  • 郊外的家:火燒雲
    在郊外的家裡,在頂樓,我卻可以幾乎看全。這真幸福。火燒雲稍縱即逝,如果不是在郊外,在城市裡的樓宇之間,是很難看全的。那實際上就是人生莫大的損失。也許是很多人都不以為意的一種損失,也許是很多人當下覺著是損失過後又很快忘掉了的事情。
  • 郊外的家:鳥兒鄰居
    梁東方春分回到郊外的家,屋子裡居然有三四隻死麻雀;死去多時了,但是羽毛還基本上在身上,說明時間並不是太久。它們是怎麼進來的呢?所有的窗戶都關得很嚴。它們進來了以後就出不去了,說明那個進來的地方是很隱蔽的,或者進來的門是單向的,它們找不到了,打不開了。況且還不是一隻,而是三四隻,也就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不是偶然。
  • 為什麼雞要鳴叫?
    他們動用了高靈敏度定向麥克風、高檔錄音機、音頻分析軟體和蘋果電腦;至於「歌手」,那是20隻一歲大的雄性原雞Gallus gallus,也就是家雞的野生種。經過錄音和分析,佛洛他們得出了一堆寫滿了「基頻」、「主頻」、「泛音」的數據。簡而言之就是,雄雞的鳴叫與它們體內雄激素的水平密切相關,雄激素水平越高,鳴叫聲越洪亮低沉,同時這樣的雄雞雞冠越大,體型越健碩,戰鬥力越強。
  • 瓢蟲、草蛉、螽斯不見蹤影 "秋蟲唧唧"就此遠離?
    按老底子的說法,幾場雨下過,秋天就該到了,而那些秋蟲如蟋蟀、蟈蟈們發出的蟲鳴,也將漸漸取代聒噪的蟬聲,成為初秋夜裡大自然新的「主旋律」。  但是今年秋天,似有一點不一樣。杭州資深昆蟲攝影愛好者沈可說,往年這個時間點,各種各樣的秋蟲都已經出來了,9月初也是他拍攝昆蟲的大好時節。但今年,這些蟲子似乎有點「姍姍來遲」,不但遲遲聽不到蟋蟀蟈蟈的叫聲,瓢蟲、草蛉等常見昆蟲也少了不少。
  • 郊外的家:黎明前的黑暗
    能看到這黎明前的黑暗的人應該比能看到日落的人更少,即使他就住在郊外,沒有建築的遮擋,沒有過於稠密的人口的幹擾,但是能起來看黎明前的黑暗者,畢竟還是不多有矣。這就在無意之中錯失了人間的一大享受。
  • 鳥兒為什麼總喜歡在清晨鳴叫
    很多養鳥兒肯定會發現了這種現象,自己養的鳥兒總是在早上開始打鳴。我每天都是被我養的畫眉鬧醒。現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也還是通過雞叫來表明一天的到來,從科學上來說鳥鳴可以被視為一種研究動物和人類語音信號的通用模式,為了解人類自身溝通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 研究稱雌蛙刺激鳴叫與交配有關
    蛙類在繁殖季節發出各種鳴叫,進行種內通訊。一般都是雄蛙發出鳴叫,雌蛙根據鳴聲判斷雄蛙的優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