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談教育:「孩子們,抬頭看看那一顆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2020-12-06 四傑讀書會
林清玄

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流星體原來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

流星有單個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幾種。

人們通常為它賦予美好的意義,認為看到並對著流星許願就能實現心願。

流星雨

林清玄小時候,家裡有一位幫忙農事的老長工,都叫做他「王豹伯」。

「王豹伯」的腦子裡裝滿了民間戲曲裡的戲文故事,口才好,姿勢優美,頗像說書先生。

有一天「王豹伯」為林清玄等小朋友講《西遊記》,談到孫悟空如何在天空騰雲駕霧飛來飛去。

孫悟空

林清玄他們都不禁抬頭望向萬裡的長空,就在那個時候,一顆天邊的星星劃出一條優美的長線,明亮的星一直往他們頭上墜落。

林清玄他們都尖聲大叫,「王豹伯」說:「流星!流星!」然後他們聽到轟然一聲巨響,流星就落在庭院前不遠處蕉園旁的河床。

那是林清玄,第一次看到流星,他聽大人說起過流星。

知道天上的每顆星星都對應著地上的一個人,只要看見天上的流星隕石,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個人。

向流星許願

林清玄不管是聽「王豹伯」的《西遊記》,還是看流星,在農村的生活,讓他無憂無慮。

而現在城市的孩子呢?

作家三毛曾把城裡長大的孩子稱為是「塑料兒童」,因為他們整天忙著學習,僅有的空閒時間也被電視節目佔據了。

「清新的空氣,野地荒原,藍天白雲,在他們,都好似打了免疫針似的完全無所感動,甚而連活動的心情都沒有了。」

則有些像「電子兒童」了,因為他們的空閒時間大都被電子遊戲和網絡佔據了。

電子化、網絡化的娛樂方式強烈地吸引著孩子們。

三毛

他們的生活雖然也不缺少「樂趣」,但是這些樂趣卻是不自然、不健康的,就像不健康食品一樣,影響著他們身體和精神的成長。

在林清玄小的時候,周圍的一草一木都讓他非常感興趣。

觀察一棵銀合歡樹,林清玄能用上一周時間,細心觀察,充分顯示出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失去自然,讓孩子們失去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好奇的孩子

如果一個人沒有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他會像保護自己生命一樣保護自己生存的地球家園嗎?

如果整個社會的人都對大自然漠不關心,那麼孩子們未來會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在一個沒有乾淨的水源、潔淨的空氣,放心的食物,清潔的能源的世界,孩子們可以真正的幸福快樂嗎?

對大自然的探索

林清玄的這句話也是他對現在兒童的擔心:

「我最擔心的是,在我認識的兒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大自然的敏感,有的甚至沒有好好的看過天色,更不要說是流星了」。

現在如果我看見流星,我想許的願望是:「孩子們,抬頭看看那一顆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相關焦點

  • 林清玄: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處
    2019年1月23日,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終年65歲。「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這是林清玄先生的最後一條微博。林清玄被譽為「當代散文八作家」之一,作品曾多次被選入語文課本。
  • 流星如雨,不去看的要明年了
    時間過得真快,太陽要落山了,天黑前再走兩步。 天旋地轉,實在看不清那個是流星那顆是隕石(喬文杰作品)。流星們,快下來吧,有紅紗巾接住你們(Lily作品)。那是草根英雄秘會令狐衝的山頭,一時轟轟烈烈,一瞬間又煙消雲散。半夜, 四周看了一下我們的營地,怎樣變得空空如也?我突然就想起了那個五霸崗。原來冷得受不了,20幾個人全部消失了。再抬頭看看升得老高的三顆亮星,拿出望遠鏡相機一拍,獵戶正和馬頭在天上約會呢。
  • 林清玄去世:一杯濁酒送清歡
    ,上面寫道:「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在登記戶口時,「沒想到工作人員說,還是用『玄』字吧,當時他正在看一本名叫《清玄道長》的書。」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窮吃不飽飯。那時,對於林清玄來說,幸福很簡單,就是能連喝三瓶汽水,然後打出嗝。
  • 當12星座看見流星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呢?
    應該有很多人都很希望能夠有機會看見一回流星吧?那是下落的隕石也好,是逝去的生命也好,大家都願意對那一顆閃亮又璀璨的小玩意兒投以自身的一種信仰,都說看到流星許下願望就會實現,那麼在流星飛過的那一瞬,你心裡想的是什麼呢?想要拍下來給朋友看?想要發一條朋友圈炫耀?想要打電話給心愛的人分享喜悅?還是想要安安靜靜許一個願望?那麼那個願望又是關於什麼呢?
  • 林清玄與世長辭,以悟道的心在塵世離開,生或死於他沒有意義
    他有著一顆沉靜的心,在這浮躁的社會中,能保持寧靜的自我是難能可貴的。他雖然不欠缺名聲,但他所有的並不是他追名逐利而來,是大家對他本身真心的欣賞。當年林清玄的再婚因他的盛名引起了軒然大波,「偽君子」的斥罵聲鋪天蓋地而來,而他沒有辯解、沒有憤怒,他選擇用沉默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他說:「時間才是評價一個作家作品好壞的最公正的法官。」
  • 一顆流星自有它來去的方向
    打開手機,屏幕上顯示:臺灣作家林清玄去世,享年65歲。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喜歡林清玄由來已久,前後買了好多他的散文作品,喜歡他富含哲理性、帶著禪意的散文,溫暖我孤獨的心靈。因為喜歡,所以關注。看到很多關於林清玄方面的介紹,知道他出生時,因為沒有哭,微笑著降臨人間,父親為他起名:林清怪,報戶口時,聽從工作人員的建議,起名為:林清玄。20歲出第一本書,30歲之前囊括臺灣所有文學大獎。不得不佩服林清玄真的是一位天才作家,好像就是為寫作而生。
  • 林清玄先生走好
    看他的書總會讓一顆躁動的心平靜下來。林清玄 圖片林清玄從小家裡就很貧困,家中有1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18個孩子,最後父親養大了三兄弟的所有包括林清玄在內的18個孩子,然後又自己親手蓋了18幢二層樓的房子,只是希望這18個孩子在能夠拿有所居。
  • 年少不識林清玄,讀懂已是中年人
    而林清玄的文章更多的是以小見大,從普普通通的小事裡,教會我們成長,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讀林清玄的文字,更是能讓一顆浮躁的心安寧下來,它仿佛有一股巨大的能量,能將讀者吸引進去。《凡事不如看淡》收錄林清玄62篇不同時期的經典代表作品。他教會我們,在不安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煩惱,才能讓內心回歸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時節。
  • 「蘇軾是一片星河,李白只是一顆流星」
    「蘇軾是一片星河,李白只是一顆流星」李白一直被冠以天才詩人,放置在體系之外,在雲端裡。
  • 劉慈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孩子該有獸性嗎?
    我們教育孩子們要文明,友愛,為他人著想。而同時,暴力,自私,不友好的孩子們,被標榜為壞孩子,被老師訓斥,被小朋友孤立,甚至被自己的親生父母唾棄。我們時常聽父母教育小孩:」被人欺負了要用腦子去報復,傻不拉幾打人家,還讓老師看見,笨死了你!」
  • 你上一次陪孩子看星星,是什麼時候?
    每當夜幕降臨,一群孩子坐在屋外看星星、月亮、銀河、飛機。孩子的快樂總是這麼簡單,偶爾看到一顆流星,便高興得跳起來。但如今,越來越少的孩子享受到這種星空下的童趣。一方面,更多人遷往城市,燈火通明下難以望見星光。
  • 思念一顆流星
    奇妙今天才知道多年前划過的流星,
  • 人間最美是清歡(憶林清玄)
    上高中那會,最喜歡《讀者》與《青年文摘》,裡面很多小散文和故事像一道道心靈雞湯,點綴著平凡瑣碎的生活。其中就有林清玄,當時真對她的文筆挺喜歡的,雅而不貴,俗而不乏,和風細雨似的文字不知不覺就熨平了塵世浮躁的心靈。
  • 擁抱一顆流星
    多年以後,勇仰躺在吉普車內,透過天窗注視著夜空,依然會想起7歲的自己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與父親並肩躺在草地上第一次目睹流星的那個遙遠的夜晚。那時他還不知道流星是什麼,只是在野外露營的帳篷外仰望星空時發現似乎有幾顆星星眨了眨眼後拖著長長的尾巴墜落了下來。父親從包裡翻出手電筒,在午夜十二點的月光下翻開隨身帶著的筆紙寫下「流星」兩個字,並向他解釋。
  • 林清玄:蟑螂是福報,應該讓它自由生長
    不知你可否看過林清玄寫的蟑螂與福報,我覺得你應該沒看過,倘若你真看過,現在想起來必定是不自禁的笑出聲來。你若是沒看過,那我勸你一定要去翻來看看,因為這世上能寫出這般趣味的人當真是少數。這個,林清玄辦到了,原因竟然只是認為蚊蟲蟑螂是業的呈現,便是免了對蟲蚊蟑螂的生殺權,讓其自由繁衍生長。林作家養蟑螂可真的是動了慈悲之心,這話怎麼講呢?讓其自由繁衍還因為它們的失去悲傷。聽罷你也許會想,這林作家也太可愛了吧,要是放在我們面前,我們那可是高舉鞋託,等著它們靠近就活活拍死,把吃過奶的力氣都全盡使了出來。
  • ---林清玄
    後來,小林的同學告訴小林,正是那本《林清玄散文》,支撐了病床上的他度過那苦不堪言的醫院生涯,特別是書中的一句話讓小林的這位同學終身收益:「我堅信那些病痛,也是我生命的一種寶貴財富」。林清玄的文字對於少年們來說,確實是有魅力的。
  • 趕快快來做一個小調查,馬上看出父母對您的期望值有多大!
    作為父母,你們的教育更傾向於哪兒呢? 1.兒女的學業成就 2.兒女的道德素養 3.兒女的自由快樂 下面大家先看看網上各位父母的評論:第一位家長說:道德素質當然是第一位,自由快樂第二,最後才是學業。然而馬上有家長反駁,認為三個都不是重要的. 如 重要的是知識,而不是學業成就。
  • 不容錯過的夏季觀星指南:帶孩子去認星座,看銀河!
    高樓大廈遮住了天空,空調把人們禁錮在房子裡,手機和電腦取代了老人口中的各種傳說和故事,我們有多久沒抬頭看看天空了呢?又有多久沒有和家人好好聊天了呢?吃完飯,洗完澡,收拾好自己,住在院子裡的大人孩子就出來天井裡乘涼了。 大人躺在躺椅上,孩子或者坐在凳子上,或者半趴在蓆子上,纏著大人講那些故事,講的最多的就是關於星星的故事了。 吃著被漂涼的西瓜,聽著大人的故事,慢慢地我們就認識了天上的星星:那是北鬥七星,那是北極星,那是……還沒等我認全,老房子就拆了,再也沒有天井了。到後來,城市裡的燈光越來越亮,天空越來越狹窄,最後我早已經忘記了北極星的方向。
  • 林清玄在杭州演講時,浙大女生居然送他1瓶西湖的水,是何用意?
    林清玄在杭州演講的時候,浙大的一個女生盛雯雯送了他一份特別的禮物——蘇堤、白堤的泥土和西湖的水,裝在一個小瓶子裡,並附上一封信。信裡說:因為她看到林清玄在書裡寫道「每次離家遠行,母親總要我帶上一個小瓶子——裝著家鄉水土的小瓶子。」於是,這個女生突然有一個很美好的願望——希望林先生離開內地回臺灣時帶上一瓶杭州本地的水土。
  • 王勃傳: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流星
    人生,如夜晚所望見的星星,多數人日復一日的度過,如浩瀚銀河裡的一顆微星,長久而少有變動;但也有人如流星一樣,一剎那劃亮天際,沛王李賢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則天的次子,在當時僅僅是一個半大孩子,遇上同樣年紀輕輕的王勃,兩人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玩伴,關係非同尋常。有一天,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也就是後來的唐中宗李顯)鬥雞,或許是出於少年心性,王勃心血來潮,作了一篇文採斐然的《檄英王雞文》,意在聲討英王的鬥雞,為沛王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