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媒體十大事件

2020-11-21 南方新聞網

  又是一載歲月的輪迴,又是一年光陰的周而復始。春夏輪迴中,2005年正漸漸遠去,持續的暖冬,讓時令上的冬天總是來得特別晚——據說連續數天氣溫在10度以下才表示進入了冬季——而與之相比,這一年裡的中國媒體,卻經歷著罕見的嚴冬和「寒夏」,風霜雨雪間,媒體內的氣溫基本是在零度上下徘徊。

  所以,當我如過去年終歲尾一樣再次在鍵盤前敲擊下「中國媒體十大事件」時,也不禁感到了一絲寒意。還是那句話,該文只是意在以我個人的視角記錄媒體的變遷,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1、《新京報》不再「負責報導一切」

  還未及等到兩周歲生日,《新京報》報徽下面的這句口號就消失了,這就是天下徹底太平的標誌嗎?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只有那6個飄落在風中的文字才清楚其中的寂寞與空靈。

  從2003年11月11日至今,「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的《新京報》屢遭坎坷:創刊前即被打壓、出刊後高層人事變遷、再到今天連報紙的宣傳口號都莫名其妙消失,是「槍打出頭鳥」的中國傳統慣性使然,還是中國媒體的水實在深不可測,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不管怎樣,今天的《新京報》表面看起來似乎風採依舊,用著與《人民日報》同質的新聞紙,內容質量亦與紙張質量一樣一塵不染,在北京知識圈內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對河北定州暴力事件的報導直接引發當地官場地震,該報導也成為中國媒體2005年履行輿論監督職能為數不多的亮點。

  只是前路漫漫,要想從過去兩載的遭遇去勾勒《新京報》的未來,簡直難於上青天。

  2、「《南方周末》墮落了」

  說這話的不是我,而是方舟子。方得出這個結論的來由源自《南方周末》刊發的《于建嶸PK方舟子》,認為該文刪減了他自己很重要的表達語句。其中是非曲直暫且不論,讓人意外的是,《南方周末》開始出手反擊,負責報導的記者和編輯在網上「解釋」前因後果——一場本是報導對象之間的言語紛爭變成了三方大戰,在細枝末節的計較之間,無形中把自己捲入了無趣的是非漩渦。

  其實,南方周末的反擊不只這一次,其上級單位南方報業集團發表的一則「嚴正聲明」也使人感到訝異。除表明「集體辭職」為子虛烏有外,還將兩年前流傳的廣告風波扯了進來,老百姓看的只是熱鬧,這下好了,所有的「汙水」打包出現,到底是不是汙水,實在考驗大家的判斷力。

  3、低俗的CCTV

  高雅和低俗的標準,似乎總要被自以為「高雅」的人所掌控,並進而批判他人的「低俗」。CCTV就是這樣一個自以為是的龐然大物,生活在它蔭翳之下的人們自然不會放過任何恥笑他人「低俗」的機會,尤其是看到別人在某一方面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自己時,恥笑往往就成了攻擊,甚至帶著高級大棒張牙舞爪欲除之而後快。

  沒錯,我說的「超級女聲」火暴中國後CCTV和他的員工們的態度:先是低俗說,組織專家炮轟,在新聞節目中有意識地打壓,甚至連「焦點訪談」也加入進這場大合唱中,矛頭一致指向「低俗」。如果說把宣傳機器利用到這裡就此打住,那還好說,小崔也好,李詠也罷,包括那個裝腔作勢的「老畢」,都不值拿太多筆墨來說事。只是到了奧運吉祥物發布晚會上,CCTV這次集體展示了他們的素質。當朱軍在那邊高呼「以博大的胸懷迎接2008」的時候,CCTV卻利用「先進的技術」將被奧組委請到現場的5位超女「屏蔽」,所用招數已遠非高雅與否層面的問題。

  指望一群自以為是的人在臺上玩著弱智遊戲來代表國家電視臺形象,實在可笑之至,看來,何時成立個國家電視二臺的建議的確很有必要考慮一下了。

  4、一批報紙安靜死去

  如果說去年是報紙新生年——有那麼多報紙選擇在2004誕生——那麼今年幾乎成為中國報紙的消亡年,從南到北,多家報紙在2005年徹底告別舞臺。

  《新周報》,2004年即休刊,而它徹底倒掉是今年3月15日。

  《巷報》,號稱中國第一份社區報,它的誕生曾攪動了一團死水的長春報業市場,在支撐了1年後,卻無奈資金不足草草收場。

  《球報》,曾經的中國三大體育報紙之一,8月1日也走完了17年的旅程,宣布停刊。都說老戰士不會死去,球報的精神卻已如它的軀體一樣被人徹底遺忘。

  《南方體育》,8月30日走完最後一程,一群滿懷新聞理想之夢的年輕人,隨之雨打風吹去。

  《深圳法制報》,11月5日突然停刊,原因是「報業結構調整需要」,但其生前頻頻繁發表揭露陰暗面的文章還是令人對其死因莫衷一是。

  ……

  蒼涼的場景,落寞的數字,在其背後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如果是無情的市場規律成就今天的頹勢,那只能抱怨命運的不公,但如果是因某種不便言說的理由導致悽悽慘慘戚戚,我們只能無言。

  5、傳媒人辭職潮沸反盈天人員流動行行如此,按說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喜歡用文字說話的人,卻常常成為關注的對象,尤其是當他們就此事又是寫公開博客又是發公開信的時候,就成了一種特殊的現象。

  動靜鬧的比較大的有人來自兩家單位:《經濟觀察報》和《南風窗》,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許知遠了,很多對經濟觀察報青睞的讀者相信都讀過他的大作,對其推崇備至的粉絲更是數不勝數,所以聽到他辭職的消息第一反映就是震驚,繼而從其個人自述中得知了「前因後果」。南風窗那邊的行動被稱為「集體出走」,張良、陳初越、袁衛東、章敬平,據稱是因為內部原因而離開。

  除了這兩家外,還在網上見到了令狐磊致《新周刊》的公開信,相比較而言,更多的是對原東家的感謝和禮貌。

  還有一個人的離職比較特別,中國青年報的李方,雖然默默無聲,但卻尤其令人感嘆。

  6、《北京青年報》高層被拘

  「2005年對於《北京青年報》來說,無疑是一個多舛之年。」

  這是一家媒體報導中的導語原文,其意在指出「收入結構不合理導致收入銳減,上市公司北青傳媒亦遭遇『滑鐵盧』」。媒體產業化之後,經濟問題往往就成為擺在桌面上的問題,可能會成為遭到整治的理由,也可能真的是作繭自縛,前者有南方那家報紙的前車之鑑,後者北京青年報即是一面鏡子。

  從傳媒人到可能的階下囚,其中轉折實在值得三思。

  7、《中國青年報》李大同「一劍封喉」

  如果在中央級媒體裡評出個最客觀公正敢為底層鼓與呼的什麼獎來,那就非中國青年報莫屬。這份我從高中時即開始閱讀的報紙,走到今天才更多地了解了辦報人其中的艱難。

  李大同的一封公開信,再次將中青報人的職業精神一覽無餘。不媚上,不做表面文章,使得早已揚名海內外的冰點報導和時評,成為這份報紙的王牌欄目。而對王牌欄目的管理,其實也正是經營一份報紙的「藝術」所在,如何做到圓滿又不失風骨,這才是真正的經營之道。

  8、《足球》PK《體壇周報》

  沒有了南方體育和球報,中國體育紙媒僅有的兩員大將開始掐架了。不是說他們犯賤,而是這種火藥味十足的公開叫陣可能在其他媒體絕無僅有,實屬罕見。

  10月7日,足球報主編劉曉新在頭版撰文,公開質問體壇周報,目標直指《體壇周報》10月5日A8版、關於前陝西國力總經理、現西藏惠通陸華俱樂部總經理王珀的報導,認為是在「混淆是非」,其後在新浪網的聊天中,劉曉新還忠告對手:做人要厚道。

  看到足球報被報導對象推上被告席,體壇周報做出了不尋常的行動,在當天的報紙中為原告叫屈,這種行為從法律上來說如果尊重事實固然沒錯,但在虛虛實實的足球和體育媒體圈中,真實往往要經過揭開幾道包裹後才能得以清晰,所以外人看來,體壇此舉無異於幸災樂禍之餘,還在對方身上插了一把刀子。

  不過所句實在的,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願意看專業體育媒體了,內部的公開較量除了徒增一道風景外,只是更暴露了新聞人的職業素質之低,僅此而已。

  9、溫衝:斷指之痛

  2005年,對於南方都市報記者溫衝來說,大概是刻骨銘心的。5月18日中午,他在廣東省中山市的住所被一伙人闖入,遭遇毒打後,居然被砍斷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斷指事件由此引起軒然大波,由於其先後報導過香港《「新義安」黑幫案》、《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遭毒打》等事件,對其遭遇是是非非自然是傳言不斷。

  6月初,新華社的報導為此做了「蓋棺定論」,大意是:溫衝的女友因感情問題僱用七名歹徒,闖進寓所,砍掉了溫衝的兩根手指,警方指出,這是一宗普通的刑事案件,與被害人記者身份及其報導工作沒有關係。由此,坊間又開始了對溫衝的冷嘲熱諷,澄清或否認成為他和其前女友分別要做的工作。

  事實到底如何,至今不得而知,但這一年,溫衝一定難以忘懷。

  10、湖南衛視一枝獨秀,地方衛視紛紛「中國」

  雖然我也不喜歡李湘那種嬌媚的聲音,更對所謂的金鷹之星、「美麗中學生」等拿孩子選秀的節目不太感冒,但不可否認的是,湖南衛視的2005賺了個盆滿缽滿,更成為討厭CCTV的人們可以聊以寬慰的一個存在。

  「超級女聲」、「大長今」,這些都足以成為2005年描述中國娛樂市場的關鍵詞之一二,而對我個人來說,也是第一次完整地看一部韓劇,第一次算是比較投入地關注一檔娛樂節目。記得國慶去西北時,那個我們包車的那個年輕司機司機還告訴我,他也喜歡看超級女聲,而且還給周筆暢投了票。一個節目,火暴到東西南北都為之牽掛的程度,一枝獨秀的湖南衛視2005的確可以用「成功」兩個字來評價了。

  與湖南衛視恰到好處地演繹了「快樂中國」的概念相比,其他地方衛視紛紛玩起了「XX中國」的遊戲,比如重慶衛視的「麻辣中國」、吉林衛視的「幽默中國」,好象還有某個衛視的「情感中國」等等不一而足,實在讓人大跌眼鏡,難道大家就不能把眼光放寬一點、再寬一點嗎?

  除了上述事件之外,還有一些事情值得關注,包括外交學院教師接受採訪要收費、南昌晚報弄錯任長霞照片、河南商報停刊後又復刊等等。

  熱鬧的還在熱鬧著,而所有的事情都必將遠去,下一個年度,一切又將重新開始,如此往復。只是,當我們回望過去的時候,總還是會發現點什麼,或者有了新的感悟吧。

  這是我寫「中國媒體10大事件」的第五個年頭,其間經歷了數個城市以及工作單位的轉變,希望將這些根據自己主觀的觀點得出記憶,如同那些逝去的年華一樣,可以成為我們大家共同的珍藏。(曉德)

(編輯:小康)

相關焦點

  • 2005十大噁心中國事件
    2005年3月28日,被佘祥林「殺害」達11年之久的妻子張在玉突然現身,當地公檢法機關全體震動。3月29日,消息上報到荊門市。市中級法院立即召開相關部門緊急會議,討論以何種方式改正這個錯誤。會上爭論激烈,關於各種方式及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討論,持續了3天3夜。消息很快被湖北當地媒體報導,並通過網際網路傳遍全國,近200家媒體記者趕赴現場。
  • 2005年: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松花江流域圖解觸目驚心的汙染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一車間發生爆炸。2005年11月21日,哈爾濱市政府向社會發布公告稱全市停水4天,「要對市政供水管網進行檢修」。此後市民懷疑停水與地震有關出現搶購。同年11月22日,哈爾濱市政府連續發布2個公告,證實上遊化工廠爆炸導致了松花江水汙染,動員居民儲水。同年11月23日,國家環保總局向媒體通報,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 年終盤點:2005年國際十大恐怖事件
    自「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反恐就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但令人遺憾的是,恐怖襲擊事件並沒有逐年減少,每一次的爆炸都讓世人感到震驚、憤怒、痛苦。臨近歲末,我們選取了2005年十件影響較大的恐怖襲擊事件,希望人們在回顧這些事件的同時,能夠有所思考。
  • 「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評選結果公布
    人民網北京6月2日電(譚琳 ) 「六一」來臨前夕,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和全國律協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公布了 「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這一結果是在對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間發生的兒童保護事件、政策等進行系統梳理,經未成年人保護專家評選後最終確定。
  • 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2月16日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等入選。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2008年國內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中國天氣網
    >活動進程:12月1日,由評審專家組初選出的國內18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12月1日-27日,公眾可通過網絡、簡訊等多種方式投票12月28日,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公布十大國內國際天氣氣候事件網絡支持: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 中國天氣網:www.weather.com.cn
  • 2015年中國十大健康新聞出爐 「殭屍肉」事件入選
    近日,由健康時報社、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北京大學醫學部健康傳播與醫學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八屆健康中國(2015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醫藥健康產業:跨界與轉型」。
  • 2020中國科幻十大事件
    前幾天,我們組織了一個年度十大事件的投票活動,一共收到超過650份問卷。這篇總結從票數靠前的選項裡遴選出十項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陳述和解讀。沿襲前幾年的體例,每項事件還附上關鍵詞和相關事件,以點帶面,方便讀者全面把握中國科幻的發展趨勢。除第一條外,其餘均按事件發生時間排序。
  • ...界發生了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以下是美國媒體評出的2012年度十大...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2012年裡,科學界發生了許多重大新聞事件,以下是美國媒體評出的2012年度十大最佳科學新聞圖片:  10、挖掘發現「吸血鬼」骨骼
  • 中國氣象局盤點2005全年天氣情況 颱風影響最大
    昨天,中國氣象局發布了上個月和去年全年的天氣匯總情況。  全年天氣同期之「最」  2005年四季的天氣與近幾十年來比較,不是偏高就是偏低,像坐了過山車。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王邦中說,2005年全年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其中,2005年夏季全國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而秋季全國平均氣溫也為1951年以來歷史上第二高,其中,浙江、北京等8省(市、區)秋季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而到了12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持續走低,其中上中旬全國平均氣溫為1986年以來同期的最低值。
  •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殭屍墜龍吸血鬼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殭屍墜龍吸血鬼  6、林家宅37號神秘事件之謎  1956年武寧路發生一起滅門血案。林家宅37號後來改建成了所謂的2萬戶房子就是工人新村,但是事件卻成為轟動中國的靈異事件,也沒有就此結束。 後來,才知道原來林家宅主人也是一貫道護法,並且看起來三十多歲房主葉先國至少已經七十多歲了,並且越長越年輕。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2中國公眾參與環保十大事件"在京發布
    正義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林平)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於11日舉行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13》發布會,對外公布「2012中國公眾參與環保十大事件」。「公民環境數據自測運動」、「大型工程項目的環境汙染引發的『鄰避效應』」、「讓候鳥飛」、「環評機構弄虛作假遭環保組織強烈質疑」等事件位列其中。
  • 哈爾濱貓臉老太真相曝光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
    哈爾濱貓臉老太真相曝光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時間:2016-05-31 22:55   來源:伊秀女性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意想不到!哈爾濱貓臉老太真相曝光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 哈爾濱貓臉老太與北京375路公交車、故宮靈異事件同被列為中國十大靈異事件之一。哈爾濱貓臉老太借黑貓詐屍還魂,布下死亡咀咒拷問人心。
  • 歷史上的今天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蘇丹紅事件
    歷史上的今天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蘇丹紅事件 2013-09-02 16:4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結果公布
    活動組成:1、商戰名家排行榜之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2、2006中國十大營銷專家頒獎盛典3、第5屆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主題:2007營銷新趨勢發布評選理念:與其他各類排行有所不同,《商戰名家排行榜》中國十大營銷專家評選的核心理念是:最適合評估專家聲譽的是培訓機構及企業,而不是受訓者,也不是媒體。培訓機構及企業採購課程決策人士對於專家品質的感同身受,才是最具價值的評語。
  • 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出爐,多個新詞與疫情相關
    作為「漢語盤點2020」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新詞語依次是:復工復產、新冠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方艙醫院、健康碼、數字人民幣、服貿會、雙循環、天問一號、無接觸配送。
  •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新聞...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評選活動的推出就是為了追尋中國光學領域的那些高「光」時刻,那些讓我們感動、自豪、永遠銘記的時刻。 Light10評選活動自2019年推出以來,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在學術界和期刊出版界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 電影《雙魚玉佩》瞄準「中國十大靈異事件之首」
    「雙魚玉佩」在民間頗有知名度,有著「中國十大靈異事件之首」的稱號。在眾說紛紜的雙魚玉佩傳說中,邪惡力量附著的神秘玉器可將物品時空轉移一說最為引人注目。傳聞研究人員在實驗室裡初次發現雙魚玉佩靈異的功能,是在用一條魚做實驗的時候,玉佩突然啟動,一條完全相同的魚被複製出來,此後大量的鏡像人出現在了羅布泊的神秘地帶。
  • 聚焦科協十大事件 ▎建設中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新聞—科學網
    經社會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中國科協面向社會發布了「2019年度科協十大事件」。 圍繞「2019年科協十大事件」,採寫「聚焦科協十大事件」系列文章,解讀2019年中國科協的重要事件全面體現中國科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正創新、服務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的切實行動,忠實呈現奮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