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出爐,多個新詞與疫情相關

2021-01-18 北晚新視覺網

作為「漢語盤點2020」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新詞語依次是:復工復產、新冠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方艙醫院、健康碼、數字人民幣、服貿會、雙循環、天問一號、無接觸配送。十大新詞中,復工復產、無症狀感染者等多個新詞均與疫情密切相關。

新詞語記錄生活新變化、社會經濟新發展,串連著2020年人們共同經歷的點點滴滴。

2020年是舉國同心、守望相助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武漢16家方艙醫院臨時組建並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收治難」問題。當下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持續存在,進一步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篩查力度至關重要。伴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小小的健康碼發揮重要作用,大大提升社區防疫的精準度和效率。

2020年是直面挑戰、化危為機的一年。隨著疫情防控局勢平穩,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為保障用戶和騎手安全、滿足民眾基本生活需求,各物流、外賣平臺陸續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智能取餐櫃、無接觸配送軟體、無人配送機器人順勢而起,為相關市場帶來無限可能。為推動經濟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應時而生。金秋時節,一場以文化、科技、金融、貿易等為引領的硬核服貿會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提振了全球經濟發展信心。

2020年,我國創新與開拓的步伐並未停止。數字人民幣開拓經濟發展新賽道,全國6700多個試點場景落地,覆蓋生活繳費、交通出行、購物消費等多領域。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結合後期人工確認獲得的。語料來源於2020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9份主流報紙的文章、20家電臺和電視臺的節目、4家門戶網站的新聞,數據規模近19億字次,代表了中國主流媒體的關注焦點和語言特點。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任敏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2013年度十大新詞語出爐 「中國大媽」「土豪」入選
    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製圖  「中國大媽」躋身去年十大新詞  教育部、國家語委昨日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國家語委29日在京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央八項規定」「稜鏡門」「H7N9」「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碟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等獲評年度十大新詞語。
  • 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2月16日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等入選。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新詞語一年誕生396條 三成新詞生命力僅一年
    「躲貓貓」、「萌」、「烎」、「秒殺」……2009年,漢語世界中又誕生了396條新詞語。國家語委昨日發布200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396條新詞語是從去年全年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聞出現的10億多字次的語料中找到的。
  • 2020年十大熱詞出爐:打工人、雙節棍等趣味新詞上榜
    2020年十大熱詞出爐:打工人、雙節棍等趣味新詞上榜 來源:站長之家 • 2020-11-10 14:36:50 近日,
  • 我們,在年度熱詞裡
    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劉中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年度熱詞是對現實生活的映射與總結。首屆年度熱詞誕生在何時?今年的年度熱詞還有哪些?它們的現實意義是什麼?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2020熱搜詞離不開「疫情」「漢語盤點2020」揭曉儀式上,2020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陸續發布。
  • 「穩」當選年度熱字!《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發布,還有...
    今天(2日)上午,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公布了2019年的熱字、熱詞以及新詞語、流行語,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15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現場根據報告,「穩」和「我和我的祖國」當選年度國內字、詞,「難」和「貿易摩擦」當選年度國際字、詞。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發布 盡現時代民生民情
    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投票量達數十萬。最終,「奮」「改革開放四十年」「退」「貿易摩擦」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推薦和投票點擊量達2億次。最終,「享」「初心」「智」「人類命運共同體」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揭曉儀式由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王守常、閻崇年為活動潑墨題字。
  • 字詞裡的年度記憶_第A03版:要聞_2020年12月17日_大連日報數字報...
    新華社記者史競男    有哪些字詞,能勾畫你我共同的2020回憶?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主辦的「漢語盤點2020」活動,陸續發布了「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年度十大流行語」「年度十大新詞語」。這些由專家、網民和大數據選出的年度詞語,記錄下這一年的社會熱點,也於字裡行間留下國家發展和時代變遷的草蛇灰線。
  • 「民」當選2020年度國內字,「脫貧攻堅」當選年度國內詞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2020年的中國,舉國同心,守望相助。全國抗疫,眾志成城,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美逆行,挺身而出,勇擔使命守護人民安康。全民行動,佩戴口罩,減少外出保護公共健康。隔離防疫,科技助力,健康碼實現人員流動管理,雲端服務保持社交距離。脫貧攻堅,千年夢想今得償;民安邦固,冬日漸去春將至。2020年的世界,風雲多變,危機不斷。
  • 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出爐,你說過哪些?
    北京語言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發布「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十九大」、「新時代」、「共享」、「雄安新區」等年度熱詞上榜。  據悉,「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結合人工後期處理提取、篩選而獲得。語料來源包括國內15家報紙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底的全部文本。
  • 2018年「十大新詞語」發布 你知道幾個?
    作為「漢語盤點2018」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十大新詞語是:進博會、直播答題、信聯、政治站位、限競房、消費降級、中國農民豐收節、貿易霸凌、大數據殺熟、冰屏。
  • 英語點津2009年度十大新詞
    除了背景深厚的習語典故,更有「雞仔文學」、「啃老族」、「馬甲」等新鮮出爐的雙語表達。因為學習英語也要緊跟時代,我們學習的資源也要不斷更新。這裡,英語點津精選出了2009年讀者瀏覽量最高、流行度最廣的十個新詞。它們所涉及的範圍包括網絡、環保、休閒方式以及社會現象等各個領域,希望能對大家update英文詞彙有所幫助。
  • 2014年「法」字當選年度漢字 「反腐」為年度國內詞
    12月19日,2014年度漢字出爐,「法」字在7000多條網友推薦詞中脫穎而出,榮膺中國年度漢字,「反腐」為年度國內詞,「失」和「馬航」為國際字和國際詞。 此外,「依法治國」也成為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榜首詞。
  •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來看看哪個是你最常用的?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4日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網絡用語的語言特色鮮明,是網民抒發情感、表達態度的獨特方式,線上線下流行度都很高。
  • 各國推出年度詞中的2020:疫情相關詞彙佔據熱門榜
    各國推出202年度詞,疫情相關詞彙佔據熱門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2月5日消息,面對即將結束的2020年,用什麼詞來形容最合適?《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其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詞榜上有名。
  • 「歪果仁」的年度字說了一件事
    但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防抗,終可消滅疫情。日本:密12月14日,日本揭曉2020年度漢字,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字包攬前三位。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範當天在寺裡揮毫寫下一個碩大的「密」。這一漢字位居年度漢字首位,指密閉環境、人員密集場所和密切接觸。
  • 2017年度流行詞發布了,幾年前熱過的詞你還記得嗎?
    12月21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網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7」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現場揭曉了2017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並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組圖]
    中國網訊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為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