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探測器發回照片,67P彗星表面細節曝光,曾有物體伴飛

2021-01-13 猩猩科學頻道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說到彗星,其實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哈雷彗星」,畢竟這是一個比較知名的周期性彗星,每隔76-79年就會回歸一次,當它回歸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巨大的彗尾。由於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所以我們對它較熟悉。其實,在宇宙中,彗星的數量非常多,除了哈雷彗星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彗星,目前我們人類也發射了探測器對一顆名為「67P」的彗星進行了抵近觀測。

「67P」彗星

和哈雷彗星相比,「67P」彗星的知名度低得多。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67P」彗星是在1969年被發現的,其全稱是「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簡稱「67P」。和著名的哈雷彗星一樣,「67P」彗星也是一顆周期性彗星,其軌道周期為6.44年,即大約每隔6.44年就會環繞回歸一次。

曾經,我們只能遠遠地遙望這些遠在天邊的彗星,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在2004年3月發射了一個名為「羅塞塔」的彗星探測器前往這顆「67P」彗星,對其抵近觀測。今年近十年的長途跋涉,終於在2014年抵達「67P」彗星軌道,整個飛行旅途預計達到71億公裡。這個「羅塞塔」探測器還向67P彗星表面釋放了一個名為「菲萊」的著陸器,這是我們人類首次在彗星表面實施軟著陸。最後,這個「羅塞塔」探測器在2016年9月30日撞向了67P彗星,結束了長達12年的使命。

從時間來看,這個探測器已經「作古」很多年,但是它所發回的數據較多,並不是隨著探測器使命的結束,我們對這顆彗星的認識也隨之結束。相反,科學家在分析這些數據時,看到了很多關於彗星的景象。

「67P」彗星在變色

據2020年2月8日的一則科學報告,探測器所發回的數據顯示,67P彗星的表面在慢慢改變顏色,從紅色變成了藍色,然後再從藍色變回紅色。彗星的話題,我們看到不少,當這些彗星回歸時,我們也可以遙遠地看到它們巨大的彗尾,但是其表面的細節,我們是很難看得到的。這個探測器的到來,將彗星表面的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

這一顆彗星的表面之所以會出現變色的現象,科學家認為,當這顆彗星飛過繞太陽公轉的邊界(稱為霜凍線)時,彗星表面的揮發性冰物質就會轉化為氣態,散入太空中。當彗星表面沾滿微紅色塵埃的揮發性冰物質揮發到太空中以後,彗星表面下那些較清潔的冰物質就會暴露出來,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其表面下的藍色。

由於這些彗星是周期性飛行,所以它們會靠近太陽,當然也會遠離太陽。所以當它們離太陽越近時,揮發效果越明顯,可以暴露出更加原始的藍色表面。當它們遠離太陽以後,又會變成紅色。因為遠離太陽以後,熱量減少,這些揮發性物質會再次凝固,而這些揮發性物質在凝固時會與那些宇宙塵埃結合,變成了紅色的表面。

「67P」彗星曾經有物體「伴飛」

同樣是在處理「羅塞塔」探測器拍攝到的畫面時,研究員Jacint Roger使用這些圖像製作了一個GIF圖片,看到了這一顆彗星旁邊有一個伴飛的物體。當然,最後的研究表明,這個伴飛的物體天然物體,並不是什麼神秘的飛行物。

當時這些圖像是探測器在2015年8月拍攝的,剛剛好是67P彗星飛抵近日點數月以後,所以在拍到這些畫面時,彗星離太陽的距離相對較近,也就意味著彗星受到的熱量也會較多。最後彗星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在升華時,除了釋放了大量的揮發性物質及塵埃物質以外,還會有一項碎片會從彗星表面「蹦」出來。而這一個伴飛的物體,就是一塊從彗星表面「蹦」出來的碎片。

研究員將這一顆「蹦」出來的碎片命名為「Churymoon」。當時這塊碎片「蹦」出來以後,並不是立馬就離開主彗星,而是在這顆彗星周圍伴飛。據歐洲航天局ESA的科學報告,研究人員確認了這顆碎片的飛行軌跡至少維持到2015年10月23日,最後這顆碎片離開了主彗星。這一點,看起來有點像我們地球與月球,因為有觀點認為,月球的形成與地球被撞擊有關,月球可能是地球被撞到後「蹦」出的一大塊碎片,而這塊碎片就成為了陪伴地球的月球。

相關焦點

  • 67P彗星隱藏什麼秘密?探測器傳回照片,發現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2014年,一顆名為67P的彗星闖入太陽系,人類沒有錯過這次機會,在67P彗星飛入太陽系之前,人類已經整整等待了10年,並且提前建好了用來探測這顆彗星的探測器--「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 在羅塞塔任務期間,彗星67P反覆改變顏色
    簡介:彗星會根據其軌道位置改變顏色。接近太陽時,彗星的巖石核變得更藍,但隨著其離開而變紅。這項新研究者將這種光譜變異性與彗星表面及其附近區域的水冰量相關聯。這是羅塞塔探測器於2015年7月7日觀測到的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影像,其彗發明亮且清晰。
  • 原創丨紀念逝去的「羅塞塔」號探測器
    它萬裡獨行的樂章即將終結,但要用華麗的音節作為結束:在漫長的航天任務之後,「羅塞塔」號(Rosetta)彗星探測器按照歐洲空間局的指示,撞擊到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表面,並開動探測儀器,錄製自己墜向死亡的過程,傳回彗星表面的特寫鏡頭。
  • "羅塞塔"計劃:有史以來第一個降落在彗核上的人造探測器行動
    2015年6月至7月,67P彗星接近近日點時,「菲萊」曾短暫甦醒並與「羅塞塔」進行了短時間通信。據分析應該是「菲萊」的太陽能電池板獲得了足夠的電力才發生了此次通訊。"羅塞塔"和"菲萊"將持續發回數據,直至它們的電池耗盡,或者彗星噴出的碎片流給它們的敏感儀器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壞。
  • 歐洲探測器在4億公裡外對彗星進行拍照,拍到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在67P彗星飛入太陽系之前,人類已經整整等待了10年,並且提前建好了用來探測這顆彗星的探測器--「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在羅塞塔號探測器剛飛抵69P彗星附近軌道後,就對其進行高空拍攝任務,羅塞塔號拍攝很多67P彗星的高空角度的高清照片,在完成高空拍攝任務之後,羅塞塔號探測器還需要等待,等待一個時機釋放「菲萊」著陸器到67P彗星表面,對67P彗星展開近距離拍攝和探測,在等待了長達7個小時之後,「菲萊」著陸器成功登陸67P彗星表面,成功登陸之後立刻展開了對67P彗星表面的拍攝任務,這次任務也很順利
  • 67P彗星暗藏什麼秘密?歐洲探測器對其探測,竟發現神秘人形物體
    宇宙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其中彗星、隕石以及小行星都是非常危險的物體,因為它們在宇宙中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常常橫衝直撞,撞向其他的行星,不過對於宇宙來說,行星撞擊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 科學家確認探測器在彗星67P失聯的原因,在彗星上發生了什麼?
    歐洲航天局在2004年曾向彗星67P發射了羅塞塔號探測器,科學家認為這顆距離地球4億公裡的彗星上能找到太陽系的原始物質,直到2016年探測器才終於到達彗星67P,羅塞塔號向彗星表面投放登陸器「菲萊」不知什麼原因失聯,遺憾的是運行了20多天後羅塞塔號也墜毀在彗星表面,雖然探測器傳回許多彗星近距離的圖像
  • 彗星上究竟有什麼?或許只有人造衛星「羅塞塔」知道了
    2016年9月30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與其伴隨2年的研究對象、編號為67P的丘利莫夫-格拉西門彗星(以下簡稱「彗星」)相撞,以這種猛烈的方式結束了任務。撞擊前,「羅塞塔」向地球發回了一些不清楚的照片,這是它對空間科學事業的最後貢獻。
  • 終究曲終人散,這12年「羅塞塔」有什麼收穫
    歐空局將這個彗星探測器命名為羅塞塔,期望它通過對彗星的探測,破解太陽系形成之謎。此前,歐空局曾發射喬託探測器拜訪過哈雷彗星,獲取了約1500張哈雷彗星照片,了解到了哈雷彗星的形狀,估算出了它的形成時間和物質成分。
  • 史詩般的奇遇: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8大發現
    羅塞塔號謝幕之前不到一個月時,其高清攝像機發現「失蹤的」菲萊號著陸器卡在彗星67P上的一個黑暗裂縫裡9月30日19:19,一個機器人先鋒終於「塵歸塵,土歸土」了:歐洲航天局有計劃地安排羅塞塔號這顆首次探索彗星的探測器撞入彗星。羅塞塔號探測器於2004年3月發射升空,在太陽系中穿梭了10年之後,於2014年8月6日抵達彗星67P。
  • 「羅塞塔」:告訴你彗星的模樣? - 手機百度
    此前,這顆凝聚了人類最高智慧成果的探測器經歷了長達10年的星際旅行,在2014年8月飛抵目的地彗星67P/GC,並於11月12日發射了登陸器菲萊以對彗核的表面性質和周圍氣體進行更深入的分析。此次《科學》特刊發布的7項新的研究報告,它們對該彗星的形狀、組成和表面特徵等作了描述,彗星的神秘面紗正在被慢慢揭開。一、花費14億歐元值不值?
  • 4年前的9月2日,在彗星67P上神秘失蹤的菲萊著陸器被找到
    ,這個彗星就是被稱為67P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而這艘太空飛行器就是菲萊(Philae),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韭菜」,4年前的9月2日,菲萊的母船羅塞塔號終於找到了神秘失蹤的菲萊,20多天之後,由於電力耗盡,羅塞塔號也受控墜毀在彗星67P上。
  • 零距離接觸彗星,羅塞塔號探測器太空發現之旅
    燃料即將用盡,動力越來越弱,有些儀器幾乎停止工作......按計劃羅塞塔號將墜落在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表面,擁抱它追隨十二年的目標,飛向廣袤的宇宙。彗星,藏著太陽系起源的秘密1986年哈雷彗星飛掠地球,蘇聯、日本、歐洲空間局紛紛發射探測器追蹤。其中歐空局發射的喬託號(Giotto)探測器收穫最豐富,大量資料顯示彗星中藏著太陽系的秘密。
  • 67P彗星在繞太陽軌道運行時改變了顏色
    67P彗星在環繞我們的太陽系時改變了顏色,就像一條宇宙變色龍。得益於對「羅塞塔」號太空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的分析,一組歐洲科學家詳細描述了這顆彗星的彗核是如何從紅色變為藍色的,當時它與太陽的軌道很近,但在進入外層空間時又重新變成了紅色。
  • ——羅塞塔
    還有不到一個月,繞彗星67P運行的羅塞塔探測器就要結束其使命。9月2日,羅塞塔的高分辨相機拍攝的照片顯示,菲萊著陸器出現在彗星67P(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一個黑暗的裂縫中。
  • 彗星67P表面下的古代冰比棉花糖軟
    / 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也稱為67P彗星)時,它反彈了兩次,直到到達最終的靜止位置。現在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第二次反彈的位置,第二次反彈暴露了彗星表面下的奇怪冰。菲萊著陸器在2004年發射並於2014年到達彗星的羅塞塔(Rosetta)軌道飛行器上被運載到67P。當菲萊墜落到水面時,用於將其固定在適當位置的魚叉沒有開火,因此著陸器反彈了。都找到了第一次彈跳的位置和著陸器的最終休息地點,但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第二次彈跳發生在哪裡。
  • 與羅塞塔和菲萊一起,探索彗星變色的背後原因
    簡介:羅塞塔太空船發現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在靠近太陽的過程中顏色會發生變化,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溫度等原因導致該彗星越過一個邊界時,其表面的呈微紅色的冰會上升為氣體,露出藍色的較純淨的冰。而當彗星遠離太陽上,上升的微紅色氣體又會落回表面,使彗星呈現紅色。
  • 羅塞塔號:可以成為偶像的探測器,它的偶像是彗星
    看過《後會無期》電影或者預告片的人應該會記得這麼一句臺詞,對於許多人來說,浩瀚的星空會比光鮮的明星們更有吸引力。我的偶像是一顆探測器科學家從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討論彗星探測項目。在 1986 年哈雷彗星來臨時,曾有一群國際太空探測器被送去探測彗星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歐洲航天局非常成功的喬託號。
  • 「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結束12年太空徵程(圖)
    「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原標題:歐洲航天局:「羅塞塔」探測器成功撞向彗星 中新網9月30日電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ESA)30日稱,「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成功按計劃撞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結束了12年「追星」之旅。太空遊歷12年,羅塞塔探索器的生命進入倒計時,開始執行最輝煌的使命撞向彗星。
  • 「羅塞塔」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分子
    過去一年,「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已在67P/Churyumov Gerasimenko彗星的彗發中探測到多種氣體,包括水蒸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含有氮、硫、碳分子的氣體和某些稀有氣體。儘管科學家曾證明木星和土星上存在氧氣,但它從未在彗星上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