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認探測器在彗星67P失聯的原因,在彗星上發生了什麼?

2020-09-07 痴狂科學

歐洲航天局在2004年曾向彗星67P發射了羅塞塔號探測器,科學家認為這顆距離地球4億公裡的彗星上能找到太陽系的原始物質,直到2016年探測器才終於到達彗星67P,羅塞塔號向彗星表面投放登陸器「菲萊」不知什麼原因失聯,遺憾的是運行了20多天後羅塞塔號也墜毀在彗星表面,雖然探測器傳回許多彗星近距離的圖像,但關於探測器為什麼會墜毀的原因卻說法不一。

研究人員一直尋找登陸器「菲萊」失聯的地點,通過羅塞塔號傳回來的圖像中終於在彗星的一個角落裡發現了登陸器,如果正常登陸的話「菲萊」應該是依靠支架定在彗星表面,通過天線與空中的羅塞塔號進行信息傳遞,然而此時的「菲萊」正四腳朝天地卡在一處石頭縫裡,由於低估了登陸的惡劣環境才導致了登陸器沒有正常運行。

在從傳回的大量彗星圖像資料中,很快有人發現了在彗星上神秘出沒的不明飛行器,這是羅塞塔號在彗星67P上空環繞飛行時無意中拍到的,當飛到彗星67P較為明亮的沙漠區域時,一架奇怪的不明飛行物從探測器的下面迅速穿梭而過,羅塞塔號上高速錄像設備拍下這個短暫出現的不明物體,雖然這段圖像並沒有得到歐洲航天局的認可,但許多人認為羅塞塔號墜毀的真相可能是遭遇了外部的攻擊。

由於彗星67P是與太陽系同時期形成的流浪天體,科學家認為這顆彗星上有太陽系誕生的秘密,而且彗星的實際體積比在太空中看起來要大得多,科學家把彗星67P與地球上的城市進行了對比,並指出這顆彗星比6500萬年前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還要大,如今羅塞塔號僅運行了20多天就莫名墜毀,可能並不是官方宣稱的電池耗盡那麼簡單了,一些人認為探測器是遭遇了彗星上那艘不明飛船的襲擊。

歐洲航天局對於羅塞塔號任務的完成度還是比較認可的,從傳回的資料分析出彗星67P上的水與地球上的水不一樣,這意味著此前認為地球上的水來源於彗星的說法可能是錯誤的,至於在彗星67P上具體發生了什麼或許永遠會是一個謎了,不過探測器在彗星67P上的這些奇怪遭遇,讓人們想起了同樣是太陽系的流浪天體——奧陌陌

奧陌陌的神秘身份

奧陌陌是2017年科學家確認的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流浪天體,這個長條狀的系外來客從發現起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奧陌陌並不像其它流浪天體那樣因為高溫出現巨大的彗尾,如果不是一顆普通的冰凍天體的話,那麼一個長達400米的天體在進入太陽系後為什麼會突然加速離開,而且在貼近太陽的時候沒有因為高溫出現解體現象,奧陌陌身上出現的種種另類情況讓科學家重新定義了流浪天體的成分。

科學家曾認為奧陌陌是一座在極寒下形成的氫冰山,所以在遇到高溫時雖然會因為氫氣噴射形成加速,卻不會出現明顯的彗尾現象,如今奧陌陌依然是完整的形態以87公裡/秒的速度離開太陽系,許多人認為它是意外闖入太陽系的外星飛船,雖然天文學家從沒確認過任何與地外文明有關的天體,但奧陌陌至少是一顆人類此前從未見過的天體。

彗星67P的成果

歐洲航天局對彗星67P發射探測器本身也有許多疑問,這項耗資15億美元飛行了10年的探測器,卻僅僅只運行了20多天就宣布墜毀,其效率與在火星上運行了十多年的「火星快車」無法進行比較,不過在運行的這段時間裡傳回了數萬張彗星照片,這還是人類首次近距離看到流浪天體的表面細節,預計未來還會發射探測器對彗星67P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人們對於彗星67P的關注更多還是那艘一閃而過的神秘飛行物,雖然這段短暫的錄像並沒有得到歐洲航天局的認可,但從錄像的內容來看確實是從羅塞塔號上拍攝的,如今科學家依然在嘗試喚醒彗星表面的登陸器「菲萊」,這輛登陸器並沒有損壞還有機會喚醒運行,只是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慢慢補充太陽能。

不管是奧陌陌還是彗星67P,人類在這些天體上都遇到了難以解釋的情況,只是這些天體上有可能出現地外文明嗎?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67P彗星暗藏什麼秘密?歐洲探測器對其探測,竟發現神秘人形物體
    宇宙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其中彗星、隕石以及小行星都是非常危險的物體,因為它們在宇宙中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常常橫衝直撞,撞向其他的行星,不過對於宇宙來說,行星撞擊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 6年前,這個探測器在彗星上葬身,科學家終於知道它是怎麼死的了
    2004年,歐洲宇航局發射了著名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它的目的地,是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以下簡稱67P/C-G彗星)。經過10年的飛行,羅塞塔號終於準備實施醞釀已久的壯舉——將菲萊登陸器投放到67P/C-G彗星上。這是人類第一次嘗試在彗星表面登陸、穿過彗發的迷霧直接對彗核進行探索的偉大行動。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羅塞塔」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分子
    這是首次在彗星上發現氧氣,或將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形成過程。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美國安阿伯市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家AndrBieler說:「當我們足夠接近這顆彗星時,我們立刻就發現了它。」Bieler表示,他對氧分子(O2)的存在及豐度均感到驚訝,因為這種分子通常都會迅速與其他化學物質發生反應。彗星彗核釋放出的氣體蒸發物又稱彗發,主要由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
  • 彗星著陸器「菲萊」第二落點確認
    2020-10-29 07:37:22 來源:科技日報彗星著陸器「菲萊」第二落點確認發現石塊中冰強度比雪還軟科技日報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歐洲空間局(ESA)科學家首次識別出了「菲萊」著陸器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表面彈起時的第二個著陸點——「顱頂脊」,此次分析「菲萊」在該著陸點的含冰石塊上留下的印記,讓科學家們深入了解著陸時新暴露的冰層的強度
  • 「羅塞塔」發現彗星上存在氧分子
    新華社巴黎10月28日電(記者張雪飛)歐洲航天局28日宣布,「羅塞塔」彗星探測器在目標彗星
  • 彗星變色?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帶你探究其中的奧秘!
    簡介:羅塞塔太空船發現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在靠近太陽的過程中顏色會發生變化,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溫度等原因導致該彗星越過一個邊界時,其表面的呈微紅色的冰會上升為氣體,露出藍色的較純淨的冰。而當彗星遠離太陽上,上升的微紅色氣體又會落回表面,使彗星呈現紅色。經過太陽時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會變得更藍!
  • 「奧陌陌」不是彗星?美國科學家猜測:很大可能是一艘外星探測器
    人類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也開始的宇宙天體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也是得益於世界科技的發展,所以科學家們對於天體的研究才能夠更得心應手。奧陌陌據說是第一個穿過太陽系的已知星際天體,到2020年截止,奧陌陌也已成為了十大研究天體之一。「奧陌陌」不是彗星?
  • 零距離接觸彗星,羅塞塔號探測器太空發現之旅
    燃料即將用盡,動力越來越弱,有些儀器幾乎停止工作......按計劃羅塞塔號將墜落在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表面,擁抱它追隨十二年的目標,飛向廣袤的宇宙。彗星,藏著太陽系起源的秘密1986年哈雷彗星飛掠地球,蘇聯、日本、歐洲空間局紛紛發射探測器追蹤。其中歐空局發射的喬託號(Giotto)探測器收穫最豐富,大量資料顯示彗星中藏著太陽系的秘密。
  •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將於9月底撞向彗星完成使命:已探測2年
    「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代號「67P」,形狀像一隻「太空鴨子」。飛行動力學專家還將充分考慮「羅塞塔」號最後墜毀前準備工作的各種細節。「羅塞塔」號將進入一個橢圓形軌道,並根據科學家的指令逐步降低自己的近拱點。最後,「羅塞塔」號將撞上這顆鴨子形狀的彗星,並起火燃燒。
  • 67P彗星隱藏什麼秘密?探測器傳回照片,發現神秘光線和人形物體
    在宇宙中存在三類對人類生存威脅比較大的天體,一是隕石、二是小行星,還有一種就是彗星,目前人類對小行星、隕石的了解已經比較深入,但是對彗星知之甚少,對彗星的認識只保留在它是拖著一條長長尾巴的天體,彗星上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彗星性質是什麼一無所知,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彗星光臨地球的機會很少,像著名的哈雷彗星軌道周期長達76年,也就是說需要76年人類才能觀測它一次,人類上次觀測到哈雷彗星的時間還是1986
  • NEOWISE彗星正划過地球上空,地球的生命真是由彗星帶來的麼?
    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也在太空中捕捉到了這枚不速之客,在前幾年科學家發現常有流浪彗星從太陽附近經過,缺乏相應的觀測設備錯過了對彗星的近距離觀測,NASA的研究人員解釋NEOWISE彗星的塵埃尾巴是由離子化的氣體組成的,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所以看上去是斜著飛行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最初就是由彗星帶來的,近些年科學家利用探測器去採集流浪天體的樣本來分析其中是否包括生命元素
  • 史詩般的奇遇: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8大發現
    羅塞塔號謝幕之前不到一個月時,其高清攝像機發現「失蹤的」菲萊號著陸器卡在彗星67P上的一個黑暗裂縫裡9月30日19:19,一個機器人先鋒終於「塵歸塵,土歸土」了:歐洲航天局有計劃地安排羅塞塔號這顆首次探索彗星的探測器撞入彗星。羅塞塔號探測器於2004年3月發射升空,在太陽系中穿梭了10年之後,於2014年8月6日抵達彗星67P。
  • 彗星也有極光?
    ,它的數據表明,著名彗星67P/邱留莫夫-格拉西緬科(Churyumov-Gerasimenko,俄文Комета Чурюмова-Герасименко)在遠紫外波段上發生了極光現象。她帶領團隊使用基於物理學的模型,來整合羅塞塔號上各種儀器的測量結果。 她認為:「這樣做,我們不必僅僅依賴一臺儀器的一組數據,而是可以集中多臺儀器的海量數據,以便更好地了解發生了什麼。這樣,我們能夠毫不含糊地確定67P彗星的紫外原子發射是如何形成的,並揭示它們的極光性質。67P的極光是獨一無二的。」
  • 羅塞塔號:可以成為偶像的探測器,它的偶像是彗星
    我的偶像是一顆探測器科學家從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討論彗星探測項目。在 1986 年哈雷彗星來臨時,曾有一群國際太空探測器被送去探測彗星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歐洲航天局非常成功的喬託號。在探測器傳回大量豐富有價值的科學資料後,明顯地需要增加更多探測器以了解複雜的彗星成份以及解決新增加的問題。
  • 科學家稱自殺式彗星可作為「太陽風暴探測器」
    美國太空網站報導,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使用自殺式彗星能夠勘測太空飛行器無法進入的太陽熾熱大氣層。
  • 彗星上究竟有什麼?或許只有人造衛星「羅塞塔」知道了
    在這些方向上看不到彗星,也不會受到彗星塵埃的汙染。 「羅塞塔」本體的中心是推力系統的兩個燃料箱。「羅塞塔」採用二元推進器,所以上燃料箱用來盛裝燃燒劑,下燃料箱用來盛裝氧化劑。探測器起飛質量的一半是燃料。「羅塞塔」共有24個推進器用於姿態和軌道控制。所有推進器的推力都是10牛頓。
  • 歐洲將登陸彗星!「菲萊」的降落點已確認,科學家:上面的冰很軟
    據報導,近日,歐洲空間局的科學家,首次識別出了著陸器「菲萊」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的第二個著陸點,同時,發現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的冰,竟然比雪還要柔軟。這次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上著陸的「菲萊」,並不是第一次登陸彗星,早在2004年,「菲萊」就搭乘著羅塞塔號探測器 ,前往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了。
  • 彗星也有極光?
    「2020年9月21日,《自然-天文子刊(Nature Astronomy)》一篇論文提出:歐空局(ESA)羅塞塔號探測器(Rosetta)上搭載著一臺美國宇航局(NASA)的儀器,它的數據表明,著名彗星67P/邱留莫夫-格拉西緬科(Churyumov-Gerasimenko,俄文Комета Чурюмова-Герасименко)在遠紫外波段上發生了極光現象
  • 歐空局的太陽軌道探測器將與ATLAS彗星意外「相遇」
    歐空局的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將在未來幾天內與正在解體的ATLAS彗星的「兩條尾巴偶然相遇」。 該太空飛行器目前正在前往內太陽系的途中,歐空局科學家已對四臺關鍵科學儀器進行了緊急調試,以便為這次意外的「邂逅」做好準備。
  • [圖]歐洲科學家繪製彗星地形:為著陸做準備
    8月23日-24日期間彗星表面預先選定的5處候選著陸地點。這幾處地點被標註在8月16日由羅塞塔號探測器OSIRIS窄角相機拍攝的圖像中,拍攝距離約100公裡。這張地圖預計將幫助科學家們選出合適的地點降落他們的著陸器。今年11月份,人們就將首次嘗試將一顆著陸器固定到一顆彗星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