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自殺式彗星可作為「太陽風暴探測器」

2020-11-22 cnBeta

美國太空網站報導,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使用自殺式彗星能夠勘測太空飛行器無法進入的太陽熾熱大氣層。

美國預測科學公司的庫珀-唐斯是研究報告第一作者,他說:「我認為『拉夫喬伊』和其它彗星是天然天體探測器,它們能夠勘測我們無法獲得的天文信息。」

圖中清晰呈現2011年12月「拉夫喬伊」彗星穿過日冕層磁場時,磁場弧狀結構是該彗星的運行軌跡,它穿過開放(橙色部分)和閉合(藍色部分)磁場線

2011年12月中旬,「拉夫喬伊」彗星潛入太陽日冕,距離太陽表面僅14萬公裡。

日冕層溫度可達到110萬攝氏度,因此許多科學家認為直徑200米的拉夫喬伊彗星在接近太陽表面的過程中被摧毀。然而,這顆彗星最終出現在太陽的另一側,只是部分彗尾結構脫落。

唐斯和同事通過陸基望遠鏡觀測數據發現拉夫喬伊彗星穿過日冕層時,很明顯受到太陽磁場的影響。之後他們使用觀測數據檢測日冕磁場的兩種不同模式,一種模式較簡單,另一種則非常複雜。複雜的模式更好地解釋了彗尾微粒的移動狀況。

研究人員稱,太陽日冕層形成多數可以影響地球的太陽風暴,像這樣的研究可用於分析未來的太陽風暴。唐斯說:「如果我們希望精確地預測太空氣象,則需要研製一種精確的預測模型,當然可將類似『拉夫喬伊』的彗星作為一種新的勘測方法。」目前,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6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卡麥拉)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科學家建議向太陽發送數個小型自殺式探測器 研究太陽風的加速問題
    俄羅斯科學家建議向太陽發送數個小型自殺式探測器 研究太陽風的加速問題(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日電,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佩特魯科維奇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科學家建議在2030年後向太陽發送數個小型自殺式探測器,以研究太陽風的加速問題。
  • 西媒盤點五大彗星:曾有邪教徒為彗星集體自殺
    它們是:1.哈雷彗星 毫無疑問它引起人們的最大興趣,每75年環繞太陽一周,因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在1705年首先測定其軌道數據並成功預言其回歸時間(1758年)而得名。哈雷彗星讓人們知道,彗星是按照一定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哈雷彗星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地球上用肉眼就能看到它,它最近一次被看到回歸是在1986年,預計2061年它將再次回歸。
  • NEOWISE彗星靠近太陽時被探測器相機抓拍到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Slashgear報導稱,在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將這顆快速移動的近地彗星捕獲在相機上之後,機緣巧合下,幫助產生新發現了NEOWISE彗星的驚人圖像。
  • 歐空局的太陽軌道探測器將與ATLAS彗星意外「相遇」
    歐空局的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將在未來幾天內與正在解體的ATLAS彗星的「兩條尾巴偶然相遇」。 該太空飛行器目前正在前往內太陽系的途中,歐空局科學家已對四臺關鍵科學儀器進行了緊急調試,以便為這次意外的「邂逅」做好準備。
  • 太陽風暴襲擊地球:極區可看到美麗極光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與歐洲空間局的太陽與日光層空間探測器發現太陽發出的兩個日冕物質拋射,並向地球方向襲來。上周三,科學家發現在太陽表面較為活躍的區域形成了X1.6級耀斑,現在研究人員進一步證實了在2158區形成了日冕物質拋射。
  • 科學家確認探測器在彗星67P失聯的原因,在彗星上發生了什麼?
    歐洲航天局在2004年曾向彗星67P發射了羅塞塔號探測器,科學家認為這顆距離地球4億公裡的彗星上能找到太陽系的原始物質,直到2016年探測器才終於到達彗星67P,羅塞塔號向彗星表面投放登陸器「菲萊」不知什麼原因失聯,遺憾的是運行了20多天後羅塞塔號也墜毀在彗星表面,雖然探測器傳回許多彗星近距離的圖像
  • 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捕捉到了彗星Neowise的獨特「雙尾」
    據外媒CNET報導,7月5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在完美的位置拍攝到了Neowise的圖像。帕克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太陽,但在太空中旅行也有它的好處。NASA在上周五的一份聲明中說:「帕克太陽探測器在太空中的位置讓太空飛行器捕捉到了彗星的雙尾,當時彗星在離太陽最近的位置-近日點時特別活躍。」NASA發布了兩個版本的圖像,一張使用處理過的數據,以突出彗星尾巴的細節;另一張則未經處理的圖片則顯示了太陽的光芒。
  • 「奧陌陌」不是彗星?美國科學家猜測:很大可能是一艘外星探測器
    人類科技不斷發展,科學家們也開始的宇宙天體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這也是得益於世界科技的發展,所以科學家們對於天體的研究才能夠更得心應手。奧陌陌據說是第一個穿過太陽系的已知星際天體,到2020年截止,奧陌陌也已成為了十大研究天體之一。「奧陌陌」不是彗星?
  • 史詩般的奇遇: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8大發現
    兩年多以來,羅塞塔號探測器及菲萊號著陸器執行任務情況良好,幫助科學家們破解了彗星的成分構成:由冰和塵埃構成的彗星保存著太陽系早期的原始物質。俗話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羅塞塔號的探測任務也終將走向尾聲。2015年8月13日,彗星67P與太陽的距離達到最近,約為1.87億公裡,羅塞塔號探測器就在那裡全程目睹。
  • 揣測太陽的喜怒哀樂,實時模擬太陽風暴,這些就是科學家幹的好事!
    科學家研究了如何模擬太陽風暴,以便能夠更準確地預測它們對地球的影響,研究為實時模擬太陽風暴提供了一個更準確的模型。
  • 太陽風暴是什麼?太陽風暴的影響及風暴時間
    超過此距離,太陽對太陽風的影響減弱。通常太陽風的能量爆發來自於太陽耀斑或其他被稱為「太陽風暴」的氣候現象。這些太陽活動可以被太空探測器和衛星測到,主要標誌是強烈的輻射。被地球磁場俘獲的太陽風粒子儲存在VanAllen輻射帶中,當這些粒子在磁極附近與地球大氣層作用引起極光現象。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磁場的其他行星也有極光現象。在星際媒質(主要是稀薄的氫和氦)中,太陽風就像是吹出了一個「大泡泡」。
  • 太陽風暴來了
    自2006年起,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就開始發出警告,聲稱下一個太陽活動高峰將會出現在2012年前後。在電影《2012》中,太陽風暴也成了導致世界末日的殺手。片中提到:「2012年,強大的太陽風暴會釋放出大量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使得地球內核產生巨大的熱量變化,地核被這些中微子加熱並熔化,大量熔巖溢出造成大陸板塊迅速移動,帶來了劇烈的地震和火山爆發,並引發超級大海嘯,人類的『末日』由此到來。」
  • 古老的泥板,解開神秘的太陽風暴面紗
    圖片來源:基思·E·杜塞特(維基共享資源)科學家們說他們可能在古老的亞述石片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太陽風暴的記錄在研究分析中科學家們發現在大約公元前660年,在世界各地中的樹木年輪和冰芯中發現了大量的能量粒子,充分證明了曾有過一場極強的太陽風暴。基於這一點,一個由日本和英國的科學家們組成的研究團隊好奇是否能在這些古老的亞述泥板中找到一些相關的星象記錄並從中找出這場風暴的相關證據。
  • 艾森彗星今凌晨近日點遭「生死劫」 科學家稱或被分解
    據預測這顆彗星在過近日點的時候亮度最高可以達-14等左右,因為月亮的亮度-12等,亮度達到-14等觀測非常明顯,因此它也被稱作本世紀最大最亮一個彗星,叫做世紀彗星。    今年11月15日艾森彗星突然爆發,亮度增加了六倍多,這是一個亮點。此外,艾森彗星將穿越離太陽近日點,這時太陽的起潮力以及高達2700攝氏度的溫度,足以將鐵熔化。
  • 美科學家預警太陽風暴 稱不會帶來災難性影響
    近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科學家向電力企業、衛星公司和電信運營商接連發出警告:一場太陽耀斑爆發可能會造成突然停電或電信服務中斷。太陽耀斑通常稱為太陽風暴,表現為太陽色球單色像的突然增亮,是貯存在太陽大氣內磁能突然釋放的結果。伴隨耀斑爆發,太陽大氣中大量磁場和等離子體被拋向外面的行星際空間,稱為日冕物質拋射。其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00—3000公裡,可能對空間飛船、太空人和衛星造成一定的影響和損壞。太陽耀斑產生的高能粒子到達地球大氣,會對地球電離層產生擾動,從而可能導致微波和短波通信中斷。
  • 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 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
    &nbsp&nbsp&nbsp&nbsp9月6日消息,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之前,太陽風暴將摧毀地球?在二戰之後就有很多關於世界末日的傳言但都沒有證實,據了解,我們一直都在擔心人類將會被世界末日毀滅,科學家稱在未來,地球會被太陽風暴毀滅,人類會在世界末日之前被毀。
  • [圖]歐洲科學家繪製彗星地形:為著陸做準備
    現在,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羅塞塔號發回的數據,歐空局的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張展示這可彗星地形的彩色地圖。8月23日-24日期間彗星表面預先選定的5處候選著陸地點。這幾處地點被標註在8月16日由羅塞塔號探測器OSIRIS窄角相機拍攝的圖像中,拍攝距離約100公裡。這張地圖預計將幫助科學家們選出合適的地點降落他們的著陸器。今年11月份,人們就將首次嘗試將一顆著陸器固定到一顆彗星的表面。
  • 擁有兩個「頭」的彗星釋放幽暗輝光:肉眼不可見,又是太陽風作祟
    編者按:67P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該彗星有著非常明顯的雙頭特徵,沒有磁場的彗星也能形成極光,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67P彗星上的極光肉眼不可見,處於遠紫外線波段上,需要通過探測器的科學儀器才能檢測到,其形成機制涉及到太陽風,而不是之前認為的太陽光子。
  •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將於9月底撞向彗星完成使命:已探測2年
    此前,任務組科學家曾經表示,將為「羅塞塔」號選擇的「墓地」就是「阿及爾齊亞」地區,該區域本來是為「羅塞塔」號上的彗星登陸器「菲萊」號選擇的登陸點。2014年11月,「菲萊」號降落到了一千米以外的地區。但是,「阿及爾齊亞」地區相對平坦,仍然是一個理想的著陸選擇。目前,科學家們還在研究其它的撞擊目的地。去年8月,「67P」彗星飛過太陽近日點。
  • 外媒:科學家首次在彗星周圍探測到極光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9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的極光。據介紹,該彗星具有肉眼無法看到的遠紫外線極光,此次極光發現是由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實現的,該探測器花了數年時間在太空中「追蹤」這顆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