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界的「DK」首次來到中國,click雜誌必須訂!

2021-01-08 媽咪OK

原創首發公號:媽咪OK(id:mami-ok)作者:OK媽

如果說英國DK是繪本界的科普大牛,那麼美國兒童出版巨頭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旗下的《Click》期刊絕對屬於期刊界的「科普之王」!它已經連續十多年斬獲「美國父母選擇獎」金銀獎,更是幼兒園、學校圖書館必備讀物。

我之前看過幾期原版,好想分享給大家,但因為是科普,所以原版會有一些生僻字,看著著實有些費力,所以一直沒分享。今年他與全球同步的中文版終於來了,我很激動的、一定一定要分享給大家!

一方面,「知識面遼闊」 對於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非常重要,從小自然科學知識涉獵多的孩子,相比同齡人在發展興趣、閱讀寫作能力、專業潛力上,就是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的。

尤其在3-8歲,孩子正處於對生物、地理、自然非常感興趣、看到什麼都要問一問的階段,我們一定得跟上。但是全憑我們自己很難,不是自己知道的不多,達不到知識面的廣度;就是給娃做的科普過於零碎鬆散,在深度上也無法觸及。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抓手」,一本好的科普讀物,由專業人來引領!

另一方面,比起日常我們給娃看的科普繪本,期刊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那就是「與時俱進、跟世界接軌」。《Click》中文版是與美國原版同步出版的。也就是說月初英文版出爐,就立馬翻譯成中文,保證當月讀到。讓孩子們第一時間接收全球最前沿科學知識,知曉世界最新資訊。它的時效性,是出版周期較長的繪本所無法企及的。

而除了「新」,雜誌的內容會更加豐富(每期一個主題,38頁內容,多達10餘個欄目),趣味性也很十足,可以讓我們高效利用零碎時間,帶著娃不知不覺間累積知識。

當然雜誌還會讓孩子總有新鮮期待,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孩子的閱讀習慣,更是一種儀式感。

01

為什麼兒童科普雜誌中,我最先推薦的是它?兒童科普雜誌那麼多,為什麼我要選《Click》?

1、因為它夠牛:《Click》在美國已經出版了23年,獲獎戰績無數:美國父母選擇獎」金銀獎相當於兒童領域的奧斯卡。

要知道它的出版公司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可是美國兒童雜誌屆的巨頭之一,在做雜誌這塊專業到極致。旗下9個經典兒童期刊針對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內容設置和編排方式。做到如此細分,可見有多專業。

重點是,每一本都是精品,全部都獲得過大獎,比如美國國家親子出版獎金獎、出版金燈獎、教育網大獎、孫輩禮物指南獎等。2、因為它夠專業:《Click》這套科普雜誌最打動我的,是它的辦刊理念:幫助孩子們,能夠主動提出更多問題,回答更多問題,解決更多問題,而不只是給出知識和信息。

權威性,是它一直堅守的核心原則。

內容都採訪自領域內最專業的機構或科學家。比如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麻省理工勒梅爾遜工程、華盛頓大學等等。

作者以及編委會成員,都是科學家或者兒童文學家:

在我讀的兩本裡隨手搜索了一下,作者抬頭都很響亮:Tracy Vonder Brink:剛剛因為《Click》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榮獲了兒童科學新聞金獎;Patricia Lauber Frost:擔任過《科學世界》的主編,寫過超125篇兒童文學讀物;

不光內容權威,《Click》對插圖的要求同樣很高,插畫師也都是行業頂尖選手,獲得過藝術大獎比如下面這兩位——

Susan Eaddy:作為前藝術總監,她獲得過國際3D插圖獎和葛萊美獎提名;

Brian Floca:是《Click》封底連載漫畫作者,獲得過2014年的凱迪克獎,以及《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兒童繪本;

在Click,文字編輯和美術編輯的工作結合得非常緊密。

因為他們認為圖片不是裝飾,必須要幫助孩子們理解理論或者概念,體現很多細節,並且足夠準確。

更難得的是,《Click》在一個主題下面,把各類學科打通。這種觸類旁通的方式,既能拓展補齊許多知識漏洞,還能幫助孩子延伸出更多的興趣點和靈感。

3、它夠懂孩子:《Click》發行這麼多年,牢牢霸佔美國兒童科普雜誌的頭牌,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內容切入點的精妙。

剛才提到,特約編輯Tracy Vonder Brink刊登在《Click》上獲得兒童科學新聞類別金獎的一篇文章,就是從孩子們最愛的「糞便」切入的!

Tracy把主角設計成一隻名叫Eba的保護犬,幫助科學家們發現虎鯨漂浮的糞便!這樣通過研究糞便,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到很多關於虎鯨的健康和飲食情況,以及雌性的懷孕狀況,而且是在不打擾虎鯨的狀態下。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便便……將Eba作為虎鯨保護的『代言狗』,是一種既有教育意義又頗具娛樂的獨特方式。」——《國家地理》資深編輯作為評審也對這種形式讚不絕口!

這種兒童科普文章創作方式,讓本身嚴肅、枯燥、無趣的科學知識,變得搞笑又神秘,讓孩子拿到手上就放不下來。

《Click》有專門的創意團隊,通常會提前幾個月就開始構思一期雜誌,根據每一期雜誌的主題,冥思苦想如何來講一個有趣的科普故事。

通過各種妙趣橫生的點子,幫助孩子們去觸摸這個奇妙的自然、世界、星球、科學,從而獲得熱愛生活的本領和力量。

翻開內容,總能發現在不經意間戳中孩子們的笑點(記憶點):比如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隆重請出一邊拉便便一邊旋風掃尾的河馬,最愛比賽誰尾巴最臭的環尾狐猴、靠尾巴撐地傻萌傻萌的狐獴。

主編Amy已經為《Click》工作了20年,至今為止每一期都要先拿回去給自己孩子讀。還要不停地提問:哪裡吸引他們,哪裡趣味不夠?從小時候讀到成年,導致他的孩子們每次看他帶雜誌回家都會說:「我的天,又來了!」(笑)她說:「我們希望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講科學,輕鬆到孩子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學科學,而不是像教材那樣給出很多生硬的概念和知識。」

孩子天然自帶好奇心,但知識了解過後能記住多少,全看怎麼講出來。《Click》這樣由趣味點刺激記憶,讓孩子們想忘都忘不了。4、因為它不光懂孩子,也更懂家長:

中國的大部分家長,科普知識是薄弱環節。除非某位家長恰好專業在某一領域,或者自己很愛鑽研,但就算是這樣,也很難做到自然科學知識的全面涉及。

我們需要科普書,並且是一本——講起來毫不費力的科普書。《Click》就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只需要照著讀,而且還支持直接掃碼聽音頻!

我的朋友Sasa平時更擅長讀故事類繪本,讀科普書是她的大難題,總先自己消化再講述——既擔心枯燥(經常剛讀一點女兒就索然無趣地要走),又要擔心二次解讀有誤。

她說自己感覺很輕鬆,主題、內容、語言都剛好契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氣呵成。

比如讀完《穩住!手、腳、和尾巴》這一期,她女兒合上書立馬記住了不下30個動物的腳掌尾巴的功能,還忍不住開始表演:一會兒拿腰帶繞一圈當尾巴、一會兒拿拖鞋當熊掌、又是把動物玩偶們排一排……輕鬆打發將近兩個小時。

除此,《Click》還深知家長們的隱性需求,比如《晚安》這一期可以用來對付不喜歡睡覺的「小惡魔」。

關於夜晚的知識,《Click》是怎麼展開的呢?

先從連載漫畫開始,小老鼠克裡克和幾位好朋友,因為一場停電,注意到了許多夜晚不曾注意的事物:一會兒聽見咕咕咕,一會兒草叢裡窸窸窣窣,一開始還有些害怕呢!再一路尋找,原來麋鹿和青蛙也都還沒睡……

聽完故事,還有更多有趣的探索等著:拉開窗戶看看月亮、打個手電筒做手影、參加一次露營、把只在夜晚出沒的貓頭鷹一次探究到底。

而且,內容裡還藏著編輯們的小心機:告訴孩子們睡眠是人類的身體機能需要,是有規律的——讀完這裡,家長們肯定會心一笑。

對了,期刊還附贈了一個「秘密武器」——家長閱讀指南。

內容包括內容速覽、學習要點、重點文章解析、遊戲、考題等等,要不是這本手冊,靠我們自己還真的不會想到能拓展這麼深入!還是以這一期為例:會告訴家長們本期的2個學習要點,「規律、對比和比較」。再進行重點文章的解析,其中還涉及一些美國文化的講解:告訴孩子們「YouaremyPolaris」字面意思是「你是我的北極星」,通常形容某人在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

設置的小題目,有難有易:比如讓孩子填充維恩圖、列出多種貓頭鷹的對比表格、或者簡單一點把點連成星座、設計屬於自己的星座等等。

《Click》真正難得的是做到了既降低閱讀難度,又拓展了內容深度,教會家長把每期雜誌物盡其用02

23年深耕兒童雜誌領域《Click》的編排歷經錘鍊《Click》的出版公司CricketMedia由一對夫妻創辦於1973年,經過多年的磨礪,在編排上也是亮點滿滿。▽1、層層遞進的主題式閱讀Click每期聚焦一個主題,從不同的視角和層面闡釋和呈現同一主題,如抽絲剝繭一般,層層遞進,把或枯燥或艱深的科學知識講述得活潑風趣,易於孩子理解。

2、化整為零的碎片化內容緊密圍繞主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把主題敲碎,由點到面地一一進行解讀。用《車》這一期來舉例:開篇介紹世界上的第一輛汽車;連載漫畫,講述了幾個小夥伴在路邊為大家洗車的故事,藉機引出各種各樣的機型;

一篇科普文章,介紹汽車的各個組成部分以及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一個小遊戲,讓孩子們在圖中尋找前文提到的各種類型的汽車;一篇人物訪談,向孩子介紹一位著名的賽車手的日常;再玩一個小遊戲,介紹開車旅行時會遇到的各種路牌的含義;

一篇小故事,講述一家人自駕遊中遭遇的各種狀況,把汽車相關的小知識串聯了起來;科普文章,介紹了各種大型貨車的構造、種類、功能;

小製作,用普通的木夾和紐扣,做一輛玩具車;拉頁闖關遊戲「去奶奶家」,只有做對了所有與汽車相關的動作,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哦;

封底連載漫畫介紹了世界上最酷的車——月球車和火星探測車「好奇號」。

文章篇幅不長,語言淺顯活潑,視角新穎有趣,不斷提升著孩子對主題的興趣和關注度。3、節奏明快的多體裁組合通過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到Click雜誌的體裁非常多樣:連載漫畫(2篇)、益智類遊戲(2-3個)、短篇故事(1-2篇)、科普文章(3-4篇)。

通過多種體裁交替出現的形式感,創造出閱讀的明快節奏,始終保持新鮮感,小讀者不會覺得枯燥,非常適合專注力不會很持久的幼兒閱讀。4、圖形化的直觀視覺表達無論哪種體裁的文章,《Click》一如既往地強調圖形化,廣泛採用大幅照片、插畫,力求文字簡潔,生動活潑,通過更直觀的圖像語言說話,把複雜的事物講得深入淺出,便於兒童理解。

配圖是《Click》非常大的特色!因為跟文學性的雜誌相比,科普雜誌中的每張圖片都不是裝飾。它們的功能是要幫助孩子理解一個理論或者概念。所以配圖要能夠體現很多細節,並且足夠準確。

插畫師也都是行業頂尖選手。長期合作的連載漫畫《黑熊碧翠絲》作者布萊恩·弗羅卡的作品,就曾經獲得過2014年的凱迪克獎,以及《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最佳兒童繪本。

5、附加價值豐富再次強調哦,Click中文版《點擊世界》是由Cricket Media美國總部出版後引進中國的。

依託Cricket Media強大高效的編輯製作團隊,其在每一期的出版時間上也與英文版保持相同,當月一起推出。中國讀者會在每月中下旬左右拿到。今天我們還拿到了一手資料,帶大家揭秘尚未面世的2021年1月刊:

(涉及版權,所以電子版帶水印,拿到手的時候無水印)這一期的主題是《火車》,是許多孩子科學興趣的起點。眾所周知,美劇《生活大爆炸》主角謝爾頓就是忠實的火車迷,他的原型謝爾頓·李·格拉肖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哦!需要提醒的是,《Click》一年發行9期,而不是12期。正因為跟美國完全同步出版,5-8月是他們漫長的暑假,每年的11月12月,是西方傳統的感恩節、聖誕節,所以Cricket Media的所有雜誌都是5/6月,7/8月,11/12月合刊。

相關焦點

  • 《科幻世界》入選2020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篩選審核,最終評選並公布了50種科普期刊進入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
  • 中國能訂到Discovery青少年版雜誌?!2021年全新開訂!
    所以,今天我們要介紹一本由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授權、中國科學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推薦的青少年科普讀物——《環球探索》。 從2017 年開始,我們就開始向大家推薦,並且獲得了很高的人氣。
  • 世界前十的科普雜誌,前九加起來不如中國一本老雜誌,可惜沒落了
    原本默默無聞,自從發布了一組中國西藏的照片後爆紅,於是,照片成為其主打,現在是全球最知名的地理探索類雜誌。看到這些雜誌多半都是美國,這也說明美國確實是一個科技大國。而我們中國其實也曾經有一個科普雜誌的黃金時代。七零年代以及八零年代的人,都是看科普雜誌長大的。
  • 科普雜誌:科普傳播不可或缺的鏈條
    科普雜誌不僅承載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的重任,還肩負重塑科學精神的使命,它是科學傳播的一個重要陣地。不過,隨著新媒體和各種社交媒體的迅猛發展,科普雜誌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如何進行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已成為科普雜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 中國期刊行進在品牌時代
    當1986年12月一本名叫《國際商業與管理》的中文版雜誌出現在中國內地的時候,更多的非專業人士也許首次接觸到了商業類國際品牌期刊的風貌。如今,版權貿易越來越頻繁,引進版亦越來越多,人們不禁產生疑問,走在品牌時代大路上的中國期刊將拿出怎樣的對策? .
  •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均期刊編輯部供圖)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據科睿唯安最新發布的2020期刊引徵報告(JCR),《細胞研究》,一本誕生於上海的原創科技期刊,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
  • 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兒童科普雜誌 《NG Kids》登陸中國
    (聯合電訊社/北京)--目前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兒童科普雜誌《NG Kids》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版,於本月正式登陸中國,即日起國內的小讀者就可以與世界500萬兒童同步感受這本百年品牌期刊的魅力。     作為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1888年創刊至今,國家地理雜誌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誌。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雜誌鋪:做雜誌零售發行電子商務供應商
    成立9年多,累計發行雜誌3億冊,擁有包括個人、企業在內的全國訂閱用戶350萬+,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雜誌閱讀推廣,已經與2000多家期刊出版單位建立合作,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雜誌訂閱銷售服務平臺、中國電商百強企業,這就是雜誌鋪平臺。「讀者在哪兒,雜誌鋪的銷售和服務就在哪兒。」這一理念深深根植在雜誌鋪平臺發展的每一年、每一次服務中。
  • 專訪科技期刊《國際口腔科學雜誌(英文版)》主編周學東:入選領軍...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國際口腔科學雜誌(英文版)》主編周學東分享了辦刊觀點。
  •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中國『曲峽』看太行」,《中國國家地理》第11期封面以此為題,並選用了一張氣勢磅礴的峽谷風光作為封面圖,引起了業內人士及旅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width="350"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中國國家地理》作為國內權威地理雜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眾多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 中國優秀論文全部「回流」,至少需要1000本世界一流期刊!上海這場重要峰會上,專家如是說
    世界一流期刊不能只盯著本土科研,要為全球科學家服務面對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科技期刊界該如何努力奮進?與會專家給出了不少建議、對策和善意的提醒。施普林格-自然大中華區總經理安諾傑說,15年前,當他首次來到中國時,中國幾乎沒有一本高顯示度的國際化學術期刊,如今的格局則已大不相同。
  • 熱烈祝賀《轉化醫學雜誌》進入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
    熱烈祝賀《轉化醫學雜誌》進入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在編委會成員、作者和讀者的大力支持下,《轉化醫學雜誌》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辦刊質量逐年提高。2016年10月12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上,雜誌經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專家評議推薦,成功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在此謹向全體編委、作者和讀者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幫助雜誌,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自然》雜誌為什麼那麼牛掰?中國為啥沒有?
    編者按:《自然》(Nature)雜誌在中國學界有著神話般的地位,在它上面發文章,不僅意味著榮譽,還對升等、評選大有幫助。但大熱的背後,其實很多人對這本雜誌並不了解,對它的印象也是刻板的。後來我們發現,《自然》與科幻之間有特殊的關係,就把目光轉到這本雜誌上。這一轉就發現,在中國學界眼中那麼「高大上」的《自然》,其實跟我們慣常的想像完全不一樣。於是,我們就決定對它做實證研究,想看看它為什麼在中國會有神話般的地位。這一研究,就涉及影響因子的問題。
  • 「老」期刊如何活躍於「新」市場
    ,是中國少兒科普第一刊,也是唯一的國家級少兒科普期刊。   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愛科學》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譽:2002年被全國少工委列為少年兒童科普教育指定用刊,2005年入選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2008年—2018年連續九次被列為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的優秀少兒期刊,2015年、2017年、2018年被評為全國百強報刊,2017年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2019年連續第八次獲得中國少兒報刊金獎。
  • 人民衛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第八次工作會議暨《中國臨床醫生雜誌》第...
    人民衛生出版社系列期刊第八次工作會議暨《中國臨床醫生雜誌》第九屆編委會和 《全球健康雜誌(英文)》第二屆編委會會議成功召開
  • 中國期刊的記憶:解析我國期刊二百年發展脈絡
    自1815年初試啼聲至今,中文期刊已走過兩百多年的歷程。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中,中國期刊與中國命運緊緊相連,歷史每邁出一步,總會有相應的一批優秀的期刊人為之搖旗吶喊甚至流血犧牲。在中文期刊誕生兩百周年之際,《出版人》雜誌邀請《中國期刊年鑑》雜誌社常務副社長、主編段豔文撰寫 「中國期刊記憶」專欄,基本勾勒出1815—2015年我國期刊二百年來的發展脈絡。
  • ...2020年青少年科普雜誌《知識就是力量》雜誌開始訂閱了!三大...
    如何讓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閃耀」 「機甲大師救援賽」 作為無數中小學師生喜愛的青少年科普期刊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背靠背發表羅沙司他中國臨床研究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背靠背在線發表兩篇關於腎性貧血創新藥羅沙司他的研究論著,公布其在中國的兩項III期臨床試驗結果;並配發了國際知名腎病專家述評。  這是NEJM首次發表由中國大陸醫生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的新藥III期臨床試驗,也是該雜誌首次背靠背發表中國團隊的臨床試驗。  據悉,羅沙司他作為國家1類創新藥、全球首個口服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已於2018年12月17日在中國率先上市,用於透析患者的腎性貧血治療。此次羅沙司他III期研究數據發布,是中國腎病領域的重大事件。
  • 必須收藏!超實用的英文雜誌+期刊下載網站~
    《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是一個自由的國際化科學雜誌,內容關於最近的科技發展,還經常刊登一些評論,比如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該雜誌的神奇之處在於它是英語四六級、託福/雅思、SAT閱讀的題源,10篇雅思閱讀題就有2篇出自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