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山瑞也非斑鱉 它就是個大塊頭的老甲魚(圖)

2021-01-13 搜狐網
熱線見習記者 孫磊 報導 記者 胡冠華 攝

  自打運河航道養護管理處的胡烽煒師傅在艮山橋一帶抓到一隻10斤8兩的「大傢伙」,他老婆就沒消停過——「我去菜市場想買點黃鱔泥鰍喂喂它,攤販老闆一看到我就說:『我們都曉得了,黃鱔泥鰍送給你好了,不要錢!』」

  為了讓「大傢伙」有個睡覺的窩,胡師傅老婆還特意花20元買了個特大號塑料盆,「還有人說它是山瑞,是國家保護動物,我們慌都慌死,萬一它出了什麼毛病,擔當不起啊!」

  打進本報熱線關心「大傢伙」的電話依然不少。

昨天上午,一位蘇州媒體同行施先生來電說:「我做過不少龜鱉報導,怎麼覺得它像斑鱉?斑鱉很稀有的,全世界目前就5隻,越南1隻,長沙1隻,蘇州3隻。斑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俗稱『癩頭黿』,《紅樓夢》也提過的,賈寶玉講『明兒我掉在池子裡,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說的就是它。」

  杭州市漁政總站也來電話:「如果真的是珍稀野生動物,我們有職責保護起來。」

  甲魚?山瑞?斑鱉?「大傢伙」的身份在眾說紛紜中越發撲朔迷離……

  這個時候,安徽黃山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副院長呂順清博士打來電話:「我在中科院讀碩博期間主攻兩棲爬行物種,同時也是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我每天在網上搜索關於龜鱉的新聞,看到杭報的消息,發現它的頭部有綠色花紋,這一點和斑鱉很相似。」呂老師當即買了車票,昨天下午從黃山趕到杭州,並聯繫到杭州師範學院的顧輝清教授。74歲的顧教授是我國兩棲爬行動物學界的著名專家。

  傍晚,兩位專家和杭州漁政總站的俞副站長到胡師傅家「會診」。10分鐘後,答案揭曉——

  就是中華鱉,普通的甲魚,無非塊頭大了些。

  「啊?」在場所有人都略有些失望:「為什麼?」

  「你們看,它腹部這裡有4塊黑糊糊的東西,這叫胼胝體,斑鱉只有兩塊,中華鱉有四至五塊。」呂老師把「大傢伙」翻了個四仰八叉。

  「還有,它的右側後部背甲裙邊這裡有一個已經癒合了的洞眼,我推測它曾經在養殖場待過,被扎洞編號,可能後來被人買去放生了,也可能自己逃了出去,總之,不太像是野生的。」俞副站長把「大傢伙」又翻回去。

  「對,山瑞的背甲前緣有一排幾十顆瘰粒,頸部兩側各有一團瘰粒(註:『瘰粒』意為疙瘩、顆粒),而它的背甲十分光滑,頸部也沒有瘰粒,爪子也不尖利,野生鱉是相當兇猛的,一放到地上就四處亂走,它呢,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顧教授做總結陳詞。

  「那這東西怎麼會長這麼大?它到底有多少年了啊?」胡師傅的老婆一個勁追問。

  「每種生物都有個體差異啊,你看姚明不還長了2米多啊!我看,它至少有10年了。」呂老師笑著說。

  報社司機王師傅忍不住插嘴:「我猜,它是養殖場的種鱉,年紀大了,被賣掉了,可能有好心人把它放生到運河了吧!」

  我問胡師傅打算怎麼安置「大傢伙」?他還沒張嘴,老婆先發話:「我媽曉得後,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千萬不要吃掉它啊!』這麼大的甲魚,多有靈氣啊,我們不會吃掉它的,暫時也不想賣了,能請它進家門,是一種福氣啊,我們想先自己養起來,當鎮宅之寶也好的!」

  「大傢伙」不是斑鱉也不是山瑞,專程趕來的呂老師稍稍有些遺憾,不過他說總算放下了一樁心事,而另一方面,「從杭州市民對待一隻甲魚的態度上,很可以看出大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這一趟,我沒有白來。」

相關焦點

  • 14斤大鱉,它得有多大年紀啊(圖)
    近日,一隻半米多長的「龐然大鱉」現身省城一家餐館,它不僅重量賽過不少烏龜,年齡更引起人們猜測。「這老鱉不會活了百年吧?」有人好奇地問。專家表示,要想鑑別老鱉的準確年齡,非要藉助科學儀器才行。  哪來的?大別山區集市裡發現「龐然大鱉」  李先生在省城長江西路與紅皖路交口附近開了一家土菜館。幾天前,李先生前往大別山遊玩,在當地集市上,無意中發現了這麼一隻大傢伙。
  • 秋天的「桂花甲魚」,怎麼吃才最補?
    秋天的甲魚被稱為「桂花甲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有很高的蛋白質,是進補佳品。甲魚雖然味道鮮美,卻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群。甲魚有哪些種類?有什麼養生功效?哪些人群適宜?今天就來說一說。甲魚有牙齒,頭頸長而有力,能咬碎堅硬的食物,處理甲魚的時候有一定的危險,記得小時候要有一定經驗的人才能殺甲魚。作為食療材料,甲魚最主要的是它也有背腹二甲,但是背甲周邊有柔軟的角質裙邊,腹甲則呈平板狀,二甲之間由韌帶相連,常吃甲魚的人就知道,甲魚最肥美的就是裙邊部位,含有動物膠質。
  • 洛陽吉利現身「大塊頭」珍珠鱉 老家在美國
    您若發現這類來自外國的動物,可別隨便放生□見習記者 杜卿 文/圖這幾天,吉利區勝利路的張正燕家,門檻都快被親朋好友踏平了,大家都是為了看一種動物——一隻「大塊頭」肉色甲魚。「普通的盆子根本放不下它,我專門去買了個大鋁盆。」張正燕說,這隻甲魚長約50釐米,寬約30釐米,重有7.5公斤。 21日上午,張正燕和朋友在西霞院水庫北岸的西灘村幹活,10時左右他們在水庫邊休息。「當時,我看到離岸邊十來米的水面上漂著什麼東西,還以為是泡沫板。接著見它忽然潛入水中,才覺得可能是大甲魚。」張正燕說,等甲魚再浮上水面時,離岸只有五六米遠,並朝岸邊遊來。
  •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
    加上本報及《嶽陽日報》曾予關注的兩隻巨型甲魚,這已是洞庭湖水域近2個月發現的第三例。「別!別!千萬別輕易放入洞庭湖!否則,你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殺生!」看到昨天記者轉發的消息,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長沙區域負責人蔣勇憂心地強調,市民在洞庭湖水域發現的巨型甲魚並放歸的事例突然增多,這並非好現象。因為這些被好心人放歸的甲魚並非普通中華鱉,很可能是被認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
  • 甲魚的功效和養生藥膳
    甲魚,又叫團魚、水魚、腳魚、鱉魚、圓魚、黿魚等。為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我國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等。甲魚集雞、鹿、牛、羊、豬5種肉之美味一身,故有「美食五味肉」之稱。甲魚味甘,性平。歸肝、脾經。《名醫別錄》云:「主傷中益氣,補不足。」
  • 斑鱉或註定滅絕,請勿讓它的悲劇重演
    就在此前的幾年內,全中國已知的斑鱉,一隻接一隻的死去。我聽說過一個特別荒謬的傳聞,某動物園發現自己動物園的那隻本以為是黿的大鱉其實是斑鱉,於是決定對它好一點,往籠舍中裝了個空調,後來斑鱉就死了。這個傳聞我聽說過好幾次,聽著確實荒唐到了難以相信的地步,在此記錄僅供大家參考。
  • 上海甲魚苗價格是多少_永宏甲魚養殖合作社
    甲魚是變溫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主要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庫、三角灣和流動緩慢的河裡,在養鱉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髒。目前,我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其中以中華鱉更為常見。甲魚苗怎麼挑選?1、體:稚鱉腹板為桔紅,其越紅越好。反之,呈淡紅或黃為體質不佳。
  • 嶽陽漁民偶獲「巨型甲魚」 初步鑑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斤多重的甲魚放在其邊上,顯得十分渺小。紅網時刻嶽陽5月5日訊(記者 羅玲)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嶽陽一老漁民何建國偶獲一「巨型甲魚」,體重34斤3兩重,大過成人上半身。該消息引起了嶽陽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高度重視,並立即邀請水產專家前去查看,經初步鑑定為瀕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執法支隊迅速聯繫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請求進一步鑑定。
  •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從清朝活到現在,人類將親眼見證它的滅絕
    毫無疑問就是斑鱉,在2007年以前,這個榮譽非斑鱉方方莫屬,方方身軀長1.52米,體重73公斤,壽命長達400多歲,是從明朝萬曆時期一直活到了21世紀。  ,所以科學家就開始對它進行人工受精。其餘2隻在越南,一隻據傳是據傳是雄性個體,未予證實,甚至傳言它在2016年就已經離世。而另外一隻雌雄不明,發現它的過程頗為曲折:科學家懷疑有個湖泊裡有斑鱉,於是採集湖水,在水中找到了極微量的斑鱉DNA,微弱又明確,於是確認了這第4個個體的存在。
  • 嶽陽又現35斤山瑞鱉 省水科所將為其建仿生態「新家」
    紅網時刻嶽陽5月10日訊(記者 羅玲)繼5月5日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在嶽陽接收一隻「巨型甲魚」—山瑞鱉後,5月6日,嶽陽君山區華龍碼頭又現35斤「巨型甲魚」,經專家鑑定,同樣為山瑞鱉。據華龍碼頭志願者鄧鐵牛介紹,6日上午8點多,他按照慣例到華龍碼頭沿江邊巡查,偶然看到一隻類似甲魚的動物在岸上爬行,後立馬將其趕回江裡,過了兩個小時,當他第二次巡查的時候甲魚又爬上岸,鄧鐵牛再次把它趕回江中,經過「四趕」「四回」後,擔心任其在岸上「有心人」看到會起壞心思,鄧鐵牛決定將其先帶回家中收養再行決定。
  • 這麼大的甲魚你見過?》後續:疑似瀕危國保山瑞鱉已送往省...
    這麼大的甲魚你見過?》這麼大的甲魚你見過?》後續疑似瀕危國保山瑞鱉已送往省水產研究所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顏君)「沒想到這隻甲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希望它去長沙後能被好好保護起來。」5月5日上午,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一行人來到嶽陽樓區三角線「萬家漁火」,經現場觀察已初步判定這隻重34斤的甲魚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並於當天帶回了長沙。
  • 中華鱉又名叫甲魚,最適合的養殖生長溫度與繁殖溫度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和大家說說中華鱉的各類品種,各種產地,中華鱉的藥用價值,甲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喜食螺、貝、魚、蝦、蠕蟲及水生植物,生長快,適應性強,肉味鮮美,是我國主要的養殖鱉科動物。中華鱉的分布和特性甲魚學名中華鱉,又叫鱉、老鱉、團魚、水魚、腳魚。
  • 印度恆河甲魚入侵,逆勢生長,挑戰第一寶座
    但是就是這麼一條神聖的河流,在某些河段區域,卻非常的髒亂差,漂浮的野狗,死牛,水葬的浮屍等等,讓人唏噓不已,曾經的餘秋雨先生對此就寫過文章進行過描述。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恆河裡面如今有兩類水生生物幾乎到達了泛濫的腳步。一就是恆河的鯰魚(又叫埃及塘鯴)。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傳宗接代太難了
    2006年12月16日,上海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內一頭斑鱉也孤寂地死去,距離為它「驗明正身」還不到3個月。 如此一來,我國只剩下雄性和雌性斑鱉各一頭,分別位於蘇州動物園和長沙動物園。
  • 甲魚的養殖,甲魚卵的孵化,各種孵化知識
    這種野外自然孵化的優點是孵化成本低,投入較少,方法簡單,但是它也有缺點,就是孵化時間較長,在孵化過程中容易受到天敵的破壞,比如常常會發生被蛇吞食甲魚卵的現象,另一個缺點就是孵化率也比較低,浪費了甲魚卵,不利於集約化生產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
  • 一場悲劇中的主角,它叫斑鱉
    其時,距離為它「驗明正身」的「斑鱉保護蘇州研討會」不到3個月,這個研討會是由WCS等部門聯合召開的,主要討論如何將中國境內的4頭斑鱉集中養護起來,此前它常年被誤認為「黿」。    短短一年零兩個月,「5」減為「3」。    慶幸的是,時隔一個多月後,這個數字又恢復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