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地震,發生了什麼?|地球知識局

2020-12-02 騰訊網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1698-土耳其大地震

作者:德米特裡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下午,愛琴海東部發生地震。土耳其災難管理機構AFAD稱地震芮氏規模為6.6,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報告為6.9級。

當地居民目前仍處在危險之中,因為地震震中正好位於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和希臘的薩摩斯島之間,人口相當稠密。

除了震中南北的薩摩斯島和伊茲密爾

周邊還有大量中小城鎮被波及▼

根據土耳其方面官方報導,截止目前已經確認25人在伊茲密爾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溺水者,另有800多人受傷。希臘方面給出的數據是有2名青少年因建築倒塌而死,由於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薩摩斯島上發生洪水災害,目前受傷人數無法確切進行統計。

災後現場

(土耳其-伊茲密爾)

(圖片:VP Brothers / Shutterstock.)▼

波塞冬之怒

10月30日,愛琴海沿岸正是轉向溼冷的季節,家家戶戶的壁爐裡也慢慢有了煙火。

就在這本應該平靜閒適的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濱海城鎮的寧靜。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土耳其的伊茲密爾市數十座建築瞬間倒塌,海水湧入了街道,裹挾著碎石衝擊著街上因地震造成的殘垣斷壁。

在一片瓦礫中劫後餘生

(圖片:VP Brothers/shutterstock)▼

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說地震的初步震級為6.9,震中位於希臘薩摩斯島東北偏北13公裡;土耳其災難與緊急事務管理局主席說,周五的地震以愛琴海為中心,深度為16.5公裡(10.3英裡),震級為6.6級;美國地質調查局則將震級定為7.0。

根據地震發生的不同時間,震級有所變化。不管級別如何,它都是自1999年以後這一地區經歷過的最大的地震。

1999年在雅典和伊斯坦堡東部的伊茲米特

都發生了地震,看似平靜的愛琴海地震也不少

(底圖:shutterstock)▼

對於土耳其伊茲密爾市的450萬居民來說,這場地震是真正的噩夢。地震發生後,城中有約20座建築轟然倒塌,更有無數的房屋產生了裂縫和傾斜,在不確定近期是否還會有第二次強震和強餘震的情況下,這種建築讓人們的生命安全懸於一線。

相隔一樓,可能生死兩途

(圖片:arda savasciogullari / Shutterstock)▼

土耳其採取了緊急措施,衛生部長法赫雷丁·科卡(Fahrettin Koca)發推文說,伊茲密爾市已經集結了有38輛救護車,2架救護直升機和35個醫療救援隊正在實施救援活動。

根據土耳其媒體發布的影像資料來看,救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洪水的衝擊之下,當地救援隊將市中心一座高層建築當成了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人們在這座建築上修整,並商討救援工作的布置實施。

救援進行中

(圖片:Alex Gakos / Shutterstock)▼

伊茲密爾市長說已經從廢墟中救出了70人,目前確認的死亡人數有25人,800多人受傷。由於地震附帶的海嘯和洪澇災害,仍然有大量的居民處於生死未卜的失蹤狀態,目前搜救還在繼續。

然而對於土耳其來說這場地震震得不是時候。因為10月29號正好是土耳其的國慶日,許多人在這一天湧進大城市參加各類活動,地震發生的當時還有很多人在商場購物或在家中聚會,擁擠的環境給實施防災避災措施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在震後伊茲密爾市的大街小巷上,還能看到從房屋窗口或者樓頂聳立的國旗,但旗子之下已經是殘垣斷壁。

唉,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圖片:VP Brothers / Shutterstock)▼

希臘的薩摩斯島同樣正在經受著痛苦。建築被破壞、教堂倒塌,船隻被海水衝到鎮上……由於洪水和道路交通設施被破壞,全島居民都無法出行,電力設施也被毀損,目前仍然無法保證能穩定地恢復供電。負責民事保護和危機管理的希臘部長哈爾達利亞斯(Nikos Hardalias)和搜尋救援隊正前往薩摩斯島。

龜裂的大地

這場地震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從震感範圍上進行評價或許比較直觀。

整個希臘東部島嶼,以及希臘首都雅典和北部鄰國保加利亞都感受到了地震。在土耳其,包括伊斯坦堡在內的愛琴海和馬爾馬拉地區也都能感受到強烈震感,所幸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沒有遭到破壞。

震感範圍確實很大

從震中到伊斯坦堡這個距離

大致相當於從北京到濟南

(底圖:shutterstock)▼

凡海底地震必引起海嘯,而在島嶼遍布、人口密集的愛琴海周邊,海嘯的威力也被放大了。

地震發生後不久,一場小海嘯襲擊了伊茲密爾省的沿海塞費裡希薩爾地區,並在薩摩斯島部分地區造成了洪災。在社交媒體網絡上,兩國沿海地區洪水泛濫的畫面衝擊著人們的眼球,土耳其官員和廣播公司呼籲人們遠離街道,到地勢開闊且相對較高的地區去。希臘的薩摩斯島港口已經完全被淹沒,島上居民被反覆警告遠離海岸線。

薩摩斯島北面的港口城鎮首當其衝

(底圖:google map)▼

地震造成的災難還在持續,而且誰也不能保證後續不會發生第二次強震或者強餘震。希臘地震學家埃夫西米奧斯·萊卡斯(Efthymios Lekkas)對希臘國家電視臺ERT表示,現在說這是否是主要地震還為時過早,儘管他說可能是這樣。萊卡斯說:「在未來餘震會不斷地發生。」

另一位希臘地質學家安吉斯·賽倫迪思(Akis Tselentis)認為第二次強震不會發生,地震最大震級將固定在7.0這個數字,但是由於震中深度較淺(大約10公裡),預計可能會持續數周甚至一個月的強烈餘震。

在那之後也確實是餘震不斷

(圖片:google.com)▼

這對當地居民來說絕不是好消息,因為他們在地震中搖搖欲墜的房屋肯定是不能住了,而目前政府還沒能落實完善的措施,來妥善安置地震災區裡面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

好在由於該地區活躍的地質活動,當地的人們對地震多少有些心理準備,有防災減災的意識,疏散工作等相對有序。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中間的直接垮塌,旁邊的怕是也成了危房

(圖片:Alex Gakos / Shutterstock)▼

從地質學上講,該區域位於非洲板塊、歐亞板塊和阿拉伯板塊交匯的區域之間。在愛琴海以東,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擠壓,導致這一地區容易頻繁產生地震。

南義大利的眾多火山,頓時也好理解了▼

早在1688年,伊茲密爾附近就發生了估計為7級的地震。地震使景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地表下降了超過一英尺,搖搖欲墜的房屋倒塌並引發了大火,導致多達16,000人喪生。1903年,希臘的基西拉島附近也發生了8.2級地震,是現代地震儀器記錄的最大的地中海地震之一。而除了海上地震外,安那託利亞板塊陸地地區也發生了多次大於7.0級的地震。

由於北、東安納託利亞斷層的存在

陸上地震也著實不少

(圖片:wikipedia@Mikenorton)▼

裡斯本大學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地質學家若昂·杜阿爾特(Joao Duarte)說:「這絕對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地區之一。」

也正是因為當地地質高度的複雜性,如何預測該地什麼時候進入地質活躍區,對於所有人來講都是個難題。在災難發生時,唯有提前的準備和高度的團結,才能挽救更多的人。

災難之下,團結還是爭端

為了對抗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這兩年因為東地中海油氣資源問題劍拔弩張的希臘和土耳其兩國如今也在抱團取暖,共同實施救災活動。

希臘總理基裡亞科斯·米佐塔基斯表示,他已於周五下午致電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慰問。他寫道:「無論我們有什麼分歧,這都是我們的人民需要站在一起的時刻。」埃爾多安回答說:「土耳其也隨時準備幫助希臘治癒傷口。兩個鄰居在困難時期表現出的團結比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更有價值。」

雖然相互之間有很多矛盾

但在應對天災上是完全共情的

(圖片:ymphotos / Shutterstock)▼

回顧歷史,1999年,同樣是在伊斯坦堡東南部城市伊茲密特附近發生了7.6級地震,造成17000人死亡。

當時希臘政府慷慨地伸出援手,幫助土耳其渡過了難關,之後原本遇冷的希臘土耳其關係迅速回暖。也許,這一次地震,也會成為火藥味十足的兩個鄰居間的潤滑劑,讓兩國關係再次迎來一時的轉機。

伊茲密特就在伊斯坦堡以東不遠

17000人死亡實在驚人

當時天災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人禍,悲哀

(圖片:wikipedia@USGS)▼

希臘是歐盟國家,土耳其與歐盟關係密切而且還是歐洲關稅共同體的成員國,兩國地震新聞一出迅速引起了歐盟國家的關切。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周五當即表態:「我牽掛著希臘和土耳其,如果有需要我們將以所有可能的方式提供援助。」法國內政大臣蓋拉德·達曼寧(GéraldDarmanin)提出要向這兩個國家派遣援助物資。他在推特上寫道:「法國與土耳其和希臘人民並肩面對這一可怕的磨難。」

土耳其作為歐盟與中東之間的橋梁

雖然歐洲國家普遍不希望土耳其入盟

但土耳其的穩定也與歐洲各國休戚相關▼

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來自歐洲的實質性的援助物資送達災民手中。

其實目前對歐洲來說,最現實的問題還並不是救災,而是難民。

土耳其作為阻止難民進入歐洲的主要防線,一直被寄予厚望,它的邊境上早已有著數萬名蓄勢待發的難民等待著進入歐洲。地震之後,這道防線如果脆弱化,難民們就可能找到漏洞,把走向歐洲的腳步邁得更大更遠。

土耳其漏洞不少,希臘漏洞也不少

上個月的希臘難民營大火,很多人仍記憶猶新

當時就發生在薩摩斯島北部不遠的萊斯博斯島上▼

目前已經有消息稱,震後有百餘名難民出現在了土耳其與歐盟(希臘)交界的海域。他們最終被希臘海岸警衛隊推至土耳其領海,並被土耳其海岸警衛隊帶回。甚至有些土耳其國民,也在震後混雜在中東難民當中,試圖走向歐洲。

那真的會是一個好選擇嗎?

歐盟現在還在由於疫情二次爆發自顧不暇,說好的人道主義究竟是一次付清還是下次一定,還沒有人說得準。

參考文獻:

1.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2020/10/greece-and-turkey-earthquake-driven-by-wild-tectonics-of-aegean-sea/

2.https://www.ekathimerini.com/258643/article/ekathimerini/news/strong-aegean-sea-earthquake-topples-buildings-in-turkey

3.https://www.ktvu.com/news/large-quake-hits-off-the-coast-near-greece-and-turkey

4.https://www.foxla.com/news/earthquake-in-aegean-sea-topples-buildings-in-turkey

5.https://www.aa.com.tr/en/turkey/turkey-rescues-over-100-asylum-seekers-in-aegean-sea/2022932

6.https://www.wfmz.com/news/cnn/top_stories/powerful-earthquake-hits-aegean-sea-off-greece-and-turkey/video_4e3120c2-127b-50a6-b887-2bc1d76e56fb.html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Alex Gakos / Shutterstock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大地震,發生了什麼?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下午,愛琴海東部發生地震。土耳其災難管理機構AFAD稱地震芮氏規模為6.6級,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報告為6.9級。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土耳其的伊茲密爾市數十座建築瞬間倒塌,海水湧入了街道,裹挾著碎石衝擊著街上因地震造成的殘垣斷壁。
  • 山西與陝西之間發生了什麼?| 地球知識局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同樣是在平坦地區,晉蒙陝大峽谷(大北幹流)以南的晉陝省界,也出現過黃河改道。造成這一地理變化的原因,既有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人為影響,也有宏觀地質環境條件的自然影響,如明清時期的多次大地震。
  • 位於三大板塊交界處的愛琴海地區發生地震,希臘和土耳其受災嚴重
    自然災害是地球表面發生的一些自然事件,但是卻會造成人類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人類的發展歷史就是和自然災害不斷鬥爭的歷史,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有些自然災害已經能夠做到比較好的監測和預報,從而減少傷亡和損失。
  • 喜馬拉雅地震帶活躍度加劇 土耳其地震致57人死
    土耳其6級地震57人死亡  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活躍度加劇  王慧卿  土耳其埃拉澤省昨日發生地震,至少6個村莊的房屋倒塌,57人死亡。  當地時間8日4時32分(北京時間10時32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以東550公裡的埃拉澤省卡拉考昌縣附近地區發生芮氏6.0級地震,大量石頭或磚混結構的房屋倒塌。地震持續了大約1分鐘,其後又發生30多次餘震,餘震震級最高的為芮氏5.5級。  土耳其伊斯坦堡地震研究中心的報告說,震源深度為5公裡,震中在巴斯雅特村(Basyurt)附近。
  • 美媒:土耳其東南部發生5.0級淺源地震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據美聯社伊斯坦堡消息,土耳其災害應對部門當地時間3日稱,土耳其東南部當天上午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20千米。土耳其災害與應急管理署3日說,目前沒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
  • 什麼地方容易發生地震
    地球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兩條全球規模的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南亞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這是地震活動性最強的地方,單是上個世紀特大地震就發生過十幾次。
  • 土耳其發生5.0級地震 男子在屋頂掉落前一秒逃生
    當地時間12月3日,土耳其東南部錫爾特省發生芮氏5.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感強烈。一名男子在地震發生時迅速起身衝出房間,緊接著天花板和支架等便掉落下來,險些砸到男子。另一段畫面中,超市內大量商品也因地震從貨架上掉下來,飲料酒水撒了一地,現場一片狼藉。土耳其災難和應急管理局(AFAD)當天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報告。報導稱,土耳其位於地震帶上,今年已遭遇兩次強震。
  • 希臘薩摩斯島發生6.9級地震,土耳其四人死亡逾百人受傷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30日19時51分在希臘佐澤卡尼索斯群島發生6.9級地震,地震震中位於薩摩斯西北約16公裡處,震源深度10千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最新消息稱,土耳其衛生部長法赫雷丁·科賈發推文稱說,地震已至少造成4人死亡。
  • 科學家:大地震或與太陽活動有關-科學家,地球,大地震,太陽活動,有...
    本月20日,在我國四川省再次發生7.0級強震,並伴隨重大人員傷亡。而回顧歷史上的地震監測數據不難發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從未逃離過來自地震災害的威脅。現在,一些科學家和研究者認為,地球發生強烈地震災害或許與太陽活動存在著一定關係。
  • 土耳其發生6.8級地震已致18人死亡,暫無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1月25日1時55分在土耳其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8.35度,東經39.12度。目前,地震已造成18人死亡,553人受傷,暫無中國公民傷亡消息。
  • |地球知識局
    那麼引發這次討論的起因到底是什麼?如果它真的噴發了,引發的破壞又會有多嚴重呢?富士山要爆發了?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地球表面的巖石圈並不是一整塊,而是由多個漂浮在地幔上的板塊構成的。江戶時代的寶永四年(公元1707年),日本發生了如今推算為8.6級的大地震,造成數萬人死亡,數萬間房屋倒塌。
  • 愛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和希臘至少53人死亡
    新華社伊斯坦堡11月1日電(記者王峰)截至11月1日,土耳其西部、希臘東部薩摩斯島附近的愛琴海海域6.6級地震已導致兩國至少53人死亡。其中,土耳其至少有51人死亡、近900人受傷。  土耳其副總統奧克塔伊1日在伊茲密爾省災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截至當天清晨,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51人,此外有896人受傷,其中8人收治在重症監護室。  伊茲密爾省在此次地震中受災最重。據媒體報導,該省有數十處房屋倒塌。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部門當天說,目前共有5700多人在災區開展搜救和人道主義援助等工作。
  • 如果地球發生了10級大地震,那會怎麼樣
    08年汶川的大地震來說,在汶川發生的大地震的震級是8級。而10級的大地震它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會是8級大地震的32×32倍也就是說10級大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是8級大地震的1024倍。而科學家認為發生了10級地震那就等於是一顆直徑在100公裡的小行星飛過來撞擊了地球所產生的大地震。
  • 土耳其,天降大旱
    中年維特地球知識局從2020年夏季起,土耳其中西部地區降水較往年減少,進入往年降水集中的冬季,乾旱的形勢依舊沒有得到緩解。大城市人口重多,從工廠生產到市民生活都需要消耗水資源,當發生旱災,保證城市供水,會成為令主政者頭大的問題。
  • 如果地球發生了10級大地震,那會怎麼樣
    可是由於世界各地的人對地震強度各有不同,所以說對地球上強度最大的地震有3種說法。1、智利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的大地震2、厄瓜多到哥倫比亞邊界附近的海中在1906年1月13日發生的那次大地震。3、日本在1933年 3月 3日發生的大地震。
  • 愛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希臘至少27人遇難
    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下午,土耳其西部愛琴海海域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6.5公裡。據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部門消息,西部伊茲密爾省震感強烈。  據土耳其災難和應急管理機構(AFAD)的最新消息,截至10月31日,地震已經造成希臘2人遇難,數十人受傷;土耳其25人遇難,超過800人受傷。
  • 土耳其發生5.7級淺層地震,餘震不斷釀1死18傷!
    14日晚間23時左右,土耳其內政部長索魯(SuleymanSoylu)發文,稱土耳其東部發生規模為芮氏5.7級的地震,據土耳其災害與應變管理署(AFAD)指出,該次地震震源深度僅
  • 2018年,全球大地震多發?科學家稱地球轉速變化影響大地震頻率
    (圖片來源: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攝影:Getty)在上個月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年會上,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的Roger Bilham和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的Rebecca Bendick發表論文,提出了地球轉速和地震活動之間的關係
  • 什麼是「青海哈薩克」?| 地球知識局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其省內第一大面積的地級行政單位,其實是佔了將近全省一半面積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只是因為它位於其西部而聲量不夠大。到了1933年,新疆「四一二」事件發生後,金樹仁下臺,盛世才逐漸成為新疆第一號人物。
  • 專訪「地球知識局」公眾號創始人:嚴肅科普也能「玩梗」
    從理工科碩士到新媒體人,從沒有基礎到歷史、地理、管理樣樣精通,「地球知識局」公眾號聯合創始人田地心在2020新媒體行業南方峰會上分享了新媒體經驗。「地球知識局」公眾號聯合創始人理工科碩士轉型為新媒體人「17年我還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地球知識局』創始人就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