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天降大旱

2021-01-10 品質中國

中年維特地球知識局

從2020年夏季起,土耳其中西部地區降水較往年減少,進入往年降水集中的冬季,乾旱的形勢依舊沒有得到緩解。大城市人口重多,從工廠生產到市民生活都需要消耗水資源,當發生旱災,保證城市供水,會成為令主政者頭大的問題。

土耳其國內降水量差異還是很大的

這次旱災主要在中西部▼

目前,安卡拉市市長已經向市民公開喊話,呼籲節約用水。地處西部沿海地區的伊茲密爾市同遭遇旱情,其市長表示城市供水的大壩水位持續下降,讓他難以安眠。

旱災是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無數文明興衰的老問題,如今人類減輕旱災損失的能力越來越強,但隨著人口膨脹、氣候變化,旱災也正變得越來越來頻繁,這場人與自然的拉鋸戰還會繼續下去。

生存並不容易,死亡也並不遙遠

(圖片:attraction art/shutterstock)▼

日趨乾旱的農業發祥地

土耳其位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板塊相互擠壓造就了安納託利亞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貌。

所以土耳其以西的地中海沿岸也多是山地

且有眾多火山▼

每年冬季風帶南移,西風從地中海吹來,攜帶水汽為土耳其沿海地區帶來降雨。地形有利於西部和沿海降雨的形成,而水汽則隨著深入內陸不斷減少,到高原內陸就非常少了。

土耳其降水分布與地形高度相關

降水、耕地、人口、城市都集中在環高原的沿海地帶▼

但即使內陸相對乾旱,沿海山區的降水還是會惠及內陸,在高原深處形成眾多河流和湖泊,輔之以良好的灌溉設施,也會出現富饒的河谷。

安納託利亞深處-開塞利

土豆收穫季與大量的季節性工人

(圖片:avuz Sariyildiz/ shutterstock)▼

土耳其的小麥主產區分布在愛琴海沿岸、馬爾馬拉海兩岸和安納託利亞高原中西部。這裡冬季降水量較多符合小麥的生長習性,灌溉水源易得,自古便是小麥主產區。

崎嶇的地形與中東國家的標籤

使很多人忽視了土耳其富饒的農業

(圖片:Gelia/ shutterstock)▼

黑海沿岸氣候溼潤,是玉米主產區。東部貧瘠寒冷的土地是黑麥、大麥和燕麥的主產區。沿海地區還是水果、棉花等經濟作物的主產區。

相對乾旱的中東,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種茶

但土耳其的黑海地區除外(黑海沿岸裡澤的茶園)

(圖片:canyalcin/ shutterstock)▼

在中東諸國中相對充裕的水資源,讓小亞細亞半島的富庶延續至今,糧食、蔬菜、水果、棉花在收成正常的年份可以自給自足,還出口到國外,成為世界第五大果蔬出口國和西亞唯二的糧食出口國之一。

在土耳其出口的各種農產品中

麵粉是敘利亞這類戰亂地區的重要進口項

對於緯度較高的歐洲市場來說,土耳其水果也非常香

(圖片:OEC)▼

雖然河流、湖泊、地下水和西風帶來的降雨為土耳其提供了相對充裕的水資源,並帶給小亞細亞長期的農業繁榮。但是冬季風帶南移帶來的降水並不穩定,年際差異很大,甚至可能出現連續數年的旱災。

每年韭菜長勢如何,能不能割,還給看老天的意思

(這韭菜真的粗)

(圖片:Scott Woodham Photography/shutterstock)▼

頻繁的旱災是這裡最常見的災害,造成池塘枯竭、糧食減產、牲畜死亡,嚴重時引發饑荒和動亂,曾經1876年旱災引起的大饑荒造成超過20000人喪生。

而近幾年,這一帶更是極端氣候頻發。在安納託利亞高原中部的大部分地區,從上世紀中葉開始,乾旱的頻率甚至是四年一次。作為東南部主要灌溉水源的幼發拉底河上遊,乾旱時期徑流量甚至會下降到50m/s。

土耳其東部-幼發拉底河上遊附近-埃拉澤

(圖片:Prometheus72 / shutterstock)▼

受乾旱問題影響最嚴重的,還要數深居內陸的科尼亞盆地。這裡土地肥沃,是土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但是年降水量不到350毫米,常年需要灌溉。一旦發生旱災,蒸發量也會變大,不但降水減少,灌溉水源也會縮減、枯竭。

科尼亞盆地是內陸重要農業區

科尼亞也屬土耳其前十大城市▼

另一方面,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有效降低了糧食價格,現代醫療又有效提高了嬰幼兒存活率和人均壽命,土耳其生育率雖快速降低但人口仍在增長。人活著就需要消耗水資源,而現代生活的清潔要求又會進一步提高了人均水資源消耗,土耳其的耗水量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城裡人只能從水價感受到水資源的變化

對於村裡人則直接是吃飯問題

(2008年,土耳其-科尼亞旱災)

(圖片:Prometheus72/ shutterstock)▼

水利開發與農業消耗

正因為旱災頻繁,土耳其格外重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開源節流的同時也引來了不少爭議。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土耳其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上馬了幼發拉底計劃、幼發拉底邊境計劃、卡拉卡亞計劃等15個涵蓋灌溉、水利、農業等方面的計劃,僅在兩河上遊就計劃興修22個大壩、19個水電站和為179萬公頃田地帶去水源的灌溉系統。

土耳其西部並沒有什麼很大的河流

但是東部卻是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的上遊

阿塔圖爾克水庫、凱班水庫是上遊系統工程的代表

這對於下遊的伊拉克、敘利亞是要命的工程▼

中東國家普遍氣候乾旱,單純依靠降水難以發展農業,土耳其將國際河流有限的水量更多貯存、應用於本國,就等於無形中佔了鄰國便宜。土耳其開始布局國際河流水利設施時,周邊國家普遍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肅性和深遠影響,作為上遊國家的土耳其便宜佔盡。

下遊伊拉克的降水量少得可憐,嚴重依賴上遊

但內部分裂的伊拉克顯然沒有太多反制手段▼

當下遊國家意識到國際河流水權分配的嚴肅性,土耳其的計劃也就無法隨意執行了。但是下遊國家先後發生動亂,又給了土耳其可乘之機,其高度介入敘利亞亂局的背後,除了對庫區的政治性警惕,很難說沒有對兩河控制權的考慮。

上遊土耳其、下遊敘利亞,可謂截然分明

(圖片:google map)▼

興修水利為土耳其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雖然氣候明顯變得更加乾旱,旱災發生也依舊頻繁,造成的危害卻大大減輕,動輒造成饑荒的情況已經一去不返。水利工程配合其他開發安納託利亞中東部的計劃,解決灌溉水源的同時,還帶動了該國落後地區發展。甚至可以說,興修水利提高了土耳其發展的均衡性和社會穩定。

有了阿塔圖爾克大壩,周邊荒漠變良田

(圖片:gokturk_06 / shutterstock)▼

(圖片:Naeblys/ shutterstock)▼

除了官方興修的水利工程,非法私採地下水毫無疑問也為緩解旱災做出了貢獻。土耳其有200000口井,其中半數屬於不合法狀態。這一問題在中部科尼亞盆地尤其嚴重,早在2008年就有92000口井被調查出來,合法開採的不到三分之一。

只不過,誰都能看出來,這樣的行為是透支未來可用的水量。只33年的時間,科尼亞盆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4.3米,其中80%的降幅發生在近十年以內,並且水位下降還在加速。

乾旱土地上的科尼亞農業基地

地上是豐收的作物,地下是不斷下降的水位

(圖片:google map)▼

然而珍惜水資源的行動不會因為水源珍貴就自發形成。目前土耳其節水農業還在推廣的過程中,大水漫灌依舊是常態,農業消耗了四分之三的水資源,還帶來水土流失、鹽鹼化等次生問題。

旱災愈加頻繁

2020年,土耳其面臨新冠流行、債務問題、經濟衰退、地震、對外軍事冒險的多重威脅,乾旱也靜靜發酵。

從進入夏天之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就嚴重缺乏降雨。這種情況惡化到9月,迪內爾省降雨量僅有往年的一半,大壩水位也縮減到僅剩20%,河床龜裂,農田板結,連水庫中的魚都成片死亡,遭遇91年以來最乾旱的夏季。小麥單產下降了30%,向日葵則直接收成減半,並影響到下遊的食用油行業。

一場旱災,種得越多虧得越多...

(圖片:Prometheus72/ shutterstock)▼

一些農民為了減少損失,只能選擇不再播種。

地中海氣候降水集中在冬季,人們本將大規模降水的期待放在了下半年。可是,如今土耳其已經入冬,11月的中西部降水量依舊腰斬,旱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蔓延到了安納託利亞中西部和往日非常溼潤的黑海沿岸。

(圖片:HSN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

土耳其農業與林業部長帕克米德利(Pakdemirli)已經確認,這是土耳其5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結合17年旱災的定性,似乎5後面還應該加一個0。

當土壤水分不足,小麥播種就會延遲,橄欖則會減產、出油量降低,甚至成片死亡。安納託利亞中西部作為土耳其最重要的農業產區,播種季節的生產秩序被打亂,就意味著半年後的收穫季節還會有新的麻煩,嚴重時可能威脅到土耳其的糧食安全。

水對於城市人口是消費

對於農村則是基本的生產要素

壓力主要還在農村頭上,尤其是水權較低的窮人

(圖片:sezer66 / shutterstock)▼

城市成熟的供水系統時常給人以用之不盡的錯覺,其實,當乾旱成為長期問題,城市供水的壓力甚至會比農村更大。安卡拉、伊斯坦堡、伊茲密爾,是土耳其排名前三的大都市,也是該國人均水資源最緊張的前三名,居住在其中的上千萬人口用水高度依賴城市周邊的水壩。

比如安卡拉西北方的薩勒亞爾水庫

(圖片:Bilal Kocabas/ shutterstock)▼

如今三大城市周邊的大壩水量明顯減少,水位普遍只有最高水位的2-4成。新冠病毒讓國民更重視清潔,導致用水量上升了20%。這一增一減讓大壩庫存更禁不起消耗,如果不算降雨、調水帶來的補充,伊斯坦堡附近的大壩只能再堅持兩個月。

好消息是,氣象工作者認為1月份降水量會恢復正常,這場愈演愈烈的旱災終於要結束了。短期問題容易解決,氣候變化卻難以逆轉,土耳其的人口增長短期內也不會斷崖下跌,未來人均淡水資源必然更少。

土耳其雖然近年來在國際爭議頗多,但是其國家能力和經濟發展是無法否認的,對內,土耳其未來推進節水農業的速度大概會越來越快,水壩也大概率會越建越多。

那麼對外,因水而起的國際矛盾恐怕也會愈演愈烈,中東可能正走向一個水源爭端如油氣資源爭端一般尖銳的未來。

中東這幾條頗為勉強的大河

實在是不夠你們爭的

(幼發拉底河,圖片:NASA)▼

相關焦點

  • 西南大旱:六分恨天四分怨人
    西南大旱已久,僅以貴州計,截至今年「世界水日」的3月22日,已連續226天未曾降雨。溯推回去,旱情大約始於去年8月下旬。倘若不是溫家寶總理前往災區,恐怕很少有人關注到當地旱情。記得春節期間,每晚CCTV的天氣預報,曾經提醒過西南山林大火的紅色警報。這一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也只是說滇黔兩省近來未曾下雨。
  • 深陷瘟疫的美國,千年大旱又來襲?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美國西部持續二十多年乾旱,可能正發展成為1200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旱。
  • 回頭看西南大旱被民間「預測」
    日前,由於中國雲南等地大旱,美國某機構六年前的一份報告又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004年,《中國青年報》曾經報導,美國國防部委託GBN公司完成的一份報告預測指出,2010年前後中國西南地區將出現大旱,對此,國內氣象專家稱,即使有此報告,不知以何為據,可信度有限(23日《新京報》)。
  • 雲南水利廳長:百年大旱敲響警鐘
    雲南遭遇百年大旱再次敲響了保護水資源的警鐘。3月22日,雲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周運龍在紀念「世界水日」的座談會上表示,如果只注重經濟社會發展,忽略水資源保護,經濟社會發展也將難以為繼。周運龍稱,目前的大旱已造成雲南全省780萬人飲水困難,直接農業損失150億元,暴露了雲南抗旱防洪基礎設施薄弱,安全程度不高,應對極端氣候變化引起的突發公共事件能力還不強。雲南全省農村飲用水安全未達標人口還有1000多萬人,佔農村人口三分之一,有效灌溉面積2340萬畝,僅佔耕地面積37%。
  • 為什麼選擇土耳其14天「洗白」,是中亞地區入境美國最優解?
    我深知很多夥伴們真是有著不得不返回美國的理由,所以老胡也總結了【返美攻略】選擇這10個國家作為跳板,14天「洗白」後安全返回美國!對其他赴美流程可翻看老胡之前的文章,當然隨著政策的變動也肯定會一些變化。還是那句話(有疑問,有不懂,儘管問老胡,服務行業,就是做好服務得到大家認同,老胡才有生存的機會。)
  • 土耳其,負債纍纍
    當然,他也因為煽動暴力和宗教仇恨被判入獄120天,影響了仕途。2001年,土耳其陷入嚴重的金融危機中,2003年,政壇黑馬正義與發展黨執政,埃爾多安出任總理。埃爾多安政府在當時是一副不折不扣的改革者面孔。
  • 【一帶一路】土耳其光伏需求分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土耳其基本數據土耳其總人口數約8千2百萬人,2018年年度GDP成長率僅2.6%,主要原因在於當年度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造成本國貨幣裡拉重貶,全國通貨膨脹率攀升到20%,經濟情勢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國際信評機構標普也對土耳其的信用評級調降至BB-,經濟展望評比為負面。
  • 全球各國首都氣候風光之科威特、土耳其安卡拉
    但是,白天氣溫之高,使得夜間氣溫雖降卻還時常在25℃以上。午夜時分,人們仍感熱浪未息。因此,科威特人總喜歡開著空調睡覺,難免感到關節酸痛。在野外工作的人們,夏季穿長袖衣褲反倒比穿短袖衣褲舒適。對於乍到科威特的人們,預防中暑則是必不可少的。「淡水貴如油」,這是科威特流行的一句諺語。
  • 【土耳其衛生部:新冠疫苗接種將分兩劑次 間隔28天】當地時間12月...
    文 / 蘇懷瑾2020-12-31 05:52:53來源:FX168 【土耳其衛生部:新冠疫苗接種將分兩劑次 間隔28天】當地時間12月30日晚,土耳其衛生部發表聲明稱,將會分兩劑次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兩劑之間間隔28天。
  • 世界十大天降異物
    但在解釋天降「怪物」的較量中,科學最終勝出。對於很多看似無法理解的天降「怪物」事件,科學家均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但有些案例仍舊是不解之謎,促使親身經歷的當地人提出五花八門的理論。他們會用期待的眼光盯著天空中的雲,希望上天再送上一場「肉雨」或者「高爾夫球雨」。以下是天上掉來來的十大「怪物」1.
  • 天降「聖物」——西藏天鐵傳奇
    天鐵法器藏族同胞認為天鐵和天珠一樣,是神賜予的福祉。天鐵,在西藏地區藏語稱「託甲」譯為天鐵或雷石、藏族傳統解釋為打雷時降下來的鐵塊,埋藏地下,長期不鏽,呈現各種形色。傳說是天神把她對藏民的愛通過雷神放到山上,讓那些勤奮的、善良的、有福氣的藏民拾得,賜福給他們幸福的生活、拾得者帶在身上並代代相傳。
  • 土耳其與世界大國的不解世仇
    這個國家就是土耳其。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此事定義為「伊斯蘭恐怖襲擊」,其對穆斯林的言辭措施使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強硬抨擊,事態發展至兩國均召回本國大使,兩國關係降至冰點。  作為中東兩個主要地區大國,遜尼派的土耳其和什葉派的伊朗長期以來因為爭奪伊斯蘭世界領導權、地緣政治影響和少數民族問題而處於結構性矛盾中。
  • 竇娥死前為什麼要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6月飛雪、大旱三年
    竇娥冤是古代四大悲劇之一,它反映了竇娥不畏強權,堅貞不屈,敢跟人鬥天鬥地鬥的精神。同時鞭撻了社會的黑暗,和人們冷漠無情的態度。竇娥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從小母親去世,後跟父親相依為命。她悲憤的指罵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這也是她借著天地直指統治者的黑暗。原本她認為老天是公正的,卻不曾想天也這般欺人,讓好人福淺命短,壞人作惡卻長壽。但最後還是要寄託於天,要讓天來證明她的冤屈。
  • 土耳其衛生部長接種中國疫苗
    新華社安卡拉1月13日電(記者鄭思遠施洋)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13日接種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並向民眾進行了現場電視直播。同時接種中國疫苗的還有土耳其應對新冠疫情科學委員會成員。 1月13日,土耳其衛生部長科賈在安卡拉接種中國產新冠疫苗。(新華社發) 科賈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疫苗是安全的,土耳其全國醫護工作者將從14日起開始接種中國疫苗。
  • 災難電影天降浩劫的演員?
    《天降浩劫》又名《全球風暴》,是美國華納公司出品的一部災難片,講述的是未來人類發明了很多的先進的設備,可以說整個地球、甚至整個宇宙都可以掌控在人類的手中,可偏偏這時候氣象衛生發生故障,它反過來攻擊人類自己,於是地球上出現了很多可怕的自然災害,且接連發生。
  •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土耳其的浪漫你了解多少?
    大家好,愛旅行、愛攝影、愛記錄生活的可可可愛小天使又和大家見面啦~不少人對土耳其的了解只是停留在這句「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歌詞的認知上,那麼土耳其究竟浪漫在哪裡?為什麼好多人都嚮往去土耳其旅遊呢?可可今天就帶你來揭秘一下!
  • 土耳其「玫瑰」 靜悄悄地開
    這位土耳其「玫瑰」,就是我們土耳其之行的導遊——伊斯坦堡孔子學院畢業的Begum小姐。 中國情結 接下來的三天行程中,玫瑰表現出了土耳其人特有的熱情和對中國人民的友好。 土耳其著名學府海峽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大學生玫瑰,出生在該國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爸爸是醫生,媽媽是律師,還有個姐姐在俄羅斯搞建築設計。
  • 航拍土耳其梅克火山口湖,50多米高火山錐,像巨人的眼睛望著天
    地理奇蹟,從不同角度觀賞,有不同的觀感,這次來看看航拍土耳其的梅克火山口湖,50多米高火山錐,像巨人的眼睛望著天。土耳其的梅克火山口湖長800米,寬500米,深度12米,位於土耳其科尼亞省Karap的納爾地區,最大特色就是湖中的火山錐像巨人的眼睛看著天空,又有「惡魔之眼」的叫法。
  • 土耳其總理說土耳其尊嚴不容挑戰
    新華網伊斯坦堡10月5日電(記者陳銘)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5日說,土耳其決不允許自己的尊嚴受到挑戰,也決不會對任何挑戰置之不理。
  • 4天就打服對手?翼龍2非洲戰場所向披靡,擊毀12架土耳其無人機
    東方大國武裝向來物美價廉,就連一些小國和非洲國家也能裝備,近日翼龍2在非洲戰場所向披靡,僅4天就打服對手。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18日,衣索比亞政府公布消息,表示該國政府在被捕提格雷州的平叛行動中取得重大戰果,翼龍2無人機大戰神威。現在許多國家紛紛尋求與東方進行合作,翼龍2無人機不僅物美價廉,在戰場上戰績斐然,屢次幫助盟友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