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Robin McKie
翻譯 | 戴晨
審校 | 王妍琳
伊拉克北部和伊朗北部發生7.3級強震後的周一,在伊拉克蘇萊曼尼亞省達爾班迪汗鎮,一名兒童在廢墟上。(圖片來源: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攝影:Getty)
在上個月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年會上,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的Roger Bilham和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的Rebecca Bendick發表論文,提出了地球轉速和地震活動之間的關係。
「地球轉速和地震的關係非常強,這預示著明年強震的數量將增加,」 Bilham上周告訴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在Bilham和Bendick的研究中,他們研究了從1900年以來7級及以上的強震。「超過一個世紀以來的大地震都得到了記錄,給我們提供了完善的研究對象」,Bilham說。
他們發現,在5個時期中,強震的數目明顯高於其他時期。「在這幾個時期中,每年約發生25到30次強震,」Bilham說。「在其他時期,平均每年發生15次強震。」
研究者們試圖找到這些強地震活動頻繁的時期和其他因素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當地球轉速稍稍變慢,緊跟著就是強震增多的時期。「地球的轉速的確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每天縮短了一毫秒的時間——這通過原子鐘可以精確測量。」Bilham說。
Bilham和Bendick發現,這種地球轉速放緩、使晝長產生這種變化的時期會持續5年左右,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這樣的時期有好幾個。更關鍵的是,在這樣的時期之後,會發生更多的強地震。
「這種關係是很直接的,」Bilham說,「這是地球給我們未來會發生的地震提供了一個五年警告。」
這個關聯尤其重要,因為地球從四年多前就開始周期性地放慢轉動速度。「推論很明顯,」Bilham說。「明年,我們遭遇強震的數量可能會顯著增長。今年我們過得還算輕鬆,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經歷了6次強震。從2018年開始,強震數量極有可能達到一年20次。」
科學家未能明確解釋為什麼晝長縮短會與地震相關,一種猜測是,地核的輕微變化既導致了地球轉速放緩,也導致強震多發。
此外,想要預測這些地震發生在哪裡是困難的——儘管研究者發現大部分與晝長變化有關的強震都發生在赤道附近,而大約有十億人口居住在熱帶地區。
文章來源: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nov/18/2018-set-to-be-year-of-big-earthquakes
2018年《環球科學》全年訂閱
限時6折優惠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