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
2019福建醫療衛生招考備考資料,包括福建醫療衛生人才筆試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知識以及面試備考資料等,考生可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以下是【事業單位醫療崗考試筆試資料——不同粒徑顆粒物的區別】有關內容:
粒徑是大氣顆粒物最重要的性質,反映了大氣顆粒物來源的本質,並可影響光散射性質和氣候效應。大氣顆粒物的許多性質如體積、質量和沉降速度都與顆粒物的大小有關。在實際工作中常使用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來表示大氣顆粒物的大小。空氣動力學等效直徑可以直接表達出大氣顆粒物在空氣中的停留時間、沉降速度、進入呼吸道的可能性以及在呼吸道的沉積部位等。
按粒徑大小,大氣顆粒物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1)總懸浮顆粒物(TSP)是指粒徑≤100μm的顆粒物,包括液體、固體或者液體和固體結合存在的,懸浮於空氣中的顆粒。
(2)可吸入顆粒物(IP,PM10)指空氣動力學直徑≤10μm的顆粒物,因其能進入人體呼吸道而命名,又因其能夠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也被稱為飄塵。
(3)細顆粒物(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的細顆粒。它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更長,易於滯留在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較細的組分還可穿透肺泡進入血液。PM2.5更易於吸附各種有毒的有機物和重金屬元素,對健康的危害極大。
(4)超細顆粒物(PM0.1)指空氣動力學直徑≤0.1μm的大氣顆粒物。人為來源的PM0.1主要來自汽車尾氣。PM0.1有直接排放到大氣的,也有排放出的氣態汙染物經日光紫外線作用或其他化學反應轉化後二次生成的。PM0.1對的健康影響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
以上的四種分法與我們在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生產性粉塵章節所學的分法有所不同,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區分,不要混淆。
例題:1. 下列對機體健康危害最大顆粒物是:
A.TSP
B.飄塵
C.細顆粒物
D.超細顆粒物
1.【答案】C。解析:細顆粒物(PM2.5)是指空氣動力學直徑≤2.5μm的細顆粒。它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更長,易於滯留在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較細的組分還可穿透肺泡進入血液。PM2.5更易於吸附各種有毒的有機物和重金屬元素,對健康的危害最大。
看完這篇小文章對於不同粒徑顆粒物的區別大家能夠掌握了嗎?
相關推薦:
醫學預防醫學: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
醫學預防醫學:職業腫瘤的趣味記憶法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福建中公教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