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2021-01-08 京都傳媒

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真正體會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和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生命的離開讓觀眾感到頗為震撼。

當今天造成六點,唐山再次傳來地震的時候,這一消息瞬間在網上傳開,把全國的觀眾再次拉回到當年地震的陰影中。

今天小編藉此機會,給大家推介十年前的這部災難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領銜主演,陸毅、張國強、陳瑾等聯袂出演的災難性情感故事篇。影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了全球首映式。

電影講述了發生在1976年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的故事。

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和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

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

姐姐方登明顯比弟弟方達要活潑,方大強經常出門在外,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姐弟倆都特別高興。

7月的一個傍晚,方大強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社區外的馬路上,方大強和元妮躲在卡車上親熱,突然——地震了。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

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地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震後,元妮獨自撫養著兒子,選擇堅強地活下去,劫後餘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後的汶川大地震,他們的生命軌跡才重新走到一起。

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23秒32年,這段橫跨32的情感糾葛,這場23的地震,粉碎了多少家庭,更是粉碎了方登和親生母親這件的血肉情感記憶。

當李元妮說出那句:「我向你道個歉吧。」張靜初飾演的方登釋懷了心中32年的不解和悔恨。

陳道明老師在片中飾演的解放軍王德清,也是方登的繼父,表演依然是影帝級的演技。

尤其是當他作為一個父親知道自己的女兒退學後,他在籃球場打陸毅那場戲。「我不找,你也不找。」把一個柔情的父親和一個血剛的軍人瞬間脫離而開,非常的打動觀眾。

小編由於工作原因,有機會去到唐山,辦完事後專程去了一趟當年的拍攝場地,特意去看了影片最後的那個鏡頭。

唐山當年去世的人的名字都刻在那個墓碑上,瞬間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感觸。

珍惜眼前的一切,只要活著就是希望,就是未來。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災難片中的地質學:地震等災難到底能否克服
    人們都怕天災人禍,但比起人為的禍患,客觀上天災的威力似乎更大一些,比如地震、海嘯等等……說起地震,大家的心中免不了會生起一絲懼怕,馮小剛導演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成為一部經典的國產災難片,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講述了1976年發生在河北唐山7.8級的大地震中,母親最終選擇先救弟弟,但姐姐奇蹟的倖存,32年後家人重逢,
  • 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今天的唐山地震,我們應該明白什麼
    今天得知唐山再次發生地震,這次地震不由得讓我想到三十八年前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唐山地震的爆發是我新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災害,這種災害像饑荒一樣可怕。一座工業城市盡在23秒內變為廢墟,至今會想起來都十分不適,今天的地震再次發生在唐山,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不要害怕,祖國和人民是你們堅強的後盾,一起抗震一起加油。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
    在震後第一時間發布震中位置、震級大小等地震參數,對於政府和社會公眾判斷災情、啟動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唐山大地震後的建築(資料圖)  對經過唐山大地震的人來說,一定對新華社的這條消息大發感嘆:假如當年......  在1986年出版的《唐山大地震》再版裡,收錄了報告文學家錢鋼2003年的一篇講演稿。
  • (唐山大地震·反思)慘痛教訓:地震預測沒有預報
    1976年7月27日10時距唐山地震17小時國家地震局副局長查志遠等人聽取了汪成民的匯報,並決定讓汪成民第二天去廊坊落實數據。1976年7月27日18時距唐山地震9小時馬希融向開灤礦務局地震辦和上級作強震臨震預報:強於7.3級的地震隨時可能發生!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3.8秒,唐山發生芮氏7.8級特大地震,超過24萬人在地震中遇難。
  • 地震預測有多難?唐山大地震原來是這麼回事!
    而自然災害當中,又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最為嚴重。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震能夠被準確的預測到嗎?地震發生之前不是有很多預兆嗎?為什麼至今人類人仍舊無法準確的預測地震?今天就讓趙括說歷史帶領大家歷史上著名的唐山大地震。而今天要說的地震災害,就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
  •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
    1976年,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唐山得名源於一個女人的死亡,這個人是唐王李世民心愛的老婆曹妃。話說645年,李世民打朝鮮得勝回朝,走到唐山這個地方,忽然之間,曹妃死了。但這裡的空氣品質不是非常好,今年的一到八月份,唐山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榜第167位。而很多人們對唐山熟悉,是源於1976年的那場大地震。今天我們介紹的,是大地震前夕的唐山市容市貌。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唐山,一場7.8級地震,瞬間造成有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遭受滅頂之災,24.2萬人死亡,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上死亡人數第一。
  • 7月12日清晨唐山發生5.1級地震,意味著什麼?地震為何無法預測?
    (網友評論截圖)44年前,23秒,242769人說起唐山地震都會讓人想起44年前(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那次大地震由於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加上正值深夜熟睡時段,而且震級又極高(由於對當時的震級測定有爭議,我這裡就不寫出了,有興趣的可自行搜索
  • 導演馮小剛為您講述,拍攝電影《唐山大地震》中臺前幕後的故事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故事發生在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載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姐姐方登明顯比弟弟方達要活潑,方大強經常出門在外,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姐弟倆都特別高興。
  • 世界十大地震,第一讓明朝走向滅亡,汶川大地震排名第七
    由於地震發生在夜間,加上震中又位於人口稠密的關中地區,大地震造成了83萬人以上死亡。是歷史上記載的死亡數量最多的地震。這場地震也讓明朝西部元氣大傷,加上後來陝西地區各種天災人禍,西北開始了明末經久不息的動亂。
  • 河北唐山發生地震,地震知多少,發生地震我們應該怎麼辦
    >哪發生地震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逃生自救方法十則1、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地震發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繫、求助。2、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 唐山大地震43周年祭 大唐大地震是幾級地震、唐山大地震時間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24.2萬人遇難,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為孤兒。天津是僅次於唐山的重災大城市,遇難24296人,重傷21568人,市區房屋有62.4%受損,郊區為56.8%,直接經濟損失達39.2億元。今日,此刻,緬懷被地震奪去生命的死難者們!一起祝福今天的唐山!
  •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電影《大地震》原型根據唐山大地震真實事件改編  由曹衛宇、張晞臨、石文中、馬浩博領銜主演的電影《大地震》正式要上線了,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一起來看看電影大地震上映時間吧!  電影大地震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大地震》根據43年前唐山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編,還原了一個萬人生還的奇蹟故事。
  • 盤點8部高分災難片:《唐山大地震》最經典,《末日崩塌》 特效佳
    > 距離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44年,44年間,說起最能還原真實場景的電影,莫過於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來臨之前,世界和家人對女主角來說更像是負擔。但當地震來臨,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帶弟弟回家。 片中對災難場面幾乎沒有正面描述,但我們卻能透過人物的經歷窺見災難的殘酷。女主角未來對弟弟說:「你要是死了的話,爸爸媽媽一定會很傷心。」弟弟卻回答姐姐說:「以後還要和姐姐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
  • 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老兵:39年了,倖存者還記得我們
    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老兵:39年了,倖存者還記得我們 2015-07-27 11:37: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周廣軍的女兒周子惠告訴記者:「父親不能說話,但是意識清醒,早晨的時候,他張張嘴,發出含混不清的聲音,是告訴我們代替他來看看這些從唐山來的親人。」  此次,很多人是首次見到從唐山來的倖存者。周廣軍的戰友彭廣眾介紹:「每年的7月28日前後,我們這些戰友都會聚在一起,祭奠唐山大地震罹難者和因參與救災犧牲的戰友。」
  • 【歷史上的今天】唐山大地震
    一、關於地震速報  關於地震大唐山的速報,在當時的條件下是十分的困難。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地震臺網實現了自動速報、自動發布和精準推送,當唐山大地震發生時,由于震級大、地震臺站少,這對當時技術系統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 當年唐山大地震的震源尋找過程
    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張魁三和計劃處長高文學帶隊驅車向東,朝通縣、香河一帶急馳而去。那一天的情景是慘痛的,高文學事後告訴筆者:那天清晨,汽車經過長安街時,透過車窗,看見街上到處是人,身穿汗衫、短褲,披著毯子,驚慌失措。北京飯店的外國人和小胡同中奔出的中國居民擠在一起,他們都被這沒有預報的災變震懾住了。這一刻,沒有任何人能向他們解釋眼前發生的一切,更沒有人能擔保他們的安全。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唐山大地震只是一場不可抗拒的天災。然而,2005年一位叫張慶洲的唐山人發表了一篇報告文學《唐山警世錄》。在書中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在唐山大地震這場劫難之前,中國的部分地震專家和民間監測點都曾經上報過地震預報,但卻由於沒有引起當時有關部門的重視,才使得唐山人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受了一場滅頂之災。
  • 唐山大地震黑色記憶:幾秒鐘留下慘烈景象(圖)
    人們也將永遠銘記這組帶血的數字———藍光閃耀中災難發生24萬人是個悲哀的整體,28年前,災難帶走了他們的生命、情感……北京時間1976年3時42分53.8秒,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大地上狂風呼嘯。在強烈的搖撼中,這座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頃刻間夷為平地。
  • 唐山大地震消息晚發三年內幕
    新華網7月27日電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萬人死亡,但這一數字的「解密」卻在三年之後。作為這篇「遲到新聞」的記者,原新華社副總編輯徐學江近日披露了當初發出這條消息的來龍去脈。  1979年11月,作為新華社記者的徐學江應邀參加在大連召開的全國地震會商會議暨中國地震學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