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評妹
最近來自廣西的韋國則夫婦因為生養了9個孩子而受到了網友的關注。作為一對90後夫婦,生養這麼多的孩子,確實是一件少見的事情,即便在放開了計劃生育的今天,生這麼多孩子,也依然是名副其實的「超生遊擊隊」,因為當前儘管國家政策在生孩子的問題上放鬆了,但也只是放開了二胎的生育。
對於韋國則夫婦二人的生育壯舉,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各有各的觀點,但是,關注最多的有一個問題,就是:「超生遊擊隊」能做到優生優育嗎?
網友們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畢竟現在提倡優生優育,對於他們那樣一個僅靠幾畝薄田,和丈夫打工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來說,養活9個孩子,確實會有點捉襟見肘,很難保證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事實上,網友們或許真的有點杞人憂天了。
首先,我們來說說「優生」的問題。
韋先生夫婦二人有著相同的明運和經歷,都是從小失去親人,早早就輟學在外打工,兩人也正是在外打工的時候認識並走到一起的。夫婦二人身體都很健康,並沒有什麼先天性疾病。而生下的孩子都很健康,9個孩子中,有些甚至生產的時候醫院都沒有去,都是在家裡自己接生的。其實,這樣的孩子可能生命力更強,過去很多家庭七八個孩子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也沒見什麼問題。並且,僅從他們夫婦能生育9個孩子這一件事情來看,就可以看出夫婦二人的身體素質都是超越很多現代人的。所以,是否「優生」真的不是什麼問題!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優育」的問題。
「優育」其實是一個非常彈性的概念。什麼是「優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覺得給孩子優越的物質條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讀好的學校,就是優育。可是,你會發現,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很多孩子可能就是在這種優越的環境中,毀棄了自己。比如說,李天一的學習環境不優秀嗎?李剛兒子的學習環境不優越嗎?可是,他們成才了嗎?
所以,好的教育,可能並不是那些外在的物質因素影響,更多地是一種在心理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一點上,韋國則夫婦可能並不比別人差。他和很多父母一樣教育孩子不偷不搶,踏踏實實做人。他和很多的父親一樣有擔當,負責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懷了就要生下來,生下來就要自己養,堅決不會送人」,換個角度看,難道這不是一種擔當嗎?最起碼,我會覺得比那些懷了孩子墮胎,生下來孩子送人的父母要強很多。
並且,在子女的教育上,儘管他們家裡條件不好,但是這對夫婦都在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他很努力地打工,並且說「只要孩子讀大學,他就一定會努力供應」。而事實上,已經讀書的孩子成績都很好,據韋國則介紹,大兒子和三女兒在班級裡學習都是第一名。
再則,中國有句古話「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對於那些孩子來說,年少時候在物質生活上貧瘠一些,多吃一些苦,也未嘗不是好事。現在很多城裡富有家庭的孩子不還在千方百計讓孩子接受「吃苦」教育的嗎?
小結:
所以,討論「90後夫婦生9子,「超生遊擊隊」能做到優生優育嗎」這樣的問題,可能顯得有點多餘。因為,好的教育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我們也不用去質疑這對夫婦能否給孩子好的教育,因為他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做榜樣,因為最起碼他這個家庭是和睦的、幸福的、有愛的。所以,別人真的沒有必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他們,只要他們覺得是幸福的!
本文由百家號「社會網評」原創首發,請尊重作者權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