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趨勢看2020動力電池產業「變遷」(上)

2020-12-05 全球起重機械網

    對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而言,2020年發生了很多變化。

 

    從國際市場來看,2020年歐洲電動化浪潮加速到來開啟歐洲動力電池產能擴充競賽,歐洲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建設的新基地,歐洲市場競爭快速升溫。

 

    歐洲動力電池新基建也吸引了一批中國鋰電材料和設備企業落子歐洲,為其歐洲客戶提供就近配套服務,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出海漸成趨勢。

 

    受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大幅增長影響,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排名也發生變化,韓系電池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但同時,多家國際車企主力車型的接連召回,也讓韓系電池企業陷入輿論漩渦。

 

    上述一系列變化表明,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必須全面提升其綜合競爭實力,走出國門與國際電池巨頭同臺競爭。

 

    從國內市場來看,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在市場、技術、資本、商業模式等方面也發生了諸多變化。

 

    在市場方面,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月度裝機排名劇烈波動,外資電池衝入前十,二三線電池企業市場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不過,包括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5G基站、電動船舶等其它細分市場卻給眾多鋰電池企業打開了另一扇窗。

 

    在技術方面,2020年LFP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以及其它細分市場廣受歡迎,給LFP電池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此外,包括CTP、刀片、無鈷等多個創新技術的出現也在助推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推動向市場需求轉變。

 

    在資本方面,2020年鋰電企業IPO浪潮來襲,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開閘吸引大批鋰電企業密集奔赴IPO,這表明眾多鋰電企業當前急需外部資金輸血支撐。

 

    上述變化表明國內動力電池競爭格局較之前已經發生顯著變化,行業加速洗牌,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本土動力電池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挑戰。

 

    總體來看,2020年動力電池產業此起彼伏,充滿機遇和挑戰,全球化競爭進一步升級。產品、技術、產能、資本、供應鏈等將成為動力電池企業競逐未來市場的關鍵。

 

    站在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10年的尾端,眺望即將到來的下一個10年,鋰電人需要堅定初心,修煉內功,熬過寒冬,迎接未來。

 

    對此,高工鋰電對2020年動力電池產業的10大趨勢進行了梳理分析,希望能助力業內人士看清行業發展得失,也為企業接下來戰略的調整制定提供一定的外部參考。且看下文:

 

    一、LFP電池乘用車配套升溫

 

    在補貼進一步退坡和電池技術突破雙重作用下,LFP電池憑藉其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在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重新活躍起來。

 

    在國內,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9月LFP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的裝機電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主要是受等配套LFP電池的爆款車型銷量增長帶動。

 

    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北汽、長城、東風、上汽、奇瑞、長安、江淮、合眾等主機廠都在2020年推出了LFP版的主力車型,預計後期將有更多主機廠推出LFP乘用車。

 

    在國際上,包括特斯拉、大眾等國際主機廠或已經批量裝機國產LFP電池,或入股中國LFP電池企業併合作開發LFP車型。後期或將有更多國際主機廠導入LFP電池。

 

    LFP電池重返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以及國際主機廠開始導入LFP電池,背後的邏輯是主機廠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安全性,這為LFP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再次崛起提供了有利條件。

 

    此外,國際車企對LFP電池的興趣度正在升溫,表明中國特色的LFP技術路線正在打破長期以來全球市場上三元電池唱獨角戲的局面。這為在LFP電池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中國電池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二、新興應用市場開啟鋰電池新機遇

 

    2020年,多個新興市場向鋰電池伸出「橄欖枝」,大批鋰電池企業轉舵積極開拓不依賴補貼的新興應用市場。

 

    得益於成本不斷降低和技術突破,鋰電池正在更廣闊的應用層面開始應用及替代。電動輕型車、5G基站、48V、電動工具、船舶、AGV、工程機械(AGV、叉車、礦卡)、飛機等領域,都在加快鋰電池的滲透,吸引大批電池企業入場布局。

 

    鋰電池企業積極進軍細分市場背後,是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產品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下滑,導致大批從數碼、鉛酸、儲能領域甚至跨界而來的電池企業在動力市場步履維艱,急需尋找新的市場機會。

 

    而新興細分市場可觀的市場增量、產品價格以及付款條件等要素正好成為眾多鋰電池企業新的市場選擇。

 

    例如,新國標下的電動兩輪車「鉛改鋰」正在釋放可觀的鋰電池市場需求空間,甚至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億緯鋰能等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入場布局。

 

    在電動工具電池領域,國際電動工具電池巨頭正在加快國產鋰電池的導入,天鵬電源、億緯鋰能、海四達等已經率先搶佔市場先機。

 

    總體來看,包括電動工具、5G基站備電、電動兩輪車、電動船舶、工程機械、TWS、電子菸、48V等其它細分領域給鋰電池開啟了新的市場空間。上述領域的市場發展也將給鋰電產業鏈上各細分領域的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三、鋰電企業集體衝刺IPO

 

    進入2020年,中國鋰電產業鏈IPO賽道略顯擁擠,不斷出現新選手。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今,衝刺科創板、創業板IPO的鋰電企業接近40家。其中,成功過會和上市的企業超過20家,IPO進程較前幾年明顯加快。

 

    除此之外,還有相當數量規模的鋰電企業正處於上市輔導期或申報材料階段,預計將在年內或明年正式啟動IPO。

 

    大批鋰電產業鏈企業衝刺IPO背後,是在補貼退坡、產能過剩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之下,鋰電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同時也是鋰電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

 

    此外,資本市場對鋰電產業鏈更加開放,科創板開閘、創業板試點等也給眾多鋰電企業密集IPO提供了有利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機會。通過IPO增資擴產、降低製造成本、提升研發實力、增強資金實力,已經成為了優質鋰電企業的重要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輪的IPO賽道上,鋰電企業在企業自身、市場環境以及上市方向等方面都出現了一些變化。

 

    這主要體現在:各細分領域頭部企業集中申報、材料/設備企業最多、鋰電池企業單項募資最大、科創板最受追捧、IPO折戟項目增多等。

 

    四、動力電池技術創新多元化

 

    2020年,國內外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出現了多個創新性變化,主要圍繞降低電池成本和提升產品性能兩大目標。

 

    具體來看,當前動力電池創新技術包括:無極耳、刀片/CTP/JTM等電池包集成方案;無鈷、四元電池材料體系升級;「不起火」、「百萬公裡」電池等。

 

    和前幾年相比,上述新型電池技術的出現表明當前動力電池市場正在從此前的傳統走向創新,從政策推動向市場導向過渡。

 

    一方面,在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壓力下,當前動力電池市場主要向頭部幾家企業靠攏。新型電池技術體現出電池企業之間的技術差距,助力電池企業提升產品性能和降低成本,或將加速行業洗牌,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

 

    例如,寧德時代的LFP-CTP電池包已經在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以及電動船舶等領域批量應用,甚至開始登陸歐洲市場;比亞迪也藉助其LFP-刀片電池正在與多家國際主機廠進行洽談對接。

 

    另一方面,主機廠也在不斷施加其在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方面的影響力。各大主機廠開發專屬電動汽車平臺,整車正向開發需求明顯,也對電池企業的技術發展產生顯著影響。

 

    同時,主機廠也在涉足電芯研發,意圖掌握動力電芯開發和量產能力,這也在倒逼電池企業持續進行技術創新。

 

    五、車電分離受捧漸成趨勢

 

    在政策及市場的雙重推動下,2020年國內換電模式持續升溫。

 

    在政策方面,新補貼政策給予換電模式初步認可,換電車型不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規定限制。

 

    緊接著,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換電站首次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在市場方面,主機廠率先發力,包括北汽、蔚來、威馬、吉利、上汽、東風、三一重工、北奔重汽、徐工集團等乘用車和商用車主機廠紛紛加入戰局,推出換電車型或建設換電站。

 

    電池方面,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瑞浦能源、LG化學、SKI等國內外電池企業迅速響應加持,配合主機廠開發標準化電池包,進一步加深與主機廠的戰略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換電模式有利於推動電池包的平臺化、通用化開發,實現不同車型、不同電池技術路線的兼容,也能夠實現規模降本。

 

    仍需注意的是,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換電模式依然存在車電分離法規不健全、電池標準不統一、換電站建設成本高昂、盈利模式待解等難題。

來源:高工鋰電網

相關焦點

  • 2020年動力電池產業的10大趨勢
    2020年動力電池產業的10大趨勢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6:38:35 對全球動力電池產業而言,2020年發生了很多變化。
  • 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演化趨勢
    動力電池市場未來的演化趨勢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03 16:16:05 全球能源體系變革以及汽車電動化浪潮下,2020年國際車企對於動力電池的需求表現得更加
  • 固態電池發展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趨勢
    固態電池發展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趨勢,固態電解質比液態電解質的絕緣性高,能夠起到電池正極與負極的阻隔作用,避免正負極接觸發電極內部短路,因此可有效取代液態鋰電池隔膜的功能。若將來固態電池技術成熟且大規模量產,市場完全發展至全固態電池,隔膜也完全被替換。
  • 加快布局 韓動力電池產業再提速
    這是馬斯克此前在推特上發出的警告。  以特斯拉為先鋒,電動汽車市場正在飛速擴大。  2019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200萬輛。預計今年接近翻倍,明年將上看600萬輛。動力電池市場容量增速接近每年50%,在電動汽車起步的2016年,全球市場150億美元,預計2026年這一數字將接近1000億美元,增長近7倍。  電池巨頭們擴充產能的步伐也在不斷提速。
  • 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商機趨勢的分析及建議
    下面是筆者對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商機發展趨勢分析。目前困難分析:①廢舊動力電池在汽車用戶手裡,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回到整車廠,同理,整車廠再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回到電池生產廠家?②廢舊動力電池是有一定安全要求的,新的動力電池賣給整車廠,整車廠再在賣給用戶,是安全保障機制的。反過來,理論上是一樣的,實際上做不到。③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是基於責任層面的規定,落地沒有抓手。
  • 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鋰電池全產業鏈均臨「大考」相較於2019年,2020年的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變化較大。據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約5.68GWh,同比下降54%。涉及裝機的動力電池企業共計51家,其中31家企業動力電池裝機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負增長。
  • 產業觀察:刀片/石墨烯/「無鈷」電池誰才是動力電池的未來
    目前,我國已經連續數年成為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的國家,這也推動著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我國同樣也已經成為了全球電池供應量最大的市場。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已經不僅僅是單純在儲能、能量密度方面的競爭。如何更好地保證電池耐久、可靠、成本以及環保等問題,逐漸成為行業發展新的風向標。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復甦?3月動力電池產量環比增長...
    其中三元電池產量3.2Gh,佔總產量72.4%,同比下降40.9%,環比增長600.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1.2GWh,佔總產量27.6%,同比下降50.6%,環比増長181.3%。雖然對比上年同期,各項數據均呈現出下滑態勢,但3月與2月相比,產業已經顯現出逐漸恢復的趨勢。比如,3月動力電池產量環比增長396.6%,裝機量環比上升362.2%。
  • 國內首起動力電池侵權案!十大電池企業專利數量排行榜
    在中國市場上,寧德時代更是擁有著52.8%的市場佔有率,遠超第二位比亞迪的17.3%。進入2020年1月份,寧德時代以1327.9M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依然排名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攀升至57.3%,但同比下降了38.8%。
  • 年終紀事2020|動力電池真能永不起火?
    2020年5月,工信部發布《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三項強制國家標準。其中,「電池安全要求」明確指出,動力電池在發生熱失控後,5分鐘內不得發生起火和爆炸。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又一車企投身無鈷電池
    福建省推出「電動福建」建設3年行動計劃 據《福建日報》報導,為積極營造有利於汽車消費的市場環境,日前,省工信廳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電動福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建設,堅持加快新能源汽車
  • 中國動力電池及真空乾燥設備行業的發展軌跡與趨勢
    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撕開一道口子,並從此走上了十年發展的快車道。 其中在真空乾燥設備領域,時代高科作為龍頭企業,無疑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家。 近期,高工鋰電與時代高科董事長田漢溶做了深度對話,就時代高科一路走來的辛路歷程、中國動力電池及真空乾燥設備行業的發展軌跡與趨勢做了深度對話。
  • 2020動力電池行業持續洗牌,LG化學、松下首次入侵排行榜
    作為新能源汽車崛起之年,2020年可謂使「後起之秀」們快速發展。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新勢力車企銷量快速攀升,而這三家上市企業股價也翻了又翻。然而,在關係密切的動力電池產業上,卻並未留給「新人」太多機會,反而使戰場更具刀光劍影。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動力電池發展的主題和趨勢, 而關鍵材料是其基礎. 本文從鋰離子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 隔膜及電解液等幾個方面, 對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進行評述.
  • 江蘇成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1月8日,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創新發展峰會暨聯盟年度大會(2021)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會上發布的《江蘇省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江蘇動力電池產量規模全國第一。
  • 2020年動力電池七大技術預測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時光不知不覺開啟了2020年的閘門。在過去的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慘烈,動力電池行業步入寒冬。不過在政策、市場、資本等多重因素帶動下,動力電池的未來前景依然遠大。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蘋果公司正在研究「LFP」磷酸鐵...
    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市場:行業發展向龍頭企業集中  中國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嚴重近年來,帶新能源汽車和電動單車發展的額帶動下,  行業發展向龍頭企業集中2019年國內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合計裝機量達54.7GWh,佔裝機總量的87.8%。行業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10月動力電池裝車同比上升44%達...
    44%達5.9GWh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9GWh,同比上升44%,環比下降10.8%,同比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上升15.7%,環比下降19.1%;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上升127.5%,環比上升3.5%。
  • 2018最新十大動力電池生產廠家排名
    打開APP 2018最新十大動力電池生產廠家排名 發表於 2018-04-17 10:35:57 ,手機、電腦零部件及組裝業務為主的IT產業,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並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積極發展包括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LED及電動叉車在內的其他新能源產品。
  • 2020將過,動力電池行業戰事行至中場
    在這背後,伴隨著動力電池行業的優勝劣汰、競爭加劇。2020年的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從年初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唇槍舌戰」開始,好戲不斷。主機廠忙著通過各種方式掌握對電池的主動權,動力電池企業在提升自身的同時,也不忘全球布局……年尾將至,動力電池行業戰事才行至中場,在市場、技術、資本、海外布局等方面的競爭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