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誕生於大約40億年前,從此之後,生命就在地球上開枝散葉,然而地球對生命並不是一直都那麼友好,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日子裡,地球上總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事實上,在這些大滅絕事件之間,還穿插著很多中小型的滅絕事件,難以計數的物種都因此從地球上消失,而如今地球上存在的每一個物種,無疑都是非常幸運的。
在這些幸運的物種中,很多都是由相對原始的生物一步一步演化而來,但也有一小部分物種在數億年的時間長河裡幾乎就沒有改變過,比如說本文要講的主角——「鱟」(讀音為hòu)。
(4億年前的「鱟」化石)
(現代的「鱟」)
「鱟」是一種屬於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也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擁有藍色血液的動物,它來自4億年前,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的「鱟」與4億前相比基本上沒什麼兩樣,完全稱得上是地球的活化石了。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為什麼要說「鱟」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鱟」的血液之所以是藍色,是因為它們血液中參與呼吸作用的蛋白質含有銅離子,而銅在氧化後的顏色就是藍色,這種蛋白質被稱為「血藍蛋白」,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藍色血液在自然界比較少見,但是在地球上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並不只有「鱟」,比如說一些蝦和螃蟹也有藍色血液。
1956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動物學家弗雷德裡克.邦(Frederick Bang)在研究工作中發現,一隻因為細菌感染而死亡的「鱟」,它的血液幾乎全部凝結成了膠狀物質。
進一步研究後,他發現「鱟」的血液裡有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阿米巴樣細胞」,這種細胞對細菌非常敏感,在接觸到細菌產生的內毒素時,它們會馬上釋放出一種能夠使附近血液迅速凝固的酶,從而將細菌困在其中。
要知道細菌在地球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任何東西只要稍不注意就會被它們汙染,而對於人類來說,有些東西是不允許有細菌的,比如說針劑、血漿、生物製品等等。在那個時候,人們一直沒有很好的辦法來檢測細菌,通常只能採用「家兔檢查法」,即將樣品注入家兔的體內,然後再通過觀察家兔的後續狀態來判斷樣品是否被細菌汙染。
顯然易見的是,這樣的方法費時又費力,成本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準確率也達到不人們的期望值,因此人們迫切需要更加先進的檢測細菌的方法。
弗雷德裡克.邦敏銳地意識到,他可能發現了一種高效的檢測細菌的方法,隨後他利用「鱟」的藍色血液研製出了一種試劑——「鱟試劑」。實驗結果表明,「鱟試劑」比預計的還要好用得多,只要樣品溶液中有一丁點細菌產生的內毒素,「鱟試劑」馬上就發生反應,而假如樣品溶液中沒有細菌汙染,則一切正常。
從此以後,人類就掌握了一種操作簡單,也極為高效的檢測細菌的方法,時至今日,「鱟試劑」早已在相關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就目前來看,沒有任何的替代品能夠達到它的效果,其地位已經不可動搖。
既然「鱟」的藍色血液對人類至關重要,那麼人類是怎麼得到「鱟」的血液的呢?
(正在被提取血液的「鱟」)
正規的做法是,每隻「鱟」只能提取一定量的血液(以不影響它們的生命為準,一般在100毫升以內),然後再讓它們在人工環境下「休養」一段時間,等到它們的身體狀況恢復正常後再將其放歸自然。
(人們正在將提取血液之後的「鱟」放歸大海)
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並不是每隻「鱟」都能得到如此妥善的對待,在過去的日子裡,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它們的數量已經急劇減少,這種來自4億年前的擁有藍色血液的動物,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它們本該得到我們人類的善待,如今卻成了瀕危物種。
好消息是人類近年來已經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為此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有關非「鱟」血測試劑以及人工培育「鱟」的研究工作也在進行之中,並已取得一定的進展。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鱟」的生存狀況可以得到改善,我們也不再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的名單。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