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2020-07-09 星球百科故事會

【親,在閱讀之前別忘了點擊右上角的關注!】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認識一種古老的沒法再古老的異類生物,它來自遠古時期的古生代,至少有5億年的進化史,它被稱作活化石,更像是來自宇宙的外星生物。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鋼盔般的外殼


這種極為古老的史前動物,長得就像士兵的鋼盔,跟其它動物完全不同的是,它的體內流淌著藍色的血液,動不動就要為人類付出無償獻血服務,還有更為讓人驚奇的是,它吃下去的食物必須要要經過大腦才行。

這到底是一種啥東東?說得就像是發現了外星生物一樣!

沒錯,它的每一個細節無不都透露出一絲絲的遠古時期的神秘氣息。

大約在5億年前的泥盆紀,這種神秘的生物就開始涉足於地球的海洋了,到了2.5億年前的二疊紀,它的親戚三葉蟲都奇蹟般的開始滅亡消失,而它卻依然穩佔地球的海洋角落。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三葉蟲


6500萬年前的那顆大隕石讓地球上85%的生物遭受滅絕,它卻僥倖地成為那15%的生物。看情形,這種沒被恐龍給吃絕種的動物,很難說不被人類所滅絕。

5億年來它們似乎沒有多大的體型變化,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它們一樣沒有逃脫人類的魔掌,不過盯上它的不僅僅是吃貨和生物學家,還有醫學界的眾多科學家。

為什麼會被醫學科學家給盯上了呢?

這恐怕要先從這種生物的基本情況說起。

神秘的生活習性: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科幻的外型


它們是一種典型的食腐類節肢動物,跟橫著走路的螃蟹不同,別看它有著那麼一副刀槍不入看似霸道的身板,動物學家卻沒把它給列入甲殼類門類,而是把它推到蜘蛛、蠍子等節肢類動物的隊列裡了。顯然有些不可思議,估計蜘蛛和蠍子見到它都視為異類。

說到水下的食腐類動物,這樣的生活習性跟螃蟹少有不同,它同樣也有周期性的蛻殼現象和受月球潮汐力的影響,它們習慣於在淺海的沙灘上生活,大多時間在水中貼地活動,在水草中獵食,到了春季的月滿時分就會集體尋找交配產卵的地方。

奇特的身體結構: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甲殼


堅硬的外殼讓大多數的小型掠食者無處下口,不過有少數的大中型天敵卻很喜歡它們,只要平時防備得當的話,在遇到獵手時將身體下面部分埋進沙灘裡,再好的獵手都拿它沒辦法。

這種神秘生物的身體外殼分成了3部分,最大的部分就像一個士兵的頭盔,保護著它的內臟和腹殼,一條長長的帶刺的尾巴,處於頭部和尾巴連接的外殼保護著腹腔下的鰓。

它的鰓由6片相似書頁的鰓片構成,在水中呼吸和遊泳都靠6片鰓不停地翻動,看上去就像翻書頁那樣,因此也被稱作&34;。護甲下還有左右對稱的10條腿,最前端的2條是用來獵食的鉗子,而它的剛好嘴夾在10條腿之間。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嘴(腿中間)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書頁鰓


更為讓人驚奇的是,它有著4隻功能神奇的眼睛,其中2隻複眼長在外殼的側面,另2隻單眼在前面,每隻複眼都有1000個左右的小眼構成,每個小眼都是一個獨立的視覺單位。

目前全世界存在4個種類,最大的個頭超過了60釐米,重量在2-5公斤左右。

奇特的生理結構和功能:

別看它圓溜溜的一個大腦殼體腔,其實它的腦子只佔了一點點,就像一個紅色的小齒輪,被一根簡單的直腸子給穿過去,其它90%以上的空間結構都被心臟或卵佔據。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1卵,2肝盲囊(胃),3大腦,4直腸


它不但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而且心臟具備了瓣膜功能,心臟每分鐘勃起跳動的次數是32次,剛好是人類的1/2,強有力的心臟瓣膜可以為8個方向的血管提供血液。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血液的顏色全世界獨一無二,這樣的血液特性跟人類比簡直是太科幻了,要知道人體的鐵元素是構成血液的主要無機物成分,鐵元素幫助紅血球輸送氧氣,當氧分子遇到鐵元素時就會發生反應,讓血液變成了紅色。但令人意外的的是,它體內血液無機物成分主要是以銅元素為主,當氧分子跟銅元素發生反應時,就毫不奇怪地變成了絕無僅有的藍色。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心臟(白圈內)


它的消化系統高效簡單,主要有四部分構成,肝盲囊、中腸、後直腸和肛門組成,肝盲囊負責消化食物,其它三部分負責廢物轉場。每次它吃進去的食物必須要先經過大腦才能進入肝盲囊,這是因為直腸結構貫穿大腦,所以說它是用腦子吃飯也不為過。

別看這種生物結構簡單,它的神經系統卻非常的發達,大腦是由連接癒合在一起的神經節構成,可分前腦和後腦2部分,支撐起全身的神經網絡。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直腸和大腦


眼睛和尾巴有著超強的感光功能,能夠敏感地感受到外界光線的刺激,尤其是紫外線;全身有著750條肌肉束,支撐起身體所有的運動狀態;雌性通常在9歲左右才能長成成體,雄性要晚一年;雌性一生可蛻皮15次,雄性多一次;較長的壽命讓大多數海洋動物嘆服,一般都在40年左右。

奇特的生殖方式:

這種神秘生物的繁殖方式也跟大多數節肢動物不同,儘管它們屬於雌雄異體,但別無二致的交配方式顯得非常奇葩,通常雌性的年齡到了13歲時才具有了繁殖能力。

到了每年春季的月滿之時,大批數量的它們向某個海灘聚集,它們在淺灘上相互追逐選擇配偶,當雌性對某個雄性滿意後,就開始在沙地上挖坑,將成熟的卵排洩到沙坑中,然後雄性開始對著卵釋放精子,在沙坑裡讓排洩出的卵進行自然受精。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卵子和精子相遇自然受精


不過讓人驚嘆的是,這種神秘的生物根本就是個惹人非議的笑話,當一個雌性在沙坑裡產下卵後,除了選中的雄性&34;以外,至少還有十幾個&34;前來佔便宜,它們聚集在沙坑周邊,找機會對坑內的卵子釋放精子,以起到提高受精率的作用。

每個雌性生物每次最多可排洩8-10萬個左右的卵,但較低的成活率遠讓人大跌眼鏡,10萬個卵大約只有50%左右成功受精,受精卵大約有80%的孵化率,其它大多數都上了魚和海鳥的餐桌。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產卵交配時的場景(一個雌性被15個雄性包圍)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產卵交配時的場景


它的卵大小約3毫米左右,就像綠豆的形狀,利用沙灘吸收陽光熱量自然孵化,孵化期40天左右,剛剛出生的幼蟲跟它的近親三葉蟲幾乎沒啥區別。據科學家估計,第一年出生的幼蟲能夠成活下來的機率只有0.003%,也就是說每一萬個幼蟲大概只有30個左右成活下來。

血液對人類的貢獻:

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科學家進行過一次轟動科學界的實驗,有科學家將革蘭氏陰性菌注入這種生物體內,幾分鐘後發現它的血液凝固而死亡。

在以後的試驗中,科學家逐漸找到了讓它致命的原因,原因是它的血液中有一種變形細胞酵素----蛋白酶,被革蘭氏陰性菌的&34;給激活從而產生了凝固血液的現象,這種蛋白酶藏在他的白血球中,而且能非常高效的阻止細菌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抽取藍色的血液


隨後醫學科學家把它的藍色血液用來提取LAL試劑,應用到了由於革蘭氏陰性菌引發的一些疾病診斷中,一直到當前的大規模應用階段,比如在環境監測、藥物檢測、食品衛生監測等,甚至都用在了航天領域。

在科學家或工廠實驗室裡,這種神秘生物遭受綁架被固定在支架上,科研人員將抽血的針頭插進它的心臟,吸取它體內大約30%左右的血液,保留70%的血液讓它生存下來,抽血後被放生進大海。

下次抽血要等上幾個月,讓失去的血液補充修養完成後再進行,但這樣的資源利用方式不能保證它百分之百的生存率,至少會有超過了15%的數量失去了生命。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抽取藍色的血液


科學家將藍色的血液進行分離,含有變形細胞蛋白酶的白血球用來製作LAL試劑,LAL實驗被廣泛地應用在藥物安全檢測方面,全世界所有依賴藥物的生物都會成為受益者。

藍色的血液所產生的價值絕對不菲,容量一升的藍色血液價格在國際市場上賣到了1.5萬美元,光LAL整個行業的產值每年超過了幾十億美元,國際市場將會面臨著巨大的產量缺口。

它們為人類提供無償的獻血服務,而人類對它們沒有任何回報,據此行業數據顯示,每年光在獻血中死去的數量就超過了5萬隻,由於人類對它血液的龐大需求,人們開始進行了人工繁育養殖。


長得酷似外星球生物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還要定期為人類無償獻血

提取LAL


這種類似外星球生命的神秘生物到底是什麼呢?

它的名字叫鱟(hou)。

相關焦點

  • 農民桂小印 堅持無償獻血15年 捐獻血液達1.5萬毫升
    有這樣一位農民,他的奉獻精神帶動著周圍人,無論在烈日暴曬的三伏酷暑,還是寒風刺骨的三九嚴寒,無償獻血車、採血大廳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即便是2020年阻擊新冠疫情採血情況最嚴峻的時期,他也主動叫上三五親朋好友一起前往採血車上捋袖獻血,為社會公益貢獻力量。他叫桂小印,今年47歲,來自汝南縣老君廟鎮。多年來他外出務工養家,一年在家中的時間屈指可數。
  • 獻血無償,為何用血有償
    經濟學家郎鹹平與中國紅十字會日前在微博上展開關於「無償獻血」的論戰,引來廣大網民圍觀,並迅速引發了民眾關於無償獻血「血疑」的討論。    為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赴中國輸血協會、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展開調查。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20年間全國無償獻血量增5倍 血液供應基本滿足需要
    記者從會上獲悉,20年間全國無償獻血人次由30餘萬升至1400餘萬,獻血量增5倍。目前,我國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滿足臨床需要,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推動建立全國血液管理信息的互聯互通,實現血站之間、血站與醫療機構之間血液信息的共享共用。
  • 此動物身上流淌藍色血液,存活4億年,卻在人類面前「瑟瑟發抖」!
    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不管是我們人類還是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物血液的顏色都應該是紅色的,其實地球上存在的一些物種,血液也是有其他的顏色,比如說粉紅色或者是藍色,有這樣的一種動物,它的身體裡就流淌著藍色血液,這種動物至今存活了有4億多年的時間,甚至比恐龍生存的時間還要久,躲過了大滅絕,躲過了很多的災難
  • 無償獻血≠會感染「愛滋病」!
    無償獻血對救人於危難之中意義重大 但一想到愛滋病能通過血液傳播 就有人心生恐懼 對無償獻血望而卻步 敲重點!
  • 哈爾濱市將建無償獻血長效機制 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單位可給補貼
    龍頭新聞7日訊(記者張立)今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為了確保哈市醫療臨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哈爾濱市發布了關於認真做好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哈爾濱市將建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其所在單位可給予獻血者適當補貼。
  • 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怎麼回事 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通知》提出,各地「應積極探索將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建立個人、單位、社會有效銜接的無償獻血激勵機制,對獻血者使用公共設施等提供優惠待遇。無償獻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道精神的一種體現,更是一種需要弘揚和激勵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要把無償獻血納入徵信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激勵更多的公民無償獻血。
  • 轉氨酶50U/L以下即可無償獻血 不會影響血液質量
    2013年10月10日 06:31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賈經緯 編輯:鄧達 轉氨酶50U/L以下即可無償獻血
  • 醫院院長帶隊無償獻血 用行動證實有益健康
    針對社會上關於「醫生從不獻血」的說法,李志君表示,無償獻血對身體並無害處,定期適量的獻血,還會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動脈硬化隱患,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醫生從不獻血?40名醫務人員用行動證實無害健康  「有人都說獻血有害健康,醫生從來都不獻血。」李志君說,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獻血對身體不僅沒有傷害,而且還有好處,今天,牡丹區中醫醫院組織20多名醫生參與無償獻血,各科室主任、護士長等都來了,沒想到現在竟然來了40多名,還有醫生陸續趕來獻血。
  • 我國無償獻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安全水平和臨床用血水平顯著提升
    6月14日是第15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主題是「為他人著想 捐獻熱血 分享生命」。記者12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目前,我國無償獻血制度全面建立,血液管理制度體系和血站採供血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血液供應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臨床用血水平顯著提高。
  • 安全血液 拯救生命!世界獻血日 第九二五醫院在行動
    輸血是現代醫學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血液安全及可持續供血備受關注。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獻血日。仲夏六月,第九二五醫院組織開展了「安全血液 拯救生命」系列活動,倡導全民獻血,呼籲更多人自願定期獻血,拯救生命。戎馬丹心獻熱血。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人體開始造血時,血液容量大概為60毫升,長大成人後約3500-4000毫升,近日,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一起去深入了解血液容量飆升史。
  • 不一樣的「逆行者」——無償獻血獻愛心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無償獻血人數較往年同期銳減。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已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臨床用血需求隨之增大,血液庫存告急。 生命重於泰山,保障血液的安全和供給,就是保一方平安。
  • "無償獻血免費用血返還"成空文 家屬用血仍需交費
    湘江血庫難題能不能軟著陸,不僅考驗相關單位的統籌分配,還要考志願者的給力表現。  提到獻血志願者,相信不少人都有獻血的經歷,大家也可能還記得「無償獻血,免費用血」,「一人獻血,全家受益」這些獻血站鼓勵市民無償獻血的宣傳語。  《獻血法》明確規定,對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用血進行費用減免鼓勵。但是承諾雖容易,實現起來卻遇到了尷尬。
  • 全國無償獻血金獎!21年獻血112次!最後一次獻血迎60歲生日
    8月21日上午,市中心血站內採科迎來了一位「熟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朱益瑭再次來到血站擼袖獻血。只不過這一次比較特殊,因為再過幾天,他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生日。朱益瑭選擇用無償獻血的特殊方式來為自己21年的獻血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團委、江西省血液中心聯合開展「無償獻血,助力抗疫」活動。長期以來,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高度重視無償獻血公益事業,與江西省血液中心共建「大學生無償獻血愛心教育基地」,學校圍繞立德樹人中心任務,重視學生德育教育,不斷探索德育實踐新模式,其中,以志願服務為載體的德育實踐活動,成為該校德育實踐的第二課堂,形成「志願獻血無上光榮」的校風傳統。
  • 無償獻血,你不知道的幾個知識點……
    就是因為人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體重過輕的人獻血以後,他們獻出的血量佔體重的比例就會相應的增加,獻血以後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的症狀,對獻血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體重不達標的人不能夠獻血,就是因為身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
  • 活了4億年的鱟:擁有能「救人」的藍色血液,卻被人類害到快消失
    "我們真的一滴都沒有了.jpg"——某隻經常"被獻血"的鱟提起藍色血液,許多人都會想起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裡那個令人驚奇的"藍血人"。而在現實生活中,地球上的確存在著一種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它就是鱟(hou,第4聲)。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