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2020-11-25 澎湃新聞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2020-11-24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體開始造血時,血液容量大概為60毫升,長大成人後約3500-4000毫升,近日,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一起去深入了解血液容量飆升史。

血液從哪裡來?

孕三周,胎盤內的卵黃囊中血島為第一個造血中心。

孕早期——為胎兒造血的器官依次是:肝臟、脾、腎、胸腺、淋巴結、骨髓。

孕六月,肝、脾造血功能逐步減退。

孕後期——骨髓(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開始造血(血液容量大概為60ml左右)。

出生

肝臟、脾臟停止造血,骨髓承擔全部造血功能(血液容量大概250ml左右)。

1周歲

寶寶的血液容量每年以一小罐可樂的速度恆定增長(血液容量大概為800毫升左右)。

18周歲成人

血液容量大概佔體重的7-8%左右,一個體重50kg的成人血液容量大概為大瓶裝可樂2桶。(血液容量大概為3500ml-4000ml左右)

以忽略不計到2聽可樂,血液容量的飈升史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奇蹟,感嘆生命力量的同時要感謝給予生命的媽媽。是媽媽,給了我們熱血湧動,是媽媽,讓我們感受生命的意義。請用媽媽寵愛你的方式,盡情地寵愛她。

哪些器官有儲血功能?

在一般的情況下,人體內的血液只有80%在動脈和靜脈裡循環流動,維持血壓,輸送氧氣和養料。大約有20%的血液儲存於人體「血庫」裡。

1

脾臟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血庫」。脾臟內有很多血竇和紅髓,都有儲血功能。

當體內急需血液時,血竇和紅髓將血液擠出送到血循環系統中。

2

肝臟

肝臟:肝臟內有個大血竇,裡面充滿血液,肝臟中的血管很豐富,在肝內小血管擴張時,可使肝臟充血,減少血液回流到心臟。

當體內急需血液時,肝內小血管收縮,便釋放出大量血液流到循環系統。

3

皮膚

皮膚:皮膚的真皮層乳頭內有很多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叢,血液流動比較緩慢,當人體急需時,也可將儲存的血液釋放到循環中。

一旦發生外傷失血等緊急情況,人體血庫中的血液就會被緊急動員出來參加血液循環,補充失去的血液。

人體內「血庫」的作用對於生命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可根據體內需要的情況,自動調節血液循環的血量。

獻血地址:

街頭各獻血點:

南崗區:學府路服裝城獻血車、省博物館獻血房車、遠大獻血屋。

道裏區:中央大街與友誼路地下通道口處獻血房車。

香坊區:樂松廣場家樂福獻血屋。

道外區:客運站廣場獻血屋。

哈爾濱市血液中心獻血大廳(捐獻血小板):

道外區衛星路28號。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劉菊

原標題:《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從哪裡來?原來人體內還有個「血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 | 血液如何分型?除了Rh陰性血,還有這麼多稀有血型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 | 血液如何分型?很多人都好奇,血液到底是如何分型的,稀有血型又有是什麼?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認識血液分型。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市民對無償獻血有誤區,總擔心是否會有感染傳染病風險。為幫助市民正確認識無償性獻血知識,我們推出「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分享單採血小板的相關知識。
  • 急救中心職工無償獻血 緩解血庫壓力
    每年冬季都是臨床用血高峰期,為充分保障疫情常態化防控臨床用血需要,緩解血庫壓力,1月6日上午,吉林市急救中心組織職工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公益事業。活動現場,參加獻血的急救醫護人員在血站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進行登記、量血壓、測血型等流程,順利通過檢查的急救醫護人員到採血車獻血。雖然活動當天天氣寒冷,但大家熱情不減,都積極挽起衣袖等待獻血。參加活動的急救醫護人員有的是每年都參加獻血的「老人」,有的是初次加入獻血隊伍的「新人」。有的是連續工作一天一夜,下夜班來不及回家休息,直接趕來獻血。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原來除了Rh陰性血,還有這麼多稀有血型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很多人都好奇,血液到底是如何分型的,稀有血型又有是什麼?ZAKER 哈爾濱推出的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 " 系列報導將帶市民認識血液分型。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血液如何分型?除了Rh陰性血,還有這麼多稀有血型
    ZAKER哈爾濱推出的「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將帶市民認識血液分型。 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通常一些抗原來自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或密切連鎖的幾個基因的編碼產物,這些抗原就組成一個血型系統。至今共發現了ABO血型、Rh、Duffy、MN等30多個紅細胞血型系統。
  • 白衣天使愛心血庫兩月獻血82萬毫升
    白衣天使愛心血庫兩月獻血
  • 獻血需要動員肝脾「儲血庫」嗎?
    我們之前講過,人體血容量約為體重的7%,一個70kg的成年人,其血液總量約為4900ml,姑且計作5L。  這5L血液,要為全身100萬億個細胞提供氧、營養物質、化學分子,還有熱能。  上述這些臟器組織都可以看作是血液循環的儲備庫。可以說,機體的「儲血庫」無處不在。  四、獻血後需要「儲血庫」的動員嗎  需要強調的是,獻血後並不需要上述「儲血庫」的動員。  機體急性大量失血時,才會啟動上述代償機制。
  • "無償獻血免費用血返還"成空文 家屬用血仍需交費
    湘江血庫難題能不能軟著陸,不僅考驗相關單位的統籌分配,還要考志願者的給力表現。  提到獻血志願者,相信不少人都有獻血的經歷,大家也可能還記得「無償獻血,免費用血」,「一人獻血,全家受益」這些獻血站鼓勵市民無償獻血的宣傳語。  《獻血法》明確規定,對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用血進行費用減免鼓勵。但是承諾雖容易,實現起來卻遇到了尷尬。
  • 這對海寧夫妻十年獻血四萬毫升 相當於9個成年人血量
    你知道,一個成年人的身體裡有多少血嗎?  告訴你,人體內的血是人體重的8%左右,也就是說,一般來說100-120斤中的人體內,含有8到10斤的血液,也就是4000毫升到5000毫升。  海寧有一對夫妻,相約獻血十年,兩人一共獻了多少血呢?40800毫升!  這是什麼概念?
  • 獻血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這3個真相,醫生未必會告訴你
    有人認為獻血有害健康,並不值得; 有人認為獻血容易,但等自己要"無償用血"的時候太難了; 有人認為自己無償獻血,卻轉手被醫院拿來"創收"…… 類似的爭議還有很多,今天金醫生就來認真地跟大家"揭露"獻血的一些真相。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
  • 無償獻血≠會感染「愛滋病」!
    無償獻血對救人於危難之中意義重大 但一想到愛滋病能通過血液傳播 就有人心生恐懼 對無償獻血望而卻步 敲重點!
  • 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人體內的血液有20-25%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貯存人體血液總量的20%。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貯血庫"會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 兩年無償獻血超60萬毫升!山東安然榮獲「2020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先鋒...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芸茜 北京報導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連日來的居家防控疫情措施,加上人們擔心自身體抗力下降而拒絕無償獻血,令全國多地血庫告急。
  • 無償獻血,你不知道的幾個知識點……
    每個星期天的當天,在我所在小鎮的文化廣場上,都會停著一輛獻血車,基本上每個星期都來。可一天下來,獻血的人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曾經人們都踴躍參加的獻血活動現在卻門庭冷落了呢?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對於社會上的這種獻血活動,我並沒有參與過。
  • 獻血對人體有害嗎?
    健康問答:獻血對人體有害嗎? 天津市泰達醫院 | 李青 獻血對人體無害!獻血就是把我們身體內多餘的血液贈送給他人,而使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作為醫生和一名定期獻血的無償獻血者,我用醫學知識和自身體會鄭重告訴大家,無償獻血,對身體無害!
  • 找不到人獻血患者只能等死?網友質疑血站"冷血"
    她急忙聯繫日照市中心血站,卻被告知:由於血庫告急,只能通過「互助獻血」的方式,通過動員其家人、親友等為其父親換來A型血源。否則,不能給安玉田提供手術用血。  可是,安玉田老人的最佳手術期只有七天,這麼短的時間,到哪裡找親友湊夠這麼多的血?安玉田的老家在南湖鎮大長汪崖村,安慧說,得知只能「互助獻血」後她曾向村裡的鄉親求助過,但是村裡人卻沒人願意主動獻血。
  • 我們的血液是從哪兒來的
    開展無償獻血知識宣傳工作,對加強公眾對無償獻血意義的了解,引導公眾對血液安全的正確認知,鼓勵更多人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促進全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助推十堰市中心血站2019年整體宣傳工作,十堰日報社小記者活動中心攜手市中心血站,通過開辦血液知識進校園科普專欄,助力我市無償獻血事業的健康發展。
  • 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攜手防艾獻愛,共擔健康責任,人人享有安全血液
    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易於感染各種疾病,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愛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多年。  1981年12月1日,美國,第一例愛滋病病例被診斷。自1987年始,世界衛生組織將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
  • 【獻血科普】血管裡哪裡來的垃圾?簡直太坑了!
    【獻血科普】血管裡哪裡來的垃圾?簡直太坑了!以後再跟你說「血液排毒」的就是在「坑」你的錢!歡迎健康、適齡符合獻血標準的愛心人士關注並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合力傳播公益用熱血捍衛生命為等待輸血救治的臨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