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專家:關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 你應該知道這些

2020-11-23 網易科技

作者 | 景紅梅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獻 血

正常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7-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佔總血量的5-10%,一般失血600毫升以下都可以不輸血

人體內的血液有20-25%貯存在脾、肝、肺、皮膚等"貯血庫"內,脾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貯血庫",可貯存人體血液總量的20%。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貯血庫"會不斷地釋放血液進入血管,參與血循環。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一般獻血後人體所失的血漿和無機鹽可在1~2小時內,由組織液滲入血管內得到補充;血漿蛋白也可以一天內得到恢復。但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恢復較慢,一般需3~4周。所以健康人獻血是不會影響健康,獻出你的5%,其他人可能將獲得生命的機會。

輸 血 

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什麼血?

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輸血療法是儘可能在血型相同的個體間進行。在輸血治療前,血液一般已經通過基本傳染病化驗,證實安全,才可使用。

但沒有絕對安全的血液,任何方式的輸血療法,都有可能產生感染和併發症。也有獻血者處於感染的窗口期,用現有的方法不能檢測到。所以說輸血是相對安全的,但也存在風險,應該嚴格掌握適應症。

如果輸血確屬需要,應首先考慮病人需要什麼樣的血液,進行相應的成分輸血。

一般血液製品包括新鮮全血,紅細胞和血小板。成分輸血可以提高血的利用率,一血多用,節約用血。

成分血是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將紅細胞、血小板、血漿等不同的成分血分離出來,剩餘的成分再回輸給捐獻者。

新鮮血一般指採血後數小時之內的抗凝血液,血液中有形和無形成分的改變很少,主要用於急性大量失血,它既提供紅細胞,也提供血漿。

如為補充血小板,最多不超過24小時;如為補充凝血因子,特別是因子Ⅷ和因子Ⅴ,必須不超過24小時。

對於貧血,如果為提高血紅蛋白,可採用成分輸血,輸注紅細胞懸液。

造血幹細胞捐獻

獻骨髓啊,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嗎?捐獻幹細胞,幹細胞是什麼呀?

原來骨髓捐獻是真的要在髂骨等部位抽取骨髓,抽取過程需要在手術室進行,捐獻者身上也要有很多個穿刺點,還是很痛苦的。

現在,很多移植中心都採用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了,即從外周血中直接採集造血幹細胞,其過程和普通捐獻成分血過程類似,但需要將大量存在於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捐獻者的痛苦大大減少,不必再去手術室操作了。

捐獻的東西都有什麼呢?

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獻全血的血量還少;含部分血液成分,採集物總共大約10克的造血幹細胞。

捐獻造血幹細胞會影響健康嗎?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捐獻造血幹細胞會影響健康;我們都知道,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

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就可以恢復到原來水平。

作者簡介:

景紅梅教授

醫學博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常委

北京醫師協會血液內科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

中國實驗血液學會雜誌第八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好奇世界,與你一起探索未知。

關注網易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知否」,即可查看所有知否稿件。

本文來源:知否 責任編輯:喬俊婧_NBJ11279

相關焦點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但在疫情期間,面對血液緊缺,一方面要增加血液來源,另一方面要保障血液的安全供應。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
  • 捐獻骨髓毫無危害 血液專家細釋緣由
    新華網消息 據江南時報報導,日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出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在江蘇「幸子」陳霞體內成活了。這鼓舞了更多的熱心人捐獻骨髓的信心,但有關捐獻骨髓的具體細節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謎。為此,記者專訪了南京市鼓樓醫院血液內科的歐陽健主任,請他細釋了捐獻骨髓的相關情況。  問:捐獻者的骨髓如何採集?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被擬人化後有趣得不行不過你知道嗎?骨髓移植需要健康人捐獻造血幹細胞然後輸注給病人來重建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系統 早期受技術所限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幹細胞 關於造血幹細胞移植,你一定還有很多疑問吧。門診時間:慶春院區:周五上午(專家)下沙院區:周一上午(專家)來源:邵逸夫醫院作者:血液內科 肖浩文 錢穎部分動圖來源:湖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原創作品,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不過,對於「捐獻骨髓,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影響?」這個問題,我們倒是可以好好分析一下。不用查找具體數據,光是翻翻新聞就能知道,骨髓存在巨大的缺口,需要移植的多,願意捐獻的少。而阻礙人們捐獻骨髓的原因,總體來說只有兩個:擔心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擔心骨髓捐獻引起的副作用。
  • 專家呼籲:破除傳統觀念 參與骨髓捐獻
    洪俊嶺:因為人體的細胞都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捐出造血幹細胞來,人體自身的調節機能很快的就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就像我們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一樣它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我們的造血幹細胞也是一樣的,它是不斷的新生補充道血液裡面去,造各種各樣的血液細胞,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它不會因為你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以後就會絕對丟失那麼多,它會有一個很快的補充,它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相互補充的這樣的一個過程,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劉松山說道,骨髓移植一般抽取捐髓者600ml左右的髂後上棘和髂前上棘的骨髓幹細胞,裝入骨髓袋內,再如同輸血一樣,以點滴注射法通過靜脈注入病人體內。骨髓位於身體的骨骼之內,它包含著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具有自我繁殖功能,是用於製造各種血液的母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 。
  • 闢謠特工隊|骨髓捐獻要刺骨穿髓嗎?
    作者 | 封聰穎編輯 | 朱莉插圖 | 藍娟音頻 | 宋姝穎 楊柳青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骨髓捐獻的新聞引發網絡熱議——「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骨髓捐獻是抽取骨髓嗎?準確來說,骨髓捐獻中採集的並非骨髓,而是造血幹細胞。之所以會使用「骨髓捐獻」的說法,是因為在醫學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骨髓移植用的是老辦法——通過抽取骨髓獲得造血幹細胞。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在血液中。
  • 你還在糾結捐獻200毫升還是400毫升麼?
    你還在糾結捐獻200毫升還是400毫升麼?一次獻血200毫升和一次獻血400毫升,似乎只有量上的區別;然而,不少人可能也會認為,一次捐獻太多的血量會對身體健康有不好的影響。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 捐獻骨髓卻為何抽的是血液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所以只能通過抽取骨髓的辦法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
  • 醫生從不獻血,是真的嗎?
    闢謠 獻血是公民將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某種成分無償捐獻給專業血液中心儲存,供需要輸血的患者搶救生命的行動。以全血為例,國家要求每次每人獻血量為200~400mL,每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於6個月。 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 血液中主要包括血細胞和血漿。
  • 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用一個人去救另一個人
    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一位深圳市民在深圳市紅十字會醫院為香港病人捐獻骨髓
  • 獻血和獻血漿是一回事嗎?關於血漿捐獻,你需要知道的事
    今日專家什麼是血漿?在人體的血液中,既有有形成分,又有無形成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比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約佔45%;無形成分(血漿)約佔55%。血漿的主要成分是水(佔90%~91%),其餘包括蛋白質、脂類、無機鹽、糖、胺基酸等。
  • 無償獻血,為什麼輸血不是免費的?醫生告訴你實情
    人體的血液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新陳代謝,就算不獻血,血細胞也會走向衰老和死亡,最終變成血液垃圾。而定期獻血,可以刺激人的骨髓造血器官,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可以使血液的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意義。
  • 從「骨髓捐獻人」到「五星級志願者」: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回事
    從一次獻血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再到成為一名為造血幹細胞工作提供志願服務的「五星級志願者」,「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回事,讓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公交車長周江瑜用最樸實的話來概括5年如一日的志願服務。在近日第七期「廣州榜樣」發布活動中,周江瑜一家被評為2019年十大「最美慈善家庭」。
  •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它可以經血流遷移到外周血液循環中,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熱點二: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把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此過程稱為造血幹細胞移植。熱點三:造血幹細胞移植能治哪些疾病?
  • 【投票】無償捐獻骨髓 詮釋人間大愛——記仙下大學生村官雷響捐獻骨髓歷程
    雷響同志樂於助人,熱心公益,每年都堅持獻血。2013年4月,雷響被告知與一名寧夏籍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後,他二話沒說便同意為該名患者無償捐贈骨髓。2013年8月,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患者捐獻骨髓,於8月7日下午6時完成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重新點燃了患者生命的燭光。天津歸來,他又馬上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村官崗位之中,紮根基層,讓愛在鄉間繼續流淌。
  • 這些獻血「危害」是真的嗎
    一項網絡獻血調查顯示,在關於「未獻血的理由」中,擔心「會不會感染愛滋」「會不會有副作用」的比例超過半數,專家表示,市民對獻血目前存有的顧慮、害怕多為誤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我國人口獻血率僅有8.7%,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誤區一:獻血容易染上愛滋病?
  • 獻血對身體有危害所以醫生從不獻血?
    闢謠 獻血是公民將自身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某種成分無償捐獻給專業血液中心儲存,供需要輸血的病人搶救生命的行動。以全血為例,國家要求每次每人獻血量為200-400ml,每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於6個月。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危害呢?
  •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者李安接受晶報記者採訪  自廣東省骨髓庫成立以來,李安是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的捐贈者。  昨日,記者通過廣東省骨髓庫聯繫到了李安。李安認為捐獻骨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市民應該多參與這樣的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