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用一個人去救另一個人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深圳市民為港人捐獻骨髓:用一個人去救另一個人

2007年07月06日 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一位深圳市民在深圳市紅十字會醫院為香港病人捐獻骨髓。據悉,兩個人的血型吻合,在紅十字會醫院的幫助下,這位不知名的香港病人五日在港接受輸血手術。

  據了解,三十三歲的建築工程師康平五日在深圳市紅十字會醫院接受造血幹細胞的抽取,將為一位不知名的香港人捐獻自己的幹細胞。據康平表示,他是在二零零二年無償獻血,為不知名的病人提供血液,在去年十一月和今年五月分別做了體檢。五日上午在深圳市紅十字醫院通過機器採取幹細胞,從一萬兩千毫升血液中提取六十毫升的幹細胞,香港瑪麗醫院的醫生下午一時左右專程來深圳提取。

  康平說,通過醫生們對獻血的宣傳,自己對此也認同,獻血對身體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並可儘快恢復,所以獻血時,填寫了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志願書。這次紅十字會聯繫到他時,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他表示,相信醫生講的話,用一個人去救另一個人,一定會保障健康人的安全。自己的妻子雖然對其身體健康表示擔憂,但仍然支持他的行動。

  據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研究所李主任介紹,一直未與香港病人有聯繫,並對病人的情況一無所知,是通過紅十字會中華造血幹細胞資料庫管理中心聯繫,香港病人通過紅十字會聯繫到康平,這是深圳第一例涉及境外捐獻救助。他表示,在內地像如此無血緣關係的捐助者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此次是特殊的一次,一般境外捐助是要去北京做化驗,因深圳與香港比鄰,為了捐獻者和病人著想,在深圳做了幹細胞採集,並由香港醫院專程過來提取。


相關焦點

  •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者李安接受晶報記者採訪  自廣東省骨髓庫成立以來,李安是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的捐贈者。  昨日,記者通過廣東省骨髓庫聯繫到了李安。李安認為捐獻骨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市民應該多參與這樣的捐獻。
  • 9歲娃捐髓救父親:"奶奶不哭,我用我的骨髓救爸爸"
    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獲悉,興化男子付俊海患白血病後,根據醫院診斷,治療須骨髓移植,妹妹配型失敗後,9歲的付逸凡安慰奶奶:「奶奶不哭,我用我的骨髓救爸爸。」而捐獻骨髓後,付逸凡一直在感冒,為補上落下的課程,她在輸液的同時做作業。
  • 送養妹妹拒為患白血病親姐捐骨髓 自稱"很害怕"
    20歲的姐姐侯幸患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從小被送人的妹妹配上了型。但是,妹妹害怕捐獻骨髓對自己身體不利而不願捐骨髓。  一方面,各方人士在為侯幸捐款,很多陌生人也自願接受檢查,願意為侯幸捐獻骨髓,另一方面,配上型的妹妹一家仍在猶豫。  在親情和道義之下,妹妹會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嗎?
  • 【投票】無償捐獻骨髓 詮釋人間大愛——記仙下大學生村官雷響捐獻骨髓歷程
    2013年4月,雷響被告知與一名寧夏籍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後,他二話沒說便同意為該名患者無償捐贈骨髓。2013年8月,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患者捐獻骨髓,於8月7日下午6時完成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重新點燃了患者生命的燭光。天津歸來,他又馬上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村官崗位之中,紮根基層,讓愛在鄉間繼續流淌。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6月11日,是我國第二個人體器官捐獻日,今年的主題為「器官捐獻——我願意」。當天,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主題為「器官捐獻——我並沒有離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的義診活動。不少市民來到現場諮詢,並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現在,我們醫院的器官供給比例達到30:1,患尿毒症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病患是最多的,但30個患者裡面只有一人可以得到器官移植。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宜都一醫生赴武漢捐獻骨髓
    原標題:宜都一醫生赴武漢捐獻骨髓   2020年11月28日,宜都市王家畈鎮中心衛生院的康復醫生周濤在武漢為一病人捐獻骨髓。
  • 耗時6天完成骨髓捐獻!獅山人李景雄,好樣的!
    ​病房裡,一名年輕的小夥子躺在病床上,病床旁的機器不斷運轉,機器的管子一頭連著他的血管,另一頭,連著為白血病患者通往希望的生命之橋。在李景雄安心放下家庭和工作去醫院捐獻骨髓的背後,是家人和公司對他的支持。「會不會影響以後的身體的?」在給母親做了3次思想工作後,李景雄的母親和妻子選擇了默默支持兒子、丈夫的捐獻行為。
  • 女子患病遭父母拒絕捐獻,7歲女兒為救媽媽,忍痛抽骨髓血
    女子患病遭父母拒絕捐獻,7歲女兒為救媽媽,忍痛抽骨髓血父母在孩子病了之後總會義無反顧的進行救治,甚至有一些母親則一度認為,如果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病情能夠轉移在自己身上就好了的想法。但是李月夜自從生病了之後,由於治療的需求,醫生要求其直系親屬捐獻骨髓血,但是李月的父母卻無情的拒絕了。李月夜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親生父母所拋棄,而她不慎被染上了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病情只要一發病起來就很是急,而且很容易一下子就發展成骨髓衰竭性疾病,常常會出現內臟出血,嚴重感染等,嚴重的還會危急到生命危險。
  • 以生命重啟生命丨中國骨髓捐獻量破萬例 讓絕望中的人看到希望
    我們其實作為患者,並不想說會有一個人一定有義務來救我們。可能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去體會,那種在萬丈深淵的感覺。但這時候有一個人從頂上牽了一個繩子,能夠給你一絲希望。配型成功,胡磊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但她又害怕這絲希望轉瞬即逝。最終,這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黃偉,還是給胡磊捐獻了造血幹細胞,當時,胡磊的父親透過中華骨髓庫向黃偉遞交了一封感謝信。
  • 「現役軍人骨髓捐獻第一人」
    注射動員劑  荊楚網消息 記者姚啟慧報導:20日,駐澳部隊戰士鍾碧波走進協和醫院,開始接受為期4天的動員劑注射,他將成為湖北省骨髓庫「現役軍人捐獻骨髓第一人去年「五一」探親期間,來漢遊玩的他在佳麗廣場獻血車上獻血時,報名登記成為中華骨髓庫湖北分庫的一名骨髓志願捐獻者。今年4月,他被確認與廣州軍區一名白血病戰友的骨髓配型成功。    昨日,鍾碧波從廣州飛抵武漢。經過一夜的調整,今日上午8時許,走進協和醫院血液科的病房。    在記者們的關注下,協和醫院血液科夏凌輝副教授,為鍾碧波進行了簡單的身體檢查。
  • 從「骨髓捐獻人」到「五星級志願者」:想讓更多人知道這回事
    而且既然當時留樣入庫,說願意捐獻,就要說話算話」。 為確保捐獻骨髓萬無一失,這段時間,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周師傅都小心翼翼,妻子更是為他制定了科學的食譜。在完成每天的營運任務後,亦在妻子、兒子的陪同下堅持鍛鍊身體,為捐獻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做好充分的準備。
  • 11歲男孩為給爸爸捐獻骨髓拼命增重,被笑「胖成豬」也毫不在意
    路子寬說:「只有長胖了,才能救爸爸,才能給爸爸捐骨髓。」原來早在7年前,他的爸爸就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也就是白血病,一直在吃藥,但現在吃藥已經無效了。如果想徹底治癒,就要及時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全家人都進行配型後,只有路子寬的最合適。
  • 一個人器官捐獻最多可以幫助11個人
    家人幫他完成了最後的心願:捐獻器官。不到12小時,他的一個肝臟、兩個肺、兩個腎臟、一對眼角膜和皮膚組織在素不相識的患者身上「復活」,總共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羅珉很受感動,隨手轉發到了東陽市中醫院的職工微信群裡。  31歲的放射科醫生馬苗妙第一個回應:「我也一直想捐,但不知道去哪裡捐。」
  • 骨髓捐獻能反悔嗎?
    在白血病大學生吳志輝即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關鍵時刻,兩個骨髓捐獻者都臨陣反悔,退出捐獻。而已進入移植倉的吳志輝,為了手術已接受大劑量化療,免疫系統已盡毀,如中途停止手術,將面臨生命危險。無奈之下,昨天中午,吳志輝的媽媽只好頂著風險與兒子進行半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只有50%。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近日,一則「倆哥哥拒絕捐獻骨髓」的新聞,引起熱議。「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反悔了。對於放棄捐獻骨髓的原因,兩位哥哥一方面覺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只有20%~30%」,而且還有可能復發;另一方面,主要是擔心骨髓捐獻影響自己的健康,畢竟家裡還有老人孩子。
  • 全國首例未成年服刑人員離監捐獻骨髓:「我只有一個姐姐,一定要救...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骨髓採集結束後,幹警扶阿豪坐上輪椅推出處置室。9月11日,阿豪為姐姐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後,對獄警說了這番話。阿豪是廣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簡稱「省未管所」)的未成年服刑人員。為了救患白血病的姐姐,經省未管所同意到醫院進行手術。廣東省司法廳透露,未成年服刑人員離監捐獻骨髓,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 中南大學醫學生為武漢少年捐獻骨髓
    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通訊員 高雯 李宜昕 李雲舒 記者 易禹琳)12月初,本該在外地醫院實習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6級學生付美晶再度回到長沙,為武漢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 「做這個決定其實內心想法很簡單,希望能夠盡己所能幫助別人,今後做醫生也是一樣。」付美晶說。
  • 為捐骨髓救韓國白血病患兒瀘州女子延後備孕
    不久之後,她獲得了由四川省紅十字會和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分庫頒發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榮譽證書》,成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今年4月底,範姣父親突然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說範姣的HLA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儲配成功。「當時留了自己和爸爸的電話,我的電話換過一次,所以就打到他那兒去了。」範姣說,經過一番考慮和遊說之後,範姣決定捐獻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給韓國白血病患兒。
  • 遵義一女子成功捐獻骨髓幹細胞
    近日紅花崗區一位骨髓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了骨髓幹細胞為遠在重慶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福音在貴州省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病房,直播君見到了志願者朱雲梅,據了解,朱雲梅的血液在進行了三次高分後,與重慶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8月5日上午,正式進行骨髓幹細胞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