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特工隊|骨髓捐獻要刺骨穿髓嗎?

2020-11-23 闢謠特工隊

作者 | 封聰穎

編輯 | 朱莉

插圖 | 藍娟

音頻 | 宋姝穎 楊柳青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骨髓捐獻的新聞引發網絡熱議——「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據說哥哥反悔的原因是擔心骨髓移植之後,自己的身體會出現問題。

和這兩位棄捐的男士一樣,說起骨髓捐獻,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刺骨穿髓」的場面,因此不免對骨髓捐獻產生恐懼感,認為一旦捐獻骨髓就會元氣大傷,甚至小命不保。

事實上,骨髓捐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為了更好地推廣骨髓捐獻,現在已使用「造血幹細胞捐獻」這一更為專業的說法。

骨髓捐獻是抽取骨髓嗎?

準確來說,骨髓捐獻中採集的並非骨髓,而是造血幹細胞。之所以會使用「骨髓捐獻」的說法,是因為在醫學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骨髓移植用的是老辦法——通過抽取骨髓獲得造血幹細胞。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在血液中。

由於抽取骨髓時骨髓腔內的血液也會被抽取出來,且捐獻者需要處在麻醉狀態下,所以捐獻者會有較強的不適感。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直接從骨髓中獲取造血幹細胞的做法已經被淘汰,刺骨穿髓的可怕場面也只是人們的無稽想像。實際上,造血幹細胞的主要來源不僅包括骨髓,還包括外周血(指骨髓之外的血液)和臍帶血。因此,通過外周血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成為現在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最重要的來源。

那為什麼骨髓捐獻採集的是造血幹細胞呢?這是因為造血幹細胞作用很強大,可以被應用在臨床的許多疾病治療上。造血幹細胞是存在於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也可以說它是一切血細胞的原始細胞。造血幹細胞很活躍,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為各種血細胞和免疫活性細胞的能力。因此造血幹細胞不僅可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還能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近年來造血幹細胞更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技術的突破,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在各類疾病上得到了應用,比如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貧血、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嚴重的疾病。

骨髓移植會危害捐獻者健康嗎?

既然骨髓捐獻不是刺骨穿髓抽取骨髓,那麼骨髓移植還會危害捐獻者的健康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目前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在患者接受超劑量化療或放療後,將各種來源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植入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由於各種原因被摧毀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自從1955年Thomas首先開展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造血幹細胞被廣泛地應用於血液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

前面提到,目前採集造血幹細胞主要是通過使用動員劑增加外周血中造血幹細胞的比例,從而在外周血中採集,而不再是從骨髓中獲取。

具體來說,醫生會採用肌肉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誘導」到外周血中,動員劑就像糖果,造血幹細胞就像小孩子,而外周血的環境就像是更適合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範圍。當外周血液中造血幹細胞的密度,達到了理想狀態時就可以開始從捐獻者手臂靜脈採集全血。一般來說,是在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的第五天。

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後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大約需要被採集50—20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然後醫護人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那麼在整個捐獻過程中,捐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嗎?下面讓闢謠君一一解答你的困惑。

(1)造血幹細胞被採集後,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上面提到,造血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很強再生能力的細胞,因此在捐獻後的1到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就可以恢復正常水平。而且,在捐獻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後,捐獻者也不需要有特殊休息,這是因為捐獻的造血幹細胞佔人體血液重量的比例很低。比如說,一個體重大於50公斤的人,捐獻200毫升左右的濃縮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只佔體內骨髓總量的1/80至1/20,並不會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

(2)捐獻過程使用的動員劑是否會有副作用?

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種比較成熟而安全的處方藥,已經被應用多年。個別捐獻者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比如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有的會出現低熱,出皮疹等,但停藥一、兩天後這些不適就會消失,並沒有遠期副作用。

(3)在捐獻過程中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安全性較高、疼痛程度小、傷口和疼痛等不適感消失快,而且沒有麻醉和輸血相關危險,留院觀察時間短。但是闢謠君也提醒大家,因為個體體質不一樣,有的捐獻者會出現輕微不適,比如疲勞、睏倦,如果採集速度過快,還會出現心慌、噁心、手足抽筋等不適症狀。還有少數捐獻者在捐獻的中後期會出現腰酸、頭痛、背痛,個別症狀較重者會出現類似於輕度感冒的關節痛等症狀,這一般是因為注射動員劑和臥床過久導致,停藥後就會消失。這些不適的出現和輕重程度因人而異,但都是短期的,並不需要恐慌,大量的跟蹤隨訪案例均顯示,不會引起捐獻者長期的不良反應。

如何進行骨髓捐獻?

簡而言之,骨髓捐獻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重大損害,那麼大家有沒有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衝動呢。接下來讓闢謠君繼續介紹一下如何進行骨髓捐獻。

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需要先經過血液檢查,比如沒有B肝、愛滋病、性病等。當血液檢查都合格之後,就可以到具有接受捐獻造血幹細胞登記條件的獻血點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造血幹細胞捐獻登記表》及相關資料,並留下用於進行HLA分型等項目檢測用的血樣(8毫升左右),進行入庫。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檢索到你與某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患者的HLA配型相合時,資料庫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就會和你聯繫。這時,如果你還有捐獻的意願,就需要再次留血樣進行高分辨配型複合檢測,之後再經過採前體格檢查,就可以進入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流程,為他人帶來延續生命的希望了。

那麼問題來了。

互動環節

在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年齡要求是?

A.18-45周歲

B.20-45周歲

C.18-40周歲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噢!

參考文獻

[1]王承豔,丁明孝.骨髓移植與造血幹細胞研究[J].生物學通報.2009(44)1: 6-9.

[2]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現狀與概況及未來.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140-141.

[3]楊國榮,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現狀[J].日本醫學介紹.1997(18)11:514-515.

[4]張靜,周蘭月,李豔蘭.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護理[J].實用醫學雜誌.2009(26)08:43.

[5]中華骨髓庫.加入中華骨髓庫和造血幹細胞捐獻須知 .[DB/OL].http://www.cmdp.org.cn/show/1023153.html.

相關焦點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嗎?
    近日,一則「倆哥哥拒絕捐獻骨髓」的新聞,引起熱議。「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反悔了。對於放棄捐獻骨髓的原因,兩位哥哥一方面覺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較低,「只有20%~30%」,而且還有可能復發;另一方面,主要是擔心骨髓捐獻影響自己的健康,畢竟家裡還有老人孩子。
  • 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
    原標題:捐獻骨髓,捐的是「髓」嗎(服務窗) 隨著醫學的進步,被診斷為白血病,不再像被判了死刑,超過70%的患者可以通過骨髓移植實現長期生存,而且骨髓移植能救治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但是,不少人存在誤解,一聽捐獻骨髓,就害怕不敢。骨髓移植,真的需要獻骨髓嗎?
  • 捐獻骨髓後遺症愈發嚴重?周星馳助理闢謠
    近日,網上傳言,周星馳因為之前捐獻骨髓,導致目前後遺症愈發嚴重。對此消息,周星馳助理微博闢謠:「fake(假的)」。這 可讓廣大網友鬆一口氣。網友紛紛表示「我們等著看星爺的功夫2呢」自從今年星爺親口確認要拍功夫2,就讓大家心中滿滿的期待。不過目前還沒有開拍的消息,各大電影網也是預先給出了劇情介紹。
  •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要抽骨髓嗎   90後大學生直播捐獻全過程      「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像中那麼恐怖,根本不是抽骨髓,現在都是採外周血……」近日,在某社交平臺,來自重慶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工程力學專業的90後大學生王向東,開始直播自己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
  • 骨髓捐獻能反悔嗎?
    在白血病大學生吳志輝即將進行骨髓移植手術的關鍵時刻,兩個骨髓捐獻者都臨陣反悔,退出捐獻。而已進入移植倉的吳志輝,為了手術已接受大劑量化療,免疫系統已盡毀,如中途停止手術,將面臨生命危險。無奈之下,昨天中午,吳志輝的媽媽只好頂著風險與兒子進行半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只有50%。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但在疫情期間,面對血液緊缺,一方面要增加血液來源,另一方面要保障血液的安全供應。那麼,獻血、輸血與骨髓捐獻真的安全嗎?有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中國老年學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景紅梅給大家講解。 獻血會影響健康嗎?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要講到骨髓了造血幹細胞是由骨髓這個工廠生產的(骨髓就是筒骨煲裡,你最愛吸的那個)骨髓移植需要健康人捐獻造血幹細胞然後輸注給病人來重建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系統 早期受技術所限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幹細胞
  • 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兩哥哥反悔,骨髓捐獻真的對身體有損害嗎?!
    近日,騰訊新聞所報導的《妻子骨髓移植當天倆哥哥反悔》一文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兩位哥哥因為顧忌到捐獻骨髓對人體的害處及手術不高的成功率,在本來該移植的當天選擇了放棄捐贈。那麼,捐獻骨髓真的會對捐獻者的身體造成傷害或後遺症嗎?
  • 捐獻骨髓不會影響健康
    近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一位來自山西的白血病女性患者,等待兩個均配型成功的哥哥捐獻骨髓,臨近手術時兩個哥哥卻反悔了,原因是擔心捐獻骨髓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回事,真的對身體有影響嗎?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成年人的骨髓分兩種: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能製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近日一新聞中,"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兩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卻在節骨眼上擔心骨髓移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放棄了給妹妹捐獻骨髓。真相是怎樣的呢?對於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終極解決方案。對成年人來說,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紅骨髓內,所以 20世紀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對骨髓下手,用針做骨髓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技術進步,人們開始從外周血中篩選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使「骨髓移植」變得簡單易行、風險大為降低。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
  •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捐獻骨髓是很平常的事」  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者李安接受晶報記者採訪  自廣東省骨髓庫成立以來,李安是首例向外籍華人患者供髓配型成功的捐贈者。  昨日,記者通過廣東省骨髓庫聯繫到了李安。李安認為捐獻骨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市民應該多參與這樣的捐獻。
  • 捐獻骨髓毫無危害 血液專家細釋緣由
    新華網消息 據江南時報報導,日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出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在江蘇「幸子」陳霞體內成活了。這鼓舞了更多的熱心人捐獻骨髓的信心,但有關捐獻骨髓的具體細節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謎。為此,記者專訪了南京市鼓樓醫院血液內科的歐陽健主任,請他細釋了捐獻骨髓的相關情況。  問:捐獻者的骨髓如何採集?
  • 【科普】「骨髓」捐獻就是抽骨髓嗎?
    1988年,科學家發現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動員造血幹細胞從骨髓中大量轉移到外周血中,這意味著外周血也可以攜帶健康者的造血幹細胞。因此,在採集血液前,醫務人員通常會給捐獻者注射動員劑,將骨髓血中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目前,動員後的外周血逐漸取代骨髓造血幹細胞,成為造血幹細胞的來源,這一改變也大大提高了捐獻者的安全性。
  • 北航20歲女孩赫採捐獻骨髓救陌生人,所需較多經歷兩次採集
    「有不舒服的地方嗎?」一旁有老師問。「沒有!」赫採微笑著回答。現場人員回憶,取血時,由於赫採血管比較細,在扎針中出現過多次滾針的情形。但她始終微笑以對。5月24日、25日,赫採接受了兩次造血幹細胞(骨髓)採集。1998年出生的她,成為中華骨髓庫北京的第308例捐獻者。
  • 專家呼籲:破除傳統觀念 參與骨髓捐獻
    11月26號這天,距離上次捐髓時隔3個月,那名曾接受郭卉捐髓的白血病患者病情出現反覆,郭卉再次在同濟醫院血液科採集室進行捐髓,成為湖北省歷史上教育系統第一位進行二次捐獻的教師。 對於郭卉兩次捐贈骨髓的善舉,網友直呼她為「最美80後女教師」,在為她的善舉感動之餘,民眾可能會存有這樣疑慮:捐獻骨髓是否有礙健康。為此,中華慈善新聞網專訪了中華骨髓庫洪俊嶺主任。
  • 【投票】無償捐獻骨髓 詮釋人間大愛——記仙下大學生村官雷響捐獻骨髓歷程
    2013年4月,雷響被告知與一名寧夏籍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後,他二話沒說便同意為該名患者無償捐贈骨髓。2013年8月,前往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為患者捐獻骨髓,於8月7日下午6時完成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重新點燃了患者生命的燭光。天津歸來,他又馬上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的村官崗位之中,紮根基層,讓愛在鄉間繼續流淌。
  • 骨髓捐獻為何拒絕外地人
    東方網2月20日消息:外地人怎麼就不能在上海捐獻骨髓?浙江來滬打工的小吳想不通。近日,當他致電中華上海骨髓庫表達捐獻意願時,卻被告知,由於他不是上海戶口,上海骨髓庫不能接受他的捐獻。據新聞晨報報導,在中華上海骨髓庫,像小吳這樣被拒絕的外省市捐獻者不在少數。
  • 骨髓捐獻會影響健康?
    對於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終極解決方案。對成年人來說,造血幹細胞主要存在於紅骨髓內,所以 20世紀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對骨髓下手,用針做骨髓穿刺,從捐獻者體內,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技術進步,人們開始從外周血中篩選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使「骨髓移植」變得簡單易行、風險大為降低。
  • 中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患者因此面臨加速死亡
    中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患者因此面臨加速死亡2011年10月19 認捐骨髓是贈與承諾嗎該事件讓骨髓捐獻者拒捐行為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成為社會熱點問題,至今爭議不休。 我國骨髓捐獻反悔率20% 中華骨髓庫已發展132萬餘名骨髓捐獻志願者,不過骨髓初配成功後,志願者的反悔率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