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封聰穎
編輯 | 朱莉
插圖 | 藍娟
音頻 | 宋姝穎 楊柳青
前段時間,一則關於骨髓捐獻的新聞引發網絡熱議——「患病妻子骨髓移植當天,配型成功的倆哥哥突然反悔,丈夫跪求嶽父」。據說哥哥反悔的原因是擔心骨髓移植之後,自己的身體會出現問題。
和這兩位棄捐的男士一樣,說起骨髓捐獻,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刺骨穿髓」的場面,因此不免對骨髓捐獻產生恐懼感,認為一旦捐獻骨髓就會元氣大傷,甚至小命不保。
事實上,骨髓捐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為了更好地推廣骨髓捐獻,現在已使用「造血幹細胞捐獻」這一更為專業的說法。
骨髓捐獻是抽取骨髓嗎?
準確來說,骨髓捐獻中採集的並非骨髓,而是造血幹細胞。之所以會使用「骨髓捐獻」的說法,是因為在醫學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骨髓移植用的是老辦法——通過抽取骨髓獲得造血幹細胞。使用這種方法是因為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在血液中。
由於抽取骨髓時骨髓腔內的血液也會被抽取出來,且捐獻者需要處在麻醉狀態下,所以捐獻者會有較強的不適感。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直接從骨髓中獲取造血幹細胞的做法已經被淘汰,刺骨穿髓的可怕場面也只是人們的無稽想像。實際上,造血幹細胞的主要來源不僅包括骨髓,還包括外周血(指骨髓之外的血液)和臍帶血。因此,通過外周血採集到的造血幹細胞,成為現在臨床上造血幹細胞移植最重要的來源。
那為什麼骨髓捐獻採集的是造血幹細胞呢?這是因為造血幹細胞作用很強大,可以被應用在臨床的許多疾病治療上。造血幹細胞是存在於造血組織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細胞,也可以說它是一切血細胞的原始細胞。造血幹細胞很活躍,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為各種血細胞和免疫活性細胞的能力。因此造血幹細胞不僅可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還能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近年來造血幹細胞更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技術的突破,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在各類疾病上得到了應用,比如白血病、重症地中海貧血、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嚴重的疾病。
骨髓移植會危害捐獻者健康嗎?
既然骨髓捐獻不是刺骨穿髓抽取骨髓,那麼骨髓移植還會危害捐獻者的健康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目前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在患者接受超劑量化療或放療後,將各種來源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植入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由於各種原因被摧毀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自從1955年Thomas首先開展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以來,造血幹細胞被廣泛地應用於血液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
前面提到,目前採集造血幹細胞主要是通過使用動員劑增加外周血中造血幹細胞的比例,從而在外周血中採集,而不再是從骨髓中獲取。
具體來說,醫生會採用肌肉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誘導」到外周血中,動員劑就像糖果,造血幹細胞就像小孩子,而外周血的環境就像是更適合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範圍。當外周血液中造血幹細胞的密度,達到了理想狀態時就可以開始從捐獻者手臂靜脈採集全血。一般來說,是在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的第五天。
而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後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大約需要被採集50—20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然後醫護人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那麼在整個捐獻過程中,捐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嗎?下面讓闢謠君一一解答你的困惑。
(1)造血幹細胞被採集後,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上面提到,造血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很強再生能力的細胞,因此在捐獻後的1到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就可以恢復正常水平。而且,在捐獻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後,捐獻者也不需要有特殊休息,這是因為捐獻的造血幹細胞佔人體血液重量的比例很低。比如說,一個體重大於50公斤的人,捐獻200毫升左右的濃縮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只佔體內骨髓總量的1/80至1/20,並不會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
(2)捐獻過程使用的動員劑是否會有副作用?
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種比較成熟而安全的處方藥,已經被應用多年。個別捐獻者會出現輕微的不適,比如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有的會出現低熱,出皮疹等,但停藥一、兩天後這些不適就會消失,並沒有遠期副作用。
(3)在捐獻過程中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來說,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安全性較高、疼痛程度小、傷口和疼痛等不適感消失快,而且沒有麻醉和輸血相關危險,留院觀察時間短。但是闢謠君也提醒大家,因為個體體質不一樣,有的捐獻者會出現輕微不適,比如疲勞、睏倦,如果採集速度過快,還會出現心慌、噁心、手足抽筋等不適症狀。還有少數捐獻者在捐獻的中後期會出現腰酸、頭痛、背痛,個別症狀較重者會出現類似於輕度感冒的關節痛等症狀,這一般是因為注射動員劑和臥床過久導致,停藥後就會消失。這些不適的出現和輕重程度因人而異,但都是短期的,並不需要恐慌,大量的跟蹤隨訪案例均顯示,不會引起捐獻者長期的不良反應。
如何進行骨髓捐獻?
簡而言之,骨髓捐獻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重大損害,那麼大家有沒有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衝動呢。接下來讓闢謠君繼續介紹一下如何進行骨髓捐獻。
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需要先經過血液檢查,比如沒有B肝、愛滋病、性病等。當血液檢查都合格之後,就可以到具有接受捐獻造血幹細胞登記條件的獻血點填寫《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和《造血幹細胞捐獻登記表》及相關資料,並留下用於進行HLA分型等項目檢測用的血樣(8毫升左右),進行入庫。當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檢索到你與某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患者的HLA配型相合時,資料庫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就會和你聯繫。這時,如果你還有捐獻的意願,就需要再次留血樣進行高分辨配型複合檢測,之後再經過採前體格檢查,就可以進入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流程,為他人帶來延續生命的希望了。
那麼問題來了。
互動環節
在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年齡要求是?
A.18-45周歲
B.20-45周歲
C.18-40周歲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噢!
參考文獻
[1]王承豔,丁明孝.骨髓移植與造血幹細胞研究[J].生物學通報.2009(44)1: 6-9.
[2]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臨床應用:現狀與概況及未來.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140-141.
[3]楊國榮,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現狀[J].日本醫學介紹.1997(18)11:514-515.
[4]張靜,周蘭月,李豔蘭.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護理[J].實用醫學雜誌.2009(26)08:43.
[5]中華骨髓庫.加入中華骨髓庫和造血幹細胞捐獻須知 .[DB/OL].http://www.cmdp.org.cn/show/102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