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怎麼回事?近日,無償獻血被納入徵信登上了熱搜,一時間引發了無數的爭議。既然無償獻血納入徵信,很多人就會問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會影響個人信用嗎?其實是不影響的,而且獻血有益身心,來看看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吧。
一、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怎麼回事
11月4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無償獻血工作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應積極探索將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建立個人、單位、社會有效銜接的無償獻血激勵機制,對獻血者使用公共設施等提供優惠待遇。
無償獻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道精神的一種體現,更是一種需要弘揚和激勵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要把無償獻血納入徵信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激勵更多的公民無償獻血。
無償獻血納入徵信系不會影響個人的信用,更不會帶來懲戒的措施。這一做法是源於地方的實踐,像山東的威海、江西、浙江、江蘇都把無償獻血作為良好的信息,為個人加分。
《通知》中在談到,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時,使用了「探索」一次。「探索」一方面是要讓各地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同時還要循序漸進,真正發揮好在社會徵信體系當中這樣的一個褒揚誠信、激勵守信的正向作用。
二、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會影響個人信用嗎
國家衛健委表示,將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為了激勵更多公民進行無償獻血。徵信體系有兩大作用,分別為懲戒失信和褒揚誠信,要加大對守信的激勵力度。無償獻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這種精神需要弘揚和激勵。而對於因各種原因不能獻血的公眾,也不會影響個人信用,更不會有所謂的懲戒。獻血是對個人信用的加分項目。
各地要探索將無償獻血納入社會徵信系統,建立個人、單位、社會有效銜接的無償獻血激勵機制,對獻血者使用公共設施、參觀遊覽政府辦公園等提供優惠待遇,定期開展無償獻血表彰活動。
有公眾和專家擔心,信用機制被濫用,也有公眾擔心個人徵信因未獻血而受損。無償獻血是一種自願行為。獻血法也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國家提倡18周歲至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三、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1、預防心臟病
調查研究發現,從不獻血的人比獻血的人心臟病發病率要高出2倍。芬蘭的一項研究顯示,對2682名42-60歲的男子進行跟蹤調查時發現,兩年內至少獻過一次血的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比未獻過血的人低86%。
2、降低血脂
血脂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是不好的,而定期獻血,可以減少體內黏稠的血液,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黏稠度下降,就有利於改善腦、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狀態,維護正常的生理功能。
3、減少癌症發生率
美國研究發現,體內鐵質過多,患癌症的機率就會提高。而獻血後,排除了體內過量的鐵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壞處:
有些人在獻血之後,可能會出現心慌、頭暈、感冒、發燒等症狀,這種症狀在身體瘦弱,免疫力較低下的人群身上尤為明顯。而且獻血要有度,不要過度的獻血,否則對身體也是非常不利的。
以上就是關於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怎麼回事,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會影響個人信用嗎,獻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