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往下走,全球疫情往上走,對比極為鮮明

2021-01-07 環球網

【來源:有理兒有面】

中國疫情往下走,全球疫情往上走,對比極為鮮明。截至3月10日11時的數據統計,中國境外新增2611例,已經遠遠超過中國當天的20例。中國的數據還包括了疫情極為嚴重的武漢,排除武漢,目前已有211個城市實現疫情病例「清零」。

這次的新冠病毒非常之狡猾,感染上之後悄無聲息的在人體內瘋狂copy自己,而早期症狀和感冒差不多,一次檢測也未必現形,無症狀就可以感染很多人,讓人們吃了大虧。

但經驗和教訓擺在這裡,可還是有那麼多國家視而不見。網友都說這開卷考試還有現成的答案抄,問題應該不大,可結果基本都是不及格,仿佛一夜間世界上那麼多曾經的學霸全部都變成了學渣。

先說離得近的日、韓。日本熊本市市長就被疫情壓得繃不住了,近日其發布了一則推文直接暴走——「新冠肺炎你這個大混蛋!!」都有「絕望」的意思了。可為什麼突然一下這麼「絕望」,看看日本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手冊,被懷疑感染的日本民眾必須經過「自我檢查、厚生勞動省電話諮詢、保健所檢查」三個階段,並不是出現症狀就能馬上接受病毒檢測。厚生勞動省表示,這樣的做法是為真正需要做檢測的重症患者考慮。國內都確診514例了……哎!為了2020東京奧運,日本也是拼上國運了。

隔壁的韓國也好不到哪去。截至3月10日9時韓國已經累計確診病例7513例。韓國宗教勢力又根深蒂固,新天地教教會不顧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不聽勸阻堅持舉行集會,鼓吹「得了新冠肺炎也沒關係,反正都要去見上帝」的這種言論,集會現場還禁戴口罩、拒檢測、隱瞞名單,雖然政府不停呼籲民眾不要參加,但奈何拼不過「神」的旨意,大邱至今仍有251名教徒拒絕檢測或聯繫不上,疫情發展到今天這步也算是「理由充分」。

歐洲那邊呢?作為一眾發達國家扎堆的大陸,說他們不重視,那是小瞧了他們,但他們的關注點有點偏。就說法國吧,一開始新聞媒體報導的都是中國有多少人確診、多少人死亡、再討論討論武漢封城有多少人「失去了自由」……感覺疫情完全和他們沒關係,哪怕世衛組織多次提醒有關風險。可隨著疫情的發展,到3月10日,法國已累計確診了1412例。

法國政府此前還表示,不要緊,我們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你看,有病例的地區不是都建議(注意,是建議)隔離嗎?還有我們有全世界最厲害的巴斯德研究所(專門研究疾病跟預防的),有世界頂尖的生物和醫藥專家,大家不用擔心,還有的專家說「天空飄來五個字,這都不是事」,不是密切接觸者不用戴口罩,遊個行集個會還是可以被允許的……然後,為了打破之前德國創造的2762個「藍精靈」的世界紀錄,當地時間3月7日,3549個「藍精靈」聚集到了法國西北部的一個小鎮上……格格巫是不是要高興壞了?

再來說說先倒下的義大利,先是議員馬泰奧達羅索戴著口罩進入議會,遭到群嘲,後有義大利外長迪馬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7000多個義大利的城鎮中,只有10多個被此次疫情所影響」。「如果學校複課了,孩子們都去上學了,那麼遊客和商人們也可以來了」……然後,義大利民主黨領導人津加雷蒂7日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不知道他有沒有參加那次群嘲馬泰奧達羅索的會議……打臉的是,到3月10日義大利一天就新增確診1748例,累計確診9172例,已經是除中國外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當地時間3月8日義大利政府發布緊急封城法案,將倫巴第大區等11個省全面封城。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就是得到消息的民眾一窩蜂的開始逃離。此外,還有多所監獄因不滿防控規定的禁止探親而發生了暴動,7名囚犯死亡。而封城令兩天不到,水城威尼斯所在的威尼託大區主席盧卡扎亞就表示,此舉與流行病學趨勢不符,要求總理孔特解除限令,因為政策未經足夠的民主對話。

前腳義大利議員被群嘲,後腳在瑞士的聯邦委員會會議上,人民黨議員布勞赫因戴口罩被逐出會議大廳。國民院議長伊莎貝拉·茉蕾特認為布勞赫擾亂了會議秩序,告訴她:要麼摘下口罩,要麼離開會場。這一決定也獲得了議會辦公室的同意。布勞赫對此表示非常不解,拒絕摘下口罩。有理哥不禁納悶,在歐洲,想戴個口罩就這麼難嗎?不過看完瑞士《每日導報》3月6日的報導就明白,還是醫療資源不足呀!瑞士聯邦衛生局5日宣布,今後將不再對輕症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以緩解有關醫療機構及實驗室的壓力,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優先保障重症患者。

更奇葩的還有德國,可能是看到周圍鄰居都一一淪陷在新冠病毒的進攻中,著急了,便想起來還有「作業」可以抄,可你抄的那是啥?好好的正確答案擺在那裡卻偏偏只看到錯誤的答案,截了準備發往瑞士的24萬隻口罩,來了個「大理事件」國際版。

還有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比如美國的新冠確診檢測,一名在西雅圖診所工作的女士在推特上發文稱覺得自己可能感染了(自述症狀相似),因為工作原因要接觸診所的老年人,本著對他人負責的態度,該女士自願接受檢測。可悲的是,她多方諮詢,相關機構始終不願為她進行檢測,理由是只有最近出過國,或與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的人才能進行檢測,要不就得等到病發之後了……中國有個成語「掩耳盜鈴」是不是說的就是這種做法。

日本那位「鑽石公主」還歷歷在目,更悲催的「至尊公主」出現了。加州政府一直拒絕這艘郵輪停靠,舊金山疾控中心不得不動用直升飛機於當地時間3月5日「空投」了全副武裝的檢測人員和300份檢測用品到郵輪上。3月6日,川普表示,彭斯想讓人下郵輪,可我寧可讓他們都留在上面。直到當地時間3月9日,船上的2421名乘客才在奧克蘭港下船,而此時已有21人確診。民主人權的燈塔呀,你的光怎麼照不到這艘小小的郵輪了?

世界衛生組織稱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為3.4% ,川普卻說「我的直覺,低於1%」,「80%患者會自愈」,他還表示「疫情會奇蹟般的瞬間消失」。我們知道你比「任何人都懂新冠病毒」,能不能「瞬間消失」美國人民你們就當真的聽。可當時不知道是誰稱中國的疫情很嚴重,第一時間撤僑撤領事人員還斷航的,現在到了自己身上就「不嚴重、沒關係、小意思」了?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就直接發推表示,如果川普能相信科學並說出真相的話,我們的工作會更加成功……

美國媒體也不消停,這個時候不是本應更關注本國的疫情發展,讓普通人能夠及時了解相關的資訊和信息,監督政府的抗疫工作嗎?但輿論上先是一個勁的說戴口罩沒用,然後FOX電視臺的主持人在節目上大放厥詞,口口聲聲要讓中國道歉。接著又積極炒作蓬佩奧「指責」從中國獲取的新冠病毒數據「令人難以置信地沮喪」,導致美國在防疫工作上「落後」,並仍卑劣的將新冠病毒稱為「武漢冠狀病毒」......

川普同志在疫苗方面也比較懂行,和專家開會時直接說兩個月內要造出疫苗,目瞪口呆的專家趕快出來澄清「那是不可能的」,川普同志回應了一個三連「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3月5日的時候,還偷偷批准豁免了在貿易戰中被定性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數十項中國產品關稅,包括口罩、消毒溼巾與醫用手套等,「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定義是這麼隨便嗎?有理哥真的有點凌亂。

更凌亂的估計是美國的人民,紐約州州長科莫在當地8日的疫情記者會上就吐槽:總統說想檢測的人都可以去檢測,副總統說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矛盾的講話激發了民眾的恐懼和混亂。

唉,想檢測不知道上哪,想關注疫情發展又對CDC相關數據不信任,想買口罩貨源又不足買不到……那疫情當前總得幹點什麼心裡才踏實呀,要不去提把M416再配個八倍鏡?

各國的表現,根本不是學渣抄不抄答案的問題,而是學渣根本不認為自己渣,還用著種種奇談怪論、奇葩做法來應對疫情,真是讓人著急。

可畢竟是從旁觀者變成了局內人,COVID-19都懟臉上了,也還是起了點作用。韓國的新天地教老大也出來下跪認錯並捐了120億韓元助抗疫,日本2020東京奧運也可能推遲,義大利10日開始已將旅行限制從北部上升至全國,法國準備全面啟動三級響應,美國多州宣布緊急狀態並怒懟聯邦政府……但在中國人民看來,這些措施與我們的10天建成火神山、全民宅家抗疫情、全國醫護馳援湖北等等相比,差距還是相當大。

有句話說得好「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唉,黑格爾他老人家看到這一幕,會自己把棺材板從裡面釘上。這次抗擊疫情的事實再一次證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不是萬能的。面對現實,那些虛無飄渺的口號和冷嘲熱諷的檸檬精心態起不到一點作用。大家都在靜靜的看著,究竟是說風涼話簡單,還是舉國抗疫更困難。

3月9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當前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的威脅已變得非常現實,但這將是歷史上第一個可控制的大流行病,遏制新冠肺炎只是時間問題,呼籲各國盡最大努力共同戰役。

現在這世界,不就是我們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嗎。在這個時代,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只有放下成見,撇開意識形態,敬畏生命,才能真正的齊心同步,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明天,也才會有明天(劃重點)。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在自己緩過來後,盡力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小夥伴吧……不過山姆大叔,你得排隊。

相關焦點

  • 美國疫情頻繁傳噩耗,實際數據遠勝官方數據,與中國成鮮明對比
    美國疫情至今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隨著美國感恩節假期的到來,很多美國民眾開始選擇外出遊玩。為此,美國醫學專家擔心這將會導致病毒會在美國境內出現大規模傳染,這次病毒性的傳播也將使美國的醫療的措施陷入崩潰的邊緣。
  • 後疫情時代,持續創造用戶需求的卡薩帝如何帶領行業往上走
    早在2019年末,海爾集團副總裁、首席體驗官、中國區總經理李華剛先生曾表示,「在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只有一個品牌,是帶領整個行業往消費升級方向走的,那就是卡薩帝。我們回頭看看,往底下走了的那些品牌,他搞贏了嗎?他們全部是下滑的!只有一個不打價格的品牌是 30%以上增長的,那還是卡薩帝。」
  • 全球疫情下為何中國引資「磁力」進一步增強?
    ——聚焦前三季度吸收外資數據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陳煒偉   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跨境投資遭遇「寒流」。不久前發布的中國前三季度吸收外資成績單,卻釋放出十足暖意。   商務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實現了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首次人民幣、美元累計指標「雙轉正」,9月使用外資連續6個月正增長。全球疫情下,中國吸收外資「磁力」進一步增強,彰顯出供應鏈的韌性穩固,也為各國企業帶來機遇。
  • 明報:熊貓往哪走 中國外交的風向標
    明報:熊貓往哪走 中國外交的風向標   中新網3月4日電 就中國大熊貓抵達比利時,香港《明報》4日刊載《熊貓往哪走
  • 當美國正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時候,中國正在拯救世界
    德克薩斯州是眼下美國疫情最嚴重的的州,而埃爾帕索又是得州疫情最嚴重的的地區,該縣現在都開始動用囚犯來轉運新冠疫情死者的遺體,從網絡流傳出來的視頻來看,那真的是「一卡車一卡車往外運」。沒有人會指責這些醫護人員的職業操守,但凡有可能,相信他們願意去拯救那些病人的什麼。
  • 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如何應對?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擴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與地區,疫情重心已從中國轉移到了歐洲與美國,未來不排除疫情重心轉移到南半球及南亞的可能性。這場發生在高度全球化背景下的高度傳染性疫情,對各國經濟、國際貿易、金融市場、全球化、地緣政治等各方面都已帶來或即將帶來深遠影響。我們從全球背景總結了疫情對中國帶來的影響,包括中國受到的直接影響與全球對中國的反向衝擊兩個方面。
  • 【專題】圖示全球疫情
    全球疫情整體上表現出進階性的4個峰值(第一個峰值由中國武漢的數據造成,在本圖中已基本上看不見了),當前處於第4個峰值的高峰期。亞洲累計確診病例數1530萬例,居全球六大洲之首;確診率34.8 ,低於歐洲、南北美洲,不足全球確診率的一半。病亡率1.8%,為全球六大洲中最低;治癒率89.3%,為全球六大洲中第二高。亞洲的疫情整體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中國部分,第二個階段為中國外部分,當前處於第二階段的下行臺階區。
  • 英學者:中國穩健發展決定全球經濟能走多遠
    中國日報網2月24日電 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英國學者認為,當務之急,國際社會應當團結協作共面挑戰,中國才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希望,中國的穩健發展決定了全球經濟能走多遠。香港《南華早報》2月24日刊發資深國際財經編輯安東尼羅利(Anthony Rowley)的評論文章稱,面臨突如其來的疫情,世界應該向中國提供幫助,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因為全球經濟長期受到保護主義和債務影響拖累,迫切需要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 繪製全球疫情實時地圖的中國留學生
    (受訪者供圖)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肺炎疫情追蹤地圖,平均每日全球點擊量高達10億次。其核心團隊是兩位風華正茂的中國年輕人和他們的年輕女導師。董恩盛,30歲;杜鴻儒,25歲,都是去年秋天進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在讀一年級博士生  身為中國學子,董恩盛和杜鴻儒對新冠疫情的擔憂和關注,早於大部分美國科學家。
  • 一場疫情翻身仗讓世界見識中國的力量,彰顯中國式人權與自由價值
    在國外某些政客還來不及收拾起幸災樂禍的笑臉之時,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已經讓疫情的變化出現了神奇的反轉,讓驚愕的表情僵硬的堆積在他們尷尬的臉上。我們不但基本控制了國內疫情,而且已經開始面向全球展開了大規模的支援、救援工作。一批批醫療物資發往疫區,一批批有經驗的防疫專家派往他國。
  • IATA:航空貨運需求的增長和客運量的下降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ainonline報導,11月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9月份統計數據顯示,航空貨運需求的增長和客運量的持續下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該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皮爾斯(Brian Pearce)稱,在諸如歐洲這樣的地區,第二波新冠疫情正在升級,整個十月至十一月初,人們看到的航空商業環境將更具挑戰性。皮爾斯(Pearce)表示,9月,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比2019年9月的記錄水平低8%,與收入旅客公裡數相比下降了近73%。
  • 全球疫情何時見拐點?
    全球疫情防控效果初顯 從我們在國內疫情預測上較成功的經驗來看,以傳染係數R0作為最核心的估計參數、SEIR模型為框架的預測方法是比較客觀和有效的。 圖表2 美國確診數據公布值與模型值對比
  • 高端對話|樂玉成談中國對全球治理三貢獻:智慧、力量和信心
    高端對話|樂玉成談中國對全球治理三貢獻:智慧、力量和信心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2019-09-18 19:49 來源
  • 沙特能源部長:距離度過疫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和印度石油需求...
    2020-11-18 11:00:20來源:FX168 沙特能源部長:距離度過疫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和印度石油需求的復甦是「近期樂觀的理由」。第二波疫情正挑戰OPEC+再平衡的能力。OPEC+必須準備好根據市場需求採取行動。疫苗研發進展對油市來說是最大的緩解因素。
  • 中國教育向外走:巴川中學「全球教育聯盟」的世界地圖
    目前,巴川量子國際精英班學子已收到九所世界top30的名校拋來的橄欖枝: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約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巴川中學的國際精英班學子再一次實現了「巴川國際精英班100%上全球30強大學」的「100%巴川「承諾。   當前,中國教育正在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鑑、互容、互通,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 疫情下的中國製造:「世界工廠」 還好嗎?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領域都受到影響。中國製造也經歷了不少波動。  一邊是大量企業迅速轉產、復工復產的「硬核」操作,一邊也有部分企業難以達產,存在訂單交付的風險。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不少外向型製造企業感到壓力。  疫情之下,「世界工廠」還好嗎?
  • 疫情為何無法傳遍中國?或許川普該讀讀這本書
    編輯:鰻魚目前全球多個國家還在與新冠病毒進行抗衡,短時間內無法將其徹底清除,而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當中,美國高達200多萬的感染者數量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目前國際社會還在全力與疫情進行抗衡,而中國作為較早發現疫情的國家,現如今卻已經將其成功遏制,足以可見該國家的能力所在。
  • 越來越多人認為美國抗疫表現同中國形成鮮明對比,華春瑩回應
    記者問:近日美國會眾議院新冠病毒特別調查委員會披露白宮調查報告稱,美政府官員涉疫情公開表態與報告內容矛盾,刻意掩蓋疫情,自6月以來導致額外超過5.8萬名美民眾死亡,對數百萬美國人的生命造成威脅。另外,美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發現,美醫護人員中,每20人就有1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其中69%從未被檢出。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美國的抗疫表現同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你對此有何評論?
  • 世衛:第二年疫情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中國為全球抗疫做貢獻
    在中國國內還沒有大範圍接種新冠疫苗的情況下,部分發展中國家已經開始注射使用中國疫苗,充分展現了中國在控制全球疫情發展方面做出的重大努力。歐洲和美國為疫苗使用份額爭吵不休,發達和富裕國家忙著囤積過量的新冠疫苗。而發展中國家疫苗極其缺乏,他們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進程中處於落後的局面。中國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責任於擔當。莊嚴承諾展現大國擔當。
  • 中國試劑盒出海:全球疫情大流行催生需求爆發 運輸成最大阻礙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 朱萍編輯丨李豔霞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量明顯增多。檢測成為控制疫情的關鍵。在海外多國疫情大流行、試劑盒短缺情況下,有分析認為,中國試劑盒企業的春天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