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位於學校南山校區,環境宜人,風景優美。教學用房總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下設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系、臨床醫學一系、護理系、醫療技術系、醫學實驗中心等6個教學系(部)、中心,2個研究所(脊柱傷病研究所、醫學影像研究所)和1個司法鑑定所。設有5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診斷〉、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醫學檢驗)和2個高職專業(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788人,成教在冊學生3000餘人。
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年富力強,教風嚴謹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5人,其中正高職稱30人(含教授14人),副高職稱29人(含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歷學位者12名,碩士學歷學位者48名。教學設施先進,教學條件優良,擁有4家直屬和非直屬附屬醫院、30家教學實習醫院和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臨床實習基地,為教學科研和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學院教師積極投身科研,成果豐碩,已建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市級重點學科2個,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14門。擁有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2人,浙江省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3人,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人,校青年教師基金資助對象5人。教師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主持省科技廳項目1項,主持國家人事部歸國留學人員基金項目1項,主持浙江省新世紀教改項目1項,主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3項(其中重點1項),主持廳(市)級立項課題39項,市級及以上獲獎課題32項。近5年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43篇,有14篇被SCI收錄;正式出版著作和教材106部(本)。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CCTV全國英語演講大賽、「衛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為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獲省級社會實踐先進集體、紹興市先進團委、校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關心學生的成長成才,設立助學金資助品學兼優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潛心學習的環境和條件。歷屆畢業生素質全面、專業基礎知識紮實、實踐技能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好評。
臨床醫學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後能從事臨床醫療、預防保健、康復、醫學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質醫學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藥理學、病理學、衛生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社區衛生服務、全科醫學概論。
就業方向:各級醫療機構、疾控中心、醫學教育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
臨床醫學(醫學影像診斷)本科學制五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後能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介入放射等臨床診療和科研工作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人體斷面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學、預防醫學、醫學免疫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全科醫學概論、醫學影像診斷學、介入放射學、超聲診斷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
就業方向: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介入放射等臨床診療和科研。
護理學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現代護理和醫學、預防保健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良好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有臨床護理、教育、管理和科研基本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後能夠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和康復護理工作的高級護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護理管理學、預防醫學、精神護理學、急重症護理學、護理心理學、醫學倫理學。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院、學校、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的臨床護理、預防保健、教學、科研、管理。
醫學檢驗本科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畢業後能在各級醫院、血站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從事檢驗及實驗室工作的高級醫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生理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病理學、檢驗儀器學、臨床檢驗基礎、臨床檢驗生物化學、臨床檢驗免疫學、臨床檢驗病原生物學、臨床檢驗血液學、臨床分子診斷學、臨床實驗室管理學、大學計算機基礎
就業方向:各級醫院、血站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部門從事檢驗及實驗室。